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5)
- 2023(8567)
- 2022(7174)
- 2021(6483)
- 2020(5329)
- 2019(12150)
- 2018(11656)
- 2017(22048)
- 2016(12318)
- 2015(13480)
- 2014(12847)
- 2013(12437)
- 2012(11096)
- 2011(9718)
- 2010(9586)
- 2009(8457)
- 2008(8077)
- 2007(6823)
- 2006(6004)
- 2005(5018)
- 学科
- 济(45195)
- 经济(45138)
- 业(29976)
- 管理(29521)
- 企(20605)
- 企业(20605)
- 方法(18684)
- 数学(16908)
- 数学方法(16775)
- 农(16449)
- 中国(15625)
- 地方(13158)
- 农业(12138)
- 财(10580)
- 业经(10339)
- 学(10043)
- 贸(8985)
- 贸易(8982)
- 易(8645)
- 环境(7958)
- 人口(7910)
- 技术(7072)
- 发(6898)
- 制(6865)
- 劳(6859)
- 劳动(6841)
- 产业(6047)
- 务(5839)
- 划(5837)
- 财务(5835)
- 机构
- 大学(163234)
- 学院(162288)
- 济(64493)
- 经济(63279)
- 管理(60096)
- 研究(58377)
- 理学(53109)
- 理学院(52358)
- 管理学(51388)
- 管理学院(51091)
- 中国(41318)
- 科学(39756)
- 农(37345)
- 京(36901)
- 业大(31334)
- 所(30400)
- 农业(29711)
- 研究所(28202)
- 中心(26457)
- 财(26413)
- 江(23500)
- 北京(23024)
- 范(22266)
- 师范(21932)
- 财经(21821)
- 院(20938)
- 农业大学(20540)
- 经(20038)
- 经济学(20028)
- 省(19478)
- 基金
- 项目(121297)
- 科学(94714)
- 基金(88053)
- 研究(82581)
- 家(79886)
- 国家(79177)
- 科学基金(66918)
- 社会(54137)
- 社会科(51241)
- 社会科学(51229)
- 基金项目(48238)
- 省(47802)
- 自然(44775)
- 自然科(43739)
- 自然科学(43723)
- 自然科学基金(42955)
- 划(41402)
- 教育(36751)
- 资助(33790)
- 编号(31735)
- 重点(27521)
- 发(26987)
- 创(25386)
- 部(25236)
- 计划(24385)
- 成果(23897)
- 创新(23787)
- 科研(23667)
- 国家社会(22885)
- 课题(22044)
共检索到231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群 刘涛
本文以2013年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六省(市)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对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的内部构成进行分析。根据调查所在地区的一系列统计数据,分析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的主要影响,并对提升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城镇劳动人口 科学素质 城镇化 科普工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群 刘涛
本文以2013年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六省(市)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对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的内部构成进行分析。根据调查所在地区的一系列统计数据,分析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的主要影响,并对提升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城镇劳动人口 科学素质 城镇化 科普工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永孜
我国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广西壮族自治区总人口为36,421,421人,其中在业人口为18,615,027人。总人口的在业率为51.11%,劳动适龄人口的在业率为96.96%。 (一)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状况 在全部在业人口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含毕业和肄业,下同)的为108,241人,占0.58%;高中文化程度的2,027,549人,占10.89%;初中文化的为4,604,294人,占24.73%;小学文化的7,918,395人,占42.54%;文盲半文盲为3,956,548人,占21.25%。广西在业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菊芬,白铭文
文章利用2000年全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调查的部分数据,分别从物质生活水平、健康水平、文化水平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对中国4个直辖市1199名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并利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探讨。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苏涛永 张建慧 李金良 倪颖
控制城市交通碳排放是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而识别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是采取有效措施的首要前提。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碳排放的计算和碳排放控制策略的定性分析,缺少城市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在传统的GDP、人口规模、车辆拥有量指标的基础上,引入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公交车比重等指标,以京、津、沪、渝的面板数据对城市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人口规模和车辆拥有量通过影响客运、货运周转量,对城市交通碳排放产生重要影响;城市客运、货运周转量对城市交通碳排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交车比重对城市交通碳排放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碳排放 人口规模 公交车比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健青 张娇兰
文章首先分析了京津沪渝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并基于RCA指数对四城市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利用2001-2010年京津沪渝的面板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方法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京津沪渝服务贸易竞争力与服务贸易出口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人才储备水平、科研投入水平、第三产业比重、货物出口比重以及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长、短期均衡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京津沪渝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服务贸易 竞争力 实证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关海长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推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政策,乡村劳动人口流向城镇,城镇因人来而兴,乡村因人去而衰,一切因人而起。本文研究了乡村劳动人口流动的特征、规模、推动力量以及对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自开放以来,乡村就业人口规模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城镇就业人口则呈上升趋势的规律;城镇化背景下生产要素配置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双重力量引起乡村劳动人口理性单向外流;农村劳动人口外流促进了农村生产内部分工,进而改变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合理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引导资本在乡村投资,创造非农就业岗位,顺应农村劳动人口回流,乡村终将振兴。
关键词:
城镇化 人口流动 农村劳动力 经济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孝坤 杨晓
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乃至国民经济增长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基于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2000-2009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房价上涨并没有如理论所述产生财富效应并引起消费增长,而是更多地体现为挤出效应,高房价对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导致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非房地产经济部门增长乏力。
关键词:
房价 居民消费 财富效应 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挺
本文以我国各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污染气体排放为例,从环境质量的视角对"逃离北上广"问题进行分析。以2004-2012年期间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污染排放对各城市劳动人口流动所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等因素作为门槛变量估计上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污染排放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口流失,但这种驱赶效应主要体现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及内地中心城市,且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环境质量对于人们的迁移决策造成的影响程度会逐步提升。此外,生活在工业化为导向的城市以及生活在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城市居民对于环境问题较为敏感,只有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保持相对均衡而健康的比重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金丽 张学波 宋金平
利用相对价格法,对2005—2012年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在服务经济这一时代背景下,重点探讨了京津冀服务业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最后借助多元回归模型,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京津冀劳动力市场整合程度逐年提高,但一体化进程略滞后于服务业劳动力市场;不同城市服务业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指数差异较大,北京、廊坊相对较低,唐山、石家庄相对较高,另外,与其他城市不同,天津、沧州一体化指数呈下降趋势;不同类型服务业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不同,公共性服务业一体化程度最高,但却呈现出下降趋势;城市宏观产业结构及人力资本和城市间行政阻隔及商品市场一体化是影响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城市产业内部结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社会要素,而城市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外向度、政府干预能力及城市间地理阻隔对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影响较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金丽 张学波 宋金平
利用相对价格法,对2005—2012年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在服务经济这一时代背景下,重点探讨了京津冀服务业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最后借助多元回归模型,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京津冀劳动力市场整合程度逐年提高,但一体化进程略滞后于服务业劳动力市场;不同城市服务业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指数差异较大,北京、廊坊相对较低,唐山、石家庄相对较高,另外,与其他城市不同,天津、沧州一体化指数呈下降趋势;不同类型服务业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不同,公共性服务业一体化程度最高,但却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龚海婷 侯明喜 姜凯
分析流动人口劳动合同签订现状及影响因素,对规范企业用工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个体特征、企业特征及权益维护等状况对于流动人口劳动合同签订率具有显著性影响。文章使用2013年国家卫计委对重庆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spss19.0数据分析软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流动人口签订劳动合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劳动合同 现状 影响因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仲大军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口这一资源早已纳入全球配置之中。虽然目前劳动力还不能自由流动,但在本国生产出口货物,就视同于人口资源出口。而我国目前严格的生育政策,不仅会产生不利于本国人民生活的结局,也将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在发达国家相继进入老龄化的时候,如果中国也紧随其后步入老龄化阶段,将对自己的发展极其不利。如果中国能继续保持相对充裕的人力资源,对全球则是个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
老龄化 计划生育 劳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铮
劳动年龄人口增量持续下降、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是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的三大变化。这些变化将导致我国劳动力供给趋于减少的长期特征,从而改变我国作为经济发展基础要素劳动力数量的变化,并由此对我国长期经济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意味着抚养比的提高,由此造成的消费人群增加将带动消费服务业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力南
利用国家计生委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可知,东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流动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存在很大差异,为剖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采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别分析了东部地区和非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劳动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东部和非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劳动参与的因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流入地为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其劳动参与主要受性别、出生年份、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受教育程度、子女情况、家庭收入以及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等因素影响,老家是否有老人需赡养不显著;而流入地为非东部地区除了户口性质这一变量对该地区流动人口劳动参与影响不显著外,其他变量均有显著影响,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受教育程度、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劳动参与 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