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8)
- 2023(8544)
- 2022(6429)
- 2021(5767)
- 2020(4618)
- 2019(10421)
- 2018(9956)
- 2017(20000)
- 2016(10441)
- 2015(11638)
- 2014(11422)
- 2013(10917)
- 2012(9593)
- 2011(8390)
- 2010(8757)
- 2009(8756)
- 2008(7710)
- 2007(7311)
- 2006(6625)
- 2005(6360)
- 学科
- 济(42247)
- 经济(42204)
- 管理(32502)
- 业(30888)
- 融(26480)
- 金融(26480)
- 企(25654)
- 企业(25654)
- 银(23473)
- 银行(23468)
- 行(22799)
- 中国(22282)
- 财(16773)
- 方法(14403)
- 制(13090)
- 数学(12638)
- 农(12596)
- 数学方法(12585)
- 地方(12162)
- 业经(11981)
- 中国金融(11171)
- 务(10037)
- 财务(10010)
- 财务管理(9987)
- 企业财务(9253)
- 体(8594)
- 农业(8477)
- 贸(8318)
- 贸易(8304)
- 易(8022)
- 机构
- 学院(140467)
- 大学(139429)
- 济(63771)
- 经济(62446)
- 管理(52769)
- 研究(46582)
- 中国(44787)
- 理学(44137)
- 理学院(43751)
- 管理学(43207)
- 管理学院(42935)
- 财(35119)
- 京(28511)
- 财经(26751)
- 中心(24485)
- 经(24313)
- 科学(23367)
- 所(22368)
- 经济学(21806)
- 江(21682)
- 融(21077)
- 金融(20652)
- 银(20484)
- 财经大学(20078)
- 银行(19772)
- 经济学院(19688)
- 研究所(19498)
- 农(19151)
- 行(18405)
- 州(18297)
- 基金
- 项目(87374)
- 科学(69451)
- 研究(67528)
- 基金(64317)
- 家(54143)
- 国家(53707)
- 科学基金(47208)
- 社会(45041)
- 社会科(42946)
- 社会科学(42934)
- 省(33808)
- 基金项目(33147)
- 教育(29888)
- 自然(27660)
- 编号(27356)
- 划(27285)
- 自然科(27112)
- 自然科学(27107)
- 自然科学基金(26655)
- 资助(26089)
- 成果(23094)
- 重点(19588)
- 发(19569)
- 国家社会(19428)
- 部(19321)
- 课题(18747)
- 创(18745)
- 性(18397)
- 制(17917)
- 创新(17573)
共检索到230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天芸 扶青 吴泽桐
基于2006-2019年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4877只城投债数据,实证检验2014年后实施的剥离政府融资职能政策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城投债融资成本变化的影响,据此探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在政策实施后是否更市场化。实证结果显示,担保条款、区域、主体评级、含权等因素在该政策实施后显著影响城投债的发行利差,表明"城投信仰"发生了转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市场化水平得到提升。进一步讨论发现,在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后,担保条款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的效应在地区和城投债发行主体评级两个维度存在差异,担保条款显著降低了东部地区城投债的融资成本和主体评级较低城投债的融资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温来成 张偲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由来已久,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大量举借银行贷款和发行城投债,该问题进一步凸显。本文对2012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城投债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与总结,论述了推进《预算法》修改、允许地方发行市政债券的财政体制条件研究等今后城投债管理还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并从提高中央财政本级收入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保证中央财政对全国债务风险的调控能力、为城投债向市政债券等规范的地方债转化创造体制条件等方面,对城投债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投融资平台 城投债 发展前景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潘理权 程霞珍 吴义达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引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载体。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系列政策逼迫下,分类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市场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面对平台公司存量债务高、经营性资产不足、不愿转害怕转等问题,需要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平台转型发展方向、有效化解存量债务、整合重组平台资产、提供转型发展政策支持、防范化解市场化转型风险等推进融资平台公司的市场化转型。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融资平台公司 市场化转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田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能否突破融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走市场化道路是平台摆脱困局,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关键和唯一可行方案。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要努力将管控、投资、融资三者结合起来,深入贯彻市场化,加强创新,最终推动平台科学、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融资困境 市场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谭中明 邢成娟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财务状况分析(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负债状况分析具体如下:(1)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状况看,资产规模迅速增长。以某新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为例(如图1),可以看出,该新区城投资产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格局,从资产变动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德忠 唐雁
根据目前国家政策导向,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必须尽快与地方政府脱钩,向市场化转型。成立于1999年的H市城投公司是H市最大、最典型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本文根据H市城投公司的财务环境和公司本身的财务数据,利用F分数模型和国务院公布的2014年公益性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分析该公司的财务风险并提出风险防范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全厚
地方政府投融资是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在非竞争性或者竞争性较弱的领域而进行的投融资行为。一般来说,地方政府投融资活动所涉及的主要领域是基础产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交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舒春燕 冷知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既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中部地区Y市推进辖内投融资企业"1+5+N"改革探索的实例,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面临的障碍和困境,提出了平台转型应加快资源整合、完善治理结构、提升融资能力、防范投融资风险等政策建议,对各级政府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完善投融资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冀宁
文章设计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控制预警体系,提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并对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弋代春 樊纲治
地方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预算外的重要融资渠道,为地方公共设施的开发建设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作用。根据土地市场的微观交易数据,2000年至201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共成功竞获了3395宗城市土地。探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参与土地市场的购地行为,有助于我们认清这些融资平台的经营状况与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从而更好地窥视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和债务压力。我们的研究发现,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程度、地方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及地方预算内财政缺口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参与土地交易均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地方融资平台 土地市场 土地财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理平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高负债率融资可能导致地方政府信用风险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风险。资产证券化融资是一种收入导向型的结构化融资方式,通过将已经投入运行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未来现金收入进行证券化,可以释放固化在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大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和拓展融资渠道。尽管资产证券化融资在国内早有先例,但要使其普遍应用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尚面临一些障碍,需要完善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证券信用评级体系和规范资产证券化的市场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国俊
相对于各种不同途径的地方政府隐性及或有负债而言,市政债应是地方政府融资机制市场化、阳光化的路径选择最近,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又引起了各方面关注,包括对地方政府是否面临财政悬崖问题的探讨,也给银行业风险管理、资本市场和监管层带来了很大挑战。2012年底,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展改革委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要求停止违规采用集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俊 王亮亮 沈晓峰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近年来不断累积,导致担负一方经济建设重任的地方政府背负着巨大的偿债压力。金融生态环境决定了市场主体的外部融资条件,势必也会影响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成本,然而鲜有学术文献尝试探讨二者间关系。鉴于此,本文以2006-2012年期间的省级城投债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金融生态环境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为地方政府筹措资金创造条件,有效地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地方的经济基础越好,当地政府债务融资的成本越低,这在财政分权程度也比较高的地区更为明显;地方政府治理水平越高,政府债务融资的成本越低,尤其是在法律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类承曜
地方政府债务合约中存在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巨大的代理成本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如果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就会过度举债,引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特别是由于中国政治体制、金融市场与传统的财政学理论描述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我国地方政府代理成本和外部性问题十分严重,中国地方政府会过度举债。因此,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规范性管理十分必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