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8)
2023(12262)
2022(10922)
2021(10255)
2020(8622)
2019(20091)
2018(20209)
2017(38920)
2016(21283)
2015(24317)
2014(24142)
2013(23963)
2012(21932)
2011(19530)
2010(19237)
2009(17348)
2008(16519)
2007(14100)
2006(12367)
2005(10566)
作者
(60800)
(50555)
(50081)
(47826)
(32577)
(24676)
(22781)
(19993)
(19554)
(18129)
(17624)
(16946)
(16247)
(15783)
(15576)
(15401)
(15170)
(14921)
(14444)
(14438)
(12580)
(12356)
(12211)
(11619)
(11260)
(11259)
(11198)
(11167)
(10107)
(10046)
学科
(84139)
经济(84047)
管理(58670)
(55710)
(44754)
企业(44754)
方法(37621)
数学(32864)
数学方法(32505)
(25163)
地方(23447)
中国(22794)
(19557)
(18476)
业经(18351)
农业(16984)
环境(14143)
(13605)
贸易(13596)
(13478)
(13215)
(13064)
理论(13055)
技术(12210)
(11258)
地方经济(11064)
(10913)
财务(10846)
财务管理(10827)
(10705)
机构
大学(291103)
学院(289873)
管理(117695)
(110019)
经济(107373)
理学(102444)
理学院(101177)
管理学(99389)
管理学院(98864)
研究(98834)
中国(71892)
科学(64506)
(62926)
(49979)
(49857)
(48222)
业大(46469)
研究所(45961)
中心(45386)
(43058)
(40823)
师范(40494)
北京(39403)
农业(38962)
财经(38880)
(36532)
(36198)
(35278)
师范大学(33025)
(32297)
基金
项目(208571)
科学(163377)
研究(151157)
基金(150236)
(131207)
国家(130108)
科学基金(111763)
社会(93296)
社会科(88112)
社会科学(88087)
(83434)
基金项目(81717)
自然(74775)
自然科(72958)
自然科学(72942)
自然科学基金(71575)
(69575)
教育(68181)
编号(62276)
资助(61048)
成果(49226)
重点(46362)
(44796)
(44788)
(42891)
课题(42650)
创新(40025)
科研(39872)
大学(37989)
计划(37978)
期刊
(120966)
经济(120966)
研究(84232)
中国(57522)
学报(47520)
(45357)
科学(45163)
管理(40517)
大学(35150)
(34513)
学学(32897)
教育(32112)
农业(31634)
技术(25064)
(21895)
金融(21895)
业经(20818)
经济研究(17735)
财经(17313)
图书(17132)
资源(17107)
问题(16334)
(16095)
科技(14966)
(14595)
理论(14374)
(13720)
实践(13420)
(13420)
技术经济(13359)
共检索到421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雨亮  杨文涛  
采用Tapio方法和区位熵法,分别构建住宅用地供求的脱钩指数和空间供求结构指数,测度2009-2017年湖南省14个市州住宅用地供应与人口变化的时序协调性和空间协调性。结果发现:全省住宅用地供应与城镇人口增长存在时序不协调,除长沙市、邵阳市和岳阳市住宅用地供应与人口增速属于扩张性挂钩外,其它城市均表现为扩张相对负脱钩,甚至部分市州在2010年出现绝对负脱钩。不同市州的不同类型的住宅用地(普通商品房和安居工程用地)供应与人口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分配失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成鹏飞  刘念  王佳慧  王克喜  周向红  
本文分析区域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耦合协调机理,构建区域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模型,实证分析2012—2017年湖南14个市州区域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2012—2017年湖南区域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波动提升;湖南省区域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耦合协调发展有明显的时间差异,协调性逐渐转好;从空间维度看,各市州耦合度和协调度的地区差异逐渐缩小,较高耦合度和协调度的地区集中连片,较低协调度地区位于全省西北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毅  刘福平  肖湘愚  李理  
运用国内外85个城市城镇化率与公共交通发展水平数据验证二者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呈线性正向关系。用公共交通能力系数界定超前、适配、跟进三种公共交通模式,借助Hertog四维交互作用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具,刻画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程度与三种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的交互作用、协调发展机理,为城市确立最佳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找到方法。以湖南省14个市州、6个县级城市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据此提出湖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公共交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红萍  林奇胜  杨钢桥  
以实地问卷调查为主,政府部门资料为辅,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以湖北省通城县隽水镇为例,研究小城镇住宅用地扩张规律。研究表明:小城镇住宅用地无论在扩张时序、扩张影响因素上均与大城市存在很大差异,以私房为主的住宅建设模式使小城镇住宅用地扩张呈现低效率;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与流动人口的涌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小城镇住宅用地扩张,是今后导致小城镇住宅用地扩张的持续推动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建超  吴群  钱畅  
研究目的:研究地质灾害对城镇住宅地价的影响及城镇住宅基准地价的地质灾害因素修正系数编制。研究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网格地价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基于兰州市1621个住宅地价调查样点数据的分析显示,地质灾害隐患可导致土地价值的降低,但作用程度在不同土地级别、不同空间位置存在差异,地质灾害对地价产生负作用的极值易出现在各类洪道、沟坡地带;运用兰州市公开出让住宅用地数据进行验算,将网格地价模型和GWR模型法得出的修正系数应用于兰州市基准地价修正法评估,验算结果基本符合兰州市地价实际情况,网格地价模型的验算结果较GWR模型更为平稳。研究结论:地质灾害因素修正系数的空间量化,有助于提高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月  佘济云  肖默  
基于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11项指标构成的"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整体较好;14个市州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小的差异,表现为湖南中部、东部区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高于西部、南部区域的格局,对此,西部、南部区域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改变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程度低的状态,从而实现区域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向可持续的耦合协调方向转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文举  陈雄超  卜赛男  
以湖南省城镇人口规模与能源资源消费为例,测算城镇人口规模扩展中能源资源的相对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反映城镇人口规模与能源资源消费的相对关系;根据系列实证分析,揭示了城镇人口规模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互动的长、短期内在规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松松  王兆峰  
通过构建区域旅游发展规模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加权法、DEA-Malmquist指数、重心演化轨迹、耦合协调度模型等研究方法,以湖南省14地市(州)为例,从规模和效率的维度,对区域旅游时空动态演化特征及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湖南省旅游发展规模年均增长率较高地区其全要素生产率亦较高,时序变化特征较为耦合;不同于区域旅游发展规模稳定的以长沙为中心的"单极-点状"空间格局,旅游发展效率的空间格局相对均衡,演化较为活跃和频繁,但热点地域单元仍然趋于固定。(2)从重心偏移轨迹来看,旅游发展规模重心呈现分散偏移特征,旅游发展效率则以集聚偏移为主,均呈现向东南方向偏移的趋势;基于空间重叠性缩短与变动一致性增强的结果,二者重心变动的空间耦合特征逐渐增强。(3)伴随旅游发展规模和效率热点区的集聚成簇,其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虽存在一定的圈层分异,但中高度耦合协调度地域单元趋于固定和集中,由长株潭城市群向南北两侧纵向延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海波  陈政  欧沙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县域人口回流趋势明显的背景下,实现人口回流与县域城镇化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复杂系统理论探讨人口回流与县域城镇化相互作用机理,进而构建县域城镇化评价体系以及人口回流与县域城镇化耦合关系模型,以中部人口大省湖南省为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GIS技术对县域城镇化与人口回流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和空间可视化表达。研究表明:①县域城镇化是人口、产业、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各系统协调发展的过程,人口回流与县域城镇化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关系;②湖南各县域整体上人口城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回流与县域城镇化耦合协调度低,且空间分异特征明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燕凌  李立清  
卫生资源的公平配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意见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运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对湖南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程度进行分析,发现湖南省十四个地区各类卫生资源的公平性基尼系数及泰尔指数的测度结果显示卫生资源主要是按人口分布配置的,而按地域面积配置相对人口分布来说公平性有所降低。长株潭等经济发达地区资源配置较多,怀化、邵阳、郴州和湘西等边远的欠发达地区各项卫生资源配置相对较少,卫生资源可得性差。从四种卫生资源配置情况来看,医疗机构数存在一定的不公平,其次是床位数、卫技人员数,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较为公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娟   万大娟  
以湘西地区典型区域怀化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值,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分析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现状,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怀化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指数逐年增长,但存在区域不平衡,中心地区经济发展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南北高、中部低。②怀化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保护耦合协调度由勉强协调上升到初级协调,整体逐年上升,经济发展属于轻度滞后型;市域内耦合协调度中心高、四周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不均衡。③怀化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保护耦合协调度将逐年上升,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由初级协调上升至中级协调,经济发展仍处于轻度滞后阶段;市域内耦合协调度将呈中部高、南北低的分布特征,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但耦合协调发展的差距将持续缩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卓琳   刘荣波   逄锦光   王姝   王诗涵   冯徽徽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不仅是衡量地表生态环境的重要参数,也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变量。以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湖南省郴州市为研究区域,耦合多源遥感数据,结合土壤呼吸地统计模型、趋势分析、地理探测器和残差分析等方法,系统开展了2001~2020年植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探究。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2001~2020年郴州市总体表现为碳汇,年均固碳总量达5.943×10~6 T C·a~(-1),NEP均值310.351 g C·m~(-2),平均增长速率2.066 g C·m~(-2)·a~(-1)。(2)在空间上,NEP总体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分布,显著增加(P<0.05)的区域面积占比为40.304%,主要集中在西部。不同植被类型碳汇水平差异表现为:林地(328.100 g C·m~(-2))>草地(318.650 g C·m~(-2))>耕地(257.509 g C·m~(-2))。(3)郴州市生态系统碳收支驱动机制复杂。NEP与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高程等因子呈正相关,而与降水量和地表净辐射呈负相关,双因子对NEP空间分异性的交互作用明显高于单因子。(4)自然因子是郴州市植被NEP变化的主导因素(95.896%),但在城市边缘区等人类活动剧烈的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平均贡献率达59.761%。研究结果有助于准确把握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时空特征及其内在驱动机制,并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纪鹏  温彦平  
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协调发展模型以及回归分析模型评价2002年2015年武汉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状况并预测二者2015年2019年的协调发展状况.武汉市2002年2015年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不断上升,经历了人口城镇化领先且差距先缩小后扩大、土地城镇化领先且差距扩大以及土地城镇化领先差距缩小3个阶段.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协调性经历了从不协调阶段到协调发展阶段的转变.武汉城市圈,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武汉城镇化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忠伟  
农村城镇化是农业结构有效转变不可或缺的条件。在我国应当把这两种重要的农村面临城镇化进程加速和农业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 ,特别是应当以加速城镇化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 ,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对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世琦  王国升  高旺盛  陈源泉  陈冬冬  
本文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把它分成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简写为EES系统),建立了关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的指标范畴;同时依据协同发展原理构建了协调度评价的功效函数、协调度函数和协调等级理论,并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从系统指标体系中共筛选出21个代表性指标对该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资阳区在1995—2001年间,系统的协调度呈现下降趋势,表现为弱度协调状态,协调等级为6级,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是降低趋势,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是上升趋势,社会子系统协调度在平缓中略降,生态子系统协调度降低是导致整个系统协调度降低的根本原因,可见在资阳区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