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16)
- 2023(4495)
- 2022(3029)
- 2021(2553)
- 2020(2037)
- 2019(4402)
- 2018(4636)
- 2017(9026)
- 2016(5078)
- 2015(5777)
- 2014(5903)
- 2013(5548)
- 2012(4705)
- 2011(4090)
- 2010(4027)
- 2009(3674)
- 2008(3602)
- 2007(3395)
- 2006(3226)
- 2005(3107)
- 学科
- 济(22284)
- 经济(22257)
- 业(14287)
- 管理(12104)
- 中国(10437)
- 农(9791)
- 企(9086)
- 企业(9086)
- 农业(7208)
- 业经(6641)
- 方法(6179)
- 地方(5962)
- 劳(5757)
- 劳动(5740)
- 数学(5153)
- 数学方法(5122)
- 发(5113)
- 财(4687)
- 发展(4493)
- 展(4489)
- 人口(4387)
- 产业(4266)
- 制(4196)
- 学(3703)
- 信息(3577)
- 体(3428)
- 总论(3380)
- 信息产业(3337)
- 动力(3335)
- 城市(3266)
- 机构
- 学院(70763)
- 大学(70498)
- 济(30618)
- 经济(30026)
- 管理(25452)
- 研究(25394)
- 理学(21734)
- 理学院(21500)
- 管理学(21078)
- 管理学院(20957)
- 中国(18622)
- 京(15057)
- 科学(14818)
- 财(13428)
- 所(12723)
- 农(12549)
- 江(11790)
- 研究所(11484)
- 中心(11239)
- 财经(10693)
- 经济学(10322)
- 业大(10116)
- 范(10069)
- 师范(9970)
- 经(9787)
- 农业(9531)
- 北京(9274)
- 经济学院(9245)
- 院(9146)
- 州(8929)
- 基金
- 项目(47444)
- 科学(37876)
- 研究(35487)
- 基金(34647)
- 家(30217)
- 国家(29954)
- 科学基金(25758)
- 社会(24224)
- 社会科(22909)
- 社会科学(22905)
- 省(18334)
- 基金项目(18038)
- 教育(15816)
- 自然(15205)
- 划(15159)
- 自然科(14874)
- 自然科学(14870)
- 编号(14629)
- 自然科学基金(14594)
- 资助(13258)
- 成果(12054)
- 发(10905)
- 重点(10637)
- 国家社会(10612)
- 部(10162)
- 课题(10066)
- 创(9357)
- 化(9069)
- 发展(9048)
- 制(8906)
共检索到109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卫林
从城镇化、劳动力转移的角度看,我国物价表现出的食品与住房价格持续上涨的结构性上涨是城镇化和工业化阶段的必然现象,但与各阶层的贫富差距存在很高的相关性,只有倚重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影响财富分配和资本、劳动力的产业分配,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才能有效地控制物价。
关键词:
物价 城镇化 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传江 张辉 黄云平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与东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有增无减 ,但是 ,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而且大量过剩、非农产业规模较小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 ,是最根本的差距所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与东部地区相比呈现显著不同的特征 ,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同城镇化进程的互动关系与东部地区也不尽相同。为此中西部地区需要 :(1)推进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小城镇“三位一体”的发展 ;(2 )构建农民退出新型机制 ,打造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3)完善城市群带 ,增强城市辐射能力 ,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和产业体系 ;(4 )推进城市建设、城市经营管理市场化与资本化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永良
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即实现人口最终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目前,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但人口彻底转移现象却十分缓慢,分析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与特点,对于实现人口城镇化意义重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骏
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之一。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只有确立城镇化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强小城镇建设,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小城镇建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赖作莲 王征兵
对陕西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的分析表明,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陕西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都呈上升趋势,但是,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与城镇化率的相关性不太显著,相当一部分非农就业转移在农村内部实现,从而影响了城镇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发挥。此外,不同时期、不同规模和不同区位的城镇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作用不同。
关键词:
陕西 城镇化 劳动力转移 效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民
城镇化与劳动力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城镇是第二、三产业集聚的地区,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直接经济动因。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二、三产业的发展必然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城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为了使城镇化与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镇化发展速度应与劳动力向二、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潘超
本文基于发展经济学思想,提出我国城镇化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劳动力转移与城乡金融配置结构调整的构想,首先对目前城镇化进程与产业部门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资本积累扩张、劳动力转移与金融结构均衡角度,解释了产业结构变迁同城镇化是一个快速发展到稳步推进的不同阶段,而后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两阶段数理模型框架,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部门资本积累的作用机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在地区劳动力总量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城镇化将会缩小农村部门和城市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深化城乡金融配置结构,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德成 王韶华
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农业规模化经营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规模化经营必然使农业出现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成为关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包括本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将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动,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社会结构的形成。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视角,本文勾勒出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简图。保障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城镇化的政策建议为:规范和促进土地流转;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健全农村社会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业规模化经营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宝元 王泽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忠江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都拥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要素存在着自身的缺陷,进而影响着城镇化的进程。本文从探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研究如何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村劳动作用的有效途径,以期对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欠发达地区 劳动力转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爱翔
本文基于来自江苏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976份有效问卷,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价值感知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个体与家庭特征驱动因素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价值感知受到劳动力婚姻状况、学历因素的影响;在动机驱动因素中,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市民化动机对培训价值感知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功效驱动因素中,培训过程感知维度中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培训师资因素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价值感知,培训效果感知维度中的能力提升、收入增长、成功就业因素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价值感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小玉 郑晶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产业发展、城市建设都离不开充足劳动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过程中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积累更多的财富。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吸收效率的高低就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为此构建投入产出五个指标基础上,通过DEA模型测算福建省九地市农村劳动力吸纳效率情况,发现除泉州外大多数地市都处于非有效状态且差异较大。未来这些地市需要结合各自特色发展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来提高吸纳能力;并且应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扩大就业空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成超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怎样进行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以及如何规避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给未来经济发展带来的潜在危害,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出路,而在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上必须坚持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要经济支柱、以中小城镇为主要方向、以实行人口迁移自由为根本保证的全方位推进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 动因 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军红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业转移劳动力融入城市已经成为一个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了加快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进程,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农业转移劳动力住房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影响农业转移劳动力住房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创新农业转移劳动力住房制度的设计对策。
关键词:
农业转移劳动力 市民化 住房制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洋 孟奎
农村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移是城镇化过程的本质也是推动其发展的最重要途径,本文以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理论为分析框架,比较了中国与墨西哥两国在这一进程中各自特点、所处阶段和存在问题,并利用刘易斯的理论对这些现象背后的制度和政策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为我国下一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二元经济理论 刘易斯转折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