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2)
2023(12757)
2022(10481)
2021(9479)
2020(7852)
2019(17675)
2018(17425)
2017(33497)
2016(18077)
2015(19984)
2014(20016)
2013(19955)
2012(18536)
2011(16838)
2010(17416)
2009(16489)
2008(16489)
2007(15043)
2006(13694)
2005(12642)
作者
(52395)
(44116)
(43965)
(41007)
(27856)
(21122)
(19687)
(17269)
(16694)
(15792)
(14991)
(14692)
(14265)
(14050)
(13592)
(13176)
(12876)
(12772)
(12626)
(12619)
(10998)
(10997)
(10826)
(10325)
(9968)
(9869)
(9856)
(9801)
(8982)
(8762)
学科
(90418)
经济(90318)
(86795)
(68918)
企业(68918)
管理(62035)
(46645)
方法(34685)
农业(31368)
业经(30982)
数学(26724)
数学方法(26337)
中国(24609)
(23611)
地方(21584)
技术(18154)
(17437)
(17277)
财务(17237)
财务管理(17219)
企业财务(16275)
(15959)
(14884)
理论(14815)
(14478)
贸易(14463)
(14273)
(14005)
(13912)
(13512)
机构
学院(268915)
大学(258642)
(117161)
经济(115053)
管理(109003)
理学(93307)
理学院(92399)
管理学(90886)
管理学院(90396)
研究(88164)
中国(70939)
(57733)
(54378)
(51667)
科学(51503)
(44312)
农业(43733)
(43356)
业大(42584)
中心(41318)
财经(40308)
研究所(39501)
(36400)
(34313)
北京(34117)
经济学(33806)
(33222)
师范(32941)
经济管理(31936)
(30743)
基金
项目(171313)
科学(137383)
研究(129129)
基金(124228)
(106320)
国家(105194)
科学基金(92515)
社会(84808)
社会科(80142)
社会科学(80123)
(70851)
基金项目(65273)
自然(57710)
教育(57621)
自然科(56456)
自然科学(56447)
(56385)
自然科学基金(55450)
编号(53487)
资助(49972)
(42773)
成果(41562)
(38684)
(38570)
重点(37749)
(37508)
课题(36317)
创新(35270)
发展(35112)
国家社会(34746)
期刊
(144763)
经济(144763)
研究(78382)
(61069)
中国(58327)
管理(43792)
农业(41159)
(40782)
科学(37364)
学报(36216)
业经(30960)
大学(29311)
(28794)
金融(28794)
学学(28018)
技术(26609)
教育(26324)
(21457)
经济研究(20591)
财经(19747)
问题(19311)
(17062)
技术经济(16767)
世界(14866)
农村(14811)
(14811)
农业经济(14613)
商业(13841)
统计(13717)
经济问题(13511)
共检索到419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化  钱友山  
针对大城市郊区农业在全国农产品大流通下受到冲击,资源与环境、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制约日益严重的问题,提出了走出“发展即增长”的误区;以“流通”替代“自给”;以“城乡一体化”替代“单向服务”;跳出“政治农业”的束缚,树立资源优化配置意识,发展高价位农产品;增强生态意识,改变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以“综合”替代“单一”、“局部”;政府职能转变,农业现代化的主体由政府逐渐让位于农民的新观念。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鸿潜  苏碧照  林艳清  
调整种植结构 探索城郊型农业发展方向福建沙县农技站吴鸿潜沙县凤岗镇农技站苏碧照,林艳清凤岗镇位于沙县城关、地处闽西北鸿三明,南平两市之间。气候温和,水热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地势较为平坦,水陆交通方便,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全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庄晋财  唐桂林  
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南宁市城郊型农业发展已面临着种种挑战,依据南宁市现有条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都市农业是南宁今后农业发展的理想选择,并对南宁市发展都市农业应注意的有关问题作了探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龙庭  庄菊明  
本文在分析上海浦东新区发展城郊型现代化农业的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要求:以及市场运行机制转轨的客观需要,提出浦东新区城郊型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转轨,向特色农业、宾馆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外向型和城市复合型农业方向发展。最后提出一些实施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昕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郊型观光农业园逐渐成为辅助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受思想观念、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城郊型观光农业园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违背了新型城镇化的宗旨。为充分发挥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作用,需要充分理解观光农业园的概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坚持生态性、功能性等原则,探索出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全新模式和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常则民  
城郊型农业产业化途径常则民(河北省廊坊市委)河北省廊坊市地处京津之间,其农业是典型的城郊型农业。“八五”以来,廊坊市从区位优势出发,立足大市场,全方位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以强化产业要素建设、引导产业环节衔接、理顺产业运行机制的三步梯次递进步骤,走出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文怡  车代弟  
本文通过对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发展模式和现阶段面临问题的分析,并且以七里海生态观光农业园的规划为例,探讨北方城郊型观光农业园规划相关的可行的理论,并希望对未来我国北方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规划、建设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殷红霞  
城郊型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目标战略应该是稳中求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网点优势和熟悉民情的营销队伍等优势,做到支农和盈利目标兼顾。城郊型农村信用社在城区应采取市场利基者的经营战略。在农村,应对遍布各村的信用站加强管理,积极开展小额信贷等金融业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谢自强  
“城乡一体化”后,各大金融机构的竞争加剧,而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城郊型农村信用社在新形势下应如何开展支持“三农”工作;找准自身的定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福忠  张德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宝生  李伯海  邓志涛  李沛文  
皋兰县是甘肃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全县辖7乡1镇71个行政村,人口总数15.3万人,可耕地面积43.7万亩;人均耕地2.85亩,改革开放以前,皋兰走的是封闭的单一农业经济的路子,就农业、抓农业。结果由于路子窄,自然条件严酷,群众长期不得温饱。尽管国家年年给回销粮、拨救济款,仍有80%的农户要过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4年,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以城带乡、以大带小,发展甘肃经济”的战略决策之后,为了尽快改变皋兰的贫困落后面貌,县委、县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静涛  
城郊型农业是在社会需要和客观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其发展方向是都市型农业。对都市型农业的理论研究,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跳出国外、境外关于都市型农业概念的空间和内涵的描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型农业的新理论。发展我国的都市型农业,要以现有城郊型农业为起点,导入非自然的现代生产要素,并对其加以提升、改进,并相应建设生产、科研、市场、金融、社会服务与宏观管理六大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成升魁  闵庆文  谢高地  孙新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元  祖艳群  
本文以云南小甸头村为城郊型生态农业系统的典型研究对象,分析其种植业结构、物质循环6年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结果表明:①结构从传统单一种粮型向粮、林、果、菜商品经济型转变;②经济收入明显增加;③N、P和K输入逐年增加;④生态农业建设初期,N、P和K输出增加,但后期降低;⑤生态农业系统建设初期,N、P和K的产投比增加,平衡强度降低,但后期由于猪粪尿输入过量,导致系统物质输入增大,物质输出相对降低,产投比降低,平衡强度和盈余增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种植业持续发展的调控对策:①稳定粮食播种面积;②适当控制有机肥施入,减少N肥输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伟  李保明  
分析现有城市绿地在生态城市目标下存在生态效率低、经济性差、可参与性不足等问题,指出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的一种新形式,以其特有的产业化模式和现代田园景观,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满足城市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具有优势的城市生态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