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02)
2023(14646)
2022(12277)
2021(11398)
2020(9963)
2019(22796)
2018(22823)
2017(44208)
2016(23816)
2015(26915)
2014(27188)
2013(26798)
2012(24139)
2011(21363)
2010(21329)
2009(19929)
2008(20121)
2007(18318)
2006(15609)
2005(14153)
作者
(67084)
(56275)
(56135)
(53485)
(35978)
(27053)
(25868)
(21977)
(21313)
(20214)
(19126)
(18969)
(17784)
(17692)
(17444)
(17359)
(17189)
(16787)
(16366)
(16070)
(13788)
(13762)
(13586)
(12984)
(12639)
(12610)
(12566)
(12510)
(11353)
(11282)
学科
(102610)
经济(102479)
(96476)
(85154)
企业(85154)
管理(82516)
方法(50284)
数学(41249)
数学方法(40772)
(34039)
(32188)
业经(30991)
中国(25404)
(24725)
财务(24676)
财务管理(24628)
企业财务(23330)
(22304)
农业(22291)
技术(19637)
理论(18778)
(18281)
贸易(18273)
(17762)
(17750)
地方(17482)
(16942)
银行(16916)
(16579)
(16495)
机构
学院(342677)
大学(335710)
(142536)
管理(140366)
经济(139633)
理学(120198)
理学院(119048)
管理学(117201)
管理学院(116541)
研究(101434)
中国(84393)
(69250)
(69056)
科学(60624)
(56233)
财经(54893)
(53301)
(50137)
中心(50032)
(49722)
业大(48953)
研究所(44840)
农业(44145)
经济学(43251)
北京(42705)
(42021)
财经大学(40496)
经济学院(39379)
(39177)
师范(38770)
基金
项目(222656)
科学(176773)
研究(163751)
基金(162866)
(139660)
国家(138390)
科学基金(121750)
社会(104696)
社会科(99242)
社会科学(99217)
(88891)
基金项目(86545)
自然(79371)
自然科(77591)
自然科学(77571)
自然科学基金(76223)
教育(75570)
(72602)
编号(67088)
资助(67048)
成果(52145)
(49394)
重点(49109)
(48876)
(47184)
创新(45018)
课题(44931)
(44378)
科研(43267)
国家社会(43055)
期刊
(158323)
经济(158323)
研究(96676)
中国(63099)
(58967)
管理(54372)
(51545)
学报(46212)
科学(44696)
大学(36105)
(34816)
金融(34816)
农业(34805)
学学(34433)
技术(34063)
教育(29214)
业经(28282)
财经(27325)
经济研究(24126)
(23434)
(20923)
问题(20908)
技术经济(19924)
财会(18885)
统计(17588)
商业(16811)
现代(16595)
(16438)
理论(16104)
(15845)
共检索到503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锐  
我国养老保险的支付风险从个人角度看,分为不可分散风险和可分散风险。对于城镇企业职工而言,影响养老保险金支付可分散风险的因素为保险缴纳比例、工资增长率、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投资收益率,其中缴纳比例为最敏感因素。因此,建议通过提高劳动技能来增加工资收入,从而提高保险缴纳比例;延迟退休以增加缴费年限;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合理投资自己的养老储备以提高收益率等措施来降低可分散风险。一、职工养老保险现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志  邢华彬  肖夏璐  
文章通过建立精算模型,运用净转移额和转移率两个测算指标,测算了利率、工资增长率、入职年龄、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的变动对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利率水平越高,职工获得的养老保险收益就越小,代际间的再分配效应就越弱;工资增长率越高,职工获得收益的人数就会越多,收益程度也就越大,代际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就越强;入职年龄的大小与养老保险收益负相关,缴费年限与养老金收益正相关,这符合养老保险制度"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设计初衷;职工在养老保险中获得的终生收益与退休年龄的早晚直接相关,退休年龄推迟的越晚,职工获得的终生收益就越小,再分配程度就越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志  邢华彬  肖夏璐  
文章通过建立精算模型,运用净转移额和转移率两个测算指标,测算了利率、工资增长率、入职年龄、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的变动对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利率水平越高,职工获得的养老保险收益就越小,代际间的再分配效应就越弱;工资增长率越高,职工获得收益的人数就会越多,收益程度也就越大,代际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就越强;入职年龄的大小与养老保险收益负相关,缴费年限与养老金收益正相关,这符合养老保险制度"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设计初衷;职工在养老保险中获得的终生收益与退休年龄的早晚直接相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增文  
自1950年以来,中国法定退休年龄与最优退休年龄短期内存在不同步的现象,致使法定退休年龄远低于最优退休年龄。所建模型揭示出人口死亡概率与最优退休年龄的动态经济规律。通过对城镇职工的年龄预测及对其赡养率和缴费率的敏感性分析,认为解决目前财政压力的关键是适当降低养老金替代率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荣  
伴随人口老龄化,弹性退休制已成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选项,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账户支付能力是评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是保证弹性退休制度设计可行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文章建立非连续的随机精算模型,对弹性退休制下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账户收入与支付规模进行精算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熊俊顺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是衡量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状况和社会保障能力的中心指标。本文在对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金支付能力预警模型,并利用浙江省的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彭碧荣  
本文重新界定了转轨成本的涵义,认为转轨成本应是新制度在兑现旧制度养老权益承诺下超出新制度支付能力的那部分金额。并据此测算了1997年—2013年各年可能产生的转轨成本和实际产生的资金缺口,分析这一期间所产生的转轨成本占统筹基金缺口的比重。得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际运行过程中1997年—2002年转轨成本存在,2003年—2013年转轨成本不存在的结论。认为转轨成本不是造成我国现有统筹基金缺口的真正原因,真正原因是养老资金的不充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宁  刘玮  
商业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通过让渡政府税收收入,激励居民个人参与商业养老保险的一种财政手段。但是由于不同的税收优惠模式产生的激励效果和税收成本不同,受二者的影响,税收优惠模式的选择成为政策实施的主要问题。因此特别选用消费者最大消费效用表示政策收益,税式支出表示政策成本。利用离散时间的动态规划和现值公式测算现阶段我国采用不同税收优惠模式下的产生的政策成本与收益。为方便比较,再引入税率弹性概念代表政府和消费者对税率变动的敏感程度。通过具体数值的测算,税式支出对于税率变化富有弹性,而消费效用对税率变化缺乏弹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志峰  
深化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刘志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放到了突出重要的地位,指出这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五个主要环节之一,是一件关系到深化改革、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邓沛琦  
研究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效率,旨在促进稀缺福利资源再分配的公平,保障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本文在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选取我国2013年全国和12个省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主要运行指标,建立制度运行效率的相关指标评估体系,运用DEA模型的效率评价方法,尝试性评估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管中不同地区的征缴效率,分析了征缴效率对制度运行效率的影响,以及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管效率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广西加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矛盾突出、结余支撑能力持续下滑、地区间不均衡、地方财政确保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压力大等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中央尽快实现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进一步强化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严格控制基金支出、落实企业养老保险自治区级政府统筹制度、加快推进养老保险数据共享及动态监控、加快实施社会保险费征缴方式改革及相关研究等对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荣  
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下降等因素导致我国很多城市养老基金面临不同程度的支付风险。为了精准度量养老基金支付风险的大小,对基金的运行进行有效监管,本文假定基金收入与支出相依条件下借助Copula函数对收入账户与支出账户的依存关系进行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引用金融风险测度的方法,提出新的一定置信度下的两种养老金账户支付风险测度方法,运用我国1997—2020年的相关经济指标数据对不同置信水平的2022—204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风险进行了测算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秀莲  褚福灵  
新冠疫情对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带来新挑战,研究构建基金可持续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意义重大。文章根据疫情影响程度的差异,划分疫情低风险、疫情中风险和疫情高风险三种疫情风险情景,与无疫情情景进行对照,运用计量和精算模型,测算不同疫情风险情景下,2022-2051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结余,并构建基金可持续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研究发现:首先,疫情影响每提高一个风险等级,基金收入累计现值平均降低23.45%,基金支出累计现值平均降低7%,而基金累计结余现值之和平均降低59.76%。在疫情冲击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将于2030-2032年耗尽,并且赤字规模逐年增大。其次,文章设计预警数据输入、预警过程、预警结果输出和预控对策的预警全流程,联动基金筹资风险、基金积累风险和基金给付风险,构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通过该预警系统研究发现,与无疫情情景相比,疫情提高了基金可持续风险警级。在不同情景下,可持续风险警级在测算前期均为轻警,持续年限有所差异,之后提升至中警。最后,文章对退休年龄、征缴率等关键警源进行敏感性监测。文章研究构建“筹资、积累和给付”三位一体的可持续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立“预测、预警和预控”的风险防控体系,为有效应对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宾梅  张浩  郑慧婷  
站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角度,文章从业主、施工单位、设计院和监理四个项目相关方出发,分析各方不当行为对工程项目成本所产生的影响,找出形成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因素,并建立工程成本风险故障树模型,通过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对工程项目总成本风险进行评价,确立造成工程项目总成本风险的敏感因素,为项目管理人员有效防范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武萍  隋保忠  陈曦  
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耗散结构特征出发,构建养老保险耗散结构熵变模型和熵变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发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总体处于合理有序状态,养老保险系统与外部经济系统的良性交互作用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但养老保险系统内部诸如统筹层次低、基金增值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面临不可持续的潜在威胁。文章以推动养老保险系统负熵流产生为基本方向,提出养老保险系统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确定合理财政补贴及缴费给付水平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