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6)
- 2023(11663)
- 2022(9455)
- 2021(8757)
- 2020(7369)
- 2019(16294)
- 2018(16062)
- 2017(30873)
- 2016(16577)
- 2015(18254)
- 2014(17814)
- 2013(17877)
- 2012(16436)
- 2011(14534)
- 2010(14777)
- 2009(14162)
- 2008(14265)
- 2007(12988)
- 2006(11681)
- 2005(10511)
- 学科
- 业(83815)
- 济(75017)
- 经济(74930)
- 企(66356)
- 企业(66356)
- 管理(57807)
- 农(46872)
- 农业(31538)
- 业经(29334)
- 方法(28765)
- 财(22532)
- 数学(19994)
- 数学方法(19847)
- 务(17451)
- 财务(17445)
- 财务管理(17431)
- 中国(16633)
- 企业财务(16445)
- 技术(15896)
- 制(15446)
- 地方(15081)
- 策(14575)
- 理论(13898)
- 划(13181)
- 和(12887)
- 体(12592)
- 贸(11985)
- 贸易(11979)
- 易(11575)
- 农业经济(11121)
- 机构
- 学院(241641)
- 大学(229517)
- 济(99870)
- 管理(98461)
- 经济(97922)
- 理学(84479)
- 理学院(83612)
- 管理学(82431)
- 管理学院(81971)
- 研究(74811)
- 中国(61572)
- 农(52654)
- 京(48388)
- 财(45040)
- 科学(44846)
- 农业(39778)
- 江(39143)
- 业大(38312)
- 所(36400)
- 中心(36208)
- 财经(35682)
- 研究所(32569)
- 经(32211)
- 范(31463)
- 师范(31251)
- 州(30750)
- 北京(30002)
- 经济管理(28702)
- 经济学(28240)
- 院(26951)
- 基金
- 项目(157117)
- 科学(125659)
- 研究(119674)
- 基金(114146)
- 家(97453)
- 国家(96374)
- 科学基金(84963)
- 社会(78186)
- 社会科(73569)
- 社会科学(73549)
- 省(64176)
- 基金项目(62078)
- 自然(53594)
- 自然科(52280)
- 自然科学(52270)
- 教育(51951)
- 自然科学基金(51382)
- 划(51075)
- 编号(50067)
- 资助(44742)
- 成果(37569)
- 业(36155)
- 发(35903)
- 创(35144)
- 重点(34085)
- 部(34004)
- 课题(32958)
- 创新(31868)
- 国家社会(31776)
- 制(31459)
- 期刊
- 济(126623)
- 经济(126623)
- 研究(67023)
- 农(55811)
- 中国(46905)
- 农业(37816)
- 财(36721)
- 管理(36207)
- 科学(33612)
- 学报(30642)
- 业经(29264)
- 大学(24907)
- 学学(23931)
- 融(23247)
- 金融(23247)
- 技术(21373)
- 业(19859)
- 教育(18919)
- 问题(17233)
- 经济研究(17057)
- 财经(16828)
- 经(14579)
- 农业经济(14408)
- 农村(14358)
- 村(14358)
- 技术经济(13724)
- 资源(13673)
- 世界(12951)
- 版(12635)
- 现代(12564)
共检索到363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研究目的:以石榴红农场为例,对城郊休闲农业景观地的游憩价值进行估算。研究方法:在对样本游客及农庄调查的基础上,应用TCM的两种基本模型ZTCM和ITCM进行估算。研究结果:(1)ITCM和ZTCM两种模型对环境资源游憩效益的估算存在一定差异。本案例中,ZTCM估算的游憩价值界于ITCM线性需求函数和半对数需求函数的估计值之间,其中ITCM线性需求函数的估计值低于ZTCM的估算值,仅是后者的68.81%;而半对数旅游需求函数对游憩效益的估计值则高于ZTCM的估计值,两者的比值为1.55∶1。(2)同一模型(ITCM)中,不同旅游需求函数设定下所估算出的游憩效益显著不同,需求函数的选择直接关系估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孔德帅 李玉新 靳乐山
生态涵养区承担着为都市提供各种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职能,城郊旅游业对于生态涵养区在各种产业限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京市珍珠泉景区的实地调研,运用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TCIA)和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珍珠泉景区休闲农业的游憩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2015年珍珠泉景区休闲农业的游憩价值分别为3386.85万元和1912.08万元,且该结果具有较高的收敛有效性;都市生态涵养区休闲农业景观的游憩价值远高于其传统农业产值。基于此,认为提升休闲农业景观的游憩价值,促进当地城郊旅游业发展,是带动都市生态涵养区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都市生态涵养区 休闲农业 游憩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湃 凌雪冰 张安录
研究目的:以武汉市和平农庄为例,对休闲农地的存在价值进行估算。研究方法:在武汉市对和平农庄样本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条件价值法(CVM)进行估算。研究结果:(1)年龄与支付意愿呈显著负相关;(2)被调查者是否为公务员与支付意愿值显著负相关;(3)取支付意愿值的中位值41.5元计算得出和平农庄的存在价值为33684166.67元。研究结论:休闲农地的存在价值量巨大,应在估算农地总价值及农地保护决策中引起重视。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存在价值 条件价值法 休闲农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剑平 刘承良 颜琪
本文从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影响等角度实证分析了石榴红村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感知和态度。在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以及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认知和态度:居民对乡村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强于负面影响,对乡村旅游普遍持欢迎态度,处于Doxey阶段理论的初期阶段。但是,因从业人员素质低,认识理念存在差异,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部分居民开始滋生不满情绪;同时,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程度和层次较低,旅游经营权的产权归属意识不清,因此,有待依据旅游社会交换理论开展有居民参与的深度旅游开发。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居民 感知 态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银莺 陈莹 任艳胜 张安录
都市休闲农业将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利用农田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融合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等人文景观,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游憩和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文章以武汉市和平农庄为例,应用旅游成本法(TCM)和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估算该农庄农地的非市场价值。在对农庄及247位受访游客随机抽样调查获取数据的基础上,研究表明:①和平农庄2006年总的消费者剩余(Total consumer surplus,TCS)在1 591.36×104元,游客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CS)530.45元/人,约为旅游平均费用的2.6倍,休闲农庄农地景观年均游憩价值397 845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柯新利 李红艳 刘荣霞
揭示耕地景观游憩功能的供给能力与其可达性的空间匹配格局,可以为耕地景观游憩功能的合理布局、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以武汉市为例,采用指标评价法和专家打分法,结合GIS空间分析,建立了耕地景观游憩功能的空间格局研究框架,对耕地景观游憩功能的供应潜力、可达性、及两者空间匹配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市耕地景观游憩功能供应潜力的空间分布呈现从中心城区边缘向外逐渐降低的格局;(2)武汉市耕地景观游憩功能可达性呈现"中西部高,边缘低"的分布格局;(3)根据耕地景观游憩功能的供应潜力与可达性的空间匹配关系,将武汉市耕地景观游憩服务分为四类:高供应-高可达,高供应-低可达,低供应-高可达,低供应-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进云 杨微 乔荣锋
农地游憩价值是农地资源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农地游憩价值的评估,可以促进城郊农地的合理有效利用,为纠正市场配置农地资源失灵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庄园和水高庄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共获得765份有效样本数据,运用改进后的旅行成本法,在剔除了非游憩价值部分和评估区域内非农地部分,分别对比评估了两庄园内农地的游憩价值。结果显示,杨柳青庄园和水高庄园游客的人均消费者剩余分别为86.98元和94.15元,人均旅行费用为386.16元和322.03元;杨柳青庄园农地年游憩价值为2.62亿元,单位面积游憩价值为628.90万元/hm2;水高庄园农地年游憩价值为2.19亿元,单位面积游憩价值...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绍简
武汉市城郊农业发展的新思路董绍简(一)要充分认识新阶段“三农”工作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世纪之交的武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其一,目前全国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正日益形成。武汉市地处华中、九省通衢,已建立了武泰闸、三角塘等一批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文斌 吴次芳 戴美琪 汪友结 吴泽斌
本文选择典型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地作为研究区域,主要对旅游开发后一定时期内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所产生的微观经济社会影响进行研究。通过设计经济社会影响感知指标,采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法调查了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后一定时期内社区居民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对社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方式、收入用途、收入效应、就业形势和就业观念等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社区居民收入和就业影响因子主要集中在收入水平与收入用途影响、生活成本与经营意识影响、就业观念与劳动特征影响和收入方式与就业形势影响等4个具体因子上,社区居民对4个因子的感知强度有所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佑成 范水生
[目的]休闲农场的非使用价值是其总价值的重要内容,准确评估其非使用价值对于促进休闲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游客支付意愿的高低直接影响非使用价值的评估,探究游客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对提高游客支付意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从游客认知因素,休闲农场自身软硬件条件等因素综合探究其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以千江月休闲农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采用CVM方法评估其非使用价值并利用Logit模型分析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休闲农场年支付总额即休闲农场非使用价值估测在78. 868 24万~91. 461 04万元;游客的认知程度对支付意愿影响显著,休闲农场的软件硬件环境因素也对游客的支付意愿产生显著影响。从影响效应来看,休闲农场住宿条件,以及认知因素中农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主体意识对游客支付意愿影响最大。最后,还提出了游客对不同意愿支付水平的临界标准。[结论]该文从提高公众认知度,改进农场软硬件条件以及重视个性化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继松 曾雅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十三五"规划期间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尤其休闲农场作为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休闲农业的重要载体,不但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土地荒废现象、带动相关旅游业发展,还能使广大农业从业者从中受益,并为城市居民提供全新的短途旅游目的地。在界定休闲农场定义的基础上,梳理大连市休闲农场发展历程,通过调研将大连市休闲农场的类型确定为休闲观光型、特色产业型、有机生态型和农业体验型;从大连市休闲农场发展现状出发,针对存在的融资难、扶持政策未落实,交流与合作不通畅,缺乏宣传、无知名品牌,管理水平低和基础设施薄弱等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经营者的联动与合作,拓展宣传渠道、树立知名品牌,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逢军
国民休闲背景下的城市游憩空间意象特征分析对于规划建设具有幸福感、特色性、宜居宜游的城市游憩地有特殊重要意义。以城市居民游憩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地图、访谈调查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游憩空间意象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居民游憩认知地图绘图过程与特征的差异性导致了其认知地图类型的差异性,反映了居民独特的绘图空间思维、不同的空间组织方式以及别样的游憩环境心理;②游憩意象要素以路径、标志和节点的等级层次较高,意象内容则以广场、游憩商务中心与特色休闲街区、重要景观路桥、特色建筑物(群)和历史文化遗产与古迹地为主;③意象空间格局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具有强烈的市中心内聚倾向;④"革命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本文应用旅游成本法(Travel Cost Method,TCM)的两种基本模型区域旅游成本法(Zonal Travel Cost Method,ZTCM)和个人旅游成本法(Individual Travel Cost Method,ITCM)估算武汉市和平农庄农地景观的游憩价值。研究表明,休闲生态农庄的农地景观年游憩效益是传统种植收益(4628.10元/公顷)的85.96~107.55倍,游憩价值是农地价值构成中无法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大均 胡静 陈君子
以武汉市224家主要休闲旅游地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法、Ripley’s K(d)函数以及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类型休闲旅游地空间结构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①休闲旅游地趋于凝聚型分布,不同类型休闲旅游地集聚化程度差异明显,其中,休闲旅游地在空间上主要呈"大分散、小集聚"和"小分散、大集聚"两种分布模式。②休闲旅游地总体上由中心向外逐渐递减,圈层性结构明显,不同类型休闲旅游地地域分布具有差异性。③休闲旅游地空间分布呈倒"U"型结构,具有显著的集聚特性,不同类型休闲旅游地空间集聚尺度差异较大。④经济基础、人口分布、资源禀赋以及交通状况等是影响休闲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类型休闲旅游地的影响具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
休闲旅游地 空间结构 影响因素 武汉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