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6)
2023(14322)
2022(12121)
2021(10938)
2020(9666)
2019(21961)
2018(21671)
2017(41987)
2016(23112)
2015(25699)
2014(25851)
2013(25911)
2012(24054)
2011(21931)
2010(22455)
2009(21525)
2008(21702)
2007(20093)
2006(17845)
2005(16144)
作者
(71930)
(60411)
(60399)
(56936)
(37994)
(29141)
(27133)
(23833)
(22683)
(21692)
(20504)
(20194)
(19477)
(19218)
(19009)
(18640)
(18225)
(17908)
(17494)
(17297)
(15415)
(14957)
(14896)
(13913)
(13655)
(13584)
(13537)
(13469)
(12375)
(12259)
学科
(104486)
经济(104370)
(95310)
(77442)
企业(77442)
管理(77214)
方法(48811)
(47718)
数学(39939)
数学方法(39437)
业经(31550)
农业(31539)
(30351)
中国(24072)
(21604)
财务(21565)
(21553)
财务管理(21529)
(21131)
企业财务(20374)
技术(18769)
(18708)
地方(18422)
(17752)
贸易(17743)
环境(17456)
(17253)
(17120)
理论(17101)
(17077)
机构
学院(349246)
大学(342855)
(144185)
经济(141352)
管理(135962)
理学(117171)
研究(116447)
理学院(115959)
管理学(113740)
管理学院(113149)
中国(90938)
(80261)
科学(75292)
(72949)
(64375)
农业(62485)
(61555)
业大(61316)
研究所(55954)
(55199)
中心(54458)
财经(51180)
(46245)
北京(45697)
(43048)
经济学(43008)
(41326)
(41077)
师范(40773)
(39527)
基金
项目(231225)
科学(181406)
基金(168015)
研究(162424)
(148504)
国家(147154)
科学基金(125635)
社会(103279)
社会科(97565)
社会科学(97532)
(93724)
基金项目(88868)
自然(83877)
自然科(81875)
自然科学(81849)
自然科学基金(80409)
(77112)
教育(73033)
资助(69589)
编号(64853)
重点(52526)
(50834)
成果(50532)
(50278)
(49682)
(47892)
创新(45914)
科研(44918)
课题(44466)
计划(44217)
期刊
(166817)
经济(166817)
研究(93949)
(78786)
中国(65869)
学报(61404)
科学(55811)
农业(52965)
(52129)
管理(50846)
大学(46124)
学学(44397)
业经(33200)
(32033)
金融(32033)
技术(31492)
(28505)
教育(26544)
财经(25354)
经济研究(24536)
问题(22635)
(21845)
技术经济(20240)
(19540)
统计(18342)
世界(17178)
(16998)
业大(16956)
科技(16755)
资源(16501)
共检索到516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元  祖艳群  
本文以云南小甸头村为城郊型生态农业系统的典型研究对象,分析其种植业结构、物质循环6年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结果表明:①结构从传统单一种粮型向粮、林、果、菜商品经济型转变;②经济收入明显增加;③N、P和K输入逐年增加;④生态农业建设初期,N、P和K输出增加,但后期降低;⑤生态农业系统建设初期,N、P和K的产投比增加,平衡强度降低,但后期由于猪粪尿输入过量,导致系统物质输入增大,物质输出相对降低,产投比降低,平衡强度和盈余增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种植业持续发展的调控对策:①稳定粮食播种面积;②适当控制有机肥施入,减少N肥输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鸿潜  苏碧照  林艳清  
调整种植结构 探索城郊型农业发展方向福建沙县农技站吴鸿潜沙县凤岗镇农技站苏碧照,林艳清凤岗镇位于沙县城关、地处闽西北鸿三明,南平两市之间。气候温和,水热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地势较为平坦,水陆交通方便,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全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伟  李保明  
分析现有城市绿地在生态城市目标下存在生态效率低、经济性差、可参与性不足等问题,指出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的一种新形式,以其特有的产业化模式和现代田园景观,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满足城市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具有优势的城市生态空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静涛  
城郊型农业是在社会需要和客观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其发展方向是都市型农业。对都市型农业的理论研究,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跳出国外、境外关于都市型农业概念的空间和内涵的描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型农业的新理论。发展我国的都市型农业,要以现有城郊型农业为起点,导入非自然的现代生产要素,并对其加以提升、改进,并相应建设生产、科研、市场、金融、社会服务与宏观管理六大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常则民  
城郊型农业产业化途径常则民(河北省廊坊市委)河北省廊坊市地处京津之间,其农业是典型的城郊型农业。“八五”以来,廊坊市从区位优势出发,立足大市场,全方位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以强化产业要素建设、引导产业环节衔接、理顺产业运行机制的三步梯次递进步骤,走出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文怡  车代弟  
本文通过对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发展模式和现阶段面临问题的分析,并且以七里海生态观光农业园的规划为例,探讨北方城郊型观光农业园规划相关的可行的理论,并希望对未来我国北方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规划、建设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化  钱友山  
针对大城市郊区农业在全国农产品大流通下受到冲击,资源与环境、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制约日益严重的问题,提出了走出“发展即增长”的误区;以“流通”替代“自给”;以“城乡一体化”替代“单向服务”;跳出“政治农业”的束缚,树立资源优化配置意识,发展高价位农产品;增强生态意识,改变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以“综合”替代“单一”、“局部”;政府职能转变,农业现代化的主体由政府逐渐让位于农民的新观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龙庭  庄菊明  
本文在分析上海浦东新区发展城郊型现代化农业的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要求:以及市场运行机制转轨的客观需要,提出浦东新区城郊型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转轨,向特色农业、宾馆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外向型和城市复合型农业方向发展。最后提出一些实施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庄晋财  唐桂林  
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南宁市城郊型农业发展已面临着种种挑战,依据南宁市现有条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都市农业是南宁今后农业发展的理想选择,并对南宁市发展都市农业应注意的有关问题作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昕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郊型观光农业园逐渐成为辅助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受思想观念、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城郊型观光农业园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违背了新型城镇化的宗旨。为充分发挥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作用,需要充分理解观光农业园的概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坚持生态性、功能性等原则,探索出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全新模式和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艳春  贾卓  宋乃平  
从能值的角度出发,以伊金霍洛旗2006年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该地区种植业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由系统太阳能值转换率、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入率、环境承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与一些发达地区和同类地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伊金霍洛旗种植业系统地位比较高;能值投入率和产出率都比较低;环境承载率较高,对环境的压力很大;可持续性系数很低,属于消费性经济系统。基于伊金霍洛旗种植业系统能值分析特点,提出了促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增玲  于璐  王德睿  楚天舒  
为分析呼和浩特市种植业生产系统长期发展情况,进而优化系统投入产出结构,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采用能值分析方法与选取评价指标,以1996—2016年为时间跨度,对呼和浩特市种植业生产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能值投入部分,可更新的有机能、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可更新的环境资源、不可更新的环境资源的在所研究的时间跨度内(21年)平均占有比例分别为44.51%、40.19%、14.31%、0.99%。其中,可更新的有机能呈现下降趋势,而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呈现增长趋势,并于2009年超过可更新的有机能,成为能值投入的第一大组成部分。能值产出部分,粮食作物、粮食作物秸秆、经济作物、经济作物秸秆、蔬菜、水果21年平均占有比例分别为42.20%、27.71%、12.13%、0.37%、16.73%、0.86%。其中,经济作物呈现下降—增长趋势,并于2016年超过蔬菜,成为继粮食作物、粮食作物秸秆的能值产出第三大组成部分。2)种植业生产系统的集约化程度增高,生产效率较为稳定,但环境承载压力增大,可持续发展指数下降。建议通过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等途径提升呼和浩特市种植业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雷书彦  胡人荣  
本文从生态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研究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中国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及其合理化标准;並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实行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宏观控制与农民经营者的微观搞活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以期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慧  王继军  郭满才  
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脆弱,农民增收与生态恢复是该区域的2大主要需求。商品型生态农业能够使满足这2个需求的"行为过程"有机结合,实现产业与资源的耦合。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为此引入"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典型流域(村)124户农户资料的分析与建模,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对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态势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即农业产业构成了农户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而"耦合态势"却决定了农户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农业资源、农户环境与农业产业具有两两相关性,且农业资源与农户环境的变化通过产业的发展传递并影响到农户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这一结果与商品型生态农业的理念相吻合。为此,必须提高农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感知程度,合理、有效的利用农业资源,促进产业与农业资源的优化耦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鸿杰  
我国的生态农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史,虽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从生态农业的实际效果来看,仍然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持续研究与推动。我国西北半干旱区是温带水果的重要生产基地,果树占地面积大、占农业产业的比重大,基于果业的生态农业建设成效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综合效益,从果业现状来看,生态农业多为"点"状工作,仍缺乏"面"状地域性的规范化、系统化设计,也存在配套技术方案的缺失现象。为了改变果业生态农业的现状,形成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以甘肃天水地区果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实证法等研究方法,优化形成了适宜于西北半干旱区生态果业发展的区域化指导模式——基于果树生产的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