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90)
- 2023(5587)
- 2022(4527)
- 2021(4479)
- 2020(3488)
- 2019(8118)
- 2018(8327)
- 2017(15455)
- 2016(8502)
- 2015(9000)
- 2014(8829)
- 2013(8708)
- 2012(7798)
- 2011(7203)
- 2010(7510)
- 2009(7044)
- 2008(7011)
- 2007(6285)
- 2006(6026)
- 2005(5391)
- 学科
- 农(48117)
- 济(36365)
- 经济(36323)
- 农业(32024)
- 业(29404)
- 业经(15965)
- 管理(13657)
- 贸(12634)
- 贸易(12632)
- 易(12559)
- 农业经济(12275)
- 制(12170)
- 中国(9653)
- 体(9646)
- 发(9524)
- 企(9491)
- 企业(9491)
- 村(9411)
- 农村(9392)
- 地方(8681)
- 发展(8555)
- 展(8551)
- 出(8434)
- 方法(8291)
- 口(7680)
- 出口(7673)
- 出口贸易(7673)
- 数学(7561)
- 数学方法(7513)
- 土地(7276)
- 机构
- 学院(114826)
- 大学(108912)
- 济(52564)
- 经济(51656)
- 管理(43835)
- 农(42276)
- 研究(41285)
- 理学(37639)
- 理学院(37322)
- 管理学(36872)
- 管理学院(36661)
- 中国(33875)
- 农业(31492)
- 业大(23631)
- 科学(22923)
- 京(22145)
- 财(22036)
- 所(20744)
- 中心(19979)
- 农业大学(19048)
- 江(18856)
- 研究所(18466)
- 财经(16213)
- 范(15878)
- 经济管理(15854)
- 师范(15773)
- 省(15286)
- 业(14988)
- 经(14841)
- 经济学(14828)
- 基金
- 项目(73832)
- 研究(60151)
- 科学(58250)
- 基金(52800)
- 家(45303)
- 国家(44734)
- 社会(39083)
- 科学基金(38020)
- 社会科(36522)
- 社会科学(36514)
- 省(29925)
- 基金项目(28057)
- 编号(27382)
- 农(26514)
- 教育(25423)
- 划(23323)
- 成果(22027)
- 自然(21315)
- 自然科(20763)
- 自然科学(20759)
- 自然科学基金(20400)
- 资助(19702)
- 发(17903)
- 课题(17129)
- 部(17017)
- 国家社会(16559)
- 制(16436)
- 性(16080)
- 重点(15866)
- 业(15707)
共检索到186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邢春冰 聂海峰
利用公安部1998年发布的《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关于子女落户规则的政策变动,我们估计了户籍制度对于城乡婚姻模式和妇女流动的影响。利用2005年全国普查数据发现,取消落户随母的限制显著增加了城乡通婚比例,这种显著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城镇男性和农村女性之间的通婚,而非城镇女性和农村男性之间的通婚。利用倍差分的策略,我们估计得到户籍改革使得一个城市男性娶农村女性的概率增加了5%左右。户籍改革之后,农村女性因为婚嫁原因迁往城市的概率显著增加。
关键词:
户口 双重差分 社会流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左鹏,周菁
本文从中国城乡关系发展演变的背景出发,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 某县级市1991~1998年户口买卖全过程的调查,分析了买卖双方的基本动机和得失 情况,得出了对户口买卖的基本评价,提出了以居住地户口为基础,建立中国现代化 户籍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亚杰
户口迁移是真正意义上的迁移,并与城镇化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2013年全年户口迁移业务的数据分析,系统考察中国人口的户口迁移现象以及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研究结果显示:户籍制度改革无法惠及所有人群,需要利用公共服务的全覆盖来弥补政策的不足;三类大城市城镇户口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并呈现出精英化倾向,大城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方向应当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向中低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有序、适当开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口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不足,为促进户籍人口城镇化,应该将一批有潜力的中小城市做大、做强;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关键环节在于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妥善安排,在此过程中要防止"半城镇化"现象的出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亚杰
户口迁移是真正意义上的迁移,并与城镇化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2013年全年户口迁移业务的数据分析,系统考察中国人口的户口迁移现象以及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研究结果显示:户籍制度改革无法惠及所有人群,需要利用公共服务的全覆盖来弥补政策的不足;三类大城市城镇户口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并呈现出精英化倾向,大城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方向应当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向中低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有序、适当开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口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不足,为促进户籍人口城镇化,应该将一批有潜力的中小城市做大、做强;提高户籍人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俞德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增阳 陈玉华 吴小艳
自古以来,我国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传统社会里,户籍和地籍是高度重叠、紧密相连、共生互动的。户籍是分配土地的依据,也是政府征收赋税和徭役的基础。当前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也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构建的。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居民户口变动的情况日益增多,比如农民流动导致的人户分离现象等等,从而使这些人与其原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德魁
户籍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民工市民化问题,不能只从老市民或城市经营的角度来设计,而应该惠及全民;解决民工问题的根本,不是对户籍简单的放开,而是一个全方位、深层次的渐进过程;同时要扭转下层市民民工化的倾向。
关键词:
户籍改革 市民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琼 吴泽南 胡涛 张芯悦 叶静怡
农民工户籍选择关系个人福利和国家农地使用效率。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将推拉框架置于非对称性户籍改革的历史和理论逻辑中,刻画了户籍与城市公共服务脱钩、农业户籍不与土地权益脱钩的制度改革,以及土地预期价值提升下农民工户籍和土地流转决策。实证研究支持了理论分析结论,证明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和土地预期价值提升是农民工保留农业户籍的两个经济动因。由此进一步分析表明,存在大量保留农业户籍和耕地承包权的农民工家庭无劳力耕种承包地。这种“人地分离”是导致耕地撂荒的重要原因。综上,本文建议,针对农民工家庭不愿转包导致的耕地撂荒,政府应制定更明确的惩治和管理规定,以提高撂荒耕地成本,从根源上降低撂荒意愿;针对农民工家庭因其耕地细碎、偏远、耕作条件差等原因无法自行转包导致的耕地撂荒,需地方政府扶持性协调,出资改善耕种条件,鼓励以耕地经营权入股组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与农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成合力推动撂荒地复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立芳
我国二元户籍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有积极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形成、推进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维持了城乡社会稳定等。但户籍制度带来农民被边缘化,阻碍了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违背了公民迁徙自由等基本权利、农民身份遭歧视、削弱了农民的进城积累、抑制了农民需求条件的进一步提升等方面。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成为农民市民化之必须,改革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相应的配套服务的展开、城市和谐共生和完善法律制度等相关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姜亦华
户籍制度改革已由小城镇向中等城市、大城市次第推进。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进城人口的计划指标,实行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对推进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改革中出现许多新问题,须从推进城乡协同发展、就业、土地、社会保障等方面综合考虑,采取有效对策。
关键词:
户籍改革 农业人口转移 对策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虹
“农转非”是指公民的户籍管理类别由农村户籍转为城镇户籍。在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下 ,获得“农转非”的身份对于公民来说 ,能够享受到不同于农民的特殊待遇。比如 ,可获得教育、劳动就业、社会福利、住房等方面的优惠和实惠 ,享受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社会服务。而在现实中 ,“农转非”仅仅指因“征地”而转为居民的这部分人。由于城乡差别太大 ,“农转非”要真正成为“居民”还要经历一定的过程 ,在文化素质、就业技能、人际关系、适应能力等方面 ,“农转非”这个群体从整体上还难以与城市居民进行平等竞争。
关键词:
“农转非” 户籍制度 城市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义勇
人类社会的产业文明,经历了四个阶段:即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又称小农文明或小农经济)、工业文明及后工业文明。我国虽然是最早进入小农文明的国家之一,可是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换的漫长历史却落后于欧美国家,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由农业文明转为工业文明已几百年,短的也有百余年了,而我国还处于十二亿人口中十亿人口种田的小农文明发展阶段,如何走出小农文明牵涉到的问题很多,本文择一改革中的户籍制题目论述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振军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一直备受关注,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千夫所指。正是基于对户籍制度过去作用的认识,人们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户籍改革寄予厚望。但由于历史惯性以及户籍制度与农地制度的复杂关系,决定了户籍改革的作用是有限的,激进改革甚至可能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或战略重点应当放在城市发展和农地改革上。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户籍制度 农地制度 城市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扈立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东菊
户籍改革背景下,引导农民自愿有序退出空闲宅基地对于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来自安徽省农村的调查结果显示,具备退地条件的农户越来越多,但愿意退出的较少。究其原因,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承载的复杂功能形成外部障碍,无偿取得与无期限使用导致农户退地缺乏外在压力,低标准补偿抑制了农户退地的内在动力,退出机制缺失对农户退地造成现实困难。需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回归宅基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权能,以破除农民退地的外部障碍,提高农民退地的积极性;通过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和建构合理的宅基地退出机制,为宅基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退出机制 用益物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