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0)
- 2023(14799)
- 2022(11968)
- 2021(10798)
- 2020(9232)
- 2019(21060)
- 2018(20709)
- 2017(40288)
- 2016(21968)
- 2015(24744)
- 2014(24836)
- 2013(24694)
- 2012(22486)
- 2011(20076)
- 2010(20454)
- 2009(19433)
- 2008(19671)
- 2007(18253)
- 2006(16230)
- 2005(14843)
- 学科
- 济(100697)
- 经济(100577)
- 业(92131)
- 企(74306)
- 企业(74306)
- 管理(71437)
- 农(47867)
- 方法(43496)
- 数学(34839)
- 数学方法(34606)
- 业经(32386)
- 农业(31439)
- 财(30786)
- 中国(26493)
- 贸(21109)
- 贸易(21102)
- 务(20582)
- 财务(20554)
- 易(20539)
- 财务管理(20519)
- 制(20419)
- 企业财务(19381)
- 地方(19323)
- 技术(18528)
- 策(16582)
- 和(16494)
- 学(15834)
- 理论(15769)
- 体(15618)
- 划(15560)
- 机构
- 学院(326166)
- 大学(319209)
- 济(142340)
- 经济(139621)
- 管理(128536)
- 理学(110414)
- 理学院(109296)
- 管理学(107762)
- 管理学院(107180)
- 研究(105456)
- 中国(83642)
- 农(67477)
- 京(66311)
- 财(64765)
- 科学(62860)
- 所(53366)
- 江(52041)
- 农业(51894)
- 财经(51415)
- 业大(50893)
- 中心(49669)
- 研究所(47961)
- 经(46669)
- 经济学(43788)
- 北京(40865)
- 州(40189)
- 经济学院(39999)
- 范(39908)
- 师范(39553)
- 财经大学(37471)
- 基金
- 项目(211365)
- 科学(168296)
- 研究(156019)
- 基金(155093)
- 家(133648)
- 国家(132393)
- 科学基金(115166)
- 社会(102910)
- 社会科(97440)
- 社会科学(97413)
- 省(84312)
- 基金项目(83070)
- 自然(72495)
- 自然科(70875)
- 自然科学(70856)
- 教育(69857)
- 自然科学基金(69620)
- 划(68750)
- 编号(63586)
- 资助(61524)
- 成果(49699)
- 部(47354)
- 发(46963)
- 重点(46692)
- 创(46276)
- 业(44234)
- 国家社会(43015)
- 创新(42601)
- 课题(42553)
- 教育部(40576)
共检索到489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伟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城镇化、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机制,并推导出两个命题假设,基于我国2001—2014年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两个命题假设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不仅对本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对邻近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工业化只对本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伟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城镇化、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机制,并推导出两个命题假设,基于我国2001—2014年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两个命题假设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不仅对本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对邻近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工业化只对本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战强 乔志敏
利用1978~2010年的全国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化、城镇化变动是农业现代化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农业现代化变动不是工业化、城镇化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从脉冲响应看,来自城镇化、工业化的冲击对农业现代化变动的影响持续较长,但前者的作用更大;从方差分解看,城镇化变动比工业化变动对农业现代化变动的贡献度要高得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杰
本文从二元经济增长模型推出两个命题假设: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城市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应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根据门槛水平对我国各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程度做出归类,证实了我国城镇化进程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现实。将实证研究与现实相结合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长期战略和短期策略都需要更着力地推进城镇化。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门槛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伟
基于2001-2013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文章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各个省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使用0~1邻接权重矩阵、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和嵌套权重矩阵的Moran's I指数分析了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依赖性,并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农业财政投入、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基于三种权重矩阵得出研究结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邻近(或地理距离较近、经济特征相似)地区的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空间依赖性 城镇化 工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毓俊
工业化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一般指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劳动力增加,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城镇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数量规模扩大、城镇现代化水平提高、城镇文明向农村扩散并最终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在人地关系紧张的资源约束条件下,以高效、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农业领域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工业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使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海兵 刘丽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三者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文章基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构念建立了三者的测度量表,利用我国1978-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合成了"三化"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的Grange因果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对"三化"互动关系作了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曙辉 宋天庆 陈怀军 欧阳作富
工业化、城镇化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与象征,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和不竭动力源。文章浅述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在发展理念、市场空间、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和资金保障等诸方面给现代农业建设带来的显著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分析指出,工业化、城镇化侵吞或掠剥土地、淡水、劳动力、资本等农业自然与社会资源,胁迫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与农产食品质量安全等,而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产生多层面的明显消极影响;进一步提出,转变发展理念与生产经营方式,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质量、效益与效率,方能确保"三化"与城乡经济同步协调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颜蔚兰 张晓君
中南五省区(豫、鄂、湘、粤、桂)向来是中国颇具战略意义的省区,其发展对中国具有深远影响。本文通过熵权法对中南五省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的权重和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分析,全面呈现2000-2014年间中南五省区"三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从中可以发现,中南五省区"三化"发展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的发展方式和历程。以此为基础,下一步中南五省区深入推进"三化"发展,必须考虑统筹好"三化"发展节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城镇化,同时要破除制约"三化"发展的制度障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崔慧霞
本文尝试提供一个逻辑一致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指出"三化"同步发展的制度前提,阐明对激励机制和领导层选择过程具有充分理解是这个制度建立的前提。三者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相互关系是本文着力阐释的问题,最后,论述"三化"同步发展的现实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春萍
工业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并加速发展起来的,但是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又对带动工业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加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协助、推动作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贝
对我国1995年至2009年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动态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呈反向变动趋势;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G ranger)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长期均衡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调整的幅度较小;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冲击总体上并不显著。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整检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宾 孔祥智
本文采用我国1978—2014年的数据,研究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份分析法确定了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与农业现代水平的变量数值,并通过序列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与农业现代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之间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前期的工业化水平对当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产生了正向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俊 李佐军
基于《农业与工业化》的主要思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顺利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分别从市场经济的思想、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转型升级、工业化的推动要素,及工业化与城镇化等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将市场经济思想作为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指导思想,且要理清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特别要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通过农地使用的有效整合和工农业的良性互动,推动农地使用规模化和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化要强调基础设施先行、生产技术创新和资本累积等因素的作用;工业化和城镇化要以市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才 吴铭峰
基于国家长期健康发展视角来看,就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从而为探索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提供指导依据,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因此,本文以我国2005-2018年除新疆、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就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除新疆、西藏之外的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经济行为存在显著的空间交互作用;在邻接权重下,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我国除新疆、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效率便提升0.2559%,且总体经济效率增加0.3397%,表明我国各省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推动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的发展;人均金融机构资金额每增加1%,地区经济效率便提升0.0617%,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
中国城镇化质量、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的动态分析——基于因子分析和VAR模型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直接影响因素与空间溢出效应
中部地区“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及其分析——基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考察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
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县域城镇化——基于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甘肃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动态分析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测度
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关于农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