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04)
- 2023(19366)
- 2022(16276)
- 2021(15293)
- 2020(12596)
- 2019(29215)
- 2018(28802)
- 2017(55332)
- 2016(29743)
- 2015(33414)
- 2014(33322)
- 2013(32820)
- 2012(29798)
- 2011(26598)
- 2010(26400)
- 2009(24140)
- 2008(23187)
- 2007(20290)
- 2006(17859)
- 2005(15668)
- 学科
- 济(125203)
- 经济(125061)
- 业(82781)
- 管理(78881)
- 企(59788)
- 企业(59788)
- 方法(54369)
- 农(52584)
- 数学(48197)
- 数学方法(47631)
- 中国(35724)
- 农业(34800)
- 财(31168)
- 业经(30917)
- 地方(25064)
- 学(23926)
- 制(22799)
- 贸(22657)
- 贸易(22642)
- 易(22099)
- 银(18571)
- 银行(18528)
- 发(18122)
- 环境(17928)
- 技术(17914)
- 行(17726)
- 融(17555)
- 金融(17552)
- 理论(17407)
- 务(17271)
- 机构
- 大学(413899)
- 学院(413847)
- 济(174740)
- 经济(171367)
- 管理(163648)
- 理学(142389)
- 研究(141502)
- 理学院(140909)
- 管理学(138393)
- 管理学院(137658)
- 中国(108500)
- 京(87760)
- 科学(85628)
- 农(78565)
- 财(76811)
- 所(69596)
- 中心(65095)
- 业大(64421)
- 研究所(63515)
- 财经(61681)
- 农业(60125)
- 江(59040)
- 经(56648)
- 北京(55233)
- 范(54069)
- 师范(53604)
- 经济学(53306)
- 院(50949)
- 经济学院(48200)
- 州(47274)
- 基金
- 项目(287350)
- 科学(227054)
- 研究(211743)
- 基金(210677)
- 家(183527)
- 国家(181977)
- 科学基金(156799)
- 社会(136133)
- 社会科(128833)
- 社会科学(128800)
- 基金项目(111110)
- 省(109826)
- 自然(100075)
- 自然科(97788)
- 自然科学(97765)
- 自然科学基金(95998)
- 教育(95686)
- 划(92211)
- 资助(86382)
- 编号(86302)
- 成果(69400)
- 部(64145)
- 重点(63795)
- 发(61770)
- 创(59152)
- 课题(58146)
- 国家社会(57328)
- 创新(55294)
- 教育部(55106)
- 科研(54778)
- 期刊
- 济(189763)
- 经济(189763)
- 研究(121817)
- 中国(79332)
- 农(78270)
- 学报(65096)
- 科学(60874)
- 管理(57047)
- 财(56709)
- 农业(53411)
- 大学(51045)
- 学学(48074)
- 教育(42142)
- 融(37808)
- 金融(37808)
- 技术(35266)
- 业经(34633)
- 经济研究(30183)
- 财经(29251)
- 业(26050)
- 问题(25935)
- 经(25109)
- 图书(20941)
- 版(20805)
- 世界(20371)
- 技术经济(19689)
- 科技(19304)
- 理论(18975)
- 统计(18692)
- 贸(18612)
共检索到606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伟彦 周小柯
利用2005—2012年度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化水平显著正相关,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各项收入构成加速增长,但是作用大小与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化的动力来源以及城镇化的空间组织模式密切相关。总的来说,城镇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由农业发展与农业部门生产率提高所推动的城镇化,以及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产生的正向作用相对更大。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村居民增收,当前不仅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还要在重视工业化的同时重视农业现代化,在大力发展省会和大城市的同时切实加强...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居民收入 面板数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伟彦 周小柯
利用 2005—2012年度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化水平显著正相关,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各项收入构成加速增长,但是作用大小与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化的动力来源以及城镇化的空间组织模式密切相关。总的来说,城镇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由农业发展与农业部门生产率提高所推动的城镇化,以及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产生的正向作用相对更大。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村居民增收,当前不仅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还要在重视工业化的同时重视农业现代化,在大力发展省会和大城市的同时切实加...
关键词:
城镇化;农村居民收入;面板数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柯忠义
基于2000-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如何通过改变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进而影响其消费行为的路径。结果显示:城镇化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具有收入结构的平滑转换特征,当工资收入比重超过0.31时,城镇化快速地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而当工资收入比重达到0.37后,消费支出弹性微弱地增长并缓慢爬升到峰值0.65;当经营收入比重下降到0.64时,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支出弹性出现较快的增长,而当经营收入比重降到0.36后,消费支出弹性缓慢地增长到峰值0.78;农业税的减免和人均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显著地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而人均财政医疗经费支出的增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柯忠义
基于2000-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如何通过改变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进而影响其消费行为的路径。结果显示:城镇化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具有收入结构的平滑转换特征,当工资收入比重超过0.31时,城镇化快速地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而当工资收入比重达到0.37后,消费支出弹性微弱地增长并缓慢爬升到峰值0.65;当经营收入比重下降到0.64时,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支出弹性出现较快的增长,而当经营收入比重降到0.36后,消费支出弹性缓慢地增长到峰值0.78;农业税的减免和人均财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龙开胜 朱婷婷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是减少贫困的重要工具,探讨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对贫困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农村居民收入与贫困变化的内在逻辑,利用2010—2017年中国分省农村居民收入和贫困人口规模、贫困发生率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分析农村居民不同类型收入变化对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时期内,农村贫困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全国层面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变化对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发生率均有持续负向作用,是影响贫困的主要因素,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的影响较弱;转移净收入对贫困发生率变化的贡献度高于其对贫困人口规模变化的贡献,财产净收入对贫困人口规模变化的贡献高于其对贫困发生率变化的贡献。此外,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对贫困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因此,今后扶贫工作应根据当地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发生率情况,有针对性地增加贫困人口的不同类型收入,提升减贫精准程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谷亚光
在短期内,河南城镇化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非稳定性地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在长期内,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均衡关系,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对提高城镇化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从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过程中,应积极实施"以农村居民增收为先导"战略,采取长期可持续性的政策而非短期激进的粗放型政策,进而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科学地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关键词:
城镇化水平 农村居民收入 计量经济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青华
本文利用中国中部地区六省2008-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探究了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呈现负面效应,但这一结果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而少年抚养比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正面效应。结合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本文认为老龄化促使国民收入不得不更多的向老年人口倾斜,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有所增加。此外,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较为稳定,崇尚节俭、谨慎消费依然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消费理念。
关键词:
老龄化 农村居民消费 中部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慧芳 艾天霞
信息消费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最为活跃的消费热点,也是我国新消费的重点领域和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城镇居民是信息消费的主力军,其收入增长对信息消费结构演变的影响是供需双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论文以通信、文化娱乐、教育作为三项信息消费支出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运用2003~2012年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信息消费结构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对信息消费结构演变的影响显著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具体地,在所有省份,可支配收入与文化娱乐消费比重均呈正相关关系,与教育消费比重均呈负相关关系;与通信消费比重的关系较为复杂,二者关系在若干省份并不显著。所以,...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苏华山 王志伟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面板数据研究农村居民教育对于个人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较小。此外,还提出了农村教育中存在高学历人才非农化的困境,测算出长期内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提升的空间。最后提出化解农村教育瓶颈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文超 虞洪
扩大农村内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对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1997~2010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数据协整分析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农村居民的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讯支出相对于基本收入的弹性最高,而居住支出、家庭设备及服务相对于非基本收入的弹性最高。同时,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表明,各类生活消费支出均存在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基本收入和非基本收入的短期变动不会对除食品之外的消费支出产生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文章在Lucas(1987)模型中引入习惯形成,并将其拓展成含收入变量的形式,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国农村五等份收入户的收入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收入增长比收入平稳更为重要。当风险偏好不变时,两类福利成本的比值随习惯强度变化的轨迹呈倒U型;习惯形成不变时,两类福利成本的比值随着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增大而递减。在不考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时,促进收入增长能为低收入户带来相对较多的经济福利;不考虑收入增长的福利效应时,收入波动加剧会给低收入户带来相对较多的福利成本。因此,当务之急是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应该兼顾收入
关键词:
收入增长 收入波动 习惯形成 福利成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杰 王韧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乏力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而实践经验又对传统政策体系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为解释这一现象,文章提供了五个理论命题,并基于内部和外部二元机制的划分确立了农村居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框架。实证研究表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限制了内部收入决定机制的有效性,并直接导致基于农业自身的内部政策体系的相对失灵;农村居民收入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依托于内部和外部解决机制的协调,即在改善农业生产成本—收益比的同时,重点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加大农业技术投入。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内部决定机制 外部决定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生龙 周绍杰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06年的追踪调查数据,分别用静态非平衡面板和动态非平衡面板模型,从微观层面上验证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包括道路、通讯和自来水基础设施)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静态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三大基础设施均对农村居民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克服了模型中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动态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三大基础设施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也有着正向影响,但通讯和自来水基础设施没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秋惠 刘金星
基于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本文发现: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正处于升级变动之中,但尚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基本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而非基本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却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因此,在短期内,通过政策调整改变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可以提升其边际消费倾向;而在长期内,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水平最为根本的途径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结构 消费支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景林 郭亚帆
本文考虑到我国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空间依赖性,并基于外部习惯形成理论模型,通过建立1997-2002年和2006-2011年两个时间段内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在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外部习惯形成特征。研究结论显示:(1)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存在显著的内部和外部示范效应。对分项消费的研究显示,总体上来说,内部示范效应在减弱,而外部示范效应在增强。(2)在现阶段,受内部示范效应影响较强的消费项目有食品、衣着和医疗保健;受外部效应影响较强的有衣着、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食品和家庭设备及用品次之;交通通信最低,居住消费受外部效应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表明,随着被统计为城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