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8)
- 2023(11098)
- 2022(9805)
- 2021(9091)
- 2020(7964)
- 2019(18798)
- 2018(18540)
- 2017(35681)
- 2016(19880)
- 2015(22393)
- 2014(22496)
- 2013(22383)
- 2012(21300)
- 2011(19372)
- 2010(19705)
- 2009(18320)
- 2008(18129)
- 2007(16228)
- 2006(14124)
- 2005(12441)
- 学科
- 济(87820)
- 经济(87748)
- 管理(48593)
- 业(47683)
- 方法(39871)
- 数学(35932)
- 数学方法(35382)
- 企(35112)
- 企业(35112)
- 农(26664)
- 地方(24262)
- 学(20971)
- 中国(20655)
- 农业(18454)
- 财(17905)
- 业经(16498)
- 贸(15022)
- 贸易(15014)
- 易(14424)
- 制(13279)
- 环境(13038)
- 和(12361)
- 理论(12053)
- 地方经济(11795)
- 融(11091)
- 金融(11087)
- 土地(10716)
- 银(10355)
- 银行(10312)
- 技术(10310)
- 机构
- 大学(285388)
- 学院(285280)
- 济(111644)
- 经济(109062)
- 管理(105276)
- 研究(101944)
- 理学(90723)
- 理学院(89473)
- 管理学(87359)
- 管理学院(86817)
- 中国(75046)
- 科学(67884)
- 京(62331)
- 农(57847)
- 所(54173)
- 研究所(49822)
- 业大(48466)
- 财(48410)
- 中心(47572)
- 农业(45678)
- 江(44977)
- 范(40669)
- 师范(40270)
- 北京(38916)
- 财经(38843)
- 院(36699)
- 州(35957)
- 经(35017)
- 省(34059)
- 经济学(33802)
- 基金
- 项目(195478)
- 科学(151403)
- 基金(139143)
- 研究(137806)
- 家(123720)
- 国家(122730)
- 科学基金(102703)
- 社会(84233)
- 社会科(79551)
- 社会科学(79520)
- 省(78647)
- 基金项目(74389)
- 自然(68951)
- 自然科(67203)
- 自然科学(67179)
- 划(66770)
- 自然科学基金(65888)
- 教育(63495)
- 资助(57648)
- 编号(56263)
- 成果(45512)
- 重点(45052)
- 发(43389)
- 部(42281)
- 课题(40122)
- 创(39390)
- 计划(38014)
- 科研(37974)
- 创新(36974)
- 大学(35249)
- 期刊
- 济(124209)
- 经济(124209)
- 研究(78409)
- 中国(57794)
- 农(52697)
- 学报(51080)
- 科学(46962)
- 大学(36915)
- 财(36772)
- 农业(35880)
- 学学(34775)
- 管理(34016)
- 教育(29115)
- 技术(24306)
- 融(22612)
- 金融(22612)
- 业经(20838)
- 业(19390)
- 经济研究(18628)
- 财经(18082)
- 资源(17795)
- 问题(17271)
- 版(15643)
- 经(15484)
- 统计(15363)
- 图书(14380)
- 技术经济(14073)
- 策(13719)
- 科技(13387)
- 业大(13312)
共检索到421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范少贞 翁爱芳 周卫 兰思仁 廖凌云 修新田
文章以福建省莆田市凤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运用地学信息图谱、主成分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凤凰山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探究城市发展对城郊型风景名胜区的影响,以期推动风景区生态用地保护与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风景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以耕地和林地为主,两者面积总占比均超过70%,其中耕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增加,林地先增加后减少,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呈波动变化,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645%。(2)土地利用转移图谱以耕地与林地的相互转换以及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为主。两个时序单元中,2010-2015年发生变化的主要图谱单元类型与面积更为显著。(3)风景名胜区涨落势图谱中面积变化最大的均为耕地,占比分别为39.662%、50.479%;风景名胜区周边地区涨势图谱中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最大,占33.167%,落势图谱中耕地萎缩面积最大,占55.575%。(4)人口增加及城镇化的持续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与富裕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导致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地区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对耕地面积的消极影响最大(影响系数为0.609),城镇人口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建设用地面积的积极影响最大(影响系数均为0.683)。文章创新性地揭示了城郊型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驱动机制,从管理体制、规划建设、外围保护地带优化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启示,对于完善城郊型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推进城市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梅一峰 汪诚
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是具有突出美学、科学与历史文化价值,以自然景观为主,融人文景观为一体,有国家典型性、代表性的特殊地域。风景名胜区的土地,不仅是风景名胜资源和环境的载体和基础,而且还与其所支撑的地上附着物一起构成极为珍贵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千姿百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依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是世界级名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彬 董杰 杨达源 涂玮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近郊型风景名胜区受到城市化的威胁和蚕食。但是,近些年来国家对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导致近郊型风景名胜区和依托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发展显得十分紧迫。在初步探讨近郊型风景区资源保护和依托城市发展之间的辨正关系基础上,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了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景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风景名胜区和依托城市协调发展的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年兴,俞孔坚,李迪华
相关利益主体分析是解决多方利益和目标平衡的一种决策方法。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风景区规划中引入相关利益主体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文章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列出了风景区规划所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运用相关关系矩阵分析了他们之间利益关系,最后确定了主要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规划和行动决策。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规划 相关利益主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宇恒 郑斐
认为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建筑营造活动具有特殊性,深刻影响着景区的保护和发展。通过调研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近年来的建筑营造,评价其对风景资源产生的正、负面影响,探索了当下城市型风景区的设计与营造方法,以更好地使建筑营造活动与风景环境相适应。
关键词: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 建筑营造 西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鸿 王淑月 刘海
植被是山岳型风景区重要的生态景观要素,研究其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对山岳型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于山岳型风景区植被覆盖的研究多以单个山岳型风景区为主,对多景区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分析较为欠缺。以我国7个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84~2018年Landsat遥感数据计算NDVI,估算研究区长时序植被覆盖度,并以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与重心轨迹等方法,分析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大部分景区植被覆盖度呈降低趋势的面积大于增长的面积,植被覆盖度沿旅游线路呈降低趋势的现象明显;在时间上,景区高植被覆盖度所占比例最大,大多数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景区植被重心移动轨迹与气候区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位于同一气候区其移动轨迹相似,驱动因素较为一致;在旅游影响方面,逐年增长的客流量对植被覆盖呈复杂性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杰 杨达源 王鹏 蒋晓伟
近城风景名胜区与所依托的城市关系密切,其保护对于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了近城风景名胜区的区位及其功能变化,认为钟山风景名胜区逐渐由城郊、城缘走进了城内,其功能除了原来单纯的风景区文物保护、环境保护和发展旅游等内容外,尚具有“南京市区维护生态平衡基地、国际旅游圣地、全市主要文化娱乐园地、古都风貌维护核心”的独特功能。因此,钟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即是南京历史的见证、古城的象征、创建最佳人居环境的基础和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基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宇恒 金沐晨
江郎山丹霞地貌申遗成功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对景区的保护和开发提出新的挑战。以调研江郎山风景名胜区的地域建筑特征为基础,通过对景区近年来新建建筑典型案例的综合分析,评价其与周边风景环境的适宜性,尝试从地域建筑文化中寻找协调建筑与环境关系的途径,并探索此类风景名胜区内建筑设计与营造的审美目标。
关键词:
江郎山风景名胜区 建筑营造 地域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鸿 黄跃飞 刘海 王敏 钟滨
植被是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构成因素,研究景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对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庐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区,采用近30年来的Landsat NDVI数据,基于趋势分析法分析了研究区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气候、地形因子以及旅游活动等方面,探讨了研究区NDVI变化的潜在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近30年来庐山风景名胜区NDVI整体在波动中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在1988~2001年和2002~2017年两个时间段呈现先降后升趋势,但期末回升水平低于期初水平。空间上,NDVI明显降低的区域分布在主要景点及游客路线周围,NDVI增加的区域分布在高密度林地覆盖区。在各影响因素中,对于气候因素,由于研究区面积有限,热量和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降水和气温与NDVI相关性不显著,气候因素不是NDVI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地形因素,高程和坡度较高的区域,分布着主要景点和游客集散区,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NDVI值较低;阳坡与阴坡相比,光照资源更为丰富,此外,阴坡多为景点和游客路线等人类活动较强的区域,阳坡区域NDVI较高。对于旅游活动,研究期内游客人数逐年上升,旅游活动增强,景点、游客中心及游客路线周围建设用地和裸地的面积明显增加,NDVI呈下降趋势,旅游活动是NDVI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成
本文运用经济学原理以及产权理论的观点,从建立权益和责任机制入手,以新的视角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与基本做法。
关键词:
风景名胜 资源 价值 管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昌春
文章全面介绍了中国以风景名胜命名政区的历史与现状 ,对其中合理与不合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尤其对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据此对风景名胜区发展提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
地名 风景名胜区 政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中心城南,景区总面积389平方公里,距离市区仅16公里。明月山由12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小山峰组成,主峰太平山海拔达到1736米。明月山景区素有"天然氧吧"、"天然动植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