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1)
2023(12754)
2022(9959)
2021(8719)
2020(6982)
2019(15465)
2018(14771)
2017(27000)
2016(14966)
2015(16533)
2014(16265)
2013(15692)
2012(14042)
2011(12569)
2010(12369)
2009(11228)
2008(11208)
2007(9872)
2006(8928)
2005(7822)
作者
(47426)
(39927)
(39821)
(37465)
(25193)
(19141)
(17775)
(15539)
(15263)
(14039)
(13872)
(13418)
(13013)
(12584)
(12553)
(12278)
(12063)
(11773)
(11537)
(11428)
(10085)
(9927)
(9820)
(9172)
(9149)
(8858)
(8806)
(8710)
(8115)
(8050)
学科
(62923)
经济(62851)
(39634)
管理(38389)
(28838)
企业(28838)
方法(24985)
(24111)
数学(22000)
数学方法(21733)
中国(18781)
业经(17808)
农业(17173)
(16673)
(15172)
地方(13526)
(11047)
(10981)
贸易(10976)
(10778)
(10650)
收入(9804)
环境(9764)
产业(9274)
发展(9044)
(8941)
技术(8940)
(8888)
银行(8829)
理论(8696)
机构
大学(220455)
学院(220331)
(87215)
经济(85511)
研究(80582)
管理(78702)
理学(69176)
理学院(68277)
管理学(66719)
管理学院(66346)
中国(57691)
科学(54337)
(50076)
(46445)
(42605)
业大(40204)
研究所(39655)
农业(39629)
(38260)
中心(35502)
(33307)
财经(31025)
(30368)
师范(29896)
(29132)
(28454)
北京(28155)
经济学(27584)
农业大学(26314)
(25934)
基金
项目(159408)
科学(125127)
基金(116918)
研究(108070)
(107041)
国家(106154)
科学基金(88837)
社会(71084)
社会科(67326)
社会科学(67306)
(62669)
基金项目(62217)
自然(58836)
自然科(57538)
自然科学(57515)
自然科学基金(56492)
(53784)
教育(48896)
资助(45628)
编号(40824)
重点(37359)
(35361)
(33945)
(33094)
成果(31966)
计划(31957)
科研(31267)
创新(31051)
国家社会(30971)
课题(29244)
期刊
(93802)
经济(93802)
研究(59610)
(47649)
学报(46812)
中国(41935)
科学(40594)
大学(34243)
学学(32914)
农业(32465)
(27373)
管理(27101)
教育(20329)
业经(17139)
(16564)
技术(16255)
(16149)
金融(16149)
经济研究(15581)
财经(14912)
(13773)
业大(13557)
问题(12961)
(12875)
科技(11568)
农业大学(11515)
资源(11220)
技术经济(10120)
统计(9949)
商业(9742)
共检索到313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秧分  何琼峰  
通过城镇化、工业化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增强发展整体性、提高发展协调性的内在要求。在理论分析城镇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3年分省统计数据,构建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与面板数据分析模型,评估了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耦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三者协调发展度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但城镇化、工业化并未必然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农民进城未落户、生计转变能力较差的农户越难以进城落户、农民主要受雇于规模化程度较低而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传统行业、粮食主产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约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依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来降低城乡边际报酬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耀军  柴多多  
人口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相互影响。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全国各地市人口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比数据,引入社会经济变量,建立普通多元线性回归(OLS)、联立方程(SEM)和空间联立方程(SSEM)计量模型,验证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变量联立性与空间自相关性并存条件下,使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的必要性。回归结果表明:该地及周边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均有利于缩小该地城乡收入差距,周边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该地的城镇化会有明显的阻碍作用;经济进步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在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同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故此,提出在全局层面协同施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通过发展教育着力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相应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鹏  
文章利用中国1978—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分别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耦合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镇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型",而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倒∽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鹏  
文章利用中国1978—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分别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耦合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镇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型",而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倒∽型"。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贺建清  
利用1997年~2010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研究城镇化、工业化对城乡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且西部地区效果最明显,中部次之;工业化具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钱丽  陈忠卫  肖仁桥  
在分析"三化"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三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而探索1996-2010年中国省际"三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差异,并检验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三化"耦合协调度差异不明显,仍处于初级协调状态,而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中国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存在一定差异,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各地区变异系数变化不大,且存在收敛之势。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R&D经费投入对耦合协调度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而农村金融支持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梦黎  王军  
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0-2016年的面板数据,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倒U型关系主要体现在相对收入差距上;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可带动人力资本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二者的提升均有助于缩小相对城乡收入差距;宏观经济和对外开放能够对收入差距产生显著影响,但财政支农和宏观税负对其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董春  张红历  
本文以四川省县域为研究对象本文以四川省县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局部回归模型,分别从空间、时间和时空综合视角,对城镇化镇化、工业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时空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四川省城镇化四川省城镇化、工业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均存在显著影响对城乡收入差距均存在显著影响,但是二者的影响方向、强度和作用路径,因所处区域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时空差异同而存在时空差异,四川省五大经济区的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路;(2)采用县域数据和时空综合视角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来研究,具备更加优良的统计性质、拟合效果和解释能力和解释能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田俊   李旭东   陈璇   郭兴  
从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视角切入,探究“两化”协调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联性,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黔中城市群为案例区,综合运用熵值-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2010—2020年“两化”协调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格局,揭示了两者的时空关联性,并对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其他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2010—2020年黔中城市群“两化”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协调类型由濒临协调为主转向勉强协调为主;期间城乡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县域间分化趋于收敛,但其差异仍旧明显。(2) 2010—2020年黔中城市群“两化”协调发展水平低值区主要位于西部毕节一带,高值区集中于中部贵阳;“两化”协调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两者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城乡收入差距与“两化”协调水平的低、高值区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重合现象。(3) 2010—2020年黔中城市群“两化”协调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且呈增强态势;此外,人力资本水平、道路基础设施密度和教育水平等也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核心驱动因素,多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了黔中城市群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格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华臣  卢华  毕军  
本文在解析"半城镇化"现象的基础上,分情况测算了度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刻画了其阶段性演变特征,在制度均衡分析框架下揭示了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1995年、2000年分别是常住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转折点,同时是城乡收入差距复归的制度变革临界点;城镇化率达到55.22%时,约在2015年城乡收入差距再度复归,将引发新的土地制度变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浜源  王亮  
根据我国1990-2011年的数据,对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格兰杰检验和协整方程估计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工业化发展具有助推作用,且城镇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工业化则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来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作用比工业化要高得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金琼  王雅鹏  
运用我国1982-2011年28个省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整体效应、地区效应、时间效应三个模型,考察了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年度差异与省级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并不会必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它与城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关。从时间进程来说,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有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的三阶段变化规律;从地区差异来说,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农业劳动力丰富的地区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可能得到缓解,对经济欠发达、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力稀缺的地区来说,城镇化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政府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姚旭兵  罗光强  吴振顺  宁瑞芳  
城镇化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1997~2014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基于门槛模型分别在全国范围及区域层面研究了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化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进一步运用门槛模型对东部、中部及西部进行分区域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在西部区域,城镇化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在东部及中部区域,城镇化却恶化了城乡收入差距。认为应该摒弃传统的土地城镇化模式,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地在东部、中部及西部分别选择最合适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和推进速度,最有效地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赫国胜  赵玉  
文章选取1996-2016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等方法研究了城镇化水平、农民受教育程度、产业结构、财政支农和农民工就业规模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变量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的特征。其中城镇化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关系,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对于收入差距的影响正处于倒U型的顶部的转折期。城镇化水平、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农民工数量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城乡收入差距受到城镇化水平的冲击后,先变大但最终减小。最后针对文章得出的结论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性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少甫  范兆媛  
利用动态系统GMM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2004-2014年我国城镇化质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城镇化质量对居民消费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区域差异;城镇化质量只对东部地区的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存在区域差异;城乡收入差距对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中部不显著,且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