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6)
- 2023(13960)
- 2022(12209)
- 2021(11633)
- 2020(9666)
- 2019(22557)
- 2018(22399)
- 2017(43319)
- 2016(23944)
- 2015(26959)
- 2014(26949)
- 2013(26362)
- 2012(24643)
- 2011(22209)
- 2010(22381)
- 2009(20284)
- 2008(19751)
- 2007(17154)
- 2006(15305)
- 2005(13302)
- 学科
- 济(91041)
- 经济(90937)
- 管理(67376)
- 业(61333)
- 企(49446)
- 企业(49446)
- 方法(39293)
- 数学(33829)
- 数学方法(33346)
- 农(27613)
- 中国(23859)
- 地方(23527)
- 学(22164)
- 财(22084)
- 业经(20394)
- 农业(18467)
- 环境(17503)
- 贸(16801)
- 贸易(16790)
- 易(16205)
- 制(15942)
- 理论(15465)
- 和(15437)
- 策(13800)
- 技术(13779)
- 划(13714)
- 务(13433)
- 财务(13367)
- 财务管理(13344)
- 银(13250)
- 机构
- 大学(332628)
- 学院(331848)
- 管理(131229)
- 济(126993)
- 经济(123952)
- 研究(114735)
- 理学(113308)
- 理学院(111939)
- 管理学(109863)
- 管理学院(109274)
- 中国(84686)
- 科学(73853)
- 京(73558)
- 财(58077)
- 所(57988)
- 农(56407)
- 研究所(53187)
- 中心(52185)
- 业大(51545)
- 江(49534)
- 北京(47020)
- 范(46922)
- 师范(46545)
- 财经(46173)
- 农业(44046)
- 院(42236)
- 经(41918)
- 州(40437)
- 师范大学(37735)
- 经济学(36247)
- 基金
- 项目(230700)
- 科学(180349)
- 研究(169230)
- 基金(165348)
- 家(144313)
- 国家(143086)
- 科学基金(122131)
- 社会(103695)
- 社会科(98014)
- 社会科学(97989)
- 省(89941)
- 基金项目(88596)
- 自然(80792)
- 自然科(78748)
- 自然科学(78725)
- 自然科学基金(77264)
- 教育(76981)
- 划(76822)
- 编号(70291)
- 资助(67854)
- 成果(57467)
- 重点(51790)
- 部(50061)
- 发(49780)
- 课题(48653)
- 创(47172)
- 创新(43969)
- 科研(43715)
- 大学(42341)
- 教育部(42270)
共检索到488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花林 张新时
城郊区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区域生态系统 ,是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空间结构逐步从城市向农村特征过渡的地带 ,具有强烈的异质性 ,是典型的生态敏感地区。本研究根据压力 -状态 -响应模型 ,从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状态、人文环境响应三个方面构建了一个 4层次的城郊区生态安全水平度量的指标体系 ,以此对北京海淀区 9个乡镇进行了分析 ,揭示了其存在的问题 ,并探讨了城郊区的生态安全对策。
关键词:
城郊区 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施昱年
研究目的:分析行业的主导性、土地要素依赖性、生产要素需求特征及其对自身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投入产出分析、聚类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结果:产业集群依赖于主导行业的发展,发展主导行业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的土地;主导行业以资本密集型行业为主,总营业收入高,能提供就业总量多;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生产效率较其他行业高,因此,行业的生产效率表现与其生产要素的依赖特征有关,但主导行业生产效率并非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最高。研究结论:主导行业土地生产效率并非行业最高,现行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产业发展忽略产业集群、行业差异与技术进步对产业的重要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天新 刘凤
破碎化是转型期中国大城市空间演化的重要特征,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空间破碎化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海淀区上地、清河街道为例,利用GOOGLE地图(1:1500比例尺,空间分辨率0.54m)和实地调研数据,选取地块密度、地块数破碎化指数、地块面积标准变异系数、地块形状破碎化指数与通道密度等五种指标,从地块的规模、形状与通道三个方面,对研究区空间破碎化程度与及其表现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快速城市化影响,研究区整体空间破碎化程度较高,特别表现在地块面积标准变异系数与地块形状破碎化指数较高,分别为1.574,0.313、0.177。上地街道多核跳跃式的发展模式,使其地块规模与通道破碎化特征...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珂 张立新 朱道林
学区制度下,通过支付更高价格购买学区房来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成为最常见且有效的途径。通过构建特征价格模型的定量化结果表明,北京市海淀区基础教育资源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显著,住宅所在学区的质量水平每下降一个等级,住宅价格平均降低2.33%;每增加一所重点学校的入学资格,住宅价格平均升高6.07%;住宅与学区内重点学校的最近距离每增加1%,住宅价格平均降低5.80%。学区间差异形成了住宅价格的初次增值,就近入学政策与户籍制度限制是教育资源资本化到住宅价格中的前提,学校间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学区房价格差异的根本原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磊 杜鹏
通过对大都市近郊游发展概貌的系统、准确分析把握。运用问卷调查和入户访问的统计数据分析,实证研究北京海淀区大西山近郊旅游的基本需求和行为特征。得出以自驾车为主的一日游,游客行为和需求主要集中在特色的休闲活动、餐饮等方面;花费构成比较单一,对生态环境优、基础设施全、休闲活动好的旅游目的地认知度高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西山旅游区开发的总体定位,设计旅游景观系统和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为大城市近郊旅游开发总结归纳出重点开发乡村旅游、文化休闲、生态旅游三个核心旅游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行为需求 旅游分析 海淀区大西山 北京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美风 汪德根 杨仪璇
新时代背景下,外来人口聚居区是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进程的重要平台和促进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区域。外来人口聚居区空间识别方法是开展外来人口聚居区相关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文章集成人口统计数据和高清遥感影像数据,构建了基于人口空间化的外来人口聚居区空间识别方法。基于此,以北京市海淀区为案例区,对社区尺度外来人口聚居区进行了识别,并采用分层抽样法对外来人口聚居区识别结果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人口空间化的外来人口聚居区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晓丽 班茂盛 宋吉涛 刘海燕
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及其增长方式转变进行科学合理评价,是提升城镇土地整理与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科学性、可比可量性、适中性、层次性、公平性和目标导向性等原则,综合考虑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从转变增长方式的角度,构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转变增长方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技术支持下的AHP模型与专家群民主决策支持下定性指标定量转化的赋权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系数;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指标体系的多目标多层次模糊综合测度模型计算综合评价指标值。以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为例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北部新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体现在水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友好等方面指数不高,今后应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转变增长方式 城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守邦 张诗阳 王向荣
【目的】基于活力影响构建城市滨河绿地评价体系,从不同维度探讨滨河绿地对其自身及周边街区活力的影响,为城市滨河绿地的评价方法及更新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构建递阶层次城市滨河绿地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组合赋权,TOPIS法进行数据综合。(2)采用地理探测器因子探测,评估滨河绿地准则层各维度质量、各指标层单一环境要素对场地和周边街区活力影响。(3)采用交互探测,评估各环境要素评价维度交互作用对场地和周边街区活力影响。【结果】(1)研究构建包含区位环境、河道空间形态、水岸空间形态、生态环境质量、设施服务质量、可达性6个准则层31个指标的城市滨河绿地评价模型。(2)海淀6段典型河段27个研究单元的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单元中,研究单元21最佳,研究单元26最差。河段中,土城沟、南长河评价较好;京密引水渠由于区位环境与可达性不佳,评价居中;永定河引水渠、小月河评价较差,归因于河道空间形态的局限性和生态环境质量较差。(3)指标层方面,场地活力与周边街区建筑密度、单元形状指数、外侧道路等级值显著相关,而周边建筑密度、单元文化和休憩设施密度对周边街区活力体现出高解释力。(4)准则层方面,单一维度准则层环境要素对场地活力影响有限,周围街区活力与设施服务质量相关性显著;双因子交互探测均呈现对活力解释的增强作用。区位环境与设施服务质量两者协同对场地活力和周边街区活力都有着最高解释水平。【结论】(1)研究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一定程度支撑城市滨河绿地系统性评估,并提供优化参考。(2)南长河和土城沟的总体品质较高,京密引水渠昆玉段需通过降低道路等级、增加人行天桥等方式提升滨河绿地可达性,而小月河、永定河引水渠等河段则应通过覆绿、近自然化改造等方式改善现状硬质驳岸,营建多类型亲水场所,并通过塑造多种乡土植物群落以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和多样自然风景。(3)总体建议方面,应重视区位环境条件,强调形态、品质与可达性的均衡发展,而在部分维度受限时,则应优先关注设施服务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建设。(4)实施策略方面,提升绿地边界形状不规则度,降低绿地与周边街区间的道路等级,是增强滨河绿场地活力的有效途径;而增加滨河绿地内部文化、休憩场所设施类型与密度,增加民众亲水机会,塑造更为开敞体验感受等则是提升周边街道活力的多种方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匡纬 李莎 周慧荻
为提升城市公园绿地使用效率,查找公园绿地分布布局短板,基于公平理念,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从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能力与社区人群需求出发,利用分级公园绿地服务覆盖率、地均绿地服务水平、人均绿地服务水平区位熵及可达性指标,通过优化可达性评价模型,提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精准化评价方法;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北京市海淀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公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海淀区大尺度城市公园绿地供给充足;海淀区社区型游憩绿地供给有待提高;海淀区"三山五园"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社区绿地可达性。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增加社区级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及增加社区到达绿地空间的便捷性。实证研究表明,提出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精准化评价模式能为城市公园绿地的更新及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利华 陈钢 徐晓新 刘会武
对城市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传统上以粮食为基础的人口承载力研究并不适合单一城市(城区)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本文构建以资源和环境子系统的承载力为中心的城市承载力模型,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基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城市承载力进行了案例研究,测算了海淀区未来的城市人口承载力,为海淀区通过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开发来提升城市人口承载力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城市(城区)进行人口承载力研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案例。
关键词:
人口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案例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永慧 严金明
研究目的:通过农地发展权的界定、细分和量化的研究,尝试解决中国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和外部性补偿问题。研究方法:理论研究与实例研究相结合。研究结果:农地发展权可以细分为基本发展权、实体发展权和虚拟发展权;在三项权利关系中,基本发展权是基础,实体发展权是主体,虚拟发展权是延伸;基本发展权价值归国家以解决外部性问题,实体发展权价值由国家和农地产权人共享,虚拟发展权价值归被限制开发农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研究结论:农地发展权应该界定为国家与农地产权人共享的土地产权,并以海淀区北部地区农地非农化为例,进行了农地发展权量化和分配测算,政府的土地外部性补偿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同时农民得到了较高的土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范静静 周晓光 杨萌柯 周红艳
基于对北京市海淀区快递服务现状的调研,以解决快递行业在城市中发展的问题为目标,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对各个快递企业的实地调研和访谈,对快递行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海淀区快递末端配送给出了建议,提出应在结合现有分布的实体店和第三方末端快递服务点的情况下,建立上层共同配送分拣中心,并进行车辆统一规划并将快递配送到末端客户手中的共同配送服务模式。
关键词:
城市末端配送 电子商务 快递 共同配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滔 陈晓荣 李志华
由于影响地价的外部作用力在空间分布上明显不均衡,造成城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异的性状,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价格的空间性状表现出一定的演化规律。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为例,系统分析了商业、住宅、工业用地的价格空间性状及其演化规律。
关键词:
土地价格 空间性状 演化 城市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严金明 汤怀志
后工业化城市区域:土地利用需要更精细土地功能是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核心,土地整治围绕提升土地功能,不断改造利用不当、利用不足的土地,以持续激发区域发展活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那些率先进入后工业化发展时期的典型区域、如北京市海淀区等,其土地利用已经进入为国际大都市服务的新阶段。需要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的效率和品质,土地整治也不能再停留于分散零碎、目标单一的"自发式"整治活动,而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洪莉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在经济科技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对于科技产业的贡献成为企业和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北京市海淀区作为我国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具有加快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培养足量和优秀产业人才、服务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在分析北京市海淀科技产业人才需求与区域职业教育人才培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经济科技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科技产业发展 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都市型观光农业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以北京海淀区观光农业发展为例
乡村景观分类的方法探析——以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村为例
大城市近郊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向——北京市海淀区农村金融体制的调
基于促进交往的城市老年人第三场所探析--以北京市海淀区和朝阳区为例
城市消费者对HACCP认证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海淀区超市购物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
大都市边缘区乡镇土地集约利用与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4镇为例
城市经济脆弱性评价研究——以北京海淀区为例
北京市海淀区建设新型林业初探
土地资源评价原则与方法——以北京市郊区为例
进城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分析——以北京市海淀区建筑工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