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74)
2023(16527)
2022(13476)
2021(12143)
2020(9943)
2019(22131)
2018(21890)
2017(42346)
2016(23011)
2015(25775)
2014(26006)
2013(25436)
2012(23454)
2011(21081)
2010(21761)
2009(20708)
2008(20780)
2007(19099)
2006(17551)
2005(16567)
作者
(65353)
(54393)
(54154)
(51482)
(35077)
(25736)
(24520)
(20848)
(20788)
(19800)
(18836)
(18134)
(17790)
(17694)
(17184)
(16602)
(16184)
(15853)
(15699)
(15697)
(13810)
(13539)
(13326)
(12620)
(12485)
(12265)
(12245)
(12136)
(10906)
(10783)
学科
(103323)
经济(103172)
(93418)
管理(85242)
(83900)
企业(83900)
业经(34780)
方法(34346)
(33679)
(33587)
中国(31895)
(26400)
数学(25114)
地方(25053)
数学方法(24839)
农业(23277)
(22581)
财务(22531)
财务管理(22497)
企业财务(21332)
(20578)
技术(20360)
(18950)
(18847)
银行(18829)
(18192)
(18157)
理论(18004)
(17714)
贸易(17696)
机构
学院(334139)
大学(326985)
(143667)
经济(140626)
管理(130412)
研究(113035)
理学(109466)
理学院(108367)
管理学(106971)
管理学院(106315)
中国(91326)
(72994)
(69770)
科学(62988)
(56246)
(55600)
财经(55005)
(52040)
中心(51836)
(49626)
研究所(49485)
北京(44484)
(43584)
业大(42988)
经济学(42961)
(42531)
师范(42183)
(40851)
财经大学(40029)
农业(39840)
基金
项目(205161)
科学(164159)
研究(158338)
基金(147949)
(125553)
国家(124295)
科学基金(108864)
社会(102750)
社会科(97386)
社会科学(97367)
(82172)
基金项目(76838)
教育(72184)
(67083)
自然(66459)
编号(65304)
自然科(64911)
自然科学(64898)
自然科学基金(63784)
资助(59672)
成果(54313)
(48733)
课题(46330)
重点(45818)
(45499)
(45463)
(44214)
国家社会(42033)
创新(41746)
(41364)
期刊
(179266)
经济(179266)
研究(108257)
中国(77494)
(60152)
管理(56950)
(51277)
科学(42683)
学报(41281)
(40181)
金融(40181)
教育(39503)
农业(34373)
大学(33464)
技术(31698)
业经(31582)
学学(31412)
财经(28247)
经济研究(27358)
(24408)
问题(23054)
(19555)
(18287)
技术经济(18045)
现代(17429)
世界(16974)
国际(16567)
商业(16302)
经济管理(15714)
财会(15457)
共检索到541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忠伟,匡远配,罗永华,侯胜鹏  
探讨了城镇化和中小企业集群之间内在的互促机制,对于发展城镇经济而言,城镇化和中小企业集群是驱动城镇经济的两个轮子,城镇化可以促进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信息)的积聚,从而为中小企业集群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基础;中小企业集群本身又积极地推动着城镇化的进程,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配置城镇资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湘辉  孙艳华  周发明  
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是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在集聚效应的作用下,中小企业集群引导要素集聚,有效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有助于更好地整合资源,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进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霄梅  
当前,我国存在半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不协调、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区域差距较大,且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产业机构优化相互促进机制存在脱节等诸多问题,限制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长足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改善城镇人口的社会管理水平、协调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机构升级的区域布局、协调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促进的步伐等途径来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提质增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慧英  周庄  
本文从中小企业集群与小城镇发展的关系入手,以我国已形成中小企业集群的小城镇为例,分析得出中小企业群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的结论,并分析了小城镇形成中小企业群的区位条件,认为特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对中小企业群的形成与发展起一定的影响作用,针对目前小城镇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宁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应该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同步发展。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真正分享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梦"的成果。城镇化是城市群的塑造过程,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城市群则是城镇化推进演绎的结果。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庆海  刘合林  
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土地城镇化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二者互促共进、有机结合。通过采用城镇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对山东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06~2015年间,山东省土地城镇化显著快于人口城镇化,整体上处于失调状态;从区域角度来看,半岛地区、鲁西北、鲁西南土地城镇化超前于人口城镇化,鲁中地区土地城镇化则滞后于人口城镇化,二者失调的状态区域差异特征也非常显著。两者失调主要表现为土地城镇化超前而人口城镇化滞后,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城镇化融资的财税激励,城镇化扩张的土地财政依赖,城镇化投资的晋升激励,是土地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影响因素;而二元户籍制度的阻碍作用,福利支出责任的抵触情绪,农村家庭和农民个人因素的影响则是人口城镇化相对滞后的关键因素。确保进城农民迁徙自由化;推进农民土地财产物权化;健全市民化资金挂钓机制;提高公共服务化供给水平是促进山东省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玉  
论文对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农业现代化依赖城镇化,同时又推动城镇化不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还是保证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与途径。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脱节,农业与非农产业脱节,农民与城镇市民脱节成为新时期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用现代企业理念去经营管理农业企业;强化社会对农业发展的全面支持等是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赖行健  
通过构建城镇化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测度,并基于改进后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均呈逐渐增长趋势;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以城镇化质量滞后型为主;随着时间的变化,大部分省份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偏离程度均有所降低;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东部和中西部空间分异,东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水平,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基本协调发展。基于此,未来应转变城镇化发展思路,实现从"量"到"质"的观念转变,落实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赖行健  
通过构建城镇化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测度,并基于改进后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均呈逐渐增长趋势;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以城镇化质量滞后型为主;随着时间的变化,大部分省份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偏离程度均有所降低;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东部和中西部空间分异,东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水平,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基本协调发展。基于此,未来应转变城镇化发展思路,实现从"量"到"质"的观念转变,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努力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镇化建设,促进我国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孔凡文  许世卫  
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应包括速度和质量两个方面。我国城镇化速度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存在着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城镇化发展在重视其速度的同时,必须重视质量。为此,要继续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努力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建立科学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莉  范徐飞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协调发展这一视角,分析我国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利用19792014年数据对我国的就业结构与城镇化进行实证研究,计量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关系不明显,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而第二产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影响不显著,第三产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影响显著。此外,本文对我国就业结构与城镇化是否协调发展进行研判,并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偏差的原因及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荣  虢佳花  祁春节  
本文在揭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两者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并指出当前我国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政策含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宁媛媛  
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重视城镇发展的动力培育,注重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内在协调联动。沈阳市要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良好互动协调发展,可采取的对策是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根据产业集聚要求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产城"深度融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文明  刘海燕  
城镇化必须与区域协调和工业化协同发展,文章分析和论证了湖南省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南省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构想和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杰  黄小平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给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两者既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本文提出应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破解土地财政,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建设绿色、环保、节能建筑等途径去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互动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