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4)
2023(14957)
2022(12364)
2021(11454)
2020(9773)
2019(22713)
2018(22331)
2017(41886)
2016(22891)
2015(26028)
2014(26164)
2013(25339)
2012(23065)
2011(20517)
2010(20187)
2009(18515)
2008(18170)
2007(15875)
2006(13530)
2005(12102)
作者
(64836)
(54388)
(54017)
(51763)
(34065)
(26026)
(24977)
(21335)
(20617)
(19162)
(18428)
(18312)
(17076)
(17023)
(16874)
(16749)
(16654)
(16141)
(15632)
(15562)
(13289)
(13262)
(13163)
(12411)
(12355)
(12163)
(11968)
(11853)
(11031)
(10826)
学科
(95423)
经济(95327)
管理(63548)
(62314)
(49553)
企业(49553)
方法(46180)
数学(41466)
数学方法(40962)
(27655)
(27596)
中国(26448)
业经(20860)
农业(18604)
地方(18260)
(18093)
(17132)
贸易(17125)
(16664)
(16445)
(16082)
财务(16033)
财务管理(15994)
企业财务(15215)
(13870)
银行(13822)
理论(13506)
(13497)
金融(13494)
环境(13472)
机构
大学(319927)
学院(318572)
(133963)
经济(131408)
管理(124528)
理学(108287)
理学院(107118)
研究(106847)
管理学(105126)
管理学院(104535)
中国(80518)
(66747)
科学(65778)
(60273)
(56119)
(52969)
中心(50793)
业大(49681)
研究所(48420)
财经(48235)
(47103)
农业(44106)
(44101)
经济学(41755)
(41194)
北京(41136)
师范(40744)
(38475)
经济学院(37867)
(36739)
基金
项目(221084)
科学(174888)
基金(162552)
研究(158664)
(142620)
国家(141480)
科学基金(121945)
社会(102167)
社会科(97016)
社会科学(96983)
基金项目(86076)
(85985)
自然(79432)
自然科(77659)
自然科学(77639)
自然科学基金(76276)
教育(73390)
(72773)
资助(66104)
编号(63719)
成果(51161)
重点(50094)
(49134)
(47256)
(46004)
国家社会(43402)
科研(43229)
创新(43112)
课题(43008)
教育部(42223)
期刊
(138393)
经济(138393)
研究(88958)
中国(60033)
学报(52133)
(50698)
(48112)
科学(46765)
管理(43632)
大学(39778)
学学(37321)
农业(34427)
教育(31492)
技术(28783)
(27011)
金融(27011)
财经(23548)
经济研究(23130)
业经(22667)
(20241)
(19063)
问题(18902)
图书(16924)
统计(16699)
技术经济(15947)
(15841)
(15541)
理论(15205)
(14907)
科技(14073)
共检索到463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炜  周勇  
本文利用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城镇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效应。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城镇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中部地区城镇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正向效应不显著,西部地区城镇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进一步将收入差距门槛变量纳入模型后发现,当东、中、西部收入差距门槛阈值分别低于3.1295、4.4377和5.0639时,城镇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能够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本文的结论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只有积极推进城镇化节能,实施差异化的能源发展战略,善于利用收入差距倒逼能源消费结构逐渐向高层次转化,才是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可人  
选取西部12个省区1992—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合理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未能产生显著影响;其他影响因素中,经济增长水平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经济开放程度、财政支农政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聂高辉  宋璐  
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偏向性的基础设施投资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文章基于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驱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作用机制,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捕捉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在减弱,城镇化仅能在短期内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基础设施投资对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长期作用;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主要受经济惯性影响,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受收入差距抑制效果显著,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能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据此,文章认为城镇化与基础设施双建设能够协调城乡资源配置,减小城乡差距,以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尧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目前为解决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而选择的重要战略。本文将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研究定位,基于城乡收入差距视角,选择2000-2010年省区面板数据,构建全国与区域模型,得到目前城镇化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就全国而言,房地产价格因素对差距影响总体表现为中性,但其区域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等分析结论。提出城乡收入差距应作为一个标志性指标与新型城镇化对接的观点与相应政策空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长亮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构建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并运用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各要素具有空间交互作用,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非农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省区间具有竞争效应,会使本省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对本省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各省区在制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战略时不仅要考虑本省区自身的发展战略,同时要注意与邻接省区战略的协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渝琳  李敬  
笔者以1992年~2010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在东部地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在中、西部则是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FDI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的关系,东、中部地区的省份大都进入了抛物线的右边部分,而西部地区则多数处于左半部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覃成林  刘佩婷  
本文运用全国数据,考察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变化关系,发现1990~2014年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呈倒U型变化,其拐点在2005年。根据1996~2013年省域面板数据特征,使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分阶段检验,结果表明,1996~2004年城镇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在2005~2013年城镇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同样利用1996~2013年省域面板数据,估算每个省份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地区一般为东部沿海省份。可见,城镇化是否产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是有阶段性和地区差异性的。就目前及未来而言,可以把城镇化作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手段。但其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杜小伟  刘惠好  
本文利用我国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现阶段我国城镇化、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在短期会抑制城乡收入差距,但是长期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金融发展规模与效率的提升均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抑制作用,但是相对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具有持续性;金融发展的规模与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解释比例约为城镇化的4.6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降低城乡收入差距的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明康  刘彦平  
基于199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引入城镇化这一重要调节变量,实证分析了旅游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前提下,中国旅游产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城镇化从总体上抑制了旅游产业集聚的城乡收入差距缩减效应;(2)东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则显著推动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007-2016年的旅游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效应显著强于1997-2006年;(3)城镇化对旅游产业集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同样呈现出不同的时空格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兀晶  卢海霞  
伴随着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已经成为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以劳动力流动理论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来具体论述城镇化、城市偏向对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同差距的作用机制,引入福利函数研究了城市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利用2000~2011年间中国28个省级面板数据对城镇化、城市偏向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进行检验与估计。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关系,西部地区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加强对农村教育、公共设施等方面的投资、促进农产品出口、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建设等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鑫  
首先对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回顾,然后利用中国31个省份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市场化改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改革对中国城乡收入比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市场化改革的五个方面中,主要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发育、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及法治环境的改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估计结果还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降低均有利于缩小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贸易依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龙  叶俊焘  
基于1999—2013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生产要素市场化视角出发,重点探索了金融(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的市场化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全国层面,金融市场化水平提升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市场化的作用不明显,土地市场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分时段和分区域的差异化分析表明,3种要素的市场化在1999—2007和2008—2013这2个时段的影响存在时段差异性、对东部和中西部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3)进一步的机理分析发现,金融市场化和劳动力市场化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靖学青  
采用1996-2011年西部地区10个省区市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化的三个不同层面对西部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和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城镇化与整个西部地区能源强度显著负相关,对其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具有积极影响,但人口城镇化和地域城镇化与西部地区能源强度显著正相关,对其能源强度具有增强作用;在西部地区内部,各省区市城镇化进程的三个层面及其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均呈现出明显差异。因此,就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而言,整个西部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首先应大力促进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人口城镇化和地域城镇化进程,而西部各省区市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区情的战略组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强  王军  
基于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建设和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7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城镇化和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之间为线性关系,和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之间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城镇化建设可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居民健康状况,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进而缩小城乡收入的相对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长亮  
基于全国和东、中、西部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对城乡收入差距Moran’s I的计算表明,全国和东、中、西部的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同时Moran’s I变化较小,说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不明显。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发现,全国及东、中、西部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同时全国及各省份的其他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同样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虽然变量不同、省份不同,这种溢出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各变量的溢出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仅需要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全面考虑各要素的溢出效应的差异,促进各省份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