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1)
2023(11399)
2022(10212)
2021(9822)
2020(8224)
2019(19153)
2018(19257)
2017(37212)
2016(20516)
2015(23152)
2014(23190)
2013(22905)
2012(21102)
2011(18786)
2010(18815)
2009(17062)
2008(16419)
2007(14247)
2006(12625)
2005(11033)
作者
(58541)
(48346)
(47988)
(45771)
(30881)
(23355)
(21957)
(18967)
(18488)
(17296)
(16778)
(16118)
(15399)
(15127)
(14852)
(14620)
(14403)
(14277)
(13844)
(13614)
(11951)
(11830)
(11557)
(11048)
(10850)
(10770)
(10755)
(10684)
(9674)
(9621)
学科
(77904)
经济(77813)
管理(60481)
(53766)
(44398)
企业(44398)
方法(34331)
数学(29205)
数学方法(28795)
(23394)
地方(19963)
中国(19861)
(19762)
(19406)
环境(19038)
业经(17795)
农业(15701)
(14134)
(13966)
理论(13748)
(13699)
(13098)
贸易(13090)
(12635)
(12463)
财务(12399)
财务管理(12372)
技术(12317)
企业财务(11629)
教育(11194)
机构
大学(281517)
学院(281042)
管理(113530)
(104380)
经济(101733)
理学(98127)
理学院(96988)
管理学(95278)
管理学院(94790)
研究(92758)
中国(69478)
(61484)
科学(60518)
(47981)
(46764)
(45781)
业大(43483)
中心(42861)
研究所(42551)
(41882)
(39623)
师范(39324)
北京(39215)
财经(38176)
农业(35455)
(34506)
(34453)
(34254)
师范大学(31836)
技术(29976)
基金
项目(195719)
科学(152764)
研究(144687)
基金(139805)
(121406)
国家(120354)
科学基金(103200)
社会(88191)
社会科(83251)
社会科学(83226)
(77526)
基金项目(75963)
自然(68298)
自然科(66524)
自然科学(66510)
教育(65472)
自然科学基金(65245)
(65021)
编号(60734)
资助(56818)
成果(48900)
重点(43476)
(42106)
(41808)
课题(41214)
(40197)
创新(37357)
科研(37356)
项目编号(36616)
大学(36195)
期刊
(118685)
经济(118685)
研究(81922)
中国(54554)
学报(44436)
(41770)
科学(41488)
管理(39742)
(36404)
教育(33999)
大学(32982)
学学(30620)
农业(28958)
技术(24162)
(22568)
金融(22568)
业经(20381)
图书(18485)
财经(17349)
经济研究(16519)
问题(15985)
资源(15693)
(14623)
(14568)
理论(14495)
科技(14337)
实践(13494)
(13494)
(13021)
技术经济(12880)
共检索到412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玉碧  刘波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郊结合部处于动态迁移状态,其用地及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化解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并日益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四川达县城郊结合部为例,揭示并分析了城郊结合部主要的用地及生态环境问题建,剖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其主要包括:(1)科学制订城郊结合部不同层次的规划;(2)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监管;(3)改革现行的土地管理与经营体制;(4)强化城郊结合部生态环境管护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萧斌  
文章从考察发展市场经济带给城郊结合部居民利益的变化出发,论述了滞阻当代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几个头绪问题,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以流动人口为主体造成的社会治安恶化方面,做了较为实在的事例描述与原因剖析。建议城市政府,应把加强对城郊结合部管理,看成是一件关系都市现代化全局、带有战略意义的大事,要立足于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小龙  陈雯  金志丰  
探讨了新时期南京城郊结合部拓展的特征与机制。南京城郊结合部拓展的特征表现为以下方面:在经济发展上,城郊结合部发展速度高于远郊县,但低于城区;在人口城市化上,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在土地利用上,城郊结合部粗放发展。就拓展机制而言,认为当前南京城郊结合部的拓展主要是由城市向郊区分散发展的新战略、巨型工程的建设和行政区划调整等力量的驱动。目前,快速发展的南京城郊结合部也面临很多问题,诸如用地粗放、城中村问题、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对生态和开敞空间的侵占等。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两个方面——城乡双轨体制造成的政策缺位和郊区政府的企业化行为。最后,对优化南京城郊结合部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这些建议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小军  
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空间的扩展,城郊结合部的农村土地不断被征用,而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征地补偿、房屋拆迁、就业安置、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权益却得不到保障。为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保障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的权益,需要制定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探索城郊结合部土地征用过程中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新方法,给城郊结合部农民拆迁以“市民待遇”,为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提供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和完善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任映红  池昌恳  
城郊结合部是一种城市与乡村互相结合的特殊经济地理单元。城郊结合部社区与单纯的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相比,有其特殊性。如关系错综复杂、环境脏乱差、社会治安不良、社区服务不到位等;其治理对策是社区关系的理顺、社区环境的整治、社区治安的加强、社区服务的拓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韦雪霁  罗小龙  刘宝国  于涛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城市建成区边缘和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产生了大量半城市化地区。在城市化、工业化等多重影响下,半城市化地区经历着从单一农村社会向城乡多元社会的转变。以姜堰市城郊结合部为例,分析半城市化对农村地区社会和空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城市化地区就业结构和居民家庭收入来源的非农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在就业结构和家庭收入来源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空间结构和功能呈现出更多的城市特征,居住空间正在由传统的自然村落向城市社区过渡。同时,半城市化地区存在着土地利用混杂低效、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服务匮乏、原住居民就业和社保形势严峻等亟待破解的问题。最后,针对姜堰市城郊结合部现状提出建议,推进城市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凌云  赵文  
城郊结合部群体间社会距离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化特征,突出表现为:在外来务工者中,底层民工受到更强的交往排斥,收入较高的技术工人更易加入本地社交网络;在被征地农民中,无业与文化程度低下者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大,拥有非农职业者城市融入度高。究其原因,群体内部的社会分化是群体间社会距离差异化的根本原因,个人的利益需求与价值取向则直接促成他们与其它群体成员的互动或疏离。社会距离的差异化趋势要求我们对外来民工及被征地农民中的弱势群体给予特别关注,并采取措施缩小社会距离,促进群体融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宝富  
以北京市为例,较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城乡结合部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疏堵结合的违法建设防治机制、正确区别"拆迁"与"治理"问题、强化流动人口调控、管理与服务,加大政府投入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薛蒙林  
我国的"三农"问题是个具有时空特殊性的中国式问题,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本文以河南省郑州市郊区和城中村为例,研究了具有特殊性的城乡结合部的"三农"问题。这类"三农"问题的特殊性表现在:1城乡既碰撞又融合。2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相互交织。3外部性异常突出。而"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是:1城乡矛盾最直接。2贫富悬殊现象突出。3爆炸式的短暂繁荣。"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是:1城乡二元结构。2两种所有制性质的土地流转方式不同。3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并存。破解这类"三农"问题的途径是:1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3改进工作方法——征用土地与就业安排衔接、先安置后拆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建秋  谢宝富  
以公共物品理论为视角,分析我国城乡结合部地区公共物品供给的特殊性;以北京市为例,在分析城乡结合部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城乡结合部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荣荣  张红  
本文利用北京市1998年-2004年的土地出让数据,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城乡结合部的地价水平及其变动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目前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地价的总体水平偏低,城乡结合部的功能定位尚需结合城市发展规划进行适度引导。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有针对性地进行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的调控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睿  周伟  黄保华  
随着城镇化发展农地非农化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农民利益得到广泛关注。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获取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户的价值感知,探索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困难与需求,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对西宁市郊区4个样本村204户农户随机入户调查,综合考虑空间位置、征地情况与开发类型等因素划分样本,就农户非农转换经济、社会保障、景观价值感知、非农意愿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非农转换价值感知总体方向一致,农地非农化对农民生活造成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农户感知非农转换造成收入来源减少和生活成本增加的经济压力,以及缺乏就业和保障的社会压力,同时农户感知农地非农化带来了整洁的居住环境与完善的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德坤  朱道林  
本文以唐山市城乡结合部为例 ,从农民收入非农化对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影响、农村集体组织从不同用途土地获得收益的对比、政府征地与土地出让收益比较三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不同主体在农地转用中的行为及农地转用对城乡结合部农村发展的影响 ,指出经济驱动力是农地转用的直接原因 ,而集体土地产权不明晰则是导致农地过量转用的重要原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红霞  李锐  任志远  杨勤科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地理学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服务价值则是目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利用研究区地形、土壤、植被数据和近10年来每年的气候、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服务价值测算模型,计算了1994~2003年铜川市城郊区历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并模拟了无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提出了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并尝试性地运用该指数定量评价了城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尤其是土地利用变化等原因的影响,城郊区生态服务价值年际间变化很大,1994~2003年期间,在不考虑水域生态服务功能情况下(基于水域面积年际变化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荣荣  张红  
利用文献综述法,基于已有的研究,给出城乡结合部的界定原则,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尝试建立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城乡结合部的界定方法;指出在对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时,应从统一的视角对城乡结合部的范围进行划定,从而使研究结果具有横向可比性,为城市的理性发展提供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