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5)
2023(6748)
2022(5847)
2021(5502)
2020(4575)
2019(10839)
2018(10395)
2017(19054)
2016(10442)
2015(12176)
2014(12151)
2013(12030)
2012(11111)
2011(10214)
2010(10152)
2009(9297)
2008(8982)
2007(7924)
2006(7202)
2005(6793)
作者
(32642)
(27306)
(27165)
(25781)
(17279)
(13203)
(12601)
(10746)
(10521)
(9776)
(9545)
(9418)
(8874)
(8732)
(8706)
(8647)
(8127)
(8109)
(8084)
(7988)
(6707)
(6702)
(6666)
(6373)
(6236)
(6212)
(5986)
(5966)
(5652)
(5513)
学科
(49672)
经济(49626)
管理(26577)
(24307)
方法(21020)
数学(19212)
数学方法(19073)
(17572)
企业(17572)
中国(14358)
(13242)
(10130)
(9495)
(9419)
贸易(9412)
(9083)
农业(8584)
业经(8226)
地方(8120)
(8067)
(7640)
金融(7638)
(7024)
银行(6987)
(6803)
(6600)
城市(6025)
环境(5678)
市场(5650)
理论(5555)
机构
大学(153513)
学院(150598)
(66671)
经济(65428)
研究(60084)
管理(54998)
理学(46664)
中国(46634)
理学院(46072)
管理学(45286)
管理学院(45012)
科学(36505)
(33360)
(33174)
(32167)
(30054)
研究所(29120)
中心(26634)
农业(26403)
业大(25306)
财经(23560)
(23497)
(21657)
(21318)
北京(21315)
经济学(21061)
(19714)
师范(19388)
经济学院(18867)
(18282)
基金
项目(100274)
科学(78580)
基金(74574)
研究(68068)
(67612)
国家(67060)
科学基金(55889)
社会(44571)
社会科(42291)
社会科学(42279)
基金项目(39015)
(37881)
自然(37492)
自然科(36650)
自然科学(36636)
自然科学基金(36031)
(33323)
资助(31228)
教育(31149)
编号(25513)
重点(23134)
(22734)
(21559)
(20389)
成果(20229)
计划(19747)
科研(19703)
创新(19185)
国家社会(19107)
教育部(19076)
期刊
(77787)
经济(77787)
研究(50188)
中国(35293)
学报(29834)
(29391)
科学(26340)
(22212)
大学(22027)
管理(20951)
学学(20727)
农业(19751)
(17672)
金融(17672)
教育(14729)
经济研究(14127)
财经(12465)
业经(11716)
技术(11183)
(10997)
(10860)
问题(9476)
(8882)
国际(8298)
世界(8180)
业大(8041)
商业(8033)
理论(8017)
(7775)
技术经济(7437)
共检索到244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宇宙  李玉柱  
文章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研究了中国及其4个直辖市在1995~2000年间的城镇住房差别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中国城镇住房自有率急速提升,住房条件普遍改善,职业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对住房分配的影响日趋显著,住房改革的作用明显。住房方面的巨大差异反映了经济改革20年来的社会经济变化。在建立健全市场激励机制和扩大产出的同时,住房分配的差距也明显拉大,地区内与地区间的差异仍然显著。在住房市场的形成中,人口因素和制度因素比经济因素对住房消费与居住行为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卫晓  赵辰昕  
我国各类城市住房市场发育程度不尽相同。东部地区的大城市土地供应面积大,住房投资增长率快,开发建设规模大,住房市场总体水平较高;而一些西部和中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土地供应面积较少,住房投资额度较低,房地产行业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光玉  洪璐  
本文利用完全信息混合战略动态博弈方法对中国城镇住房市场销售者与购买者交易过程进行博弈分析。根据精炼纳什均衡解,在销售者预期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住房最优定价由销售者交易时间贴现因子决定,且与贴现因子呈反向变化关系;在预期市场条件变化情况下,最优定价由贴现因子与市场条件变动系数共同决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恩平  
文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个人(或家庭)生命周期存在一个特定的购房年龄,社会人口也存在一个特定的住房需求密集年龄段,并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密集年龄人口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镇人口对商品住房的需求存在20~28岁、39~48岁两个需求密集年龄段,并且城镇住房需求密集年龄人口呈现以2014年为拐点急剧转换的倒V形变化趋势。计量分析结果也表明,城镇住房需求密集年龄人口的变化对住房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2014年之前住房密集年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住房需求和住房价格的快速增长,2014年之后住房需求密集年龄人口的快速下降也将导致住房需求的快速萎缩和住房价格的急剧调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辰昕  任荣荣  
近年来,我国城镇住房市场快速发展,住房供应不断提升,为满足群众住房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当前市场供应情况看,整体来说,我国城镇住房市场供不应求格局已不存在。在货币政策保持延续的背景下,城镇住房的投资价值正在逐步丧失,这也为我国进一步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契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平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如何以较低的能源消费保障较高的经济增长成为政府和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对2 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特征的分析表明,宏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和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为保障能源可持续消费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宏观上调控上述因素,使其向能源可持续利用方向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褚超孚  贾生华  
“过滤”模型是解释住房使用耐久性、折旧和住房服务递减或递增现象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本文对“过滤”理论的发展沿革和住房消费市场的“过滤”过程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并分析了该理论模型对城镇住房市场结构化分层的理论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华磊  何凌云  
本文以家庭户为单位,考察了人口迁移、城镇化以及住房市场之间的关系,发现历年城镇基础住房需求等于户均住房套数、总人口、城镇化率与家庭规模倒数的乘积,并测算各因子的贡献。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在理论上,城镇基础住房需求的轨迹呈现类似城镇化的S型路径,城镇新增基础住房需求与城镇化速度同步,城镇新增住房需求增长率等于城镇化增长率;房价的运动轨迹呈现出类似城镇化速度"先加速上升,后减速上升,再加速下降,最后减速下降的钟型轨迹"。通过经验教据加以测算显示,从城镇化引致的基础需求,基础需求以及总需求上看,房价分别于2003年,2008年以及2014年左右下降。进一步理论推断和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各大区域板块或不同层级城市板块之间的房价可能存在钟型曲线接力式传递的特征。上述这些理论和经验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对城镇化对住房市场影响机制的理解,可能会为进一步制定房地产调控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宇  艾华  冯枫  董锁成  
小城镇环境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小城镇研究的新热点。小城镇环境研究对于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国外和国内两方面宏观视角,回顾了20世纪90 年代以来小城镇环境研究进展,评述了国内外小城镇环境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热点。国外学者对小城镇的环境污染种类、工业化与环境、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政策、人居环境等研究成果居多。对于中国小城镇环境规划和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国内学者在小城镇人居环境与空间分布特征、可持续发展评价、环境规划、生态小城镇建设、环境污染特征和类型、乡镇企业污染、小城镇与环境相互作用机理等共性问题方面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国内外小城镇环境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综合国外最新研究动态和中国小城镇环境研究进展,文章提出了中国小城镇环境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国安  胡晶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从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理论和经验分析都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造成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的重要原因,同时,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具有相对较高的增加消费的效应。因此,政府可以从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逐步缩小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入手,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扩大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夏庆杰  宋丽娜  John Knight  Simon Appleton  
本文试图用2000年中国6省13市5300个家庭的入户调查数据来分析和总结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国有企业大幅裁员政策对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在考察未下岗城镇职工、下岗城镇职工和进城农民工等三个群体的工资形成过程之后,我们用Probit模型和半参数模型分别考察了下岗的决定因素以及城镇职工失业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我们发现:城镇劳动力市场对进城农民工的传统歧视和偏见已经大为减少,但是城镇下岗职工却不得不参与日趋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到数据调查结束时,绝大部分下岗职工依然处于失业状态;少数已经再就业的职工工资也很低,他们的生产特征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至少就短期而言,下岗职工还得受到市场信息不对称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玲  
在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德国住房市场非但未遭重创,反而日渐繁荣。这主要是因为,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从未放松对住房市场的公共管理。本报告基于文献研究和现场访谈案例阐明,针对租房合约,依法界定房主和房客的权利及义务,并保障租约安全,是租房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住房买卖市场,严密的抵押担保制度和税收制度,协同便捷的法律和信息服务,有效地预防了房地产投机,同时也降低了住房信贷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此外,政府动用财政资源,瞄准低收入家庭和个人发放居住补贴,并资助廉租房建设,保障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居住需求。这不但有促进居住公平之效,而且也有助于增强住房市场中的社会均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慧  李景国  尚教蔚  
住房市场与城镇居民收入协调状况评价一直是国内学者力求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房价收入比评价法便随着住房制度全面市场化为广大国内学者所青睐。文章在使用房价收入比评价住房市场与城镇居民收入协调性基础上,将协调度模型首次引入并与房价收入比评价法结合对中国住房市场与城镇居民收入协调状况进行评析,力求对当前二者协调状况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并在最后结合两模型分析结果对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樊雪志  董继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潘文卿  
基本理论 根据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世界贸易格局由各贸易国所销售商品的相对成本决定,而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是影响该成本的最为基本的决定因素。如果一国某种生产要素相对充裕,则该国倾向于出口密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