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3)
2023(9977)
2022(7822)
2021(7070)
2020(5846)
2019(12980)
2018(13127)
2017(25288)
2016(13980)
2015(15587)
2014(15668)
2013(15187)
2012(13619)
2011(12328)
2010(12565)
2009(12030)
2008(11862)
2007(11015)
2006(10106)
2005(9428)
作者
(39273)
(33793)
(33030)
(31479)
(20932)
(15892)
(14816)
(12888)
(12812)
(11704)
(11602)
(10998)
(10790)
(10612)
(10609)
(10109)
(9811)
(9727)
(9617)
(9568)
(8542)
(8318)
(8135)
(7728)
(7628)
(7626)
(7512)
(7336)
(6838)
(6665)
学科
(57896)
经济(57801)
(50035)
(45891)
管理(40829)
农业(30385)
(29565)
企业(29565)
业经(20017)
中国(17601)
(17580)
方法(17403)
(15896)
数学(14971)
数学方法(14828)
(13275)
地方(12221)
(12055)
农业经济(10364)
发展(10236)
(10230)
(10227)
银行(10209)
(10124)
(9796)
(9733)
体制(9663)
(9345)
农村(9332)
(9179)
机构
学院(200095)
大学(195773)
(86826)
经济(85110)
管理(75656)
研究(68689)
理学(65028)
理学院(64403)
管理学(63401)
管理学院(63062)
中国(54653)
(53335)
(40791)
(40615)
农业(40488)
科学(40098)
业大(35710)
(34629)
中心(32619)
(32556)
财经(30977)
研究所(30854)
(28107)
经济学(25990)
农业大学(25072)
(24857)
(24744)
北京(24700)
师范(24617)
(24218)
基金
项目(131655)
科学(104592)
研究(99494)
基金(96064)
(83196)
国家(82376)
科学基金(70915)
社会(65713)
社会科(61883)
社会科学(61871)
(52697)
基金项目(50961)
教育(43979)
自然(43300)
(42696)
自然科(42257)
自然科学(42247)
自然科学基金(41517)
编号(41470)
资助(37284)
成果(33503)
(31105)
(30729)
(29820)
(29733)
重点(29364)
课题(28163)
国家社会(27656)
(27399)
(26216)
期刊
(106720)
经济(106720)
研究(59404)
(58915)
中国(46716)
农业(39365)
学报(31327)
(31303)
科学(29821)
管理(25939)
大学(25472)
学学(24434)
(23484)
金融(23484)
业经(23364)
教育(19028)
(18391)
技术(16413)
问题(15623)
财经(15541)
农村(14780)
(14780)
农业经济(14247)
经济研究(14109)
(13285)
世界(12255)
(12145)
经济问题(10984)
现代(9661)
农村经济(9626)
共检索到311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元庆  
本文以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为切入点,探究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得与失,从而总结出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力度不足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软肋,进而提出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才是我国城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内生性市民化才是农民工能否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从而对内生性市民化问题展开深入论述,探索内生性市民化的问题和制度激励,为更好地实现我国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出力献策,破解我国城镇化困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燕  
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主题。调查发现,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总体较高,但从内生性因素分析,发现农民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的缺乏是导致其市民化程度不高的重要原因。应加大职业教育培训以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加大宣传,激发市民化培训主动性;政府投入,保证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公益性;基于需要,增强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有效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兵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农民工市民化。为了推动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成为城市新市民,必须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财政金融制度方面进行体制创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缺失,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元结构转变,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物质条件,营造体制环境,构建发展平台,提供资金保障。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光辉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以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政策的出台,为农民工提供了向现代城市居民全面转移的机遇,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人口走出农村地域限制,发挥其生产创造潜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劳动力要素投入,伴随而来的是农村人口如何融入城镇生活、生产,即"市民化"问题。以制度性因素为切入点,构建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逻辑框架,并基于2011-2017年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数据,先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考察多重制度性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效应,再运用断点回归模型着重分析户籍制度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随着户籍约束的减弱,农民工向城市居民转变的步伐明显加快。同时,由于受到地区差异与财政支出状况等因素的调节作用,户籍制度改革正效应的大小有所变化,但结论并未产生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应该适度、合理地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红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而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芙蓉  麻晓刚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文章从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对我国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入手,探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难点所在,对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突破制度性障碍的对策建议: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昊  
农民工市民化的停滞不前已成为改善我国内生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深层次阻碍因素,当前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且从最初希望从事非农工作转向在城市中定居并获得市民身份,但当前粗放式的城镇化发展理念使得庞大的转移人群长期游走于城市边缘,最终导致农民工市民化的弱化或断层。鉴于此,多维度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特殊性,进而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以有序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萌萌  徐滇庆  
解决农民工城市户籍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究竟政府需承担多少公共成本?本文测算结果与以往研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主要由于:(1)以往的研究将政府承担的市民化成本进行了逐年简单累加,而本文只考虑当前成本。(2)教育费用的核算只能考虑差额。(3)社会保障部分的支出,大部分由个人以保险形式购买,政府仅承担补助或补贴部分,所占份额较小。本文运用回归模型对市民化公共成本的测算结果进行验证,认为市民化公共成本的增加,不会产生财政负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农民工是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军为城镇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必须得到保护尊重。城镇化不能只强调土地的城镇化,更要尊重劳动素,切实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现实难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载体。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全国上下对于推进城镇化的重视程度可谓前所未有。但是,推进城镇化的热情,需要建立在从一般规律和中国国情两方面加深对城镇化内涵的准确理解之上。从经济发展阶段出发,我国城镇化的核心应该是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并落户于城市,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普照之光。因此,推进城镇化要求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咸怡帆  杨虹  
从物回归到人是新型城镇化的价值所在。文章立足中国农民工市民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解析新型城镇化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时代意蕴,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价值意义以及当前的现状和困境。文章认为,应从认识、主体、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层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体而言就是政府的管理理念要由物本观念向人本观念转变;尊重农民工的主体地位,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增强农民工主体意识;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良好的、宽容的社会环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工创造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条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董延芳  刘传江  胡铭  
中国农村的劳动力转移至今不顺利、难彻底、欠稳定,"隐性户籍墙"是其深层次原因。文章利用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2009年的武汉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对"隐性户籍墙"这一韧性社会屏蔽制度给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国路径"中出现代际分化的两代农民工流动打算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当前形势下,推进中西部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结合可行而且必要,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与微观个体的双赢。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红霞  江立华  
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化进程有着必然的共生关联,但是在实践中,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践事实与迅猛的城镇化进程相分离。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的经济驱动型特征与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给付型需要错位,国家推进人口城镇化的强意志与地方政府的弱反应形成反差,城市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与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存在矛盾。在城镇化发展中,要以"共享"为理念,重构农民工的城市权利;以"主体性"为依归,尊重农民工的市民化选择;以"均衡发展"为目标,拓宽农民工的发展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红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机制,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人"的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规范实施机制、保障机制和分类实现机制四大内容,这些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英东  刘涛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同时,基于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增长率、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指标,采用静态OLS和动态GMM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晋升激励机制和财政激励机制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财政激励会强化晋升激励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还具有自我弱化的趋势。需要通过转变政府官员考核机制,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关系,健全地方政府的财力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动力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英东  刘涛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同时,基于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增长率、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指标,采用静态OLS和动态GMM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晋升激励机制和财政激励机制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财政激励会强化晋升激励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还具有自我弱化的趋势。需要通过转变政府官员考核机制,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关系,健全地方政府的财力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动力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