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9)
2023(6349)
2022(5641)
2021(5092)
2020(4696)
2019(11034)
2018(11038)
2017(21862)
2016(12235)
2015(14140)
2014(14613)
2013(14476)
2012(13402)
2011(12168)
2010(12289)
2009(11344)
2008(11347)
2007(10535)
2006(9017)
2005(7963)
作者
(37077)
(31340)
(31063)
(29790)
(19526)
(15039)
(14446)
(12236)
(11675)
(11105)
(10564)
(10529)
(10028)
(9862)
(9749)
(9679)
(9643)
(9223)
(9034)
(9002)
(7854)
(7637)
(7555)
(7154)
(7019)
(6973)
(6956)
(6901)
(6392)
(6336)
学科
(57801)
经济(57754)
管理(32164)
(31487)
方法(27884)
数学(25421)
数学方法(25219)
(22848)
企业(22848)
(16520)
中国(14230)
(12399)
农业(11309)
地方(10966)
(10821)
(9756)
贸易(9756)
业经(9588)
(9441)
(8406)
(7298)
环境(7140)
理论(7102)
(7060)
财务(7045)
财务管理(7021)
(6975)
(6948)
银行(6939)
(6622)
机构
大学(181810)
学院(180622)
(75870)
经济(74283)
管理(68853)
研究(61063)
理学(59514)
理学院(58812)
管理学(57771)
管理学院(57429)
中国(44547)
科学(38944)
(37939)
(36471)
(33227)
(32055)
业大(30606)
研究所(29330)
农业(29094)
中心(28600)
(27767)
财经(26996)
(24429)
经济学(24025)
(23685)
师范(23412)
北京(23395)
经济学院(22019)
(21306)
(21108)
基金
项目(120628)
科学(93875)
基金(87141)
研究(85418)
(76445)
国家(75822)
科学基金(63959)
社会(53969)
社会科(51195)
社会科学(51174)
(47938)
基金项目(46922)
自然(41679)
自然科(40703)
自然科学(40687)
(40386)
自然科学基金(39997)
教育(39810)
资助(35978)
编号(34792)
成果(28316)
重点(27279)
(27102)
(26289)
(24485)
课题(23879)
科研(23653)
创新(22988)
计划(22923)
教育部(22854)
期刊
(80542)
经济(80542)
研究(49401)
(32835)
中国(32546)
学报(31157)
科学(27514)
(25878)
大学(22868)
农业(21753)
学学(21677)
管理(21360)
教育(16404)
技术(15273)
(14420)
金融(14420)
财经(13274)
业经(13168)
经济研究(12955)
问题(11627)
(11534)
(11427)
技术经济(9805)
统计(9580)
(9512)
理论(8974)
商业(8766)
(8425)
图书(8341)
(8308)
共检索到257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国学  王俊杰  
一般认为,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的增加。本文利用数学模型分析决定住房需求的因素,计算出了人均最佳住房面积,并提出了按家庭结构比例提供住房的方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蒋达强  
上海房地产业能否真正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关键在于住宅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住宅能否成为新的经济的增长点,关键是看住房能否成为一个消费的增长点。上海作为一个房改走在全国前列的大都市,住房已成为如今上海市民生活消费中一种特殊的商品,本文拟从实证性的角度对上海城镇住房消费需求进行分析和探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范恩海  郑婷兰  
基于山西省城镇住房调查以及《山西统计年鉴》等数据,预测山西"十三五"期间总人口、城镇人口、城镇住房年均需求量,得出各类住房年均需求量及所占比例;提出完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以及加快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的对策建议,为山西省和我国中西部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和住房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卢延纯  杨东  唐宏玲  李翔宇  
1998年房改以来,我国房地产业进入20多年的高速发展期,全国城镇住房大幅增长,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从1998年的18.66平方米增长到了2019年的39.8平方米,居民住房需求由住得上向提升品质转变。这客观上要求房地产业及时转型升级,分析居民住房需求趋势,有的放矢,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城市土地供应结构,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赢  刘轶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镇住宅1998-2010年需求结构的变动特点,并对影响各类住宅销售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城镇化是普通住宅、别墅与高档公寓销售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因,但该两类住宅的待售率已处于高位;经济适用房的需求未显著增长,销售占比持续下滑,主要是受到供给动力不足与政策设置的局限,但其待售率较低。建议进一步重视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供给保障,同时引导住房供给、需求结构的调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敬婷  吴璟  
本文基于人口普查数据,首次对城镇地区住房拆除规模进行定量测算。结果显示,2001—2010年间全国层面城镇住房累计拆除规模达到0.33亿套,由此引发的被动需求对同期我国城镇新增住房需求的贡献度高达41.10%,成为推动该时期住房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由283个地级以上城市住房拆除率的差异切入,对影响城镇住房拆除规模的主因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住房建筑质量、土地开发强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镇住房拆除规模的关键因素。预测显示,由于整体建筑质量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升,2011—2020年间全国范围内城镇住房拆除规模将呈稳中趋降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将降低未来的新增住房需求,成为住房市场转入"新常态"的原因之一。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杨华磊  温兴春  何凌云  
通过对中国历年出生人数的考察,发现60年代存在一个生育高峰,70年代出生人数逐年下降,80年代又存在一个生育高峰,90年代出生人数又逐年下降,2000年后历年出生人数在一个低水平上轻微下降。随着80后生育高峰的来临,即开始进入成年,步入婚配,则每年新增城镇住房需求出现逐年上升;随着80后生育高峰的离去,即90后和00后进入成年,步入婚配,则每年新增城镇住房需求逐年下降。在2003-2030年间,即80后、90后以及00后顺序进入成年,步入婚配的时间段内,中国历年新增城镇住房需求呈现一个倒U型的轨迹。到2030年以后,中国人口红利开始转为人口负债,城镇化水平开始接近饱和值,如果2010年后新生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陈小亮  
本文基于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设计了中国城镇住房需求的估算方案,发现中短期内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中国城镇住房大量过剩。城镇化和家庭规模小型化将在未来20年~30年助推中国城镇住房需求持续增加,这将使得人口老龄化对城镇住房需求的负面冲击直到2045年以后才能逐渐显现出来。通过降低住房持有不平等程度来解决中国城镇住房供需不匹配问题,可能比单纯增加住房供给更有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宇宙  李玉柱  
文章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研究了中国及其4个直辖市在1995~2000年间的城镇住房差别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中国城镇住房自有率急速提升,住房条件普遍改善,职业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对住房分配的影响日趋显著,住房改革的作用明显。住房方面的巨大差异反映了经济改革20年来的社会经济变化。在建立健全市场激励机制和扩大产出的同时,住房分配的差距也明显拉大,地区内与地区间的差异仍然显著。在住房市场的形成中,人口因素和制度因素比经济因素对住房消费与居住行为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恩平  
文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个人(或家庭)生命周期存在一个特定的购房年龄,社会人口也存在一个特定的住房需求密集年龄段,并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密集年龄人口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镇人口对商品住房的需求存在20~28岁、39~48岁两个需求密集年龄段,并且城镇住房需求密集年龄人口呈现以2014年为拐点急剧转换的倒V形变化趋势。计量分析结果也表明,城镇住房需求密集年龄人口的变化对住房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2014年之前住房密集年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住房需求和住房价格的快速增长,2014年之后住房需求密集年龄人口的快速下降也将导致住房需求的快速萎缩和住房价格的急剧调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仁准  
城镇住房市场化改革失灵的原因包含城镇住房公共产品属性产生的引致投资效应、房地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市场经济的逐利本性和税收制度设计内在缺陷等。就此从强化政府在城镇住房改革的主导作用、关照弱势群体住房需求与城市化改革进程等方面进行思考,并提出改革性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石光只  刘传俊  
本文首先对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以及"十二五"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已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其次通过计量模型分析预测"十二五"时期末及后"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比例,得出"十二五"时期保障性住房20%覆盖率规划目标并不能满足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的结论;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土地供应、资金、建设管理以及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策略建议,为后"十二五"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平  麻宝斌  
居民住房政策偏好是住房政策设计与调整的依据,会受到客观和主观层面的因素影响。本文基于一项全国问卷调查数据,从客观和主观层面对城镇居民住房政策偏好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客观层面的个人年收入水平、主观层面的房价满意度等因素都会对住房政策偏好产生影响。个人年收入水平越高,就越认为应当对房价进行干预;对房价的接受程度越高,就越不倾向于支持对房价进行干预。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监管不力,就越认为应当干预房价;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炒房,就越会支持对房价进行干预。如果对于房价的接受程度越高,就越不认为政府应当提供保障性住房。如果将房价上涨归因于土地政策不合理,就更为支持提供保障性住房;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政府监管不力,就越会支持提供保障性住房。相关发现对于住房政策的调整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璟  徐曼迪  
本文围绕城镇家庭户自然增长、城镇家庭户机械增长和城镇存量住房拆除三项需求来源,设计了基于人口普查等公开统计数据定量测算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的系统性方法,对2001—2010年和2011—2015年间全国和各省份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进行测算与分析。在此期间新增住房供需关系经历了从基本均衡向供过于求的变化,同时存量住房拆除引致的被动需求取代城镇家庭户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引致的主动需求,成为新增住房需求的最主要来源。东、中、西部省份在新增需求规模、新增供需比、需求结构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本文还进一步对2021—203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由于三项需求来源均趋于下降,2021—2025年和2026—2030年间全国年均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预计将较2011—2015年间分别下降33%和53%。本文设计的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测算方法和预测思路能够为各级政府"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编制、房地产企业战略制定等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丽  孟庆昇  付雪辉  
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住房质量。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住房质量的相关研究文献,收集三个房地产最发达的城市住房质量相关指标数据,构建我国城镇住房质量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居住质量、住房市场、住房保障和住房金融四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建立了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该体系不仅能够体现"住有所居"、"住有所安"的短期住房质量目标,而且能够反映"居有所宜"、"居有所乐"的长期住房质量的发展方向。最后,本文对比研究了中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的住房质量相关指标,得到相关政策性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