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78)
2023(13405)
2022(11227)
2021(10372)
2020(8609)
2019(19896)
2018(20037)
2017(38723)
2016(21461)
2015(24268)
2014(24322)
2013(23902)
2012(21782)
2011(19477)
2010(19195)
2009(17474)
2008(16778)
2007(14741)
2006(12981)
2005(11468)
作者
(63757)
(52698)
(52418)
(49955)
(33641)
(25389)
(23797)
(20929)
(20265)
(18835)
(18080)
(17809)
(16870)
(16805)
(16470)
(16281)
(15926)
(15839)
(15118)
(15070)
(13355)
(12995)
(12965)
(12104)
(11983)
(11798)
(11638)
(11602)
(10727)
(10511)
学科
(84260)
经济(84152)
管理(59344)
(56017)
(46408)
企业(46408)
方法(37900)
数学(32557)
数学方法(32198)
中国(23705)
(23382)
(20976)
(19789)
业经(19570)
地方(17980)
农业(15646)
(14766)
(14244)
理论(14243)
贸易(14237)
(13747)
(13716)
环境(13480)
技术(12713)
(12096)
财务(12028)
财务管理(12006)
(11941)
银行(11873)
(11689)
机构
大学(302976)
学院(299844)
管理(116869)
(114435)
经济(111819)
研究(106253)
理学(101527)
理学院(100281)
管理学(98323)
管理学院(97808)
中国(76684)
科学(69763)
(66523)
(55020)
(54363)
研究所(50676)
(50540)
业大(48843)
中心(46486)
(43943)
农业(42885)
北京(42005)
(40919)
财经(40863)
师范(40455)
(39111)
(37238)
(35612)
经济学(33567)
师范大学(32912)
基金
项目(211910)
科学(165293)
基金(153048)
研究(150937)
(135890)
国家(134777)
科学基金(114060)
社会(92912)
社会科(87720)
社会科学(87693)
(82360)
基金项目(81600)
自然(76669)
自然科(74835)
自然科学(74812)
自然科学基金(73472)
(70733)
教育(68381)
资助(62872)
编号(61199)
成果(49248)
重点(48133)
(45759)
(45469)
(43574)
课题(42536)
科研(40974)
创新(40651)
计划(39830)
大学(38497)
期刊
(125837)
经济(125837)
研究(87408)
中国(57471)
学报(54375)
(49711)
科学(49297)
管理(42999)
大学(39974)
学学(37585)
(36543)
农业(34446)
教育(34163)
技术(24770)
(23225)
金融(23225)
业经(20640)
经济研究(20116)
财经(19345)
(17924)
图书(16829)
问题(16576)
(16471)
科技(15364)
(14727)
资源(14575)
业大(14459)
理论(14420)
技术经济(13939)
现代(13715)
共检索到434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清怡  谢孟鑫  舒克盛  
在过去几十年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社会活动对地球格局的深远影响中,城镇化、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发展主流趋势,厘清这三大全球趋势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有助于世界经济、人类社会活动和地球格局的协调发展.基于此,需要从三大全球趋势的定义中分别提炼出其表现特征,研究表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是三大全球趋势的内在驱动因素.然后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全球三大趋势的表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证明了农业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型升级是系统层级结构的基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全伟  
从能源安全与城镇化、能源与城市经济增长、能源与城市空间利用、能源与城市建筑、能源与城市生态环境、能源约束下的城镇化发展趋势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彬  郭海华  
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正进入快速发展期,这势必带动能源供应及消费结构的变动。本文通过协整、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研究我国能源消费与城镇化、产业结构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三者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二者对能源消费均具有正向效应,其中第二产业比重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最大,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小,城镇化居于二者之间;能源消费与城镇化、产业结构的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存在一定的调整力度,且误差修正系数较小;城镇化、产业结构是能源消费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说明我国城镇化及产业结构调整,仍表现出较强的能源依赖性,降低能耗大的第二产业比重对推动我国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振红  王黎明  盛科荣  
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P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和金融发展对能源消费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效应,但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为负;前期能源消费对当期能源消费具有同向作用,且影响很大,说明能源消费具有不可逆性;能源消费的波动主要受城镇化和金融发展的影响,城镇化率和金融相关率对能源消费波动的贡献率分别为34.8%和29.3%;能源消费对金融发展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能源消费对城镇化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乔小勇  
本文首先基于西方空间生产理论以及中国城镇化空间生产本身具有的自然、政治、经济与社会属性,将政治、资本、社会三个元素嵌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空间生产的时代背景与特殊内涵,研究资本-政府-社会的中国城镇化空间生产运作逻辑。其次,从新型城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即"人的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切入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两者之间动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政策过程、内在规律与特征趋势,从而为研究城镇化领域的相关官员、专家、学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常远  吴鹏  
技术进步将扩大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有利于城镇化率的提高。本文利用2005-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技术进步细分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比较分析二者对城镇化影响的差异性,发现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显著地提高了城镇化率,但技术效率变化提高的幅度远小于技术进步变化提高的幅度;进一步分析表明,第三产业集聚下技术进步变化对城镇化的影响较大且显著,第三产业不集聚下技术效率变化对城镇化的影响虽小但显著。所以,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技术效率变化与技术进步变化的影响,还要关注第三产业集聚与不集聚在影响中的差异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淑霞  上官周平  
综述树木年轮分析在温度、降水序列和大气CO2浓度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概况,着重探讨气候变化对树轮宽度、密度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如温度、降水对树木生长的“滞后效应”、“幼龄效应”,并就树轮年代学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作简要探讨,提出今后年轮气候学的研究应结合中、小时间尺度的树木生理生态学特性进行,需阐明树木和环境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量化关系,应加强各类代用资料与仪器观测记录结果的对比分析,并加强对年轮气候模型的验证,研究方法应由经验性分析转向机理性研究,并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玉焕  
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现有的有关研究文献进行了述评:1.贸易和贸易自由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如:贸易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贸易自由化是否会导致更多的排放量?这是有关文献研究的重点;2.国际贸易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3.气候变化对国际贸易流动量和格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即研究多边贸易体制(特别是正在进行的多哈回合谈判)如何在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龚映清  王瑞  
城镇化是指由于非农化而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通过城镇化,农业人口从占较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及城镇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城镇化过程不但是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而且是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方式的转变。目前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关键是城镇化水平低,农民分享不断经济发展的成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锋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产品生产、技术研发、新能源生产和温室气体减排四个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并运用最优控制理论,研究了在化石能源耗竭与气候变化约束下,经济低碳转型中的一系列关键变量的长期行为方式和中短期平衡增长路径;进而刻画了劳动力在各部门间的配置和转移、化石能源价格、排放空间价格对能源结构、碳强度、消费、单位劳动碳减排量、单位劳动产出等变量的影响机制;同时揭示了运用一些政策工具实现经济低碳转型的时机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诚  
本文在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下,利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2005-2009年间的能源效率,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探索城镇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中国省际能源效率水平较低,且各省水平差异很大,还有微幅扩大趋势;城镇化水平与能源效率有正向关系,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能源效率平均上升0.41%。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贝  
对我国1995年至2009年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动态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呈反向变动趋势;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G ranger)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长期均衡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调整的幅度较小;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冲击总体上并不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连菊  阚大学  
运用空间纠正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分析了我国城镇化水平、速度和质量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速度、质量和能源消费数量、能源利用效率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城镇化水平、速度的提高导致能源消费数量增加;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未显著降低能源消费数量,城镇化水平、速度的提高不利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但提升作用较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连菊  阚大学  
运用空间纠正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分析了我国城镇化水平、速度和质量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速度、质量和能源消费数量、能源利用效率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城镇化水平、速度的提高导致能源消费数量增加;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未显著降低能源消费数量,城镇化水平、速度的提高不利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但提升作用较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傅强  张小漫  张亚军  
文章根据三大环境污染物排放分别建立环境污染物排放—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化的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比较五个变量的双向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五变量的动态关系在碳排放中最为显著,且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城镇化与污染物排放存在着显著的双向耦合关系;根据方差分析可知,除自身因素外,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和固体废物排放预测方差贡献度最大,城镇化对废水排放贡献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