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8)
2023(8254)
2022(6279)
2021(5780)
2020(4576)
2019(10281)
2018(10307)
2017(20220)
2016(11205)
2015(12669)
2014(13012)
2013(12455)
2012(11452)
2011(10228)
2010(10661)
2009(10096)
2008(10153)
2007(9610)
2006(9115)
2005(8381)
作者
(31457)
(26095)
(25855)
(25106)
(16794)
(12205)
(11833)
(10049)
(9896)
(9756)
(8902)
(8721)
(8534)
(8403)
(8381)
(8093)
(7707)
(7673)
(7580)
(7499)
(6705)
(6412)
(6406)
(6077)
(5949)
(5940)
(5935)
(5853)
(5381)
(5212)
学科
(43845)
经济(43784)
管理(33214)
(30590)
(23442)
企业(23442)
(17859)
中国(17357)
(12825)
业经(12264)
地方(12198)
农业(11387)
方法(11372)
(11003)
(10682)
数学(9267)
数学方法(9014)
(8734)
银行(8729)
(8361)
(8349)
(8153)
贸易(8146)
(7912)
及其(7901)
(7744)
(7565)
金融(7564)
政策(7394)
理论(7175)
机构
学院(156379)
大学(153429)
(64770)
经济(63084)
管理(57198)
研究(56252)
理学(46715)
理学院(46214)
中国(45672)
管理学(45341)
管理学院(45042)
(33978)
(33748)
科学(31543)
(28254)
(27885)
中心(26560)
(24919)
研究所(24617)
财经(24567)
(22487)
师范(22332)
(22088)
北京(21958)
(21795)
(20504)
业大(19759)
(19306)
经济学(19121)
农业(18680)
基金
项目(92523)
研究(74279)
科学(72775)
基金(64203)
(54204)
国家(53661)
社会(46168)
科学基金(45966)
社会科(43512)
社会科学(43503)
(36983)
教育(34284)
编号(32593)
基金项目(32348)
(30494)
成果(28831)
自然(27037)
自然科(26359)
自然科学(26354)
资助(26323)
自然科学基金(25872)
课题(23968)
(21311)
重点(20953)
(20242)
(20043)
(19750)
项目编号(18998)
(18494)
国家社会(18367)
期刊
(85627)
经济(85627)
研究(54916)
中国(39101)
(25923)
(25829)
教育(24450)
管理(23258)
(21606)
金融(21606)
科学(18950)
学报(18872)
农业(16902)
大学(15358)
业经(15073)
技术(15031)
学学(13798)
经济研究(12707)
财经(12216)
问题(11654)
(10634)
图书(9917)
(9202)
国际(8252)
(8131)
论坛(8131)
现代(8048)
(7836)
职业(7835)
书馆(7578)
共检索到266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亚臣  徐晓晴  刘宁  
本文在对村镇住宅建设技术服务体系的界定和目前我国村镇住宅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针对村镇建筑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制度建设、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和科学技术的普及等对策来加强村镇住宅建设技术服务体系与能力建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实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开展,农村住宅建设将成为我国建筑业的巨大市场,节能省地型农村住宅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村住宅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对我国新农村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的对策建议,阐述了农村住宅的科学合理规划、建造节能省地型农村住宅对缓解我国能源紧缺局面、构建和谐节约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琰  
去年夏天在瑞典召开了《中国和欧洲的技术与工业政策联合讨论会》,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的代表张琰向讨论会提交了《我国住宅建设技术政策的若干问题》一文。现将该文刊载如下,同时附载《中国和欧洲的技术与工业政策联合讨论会文集》前言的译文,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之枫  张建  郭玉梅  
论文以北京郊区重点小城镇住宅建设的调研为基础,分析了北京不断加快的郊区城镇化进程和由于城市扩展引发的居住郊区化对小城镇住宅建设的影响,探讨了郊区小城镇住宅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在购买群体、功能定位、用地布局、公共设施配套等方面由于郊区化和城镇化的双重背景而表现出的两难选择,并针对此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胡嘉增  
住宅建设与思索胡嘉增编者按:在重视住宅设计的美观、适用性的同时,经济、合理性也同样应给予重视。经济、合理性问题渗透在住宅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之中。住宅建设量大面广,如何加快我国的住宅特别是小区住宅的建设,提高住宅建设水平,正确地认识这一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尹建中  
我国村镇住宅建设从重视数量的扩张,到关注质量和环境的提高,为村镇经济甚至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滞后的村镇住宅产业化严重阻碍村镇住宅建设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村镇住宅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紧紧围绕村镇住宅产业化目标,采取措施加快村镇住宅产业现代化步伐,这些措施主要有:加强政府管理,提高村镇住宅规划设计水平,转变村镇住宅建设模式,实施房地产综合开发,构建完善的村镇住宅产业现代化体系,因地制宜地开发推广绿色墙材,优化建筑节能,发展绿色能源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忠富  刘世青  曹新颖  
根据文献及调研数据,运用基于人均产值理论的两种测算方法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劳动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得到当前我国住宅产业化方式相对于传统建造方式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比例为129%,以验证住宅产业化对提升住宅建设劳动效率的显著作用,同时发现当前住宅产业化的劳动效率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基于分析结论,结合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提出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依标  陈权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并提出:"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法律安排,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该项规定回应了当前社会关切的商品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问题。众所周知,现行法律对商品住宅用地期限届满续期问题,仅规定"自动续期",但对续期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卫锋   雷爱先   刘禹   邢亚楠  
本文从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法理逻辑、行政逻辑和技术逻辑出发,分析了其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现状,并就续期条件、续期方式、年期确定、地价评估与价款核定、续期时受让方的确定、续期申请和续期办理程序等,提出了完善相关制度的政策建议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石晨谊  
当前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后的处置规定散见于多部法律法规,总结涉及相关条款的规定如下:到期前一年由土地使用者申请续期;予以续期的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交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申请续期或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该宗土地不予续期的,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土地使用者交还土地使用权证,及时办理注销登记(《物权法》规定出让人办理注销登记),登记机构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本文将就未申请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炳锋  介鸽  
土地作为国家公产承载着社会公共利益的功能,因而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续期问题涉及社会公众基本的居住权益,必须审慎对待。现有物权法"自动续期"的规定并不等于无偿续期、无限续期,土地有偿使用的趋势不会改变,续期问题的核心是平衡地上权人与土地所有权人的权益,而续至地上建筑物初始价值功能的自然丧失能够很好地平衡这一对权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石晨谊  
当前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后的处置规定散见于多部法律法规,总结涉及相关条款的规定如下:到期前一年由土地使用者申请续期;予以续期的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交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申请续期或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该宗土地不予续期的,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土地使用者交还土地使用权证,及时办理注销登记(《物权法》规定出让人办理注销登记),登记机构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本文将就未申请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越鹏  
研究目的:分析住宅建设用地自动续期的具体含义,并为续期制度的构建提供思路。研究方法:采用规范分析、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研究续期的沿革与变迁,并考察域外的规定。研究结果:(1)自动续期表明了立法者对业主居住权益的保障,但仍留下许多问题未能解决;(2)这些遗留问题将对业主重建决议、房产税改革、以房养老的推行产生负面影响;(3)域外续期制度建立在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与中国国情存在显著差异,无法在制度的价值取向层面取得一致,但在技术细节上仍可资借鉴。研究结论:(1)可采用分类型有偿续期的方式,设置一定的免征标准;(2)如个人住房房产税能为地方政府提供充足税源,也可适用统一的无偿或廉价续期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依标  陈权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并提出:"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法律安排,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该项规定回应了当前社会关切的商品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问题。众所周知,现行法律对商品住宅用地期限届满续期问题,仅规定"自动续期",但对续期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