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5)
2023(12214)
2022(9923)
2021(8899)
2020(7060)
2019(15870)
2018(15811)
2017(29696)
2016(15725)
2015(17945)
2014(18069)
2013(18005)
2012(17082)
2011(15995)
2010(16120)
2009(14922)
2008(14606)
2007(13047)
2006(12265)
2005(11726)
作者
(46976)
(39131)
(39063)
(37301)
(25290)
(18561)
(17596)
(15181)
(15163)
(13872)
(13760)
(12938)
(12807)
(12776)
(12389)
(12114)
(11677)
(11318)
(11232)
(10699)
(10244)
(9612)
(9514)
(9134)
(8960)
(8910)
(8584)
(8451)
(7949)
(7792)
学科
(95137)
经济(95055)
管理(38981)
(37305)
中国(30344)
方法(27616)
地方(26687)
(26299)
企业(26299)
数学(24258)
数学方法(24161)
(23459)
业经(19838)
(16503)
贸易(16488)
地方经济(16019)
(15942)
农业(15938)
(15750)
(15472)
(15111)
(14547)
金融(14546)
(14390)
银行(14376)
(14247)
(14114)
环境(13381)
发展(11830)
产业(11817)
机构
大学(237865)
学院(237549)
(117686)
经济(115676)
研究(96218)
管理(83177)
中国(74862)
理学(69226)
理学院(68336)
管理学(67449)
管理学院(66987)
科学(53337)
(52643)
(50733)
(49104)
研究所(44033)
中心(41297)
财经(39426)
经济学(38968)
(38120)
(36650)
(35911)
经济学院(34801)
北京(34786)
(34095)
(33021)
师范(32745)
业大(29661)
科学院(29630)
农业(29160)
基金
项目(146928)
科学(116641)
研究(110946)
基金(107480)
(93415)
国家(92653)
科学基金(78207)
社会(75186)
社会科(71435)
社会科学(71421)
基金项目(54983)
(54775)
教育(48936)
(46473)
自然(45165)
自然科(44103)
自然科学(44092)
资助(44048)
自然科学基金(43337)
编号(42799)
(39035)
成果(35867)
重点(33838)
(33557)
国家社会(32964)
发展(32663)
(32147)
课题(31415)
中国(30534)
(29797)
期刊
(145241)
经济(145241)
研究(84334)
中国(55794)
(37880)
(36206)
管理(34445)
科学(33459)
学报(33169)
(28232)
金融(28232)
大学(25961)
农业(25887)
教育(25328)
经济研究(24960)
学学(24236)
业经(21486)
财经(21191)
技术(20833)
问题(19368)
(18640)
(16962)
世界(16370)
国际(15902)
(14371)
技术经济(13606)
经济问题(12106)
统计(11313)
现代(11309)
商业(10992)
共检索到393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刚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从以工业经济为主要推动力转变为工业经济和城镇经济共同推动的过程。它的内在根据是,在通过工业化解决了"吃、穿、用"之后,要有效解决目前严重短缺的"住、行、学"等问题,加快发展城镇经济。解决"住、行、学"问题,既是城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在温饱型小康基础上实现全面小康的主要内容,还是保障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发展城镇经济有一系列新问题需要研究,其中包括:衡量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心指标,加大消费性投资的价格效应和产能效应,加大消费性投资与城市政府的财力关系,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经济标准等等。城镇经济发展将是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必然引致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一系列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凯伦  刘梦月  朱天龙  
本文基于我国1990-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作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了FDI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得出结论:FDI的流入对我国的城镇化具有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处在低门槛值之下时,FDI的流入对我国的城镇化具有促进作用;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处在低门槛值和高门槛值之间时,FDI的流入对我国的城镇化具有抑制作用;当其在高门槛值以上时,FDI的流入对我国的城镇化又具有了促进作用。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的不同,FDI对东部地区的城镇化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具有阻碍作用,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使FDI成为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强大动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晗  任保平  
从人口转变理论出发,通过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阶段的分析,得出人口红利变化会呈现倒U型曲线的一般规律,并依次经历三个关键转折点。采用增长贡献分解法对中国人口红利变化的测度结果显示,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人口红利区间,在2010年越过人口红利拐点,此后人口红利贡献率持续降低,并将在2030年转向人口负债。人口红利变化通过资本形成、劳动力供给、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力配置效率等四个维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在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在基本路径、劳动要素、资源要素、政策调控和根本目标等方面进行转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俊红  聂亮  
以往研究虽然关注了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却忽略了能源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改善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本文将环境变量纳入能源效率分析框架内,采用EBM-DEA模型测算了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并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路径依赖性;与未考虑环境污染相比,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如果不考虑能源效率提升的环境污染改善效应,将会低估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本文结论为提升中国能源效率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俊红  吕晓红  
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了FDI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忽视了FDI质量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应用中国分省区面板数据,采用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FMOLS),从FDI质量的视角,实证考察了FDI质量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总体而言,FDI质量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分地区的层面来看,沿海和内陆两个地区的FDI质量提升均有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且沿海地区FDI质量的作用强度显著大于内陆地区。本文的启示在于,中国应充分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契机,在关注FDI数量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其质量的提升,籍此助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书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包含创新驱动、市场主导、结构均衡、绿色环保、资源高效和以人为本6个子系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度体系,对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对进程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从分类情况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领先型和良好型省份比重较低,而缓慢型和滞后型省份比重较高;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对进程优于中部、西部地区;从障碍子系统识别结果看,创新驱动、资源高效和结构均衡3个子系统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子系统。本研究可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借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俊红  吕晓红  
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了FDI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忽视了FDI质量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应用中国分省区面板数据,采用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FMOLS),从FDI质量的视角,实证考察了FDI质量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总体而言,FDI质量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分地区的层面来看,沿海和内陆两个地区的FDI质量提升均有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且沿海地区FDI质量的作用强度显著大于内陆地区。本文的启示在于,中国应充分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契机,在关注FDI数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治兵  舒莉  
《科技进步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肖文著,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版)一书探讨了现代科技进步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联动关系,强调了科技进步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选择和转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启发读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以及农业、工业、服务业具体层面,全方位分析总结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的理论发展、经验积累、实践策略应用等课题。该书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观点前沿、治学严谨,对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整体而言,该书在研究上体现了三大特色: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忠玉  肖宏伟  
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针对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就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测算,并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0.25%,但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带来相邻地区经济减少0.49%。"十三五"时期及中长期亟须区域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新型城镇化在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忠玉  肖宏伟  
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针对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就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测算,并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0.25%,但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带来相邻地区经济减少0.49%。"十三五"时期及中长期亟须区域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新型城镇化在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勇  
一、三元经济结构的生成与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 经济结构转换的必然选择 众多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表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关系到现代化的成败。而推进工业化的目的,就是要使异质的二元结构转换为同质的一元结构。我国自50年代以来实行的以大城市为依托的工业化道路,由于不能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居民居住方式的变迁,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其结果只能使二元经济结构愈加强化,扩大工农差别、城乡差距,使国民经济运行难以协调,并日益趋向恶性循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倪超军  
本文以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根据1998-2011年数据,利用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互促作用不是很明显,但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要弱于城镇化对于工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长期看,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率为14.44%,城镇化发展对于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20.02%。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凤龙  黄震方  曹芳东  吴丽敏  陶玉国  
论文在从理论上剖析城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利用人口城镇化指数、旅游经济发展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城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以及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全国层面,1993年到2011年,城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旅游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单向格兰杰因果作用关系,但城镇化对旅游经济的直接推动作用并不明显;从区域层面,2000年到2011年,物质资本、劳动力、产业结构和市场化都是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城镇化通过作用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积累、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化进程,间接地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正的影响,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各省年均城镇化与旅游...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武廷方  夏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贵州财经大学于2013年12月21—22日在贵州财经大学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中国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科学论坛"。本次论坛是一次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贵州省房地产研究院(贵州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院)共同承办。此次会议特邀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教授、清华大学刘洪玉教授、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万广华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符育明教授、韩国西江大学Almas Heshmati教授等,上述专家分别就《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需要配套改革》、《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关于城市化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朱越浦  黄新建  
本文通过将定性分析与关系图描述相结合,提出H1:城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H2:城镇化可通过消费渠道影响经济发展、H3:城镇化可通过投资渠道影响经济发展、H4:城镇化可通过出口渠道影响经济发展四项研究假设。进一步,根据地区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将我国划分为发达与欠发达两类地区。设定经济发展变量PGDP为被解释变量,城镇化变量UR、城镇化与投资交互项变量UR×PFI、城镇化与消费交互项变量UR×HC和城镇化与出口交互项变量UR×PE为被解释变量,采用2000~2012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F检验、HaUsman检验,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验证假设H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