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80)
2023(18343)
2022(15627)
2021(14445)
2020(12408)
2019(28287)
2018(27936)
2017(53815)
2016(28799)
2015(32793)
2014(32572)
2013(32150)
2012(29914)
2011(27083)
2010(27588)
2009(25733)
2008(25745)
2007(23313)
2006(20623)
2005(18627)
作者
(84575)
(71560)
(71010)
(67613)
(45295)
(34158)
(32150)
(27752)
(27075)
(25375)
(24462)
(24092)
(22768)
(22487)
(22325)
(21839)
(21202)
(20849)
(20637)
(20545)
(18057)
(17543)
(17464)
(16499)
(16117)
(16047)
(15892)
(15591)
(14422)
(14160)
学科
(134090)
经济(133917)
(86129)
管理(84411)
(64791)
企业(64791)
方法(53131)
(49968)
数学(46427)
数学方法(45854)
(33521)
农业(33008)
中国(31868)
业经(30481)
(28910)
(27646)
地方(27577)
(21277)
贸易(21264)
(20623)
(20310)
银行(20261)
(20103)
财务(20042)
财务管理(19988)
(19657)
金融(19651)
(19611)
(19297)
企业财务(19006)
机构
学院(424086)
大学(423794)
(181224)
经济(177597)
管理(161967)
研究(145272)
理学(139102)
理学院(137521)
管理学(135012)
管理学院(134223)
中国(111228)
科学(88418)
(88359)
(84593)
(81621)
(74203)
中心(67753)
研究所(67099)
财经(66584)
(65508)
业大(64428)
农业(63117)
(60310)
经济学(55845)
(55597)
北京(55049)
师范(55038)
(51309)
(50833)
经济学院(50045)
基金
项目(279393)
科学(221104)
基金(204726)
研究(203610)
(178966)
国家(177255)
科学基金(151880)
社会(131172)
社会科(124016)
社会科学(123981)
(108897)
基金项目(108143)
自然(97732)
自然科(95424)
自然科学(95393)
自然科学基金(93693)
教育(93490)
(91244)
资助(83082)
编号(81997)
成果(67536)
重点(63475)
(62811)
(60551)
(57707)
课题(56385)
国家社会(54670)
创新(54043)
教育部(53815)
科研(53609)
期刊
(208502)
经济(208502)
研究(126030)
中国(82818)
(79207)
(67131)
学报(66855)
科学(62483)
管理(58581)
农业(53194)
大学(51397)
学学(48819)
(42059)
金融(42059)
教育(40791)
技术(36536)
业经(35692)
财经(33659)
经济研究(32208)
(28938)
问题(27804)
(26832)
(22045)
技术经济(21722)
世界(21580)
统计(20709)
(19733)
理论(19340)
现代(18736)
(18653)
共检索到640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岩  赵尚梅  赵翠霞  
为引导失地农民有效使用土地补偿金,并进一步完善土地补偿金发放方式,以济南城郊失地农民为样本,对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的特征及其心理机制进行研究,并通过选项设计助推土地补偿金发放方式。结果表明: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存在明显的"保守与冒险"并存现象;其心理机制是城郊失地农民把土地补偿金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所致,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和情绪标签对其家庭资产选择影响极为显著;通过对土地补偿金的描述方式进行选项设计,发现当土地补偿金以多账户方式发放时,失地农民低风险资产占比提高,高风险资产占比降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岩  
本研究基于山东省三地市681名失地农民的入户调查数据,对失地农民的家庭资产选择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存在明显的"财富效应",即高收入失地农民偏好高风险家庭资产,低收入失地农民偏向低风险家庭资产。通过建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财富效应"的心理机制,结果表明风险偏好在财富与高风险资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金钱稀缺感在财富与高风险资产间起调节作用,失地前家庭资产与高风险资产占比的关系伴随失地农民金钱稀缺感的降低而变强。本研究揭示,失地农民的家庭财富通过投资风险偏好和金钱稀缺感影响其家庭资产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翠霞  李岩  
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增长迅速,其选择及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通过对400名城郊失地农民的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城郊失地农民在家庭资产选择上表现出"求稳"和"冒险"并存的特点,生产经营和银行存款仍然是失地农民的主要投资方式,但股票和彩票投资参与占比远高于城市居民;投资风险偏好越高(即越冒险),风险投资参与占比越高;金融知识越丰富,稳定投资、风险投资和生产投资占比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稳定投资和风险投资占比越高;补偿金额越高,风险投资占比越高;年龄越大越倾向稳定投资,越不愿进行风险投资和生产投资;家庭人口越多,风险投资占比越多,稳定投资占比越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乐芬  葛扬  
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对最近一些年不断突出的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且对比分析对土地依赖程度存在差异的三个样本村失地农民对政府补偿政策的满意度、市民化后的就业情况、城市适应状况、自身身份的认知度等,对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后的福利变化进行系统研究。认为不仅要通过补偿解决农民失地后的生存问题,重要的是要从更为广阔的福利角度解决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必须纳入到农民福利改进的整体视角来研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建伟  
基于实地调查数据,详细地描述了失地农民家庭各种具体的收入和支出状况。调查表明,失地农民家庭的收入状况不容乐观、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收支结构不尽合理,政府应该千方百计帮助失地农民家庭增加收入并引导其合理消费,防止其在城市化进程中被"边缘化",促使其生计的可持续。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岩  赵翠霞  
[目的]深入探究城郊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满意度和冲突意愿,以期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借鉴。[方法]以济南城郊400名失地农民为样本,以暴力反抗、信访行为和网络申诉为因变量,以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和补偿分配公平性的满意度为自变量,以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失地年限、社会资源、家庭纯收入、家庭资产和土地补偿金额为控制变量,文章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究征地补偿满意度各维度对冲突意愿的不同影响。[结果]实证分析表明补偿分配公平性对暴力反抗、信访行为和网络申诉均有极为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但补偿方式仅负向预测暴力反抗,补偿标准仅负向预测信访行为,据此我们认为补偿分配公平性才是暴力冲突的关键变量。[结论]在城郊征地过程中,应切实保障征地补偿分配公平性,提高补偿标准,扩大补偿范围,且对失地年限较长的城郊失地农民提高其土地增值收益占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翠霞  李岩  兰庆高  
本文基于济南城郊400名失地农民的入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Tob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郊失地农民家庭收入表现出明显的"极化"现象,失地前高收入者年收入均值是低收入者的1.7倍,而失地后是16倍,导致"贫者更贫,富者更富";通过分析高、低收入组城郊失地农民的收入来源发现,收入来源不同是导致"极化"现象的直接原因,高收入者的非农生产经营和财产性收入占比显著高于低收入者;通过对收入占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是导致失地农民或贫或富的深层原因,表现出明显的"资源效应"。因此,需优化土地补偿和扶持政策,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合理利用农户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忠意  黄玉  陈志英  林琳  
本文实证分析了创新创业环境对进城农民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两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混合数据的回归结果,本文发现创业家庭和打工家庭资产配置存在异质性,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对进城农民家庭资产参与概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却可能降低家庭资产的持有比重,表明外生的创新创业环境可能是解释进城农民家庭资产选择的"有限参与之谜"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创新创业环境可以通过与创业行为或家庭财务脆弱性形成交互作用影响家庭资产选择。本文的政策涵义在于:相关部门在促进家庭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创新创业环境对进城农民家庭的金融需求,为其需求提供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婷  杨小炜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失地农民的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增加。虽说这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最后的生活保障。就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各地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这一视角出发,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保体系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唐云锋  解晓燕  
心理障碍是城镇化背景下城郊失地农民融入城市最大的内生阻力。文章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杭州城郊两个失地农民安置社区40位失地农民进行了深度访谈,探究其转变为市民身份后在城市生活的心理状态。结果发现,在城郊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政治权利、经济权益、文化观念与社会资本四个主范畴的不同因素分别使失地农民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障碍,如缺乏安全感、缺乏归属感、相对剥夺感和缺乏自我满足感等心理障碍。在编码过程生成的城郊失地农民的政治—心理融入、经济—心理融入、文化—心理融入和社会—心理融入四个主范畴基础上,进而生成了城郊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心理障碍化解影响因素的一个核心范畴,基于此构建出其结构模型并通过交叉列联表对现实问题进行解释分析,以期为有效缓解当前城郊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的内生阻力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充实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理论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杜伟  
传统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制度的综合作用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体制原因,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晰、政府职能错位与行政行为失偏、征地补偿安置标准过低、农民自我保护能力短缺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直接原因。高度重视和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既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立法,改进征地补偿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形成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唐若菲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土地由农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是必然现象。由于我国土地制度以及征地制度所存在的缺陷,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失。因此,要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就要进行制度改革,而改革土地制度和征地制度无疑是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根本,包括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土地制度,赋予农村集体土地完整的产权全能,完善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赋予农民永久的使用权,加大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力度,设计一套公平、公正、透明的征地程序,缩小征地规模等,同时,要建立失地农民的医疗、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玢  
家庭收支是家庭各方面变化的集中体现。以一个农民的家庭账本为线索,追踪其30多年生产与消费的变化,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背景与个人生命中的重大事件相结合,完整地呈现社会转型中普通农民家庭的生计变迁过程,并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家庭与个人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研究发现国家在政策落地过程中通过两条路径影响家庭及其个人的行动:一方面透过对农利益调整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文化让个人在家庭生计责任与个人发展之间相啮合,两个方面相互交织牵引着个人和家庭的生命轨迹。透过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农民家庭收支变化,能够从微观家庭层面折射出中国宏大的农村变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琴  
本文依据贵州省凤冈县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和OLS回归方法分析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状况和居住空间分异及相关因素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失地农民的总体城市融入水平偏低,行为融入快于心理融入和经济融入层面;居住空间分异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显著为负,不利于失地农民融入新的城市生活。因此,促进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应从实现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出发,在失地农民的住房安置方面,应考虑到居住空间分异对于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阻碍,尽量规避集中安置的弊端,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混居。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淑庆  翰林  
本文首先对城镇居民家庭在金融资产选择行为方面进行行为金融理论研究并做出了合理的分析,其次通过调查分析,证实了不仅诸如家庭投资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年龄,甚至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投资者对于经济风险的理解等非客观性因素,都会对城镇居民对于金融的渴望和金融资产选择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最后对如何使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更加优化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