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3)
- 2023(7153)
- 2022(6214)
- 2021(5784)
- 2020(5095)
- 2019(11947)
- 2018(11909)
- 2017(23724)
- 2016(13136)
- 2015(15028)
- 2014(15252)
- 2013(15589)
- 2012(14721)
- 2011(13346)
- 2010(13563)
- 2009(12824)
- 2008(12995)
- 2007(12238)
- 2006(10732)
- 2005(9502)
- 学科
- 济(61098)
- 经济(61046)
- 农(45977)
- 业(42773)
- 农业(30193)
- 管理(30042)
- 方法(26221)
- 数学(23873)
- 数学方法(23695)
- 企(21811)
- 企业(21811)
- 业经(16269)
- 财(16226)
- 中国(14577)
- 地方(12690)
- 制(12558)
- 收入(11695)
- 贸(11097)
- 贸易(11092)
- 学(11062)
- 易(10808)
- 农业经济(10068)
- 发(9796)
- 村(9087)
- 农村(9079)
- 银(8959)
- 银行(8938)
- 策(8684)
- 体(8612)
- 行(8490)
- 机构
- 学院(196707)
- 大学(192587)
- 济(85660)
- 经济(83950)
- 管理(74605)
- 研究(66771)
- 理学(64565)
- 理学院(63908)
- 管理学(62872)
- 管理学院(62528)
- 农(56660)
- 中国(52634)
- 农业(43596)
- 科学(41532)
- 京(39809)
- 业大(37238)
- 财(36673)
- 所(35281)
- 中心(32886)
- 研究所(31970)
- 江(31056)
- 财经(28878)
- 农业大学(26700)
- 经(26215)
- 经济学(25943)
- 范(25054)
- 师范(24840)
- 北京(24600)
- 经济管理(23940)
- 州(23853)
- 基金
- 项目(127591)
- 科学(99242)
- 研究(94508)
- 基金(91437)
- 家(79355)
- 国家(78588)
- 科学基金(66150)
- 社会(59768)
- 社会科(56151)
- 社会科学(56127)
- 省(51548)
- 基金项目(49147)
- 划(41956)
- 教育(41881)
- 自然(41318)
- 编号(40587)
- 自然科(40279)
- 自然科学(40265)
- 自然科学基金(39537)
- 资助(36721)
- 农(32481)
- 成果(32474)
- 部(29005)
- 发(29002)
- 重点(28384)
- 课题(26575)
- 创(26051)
- 科研(24498)
- 国家社会(24455)
- 性(24390)
- 期刊
- 济(99573)
- 经济(99573)
- 农(60916)
- 研究(54376)
- 农业(41047)
- 中国(38471)
- 学报(32889)
- 科学(29853)
- 财(27643)
- 大学(25216)
- 学学(24176)
- 业经(22695)
- 融(21191)
- 金融(21191)
- 管理(20440)
- 业(19473)
- 技术(16114)
- 教育(16056)
- 问题(15096)
- 农村(14095)
- 村(14095)
- 财经(13942)
- 农业经济(13862)
- 经济研究(13575)
- 版(12433)
- 经(11919)
- 世界(11681)
- 经济问题(11077)
- 技术经济(10717)
- 资源(9945)
共检索到291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翠霞 李岩 兰庆高
本文基于济南城郊400名失地农民的入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Tob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郊失地农民家庭收入表现出明显的"极化"现象,失地前高收入者年收入均值是低收入者的1.7倍,而失地后是16倍,导致"贫者更贫,富者更富";通过分析高、低收入组城郊失地农民的收入来源发现,收入来源不同是导致"极化"现象的直接原因,高收入者的非农生产经营和财产性收入占比显著高于低收入者;通过对收入占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是导致失地农民或贫或富的深层原因,表现出明显的"资源效应"。因此,需优化土地补偿和扶持政策,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合理利用农户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收入来源 极化现象 资源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丽君 高永生 杨昌宇
在我国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加速农地流转工作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和离开土地,如何保障失地农民在未来生活中的收入,是三农问题的重点。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人口比例不断上涨,并且在此基础上鼓励农地流转,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与此相对应的是,由于城镇化的影响,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转化为了建设用地或者通过流转手段成为了集中连片的大规模农田,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被剥离。然而,由于失地农民增长速度较快,而其安置和就业培育工作显得并不充分,许多农民面临着无地、无业及无保障的艰难困境。失地农民的安置、培训就业及收入保障问题,与失地农民群体的利益密切相关,而且还直接影响社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小军
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空间的扩展,城郊结合部的农村土地不断被征用,而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征地补偿、房屋拆迁、就业安置、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权益却得不到保障。为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保障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的权益,需要制定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探索城郊结合部土地征用过程中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新方法,给城郊结合部农民拆迁以“市民待遇”,为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提供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和完善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城郊结合部 失地农民 权益保障 政策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翠霞 李岩
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增长迅速,其选择及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通过对400名城郊失地农民的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城郊失地农民在家庭资产选择上表现出"求稳"和"冒险"并存的特点,生产经营和银行存款仍然是失地农民的主要投资方式,但股票和彩票投资参与占比远高于城市居民;投资风险偏好越高(即越冒险),风险投资参与占比越高;金融知识越丰富,稳定投资、风险投资和生产投资占比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稳定投资和风险投资占比越高;补偿金额越高,风险投资占比越高;年龄越大越倾向稳定投资,越不愿进行风险投资和生产投资;家庭人口越多,风险投资占比越多,稳定投资占比越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经勇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 ,农村人口比重那么大 ,农业劳动力那么多 ,人均占有耕地又那么少 ,即使所有农产品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也不会很大。越来越多的人从实践中认识到 ,中国农民增收的更大希望是在农业以外 ,甚至是在农村以外。因此 ,着力解决中国非农业化和城镇化严重滞后的问题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民收入 农村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岩 赵翠霞
[目的]深入探究城郊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满意度和冲突意愿,以期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借鉴。[方法]以济南城郊400名失地农民为样本,以暴力反抗、信访行为和网络申诉为因变量,以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和补偿分配公平性的满意度为自变量,以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失地年限、社会资源、家庭纯收入、家庭资产和土地补偿金额为控制变量,文章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究征地补偿满意度各维度对冲突意愿的不同影响。[结果]实证分析表明补偿分配公平性对暴力反抗、信访行为和网络申诉均有极为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但补偿方式仅负向预测暴力反抗,补偿标准仅负向预测信访行为,据此我们认为补偿分配公平性才是暴力冲突的关键变量。[结论]在城郊征地过程中,应切实保障征地补偿分配公平性,提高补偿标准,扩大补偿范围,且对失地年限较长的城郊失地农民提高其土地增值收益占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陆飞杰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并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失业,缺乏社会保障,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针对这一问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失地农民的出路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失地农民 再就业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智勇 陈苹 钟宗炬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乡结合部大量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失地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与城市融合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理论,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研究模型,并以国家首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城郊10区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收集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旨在研究影响城郊失地农民就业适应的若干因素,并探讨城郊失地农民就业适应与城市融合的关系。结果表明,就业适应度与城郊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呈现正相关,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个人属性、社会资本则与就业适应度呈现正相关,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葛天博
失地农民再就业一直是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的"三农"问题之一。从消除制度缺陷、提供培训资金支持、拓宽非农产业就业渠道、搞好就业培训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尚未见到实效。失地农民再就业受到收入水平、生活成本、工作环境、技能要求、地区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政府应当在注重产业布局和调整的同时适度保留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公共财政保障力度,强化用人单位培训责任、系统设计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破解失地农民"被城市化"后的再就业困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建辉 孙国兴 崔凯
当前,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保证其收入稳定或生计可持续,不仅事关失地农民自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文章在对失地农民与失地农民收入进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就业、社会保障、财产性收入等方面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梳理并作了简要评述,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改进方向。
关键词:
失地农民收入 征地补偿 就业 社会保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唐云锋 解晓燕
心理障碍是城镇化背景下城郊失地农民融入城市最大的内生阻力。文章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杭州城郊两个失地农民安置社区40位失地农民进行了深度访谈,探究其转变为市民身份后在城市生活的心理状态。结果发现,在城郊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政治权利、经济权益、文化观念与社会资本四个主范畴的不同因素分别使失地农民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障碍,如缺乏安全感、缺乏归属感、相对剥夺感和缺乏自我满足感等心理障碍。在编码过程生成的城郊失地农民的政治—心理融入、经济—心理融入、文化—心理融入和社会—心理融入四个主范畴基础上,进而生成了城郊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心理障碍化解影响因素的一个核心范畴,基于此构建出其结构模型并通过交叉列联表对现实问题进行解释分析,以期为有效缓解当前城郊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的内生阻力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充实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理论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岩 赵尚梅 赵翠霞
为引导失地农民有效使用土地补偿金,并进一步完善土地补偿金发放方式,以济南城郊失地农民为样本,对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的特征及其心理机制进行研究,并通过选项设计助推土地补偿金发放方式。结果表明: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存在明显的"保守与冒险"并存现象;其心理机制是城郊失地农民把土地补偿金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所致,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和情绪标签对其家庭资产选择影响极为显著;通过对土地补偿金的描述方式进行选项设计,发现当土地补偿金以多账户方式发放时,失地农民低风险资产占比提高,高风险资产占比降低。
关键词:
家庭资产选择 心理账户 土地补偿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发桂
本文运用入户抽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研究方法,客观评析城郊失地农民边缘化的生存状态、成因及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谐社会构建的负面效应。研究发现:城郊失地农民在政府征地过程中应当享有的自主选择权、参与权、社会保障权与平等就业权的缺失,是导致城郊失地农民被边缘化的主要制度内因,使被边缘化的失地农民容易采取非理性的方式与地方政府进行博弈,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提出失地农民反边缘化需要从法律角度、制度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入手,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城市融入及身份认同等进行重构和改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