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45)
- 2023(13382)
- 2022(11781)
- 2021(11154)
- 2020(9266)
- 2019(21640)
- 2018(21721)
- 2017(42251)
- 2016(22971)
- 2015(26150)
- 2014(26176)
- 2013(25987)
- 2012(24079)
- 2011(21635)
- 2010(21624)
- 2009(19723)
- 2008(19084)
- 2007(16877)
- 2006(15169)
- 2005(13067)
- 学科
- 济(95425)
- 经济(95242)
- 业(66350)
- 管理(58726)
- 农(49471)
- 企(45012)
- 企业(45012)
- 方法(39187)
- 数学(33017)
- 农业(32933)
- 数学方法(32671)
- 地方(26136)
- 中国(25761)
- 业经(24838)
- 财(20421)
- 学(20042)
- 制(17369)
- 贸(15695)
- 贸易(15685)
- 和(15235)
- 理论(15166)
- 易(15159)
- 环境(14530)
- 技术(13962)
- 发(13615)
- 策(12770)
- 银(12320)
- 教育(12298)
- 银行(12286)
- 体(12237)
- 机构
- 学院(321329)
- 大学(318687)
- 管理(129273)
- 济(126087)
- 经济(123240)
- 理学(112441)
- 理学院(111152)
- 管理学(109231)
- 管理学院(108654)
- 研究(108536)
- 中国(81249)
- 科学(69301)
- 农(68849)
- 京(68624)
- 财(54695)
- 所(54432)
- 业大(54348)
- 农业(52624)
- 江(51319)
- 中心(51096)
- 研究所(49733)
- 范(44556)
- 师范(44208)
- 财经(43649)
- 北京(42553)
- 经(39716)
- 州(39238)
- 院(38779)
- 省(35901)
- 经济管理(35635)
- 基金
- 项目(224293)
- 科学(175795)
- 研究(166581)
- 基金(160906)
- 家(139413)
- 国家(138131)
- 科学基金(118693)
- 社会(104432)
- 社会科(97737)
- 社会科学(97708)
- 省(89147)
- 基金项目(87305)
- 自然(76970)
- 自然科(75041)
- 自然科学(75023)
- 教育(74652)
- 划(73736)
- 自然科学基金(73649)
- 编号(70695)
- 资助(64691)
- 成果(56597)
- 重点(49715)
- 部(49100)
- 发(48893)
- 课题(47380)
- 创(45996)
- 创新(42705)
- 科研(42258)
- 国家社会(41428)
- 大学(41406)
- 期刊
- 济(145901)
- 经济(145901)
- 研究(92786)
- 农(69715)
- 中国(65014)
- 学报(51513)
- 科学(48609)
- 农业(47297)
- 管理(42386)
- 大学(39391)
- 财(39222)
- 学学(37085)
- 教育(36349)
- 业经(29146)
- 融(29067)
- 金融(29067)
- 技术(26992)
- 业(22192)
- 问题(20618)
- 财经(19902)
- 经济研究(19556)
- 图书(17705)
- 资源(17621)
- 版(16901)
- 经(16834)
- 科技(16048)
- 理论(15521)
- 现代(15200)
- 技术经济(15083)
- 农村(14954)
共检索到474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冬梅 方纲
本文根据实证调查的结果,探讨了失地农民的就业意向、就业选择和社会支持网情况,并提出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转变就业观念、培养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强化就业培训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交往范围、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支持网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就业意向 就业选择 社会支持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任平 吴涛 周介铭
研究目的:在土地利用现状及变更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法,揭示2005—2013年龙泉驿区耕地非农化空间过程和规律,并通过非农化重心曲线分析其空间扩散路径,从而为耕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借鉴。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空间数据挖掘、GIS空间分析、重心模型等数学模型方法。研究结果:(1)龙泉驿区耕地非农化空间分布较为明显,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的城镇周边及主要交通干线附近区域,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但2009—2013年与2005—2009年相比,这种不均衡性有所减弱;(2)以耕地非农化指数为等级划分标准的高等别非农化区的行政村集中分布西部平原城镇周边区域,整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智 夏建国 张莉 李莎莎 王昌全 赵小波 王丹 田汶艳
研究目的:为农用地抵押制度建立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在分析农用地抵押争议点的基础上,结合龙泉驿区农用地流转的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法理分析法、中外比较法、实证研究法及收益还原法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全面阐述了农用地抵押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农用地经营权抵押制度建设的问题,确定了农用地抵押的基准价格,提出了完善农用地抵押制度相关法规的建议及健全相关配套组织的设想。研究结论:在规范制约机制、明确抵押责任的前提下农用地抵押权可以实现,龙泉驿区试点对推广农用地抵押制度建设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用地抵押 制度建设 龙泉驿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柳 王瑾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已经提上日程。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定量的数学模型来估算农村居民点整理净增加耕地的潜力,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对该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进行了潜力分析,并且得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整理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必然联系的结论。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理 城镇化 潜力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霍丽娅
本文结合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转龙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分析了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农业增收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因地制宜地将单一的粮食种植业调整为多种经营农业,将会快速地提高农民的个人收入。
关键词:
种植业 结构调整 农民增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谯宏 邵晓枫
自下而上的社区教育模式是以社区居民为社区教育的出发点、以促进每一个人全面发展及促进社区治理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与现代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相吻合,也是社区治理的要求。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做法为我国社区教育实现自下而上转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龙泉驿区的自下而上模式由教育目标转变、社区教育机构职能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及评价标准的改变等部分组成,在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关键词:
社区治理 社区教育 居民学习 教学方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斌 顾新 熊竟凯
推进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提高农村"三资"管理满意度,对于规范农村基层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成都市龙泉驿区农村"三资"管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能力素质、监督管理、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是农村"三资"管理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各影响因素均存在薄弱环节;提高"三资"管理满意度的重点在于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状况等个人特征变量对相关变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蒋志华 姚丁心
目前区县级公路货运量统计调查是按照上级交通运输部门布置的报表和样本点上报调查数据,这种自上而下收集调查数据的形式,虽然满足了上级交通运输部门货运量推算的需要,但不能满足区县级货运量推算的需要。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从统计调查设计的各个环节入手,提出一种以重点单位调查与货运车辆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区县级公路货运量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以满足区县级公路货运量推算的需要。
关键词:
区县级公路货运量 统计调查方案 设计技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学东,郭焕成
成都市龙泉驿区因其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农业景观资源 ,观光农业迅速发展 ,以农户家庭经营为特色的“农家乐”遍布全区。“农家乐”经营为农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给广大市民提供了农家休闲娱乐活动 ,是大有潜力的新生事物 ,今后需要对其加强宏观管理 ,积极引导其发展
关键词:
观光农业 农家乐 经济效益 客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启动和逐步展开,各地区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试点工作。川渝地区,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对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新农村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成都龙泉驿地区三个典型社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意见,以期待为其他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成都 新农村 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中共都江堰市委党校课题组 郑文静
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从法律、政策制度层面解决好他们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对稳定大局和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都江堰市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及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其中的“难点”提出对应措施,以推进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征地补偿 完善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毛志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陆飞杰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并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失业,缺乏社会保障,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针对这一问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失地农民的出路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失地农民 再就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玲玲 张文秀 冯颖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作为地震灾区重建中土地使用制度的一项突破性改革,对灾区农村住房重建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都江堰市农户的问卷调查,采用Log 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灾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农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5%的农户表示愿意流转宅基地;影响农户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按作用程度依次为是否参保、是否具有流转平台、流转价格是否合理、对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的认知、对宅基地流转政策的了解度、是否确权颁证和农户家庭人口数。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宅基地流转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宅基地流转 农户意愿 影响因素 地震灾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荣华 向银 张学兵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对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影响特别突出。因为当地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程度不同,所以他们对自身经济收入影响因素的感知也就不同。本文运用IPA分析法,分别从乡村旅游影响当地农民增收的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着手,进一步地明确乡村旅游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因素,并且提出大力扶持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成都市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职业流向调查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权益保护探析——基于江苏省16县(市、区)320户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分析
中国城乡结合部地区失地农民个人转型问题研究——基于北京市、青岛市、成都市和南宁市的入户调查数据
城郊失地农民就业适应度与城市融合实证研究
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的民族地区城郊失地农民就业模式研究——以西宁市为例
城郊失地农民反边缘化问题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可持续生计视野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基于成都市的调查与思考
社区自治制度变迁与失地农民的制度适应——成都市×社区典型个案实证研究
居住空间分异及其对城郊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基于贵州省凤冈县的调研数据
郊区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法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