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3)
2023(11214)
2022(9398)
2021(8591)
2020(7269)
2019(16349)
2018(16154)
2017(31943)
2016(16869)
2015(18494)
2014(18172)
2013(17904)
2012(16394)
2011(14772)
2010(15128)
2009(14023)
2008(13346)
2007(11856)
2006(10611)
2005(9539)
作者
(50630)
(42328)
(42217)
(40120)
(26943)
(20366)
(18889)
(16451)
(16028)
(14913)
(14644)
(13911)
(13643)
(13466)
(13176)
(13044)
(12630)
(12176)
(12073)
(12060)
(10652)
(10484)
(10369)
(9714)
(9657)
(9439)
(9150)
(8930)
(8503)
(8149)
学科
(93277)
经济(93205)
管理(48884)
(46356)
方法(37821)
(37215)
企业(37215)
数学(34596)
数学方法(34063)
地方(20229)
(19380)
(19309)
中国(19229)
(17114)
业经(16719)
(13886)
贸易(13879)
(13757)
地方经济(13595)
农业(13450)
(13437)
(11692)
环境(11689)
财务(11659)
财务管理(11629)
(11380)
金融(11380)
(11149)
银行(11107)
企业财务(11093)
机构
学院(246260)
大学(244716)
(113862)
经济(111986)
管理(94527)
研究(85215)
理学(82587)
理学院(81647)
管理学(79971)
管理学院(79542)
中国(64854)
科学(52330)
(50181)
(49063)
(44709)
(43643)
研究所(39848)
财经(39195)
业大(38867)
中心(37696)
经济学(36426)
(35691)
(35593)
农业(35202)
经济学院(32633)
北京(31245)
(30226)
财经大学(29123)
(28334)
师范(27897)
基金
项目(166334)
科学(131467)
基金(123726)
研究(113257)
(110099)
国家(109276)
科学基金(93923)
社会(75890)
社会科(72270)
社会科学(72250)
基金项目(65137)
(64976)
自然(62621)
自然科(61267)
自然科学(61250)
自然科学基金(60179)
(54303)
教育(51739)
资助(51733)
编号(42373)
重点(37877)
(36300)
(36080)
(34567)
创新(32460)
国家社会(32339)
科研(32158)
成果(32089)
计划(31552)
教育部(31096)
期刊
(125064)
经济(125064)
研究(72418)
中国(44276)
学报(41820)
(39197)
科学(38005)
(37954)
管理(35662)
大学(31465)
学学(30578)
农业(25713)
(23329)
金融(23329)
经济研究(23042)
技术(21413)
财经(20404)
业经(18712)
(17663)
教育(16483)
问题(16002)
统计(15363)
技术经济(14712)
(14030)
(13601)
商业(12704)
决策(12477)
(11969)
(11290)
世界(11087)
共检索到360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云  
如何有效利用城投债资金促进经济增长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议题。本文在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考察了城投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008—2016年城市层面的数据检验了城投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由于同时受到经济增长率和实际债务利息率的影响,城投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城投债资金比例上升将会促进经济增长。估计结果表明,城投债规模增大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明显,且二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倒U形关系。进一步来看,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城投债比率上升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这为政府有效利用城投债资金提供了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浩宇  刘园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分析城投债规模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选取2008-2016年全国30个省份共4077只城投债发行数据为样本。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城投债规模将会显著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但是,当城投债规模超过某个阈值时,会对地方经济增长造成负向影响。城投债发行规模与政府作用力的交互作用在城投债规模与地方经济呈正相关时起抑制作用,在城投债规模与地方经济呈负相关时起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超  
分税制改革后所出现的"土地财政"与"城投债",既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注入了必要的财力,也为地方财政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文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定量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深刻揭示土地财政、城投债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利弊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浩宇 刘 园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的高速扩张对地方经济造成的影响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鉴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信息不够透明,通过分析城投债规模以判断地方政府债务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本文选取 2008-2016 年全国 30 个省份共 4077 只城投债发行数据为样本。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城投债规模将会显著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但是,当城投债规模超过某个阈值时,会对地方经济增长造成负向影响。城投债发行规模与政府作用力的交互作用在城投债规模与地方经济呈正相关时起抑制作用,在城投债规模与地方经济呈负相关时起促进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哲希  任嘉杰  陈小亮  
在提出测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新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所测算的数据,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的双重视角,全面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债务规模而言,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低时,增加债务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高时,进一步增加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会减弱。就债务结构而言,当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占比过高时,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更为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隐性债务对民间投资的挤出作用更强。因此,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应采取"一刀切"的策略,而应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两个视角综合考量,为各地量身打造防范与化解债务风险的最优策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苏航  魏修建  张美莎  
"营改增"政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城投债规模增加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双重差分法考察"营改增"政策对城投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识别出地方财政赤字的中介传导作用。研究表明:处于实验组的城市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前没有因减收的预期而增加城投债发行规模;"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地方政府显著扩大城投债规模,这种现象在东部地区尤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赤字是"营改增"影响城投债发行规模的中介机制。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解释城投债发行规模在国家管控下不减反增的原因,并为如何在"营改增"背景下规范发展城投债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力  张宁  
文章将影响北京市金融发展的因素分为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三个方面,并采用1991—2013年间北京市年度金融数据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兰云  
本文利用我国各省份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了我国各省份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途径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包含省份之间地理空间距离和经济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然后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别研究了R&D投入对各省份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空间相关性,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来看,一个省份的R&D投入能够通过四条途径作用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其中一条是直接影响,一条是间接影响,另外两条是通过空间溢出形成的间接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哲希  王兆瑞  陈小亮  陈彦斌  
近年来,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而政府债务负担不断攀升的局面,那么政府部门能否进一步加杠杆从而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我国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的典型特征,收集了全球35个主要经济体2001-2018年的季度数据,从外债占比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概率,因此可以视为政府债务问题的“安全垫”,这有助于拓宽政府部门的加杠杆空间;另一方面,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会通过“外债占比偏低-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减弱-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减弱”和“外债占比偏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减弱-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减弱”这两条机制,弱化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因此,外债占比偏低是我国在“防风险”方面的一大优势,使得中央政府具有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从而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但是,政府债务过于依赖内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稳增长”方面的作用。未来我国可以适度优化外债规模,更好地在“防风险”与“稳增长”中寻求动态平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常盛  柏满迎  
本文选取来自IMF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WEO)中G20集团全部国家及地区在2001—2016年的实际人均GDP增长率、国家财政赤字或盈余率和公债规模占GDP比率三个变量,对其做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其结果显示公共债务与经济增长双向互为Granger原因,更重要的是二者的这一因果关系主要表现在长期经济发展中。同时,本文对20个国家资本形成总额、实际人均GDP、公共债务负担率、实际人均GDP增长率、人口增长率、私营部门信贷总额占GDP的比率、老年人抚养比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本文构建一个两部门内生增长迭代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考察不同财政规则下财政政策变化对长期经济增长和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财政规则下,财政政策变化对长期经济增长和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凸显出财政规则对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和控制政府债务规模的重要作用。总体而言,允许发行公债为公共物质资本投资融资的原始赤字规则更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和改善政府财政状况,但经济均衡的稳定性将随公共物质资本投资力度增加变得较为脆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常盛  柏满迎  
本文选取来自IMF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WEO)中G20集团全部国家及地区在2001—2016年的实际人均GDP增长率、国家财政赤字或盈余率和公债规模占GDP比率三个变量,对其做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其结果显示公共债务与经济增长双向互为Granger原因,更重要的是二者的这一因果关系主要表现在长期经济发展中。同时,本文对20个国家资本形成总额、实际人均GDP、公共债务负担率、实际人均GDP增长率、人口增长率、私营部门信贷总额占GDP的比率、老年人抚养比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以及资本形成额占GDP的比率等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横截面及面板回归,结果显示公共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存在负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静  
本文研究了政府审计在城投债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倒U型关系,当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正相关时,政府审计能够提高城投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当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负相关时,政府审计能够减少城投债降低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地区政府审计力度对经济发展影响差异显著。并从各地区应有效判断其地方债规模、全面有效落实地方政府审计和各地区的发债决策应根据其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处理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静  
本文研究了政府审计在城投债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倒U型关系,当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正相关时,政府审计能够提高城投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当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负相关时,政府审计能够减少城投债降低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地区政府审计力度对经济发展影响差异显著。并从各地区应有效判断其地方债规模、全面有效落实地方政府审计和各地区的发债决策应根据其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处理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严成樑  龚六堂  
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R&D驱动经济增长模型,并进一步考察了R&D规模和R&D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R&D规模越大,经济增长率越高;基础研究支出占R&D总支出的比例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1998—2009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R&D规模和R&D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R&D规模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相对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而言,基础研究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相对于科研机构和企业R&D支出而言,高等学校R&D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应提高我国R&D支出的使用效率,同时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