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4)
- 2023(17194)
- 2022(14391)
- 2021(13236)
- 2020(10887)
- 2019(24756)
- 2018(25006)
- 2017(47520)
- 2016(25885)
- 2015(29180)
- 2014(29461)
- 2013(29044)
- 2012(26920)
- 2011(24409)
- 2010(24578)
- 2009(22573)
- 2008(21733)
- 2007(19210)
- 2006(17365)
- 2005(15813)
- 学科
- 济(122170)
- 经济(122047)
- 管理(70681)
- 业(66823)
- 企(53127)
- 企业(53127)
- 方法(43744)
- 数学(37285)
- 数学方法(36913)
- 中国(34533)
- 地方(32277)
- 农(31558)
- 业经(27325)
- 学(24906)
- 财(23416)
- 农业(21516)
- 制(20074)
- 贸(18824)
- 贸易(18806)
- 易(18072)
- 融(17925)
- 金融(17922)
- 环境(17803)
- 银(17761)
- 理论(17738)
- 银行(17719)
- 地方经济(17584)
- 和(17454)
- 发(17118)
- 行(17074)
- 机构
- 大学(369068)
- 学院(367787)
- 济(152905)
- 经济(149532)
- 管理(141585)
- 研究(131576)
- 理学(120880)
- 理学院(119448)
- 管理学(117493)
- 管理学院(116818)
- 中国(98492)
- 京(80675)
- 科学(80053)
- 财(68026)
- 所(66679)
- 研究所(60260)
- 农(59256)
- 中心(58476)
- 江(55887)
- 财经(53609)
- 业大(52889)
- 北京(51746)
- 范(51531)
- 师范(51078)
- 经(48522)
- 院(47714)
- 经济学(45955)
- 农业(45765)
- 州(45339)
- 师范大学(41407)
- 基金
- 项目(244176)
- 科学(191389)
- 研究(181585)
- 基金(174810)
- 家(151469)
- 国家(150125)
- 科学基金(128521)
- 社会(114374)
- 社会科(108186)
- 社会科学(108159)
- 省(95519)
- 基金项目(92825)
- 教育(82413)
- 自然(81464)
- 划(80145)
- 自然科(79503)
- 自然科学(79487)
- 自然科学基金(78025)
- 编号(75009)
- 资助(71224)
- 成果(61511)
- 发(56130)
- 重点(54603)
- 部(52983)
- 课题(52387)
- 创(50208)
- 创新(46844)
- 国家社会(46671)
- 科研(45580)
- 教育部(45466)
- 期刊
- 济(182138)
- 经济(182138)
- 研究(117002)
- 中国(77879)
- 学报(55676)
- 农(55521)
- 管理(54330)
- 科学(52922)
- 财(50068)
- 教育(44782)
- 大学(42323)
- 学学(39384)
- 农业(38205)
- 融(35176)
- 金融(35176)
- 技术(33548)
- 业经(29172)
- 经济研究(29113)
- 财经(26289)
- 问题(23838)
- 经(22615)
- 图书(21382)
- 业(19665)
- 技术经济(19003)
- 理论(17599)
- 现代(17507)
- 科技(17379)
- 资源(16803)
- 贸(16614)
- 世界(16498)
共检索到568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爱萍 楼嘉军
本文在构建城镇化与休闲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和模型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1978-2015年上海城镇化进程与休闲经济协调发展阶段及特征。结果显示:上海城镇化与休闲经济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协调发展关系,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到良好协调的四个发展阶段;经济城市化逐渐成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休闲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城市经济"休闲化"发展;空间城市化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城镇化 休闲经济 协调发展 上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荣 虢佳花 祁春节
本文在揭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两者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并指出当前我国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政策含义。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城镇化 影响因素 内在机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广海 刘金宏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对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省域休闲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质量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级区域休闲经济发展伴随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过程,城镇化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并呈现局域集群趋势;休闲经济发展各影响因素对省域城镇化质量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各因素影响系数存在差异性;此外,邻近省域休闲经济发展对城镇化质量的提高表现为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关联效应,并且其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因此,应结合中国当前不同地区休闲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考虑空间作用机制,提出多样化的休闲经济发展模式,合理、有效推动城镇化以质...
关键词:
省域休闲经济 休闲产业 城镇化质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励 张信源
本文就广东乡村城镇化的问题,主要对包括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农村中城镇特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乡村城镇化的功用,乡村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和主要经验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乡村城镇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曹凤岐
如今,城镇化已经成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不是单纯的拆迁扩建,而是让进入城镇的农民与城镇居民一样,享有同等的教育、社保、就业等权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邓志喜 赵海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推进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既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未来,我们要在科学规划城镇发展、改革完善体制、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促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赖行健
通过构建城镇化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测度,并基于改进后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均呈逐渐增长趋势;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以城镇化质量滞后型为主;随着时间的变化,大部分省份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偏离程度均有所降低;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东部和中西部空间分异,东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水平,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基本协调发展。基于此,未来应转变城镇化发展思路,实现从"量"到"质"的观念转变,落实国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水平 协调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赖行健
通过构建城镇化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测度,并基于改进后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均呈逐渐增长趋势;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以城镇化质量滞后型为主;随着时间的变化,大部分省份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偏离程度均有所降低;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东部和中西部空间分异,东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水平,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基本协调发展。基于此,未来应转变城镇化发展思路,实现从"量"到"质"的观念转变,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努力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镇化建设,促进我国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水平 协调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莉 范徐飞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协调发展这一视角,分析我国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利用19792014年数据对我国的就业结构与城镇化进行实证研究,计量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关系不明显,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而第二产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影响不显著,第三产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影响显著。此外,本文对我国就业结构与城镇化是否协调发展进行研判,并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偏差的原因及政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红玲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城乡发展融合、消费结构升级、经济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适用于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与耦合协调度测算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权重及二者的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划分其耦合与协调阶段类型。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超前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郑州、许昌与洛阳新型城镇水平居于河南省前列,周口、南阳、驻马店与商丘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名列前茅;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高值区集聚在以郑州为核心的区域,南部区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高于北部地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处于中高水平拮抗耦合阶段,多数城市已达到高水平拮抗耦合,北部地区耦合强度远高于南部,三门峡—洛阳—焦作—新乡—鹤壁—濮阳的耦合高值区串联成片;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整体隶属于轻度失调,多数城市已达到濒临失调,中部、南部的协调发展水平高于北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奇中
长期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各行其道,不同步、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工业化、城镇化质量,推动"四化"同步,就必须找准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切入口,加快政策和体制创新步伐,打通两者互动发展的阻碍,增强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整合和供给能力,实现两者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结构调整 改革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向鹏成 廖宗义 罗芸
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和关注的话题。与此同时,测度二者之间的关系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首先,通过构建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和工业化水平测度模型,对重庆市工业化水平进行测度。其次,运用价值工程理论构建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度测度模型及分类判断标准。最后,应用该模型对重庆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状态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自1996年来,重庆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可以分为两类四个阶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天成 施祖麟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昆山市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之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2.39%,并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但也存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质量不高、主体"错位"、"争地"矛盾突出、社会资本"下乡"目标"不纯"等问题和挑战。要结合昆山市实际,探索具有昆山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道路,加快机制创新,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与农业发展格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柏程豫 吴旭晓
工业发展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首先对中部6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评估分析,力求准确把握其具体情况及趋势;其次,运用回归方程对中部6省工业支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力度分别进行定量研究;再者,运用灰色综合关联度模型对工业支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和发展短板;最后,根据不同省份的具体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长海 刘梦岩
城镇化与工业化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进步。保定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已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仍较低。通过测度得出:保定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虽近些年滞后状况有所缓解,但滞后态势依然未发生根本改变。因此必须改革城乡二元制度、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小城镇建设质量。
关键词:
保定市 城镇化 工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