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6)
2023(11996)
2022(10019)
2021(9335)
2020(7762)
2019(17921)
2018(18195)
2017(35255)
2016(19295)
2015(21852)
2014(22052)
2013(21577)
2012(19399)
2011(17266)
2010(17034)
2009(15565)
2008(15094)
2007(13098)
2006(11592)
2005(10206)
作者
(55758)
(46060)
(45765)
(43624)
(29387)
(22049)
(20861)
(18231)
(17683)
(16533)
(15832)
(15358)
(14601)
(14552)
(14127)
(13971)
(13840)
(13785)
(13264)
(13036)
(11487)
(11342)
(11092)
(10476)
(10276)
(10258)
(10225)
(10207)
(9255)
(9093)
学科
(77378)
经济(77285)
管理(57254)
(54441)
(45882)
企业(45882)
方法(35601)
数学(30317)
数学方法(29988)
中国(21250)
(21176)
(19457)
业经(18896)
(17584)
地方(16296)
农业(14147)
理论(13994)
(12994)
(12919)
(12865)
财务(12849)
财务管理(12829)
(12692)
贸易(12686)
企业财务(12241)
(12239)
技术(12185)
环境(11686)
(10641)
(10640)
机构
大学(275697)
学院(272270)
管理(112053)
(103338)
经济(100947)
理学(97428)
理学院(96345)
管理学(94647)
管理学院(94162)
研究(88533)
中国(63928)
(59168)
科学(56433)
(46702)
(43928)
(42692)
业大(41386)
研究所(40242)
中心(39829)
(38958)
财经(38239)
北京(37136)
(37031)
师范(36723)
(34780)
农业(33288)
(32306)
(32230)
经济学(29939)
师范大学(29817)
基金
项目(191138)
科学(150224)
研究(140320)
基金(138577)
(120317)
国家(119296)
科学基金(102987)
社会(87438)
社会科(82651)
社会科学(82629)
基金项目(74431)
(74176)
自然(67598)
自然科(66032)
自然科学(66016)
自然科学基金(64831)
教育(63795)
(62441)
编号(58405)
资助(56395)
成果(47468)
重点(42002)
(41463)
(39866)
(39355)
课题(39172)
创新(36603)
项目编号(36559)
科研(36408)
教育部(35603)
期刊
(111837)
经济(111837)
研究(78259)
中国(48869)
学报(44405)
科学(40189)
管理(39636)
(39255)
(34412)
大学(33085)
教育(31003)
学学(30690)
农业(27321)
技术(22973)
(20198)
金融(20198)
图书(19613)
业经(19067)
财经(17965)
经济研究(17476)
(15145)
问题(14965)
理论(14721)
情报(14008)
实践(13771)
(13771)
科技(13562)
(13538)
书馆(12976)
图书馆(12976)
共检索到387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姜爱林  
一、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究竟有何关系?这是21世纪初经济学家首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具有内在必然的联系,在工业化的推动下,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其互动关系的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纪成君  孙晓霞  
针对信息化、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否相互影响的问题,基于我国2005—2016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此来研究信息化、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三者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各自都存在较强的惯性;信息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且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影响都具有持久性;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持久的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升级对信息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持久;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持久的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爱林  
文中在简要阐述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内涵、特征与分类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对如何正确处理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给出了若干良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梅生  杨德才  
由于中国首次把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研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的文献较少。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获得"四化"的综合评价值,并构建了VAR模型。分析发现,长期内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都能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短期内只有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引起城镇化的原因,其他"三化"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滞后一期的"四化"虽然都能有效提升当期"一化"水平,但是自身对自身的影响最大。所以,虽然"四化"还存在融合不够、互动不足、协调不力的问题,但是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必须依靠自身同步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姜爱林  
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镇化犹如同胞兄弟 ,同生同长或相互依存 ,共同发展。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土壤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加速器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涵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在工业化的中级阶段 ,要注意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治文  韩清  
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建立一阶滞后PVAR模型,对我国8个区域2000-2012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了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降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变动对城镇化率的影响存在弱相关,这与通过传统的经济理论分析得出的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为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观点不相吻合,主要原因在于地区发展情况差异、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政府转移制度不合理以及地方政府的财力与事权不匹配。加快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化,通过优化税制建立合理的事权与财权关系,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的有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勇  杨巧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1980~2012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对城镇化、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我国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而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来自方差分解的结果也表明城镇化对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极为显著的拉动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严昕  郑建明  
[目的 /意义]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是我国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也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从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互动模式入手,揭示"两化"融合发展的具体内容。[方法 /过程]通过对相关学术研究文献和国家相关文件的查阅、梳理,在回顾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从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两化"互动模型、要素模型以及目标模型,研究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互动模式。[结果 /结论]在新型城镇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两化"应该从要素、目标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和对接,通过"两化"良性互动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智慧城市是"两化"良性互动的初级产物,也是今后一段时期"两化"建设的目标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海兵  刘丽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三者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文章基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构念建立了三者的测度量表,利用我国1978-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合成了"三化"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的Grange因果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对"三化"互动关系作了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春萍  
工业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并加速发展起来的,但是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又对带动工业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加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协助、推动作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宁  
[目的]农业产业升级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探讨两者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和解决三农问题。[方法]首先构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升级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确定权重大小,进而通过灰色关联法计算两者间的关系。[结果](1)结果表明唐山市新型城镇化系统中人口城镇化的水平最高,生态城镇化的水平最低,经济和社会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介于人口和生态城镇化之间。(2)农业产业升级系统中农业经济水平在农业产业升级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农业合作社、附加值产值、产业组织模式和科技成果对农业产业升级的贡献程度较低。(3)唐山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升级关联系数都在0.700以上,说明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升级系统之间存在极强的互动关系。(4)人口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升级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与农业经济水平的关系程度最高。[结论]根据唐山市目前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升级的发展水平,加强农业产业升级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会带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发展,两者相互促进,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姬红霞  罗艺  李莉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结合2016-2020年遵义市新型城镇化及现代物流业发展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遵义市物流业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促进遵义市物流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月敏  李卫东  
中国的文化内核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与指导,消化吸收与重拾传统文化是中国大经济振兴的希望。各种文化遗产与地方特色是发展城镇化,提高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的要素,对其进行寻找、挖掘与宣传是释放文化潜能,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在经济发展中也要注意文化生态的保护,为脆弱的地方文化、民间风俗、优良传统保留一片发展的土壤。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龙奋杰  王雪芹  王爵  邹迪  
利用全国、贵州省域和县域三个层面的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回归计量模型,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实证研究了产业发展和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与城镇化率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互动关系;从全国层面看,城镇化率影响第二产业就业结构,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影响城镇化率;从贵州省看,其城镇化率对产业就业结构没有显著影响,而产业就业结构却显著影响城镇化率;贵州省城镇化率受产业集聚影响的强度和作用幅度大于全国平均值,其中最显著的是教育发展的集聚程度。建议贵州省应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和集聚程度,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导向,推动以产业发展为动力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跃  袁雪娇  叶宇梅  
基于静态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利用我国2007-2013年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对信息化和新型城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我国不同地区间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之间的互动效应差异,剖析了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间两者的互动作用路径。结果显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带动效应呈现出"倒U型"结构;新型城镇化对信息化的推动效应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总体上,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带动效应在其互动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的具体作用路径随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