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7)
- 2023(11705)
- 2022(10384)
- 2021(9842)
- 2020(8078)
- 2019(18933)
- 2018(18918)
- 2017(37216)
- 2016(20347)
- 2015(22854)
- 2014(22825)
- 2013(22586)
- 2012(20787)
- 2011(18796)
- 2010(18917)
- 2009(17168)
- 2008(16754)
- 2007(14580)
- 2006(13016)
- 2005(11373)
- 学科
- 济(80838)
- 经济(80748)
- 管理(59991)
- 业(56727)
- 企(47548)
- 企业(47548)
- 方法(35649)
- 数学(30643)
- 数学方法(30251)
- 中国(23529)
- 农(21705)
- 财(20066)
- 地方(18854)
- 业经(17723)
- 学(16717)
- 贸(14420)
- 贸易(14414)
- 农业(14387)
- 策(14155)
- 制(14021)
- 易(13972)
- 理论(13852)
- 环境(13197)
- 和(13165)
- 技术(12724)
- 划(12445)
- 务(12370)
- 财务(12305)
- 财务管理(12284)
- 企业财务(11620)
- 机构
- 大学(286799)
- 学院(286253)
- 管理(117987)
- 济(113794)
- 经济(111058)
- 理学(102298)
- 理学院(101156)
- 管理学(99569)
- 管理学院(99022)
- 研究(96216)
- 中国(69952)
- 京(61569)
- 科学(59131)
- 财(51805)
- 所(47250)
- 研究所(43027)
- 中心(42831)
- 农(41982)
- 财经(41464)
- 江(41441)
- 业大(40909)
- 北京(39045)
- 范(38931)
- 师范(38670)
- 经(37677)
- 院(35553)
- 州(33958)
- 农业(32646)
- 经济学(32549)
- 师范大学(31253)
- 基金
- 项目(196372)
- 科学(154981)
- 研究(145989)
- 基金(142132)
- 家(122403)
- 国家(121363)
- 科学基金(105116)
- 社会(90888)
- 社会科(86107)
- 社会科学(86084)
- 省(75963)
- 基金项目(75945)
- 自然(68746)
- 自然科(67105)
- 自然科学(67093)
- 教育(66600)
- 自然科学基金(65865)
- 划(64182)
- 编号(60575)
- 资助(58477)
- 成果(49563)
- 重点(43256)
- 部(43239)
- 发(42024)
- 课题(41589)
- 创(40342)
- 创新(37486)
- 教育部(37215)
- 项目编号(37149)
- 科研(36748)
- 期刊
- 济(125529)
- 经济(125529)
- 研究(87268)
- 中国(50172)
- 管理(43085)
- 学报(40584)
- 科学(39686)
- 农(37832)
- 财(36963)
- 教育(32553)
- 大学(30932)
- 学学(28947)
- 农业(26549)
- 技术(24363)
- 融(24361)
- 金融(24361)
- 业经(20709)
- 经济研究(19279)
- 财经(19163)
- 问题(17816)
- 经(16209)
- 图书(15873)
- 理论(14631)
- 现代(14323)
- 科技(13864)
- 技术经济(13836)
- 实践(13578)
- 践(13578)
- 业(13055)
- 发(12756)
共检索到415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燕丽 汪旭颖 贺晋瑜
细颗粒物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根据我国74个重点城市PM2.5年均浓度监测数据,分析了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状况和区域分布特征。结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国十条"的要求,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空气污染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管理需求的差异,提出了不同区域城市PM2.5年均浓度达标年限,并从管理机制、管理手段、达标途径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城市PM2.5年均浓度达标策略。
关键词:
城市 PM2.5年均浓度 达标策略 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海霞 孙壮珍
对城市居民PM_(2.5)减排行为的正确引导可有效缓解我国雾霾污染。基于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建立雾霾治理视角下城市居民PM_(2.5)减排行为意愿模型,并借助结构方程建模方法(SEM)对川渝地区城市居民个人层面的PM_(2.5)减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居民的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道德规范都显著正向影响居民的PM_(2.5)减排行为意愿,而且在雾霾治理背景下,居民道德规范的影响力度明显加大;环境后果和环境责任感分别从两个角度显著影响居民的道德规范和减排意愿,环境责任感在道德规范的培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最后,为管理部门针对性的调控6个影响因素以引导居民PM_(2.5)减排行为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珍 邢瑶瑶 林云 于晓辉 谭志斌 王洁
本文以京津冀雾霾治理为例,综合考虑了PM_(2.5)在地区间的非对称性跨界传输影响、PM_(2.5)治理对民众、企业、政府带来的协同效应。从中央与地方政府视角对比分析了减排指标约束下利益各方的PM_(2.5)治理策略偏好。研究表明:由于跨界传输因子的影响,合作与非合作时污染物的去除量不一定相等。当各地合作与非合作污染物去除量相等时,合作与非合作成本无差异;否则,合作成本优于非合作,而合作成本的降低源于总体减排量减少。如果跨界传输因子增大或减小,合作与非合作治理的成本差距相应地会增加或减小,各地方政府合作治理意愿会逐渐增大或减小;而中央政府可能更希望地方政府在完成减排指标时能尽可能多减排,因此倾向于地方政府采取非合作治理。减排指标设置时应考虑合作与非合作时收益差异,以及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贺江华 谭益民 周兰芳
2013年11月,在室内对空气正、负离子浓度、PM10(可吸入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等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与PM2.5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PM10浓度也呈显著的负相关;(2)自然条件下的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幅度规律为:PM10>PM2.5>空气负离子;燃烧香烟后的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幅度规律为:空气负离子>PM2.5>PM1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旭豪 郭欣格 郎建垒
基于算术平均法的传统PM_(2.5)和PM_(10)浓度指标没有考虑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和暴露人口的影响。文章从大气污染的公众受体出发,采用基于城市暴露人口加权的算法,计算了31个省份和全国的PPM_(2.5)和PPM_(10)年均值。研究发现,2015年,大部分省份人口加权平均法的PPM_(2.5)与算术平均法的PM_(2.5)均有显著差异,其中黑龙江与新疆的差异度最大;从2013~2015年,基于74个城市的全国PPM_(2.5)都要高于PM_(2.5),而且PPM_(2.5)和PM_(2.5)之间的差异度逐年上升。虽然2004至2015年期间PPM_(10)与PM_(10)都呈下降趋势,但...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穆怀中 杜芳雨 赵志超
建筑扬尘和道路扬尘是城市扬尘PM_(10)主要污染物,分别来自建筑工地不规范施工和道路的不彻底清扫。本文以委托—代理模型为主模型,对道路扬尘和建筑扬尘污染控制分别构建激励机制,即在道路扬尘控制方面,运用阶梯工资的绩效激励,在建筑扬尘控制方面,采用建筑扬尘排污费的减免激励。同时,考虑到建筑扬尘对道路扬尘有"贡献"作用,将建筑扬尘排污费与道路清扫资金对接。建议促进道路网格化清扫管理,探寻环卫精细化管理,并将清扫效果与工资绩效挂钩,建立道路清扫NGO的准入退出机制,创新实施财税优惠,形成社会资本+污染方罚没+政府财政的环境治理资金参与机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建 许君利
长三角城市群人口密度高,经济与科技发达,但庞大的能源耗费量使得区域大气环境承载力面临巨大压力。利用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近地层202个站点空气质量数据分析PM_(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与演变趋势,借助Hysplit模型确定污染物输送路线和潜在贡献区,基于此,探讨风和地形要素对污染物富集与扩散的作用。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PM_(2.5)平均浓度为38.26μg/m~3,空间上具有西北高东南低,内陆高沿海低的特点。年均值超标(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站点数占26.24%和日均值存在超标的站点数比例高达92.08%,主要发生于冬季,说明区域空气质量改善仍面临严峻挑战;(2)生态优先的经济发展背景下,PM_(2.5)浓度年均值整体以4.07μg/(m~3·a)的速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尤以合肥—滁州为中心和扬州—泰州—无锡—苏州—余杭(杭州)为主线的降幅最为显著,尤其是冬季降率高达6.10μg/(m~3·a),间接说明长三角主体应对环境污染的决心和力度;(3)长三角城市群PM_(2.5)浓度未达标天数占比对风速变化的响应非常值得关注,表现在风速大于4 m/s时,强劲的风可输送外源污染物至研究区,使其空气质量恶化,未达标(一级标准)天数占比随风速增加而升高;(4)冬季长三角城市群PM_(2.5)显著地受北向风输送环黄海区域和邯郸—济宁—枣庄—淮安西南部—滁州沿线人类排放的污染物影响。为此,建议长三角城市群依托经济与科技优势进行跨区域生态补偿,降低潜在贡献源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和强度,提升长三角城市群的生态宜居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揣小伟 高润艺 李建豹 赵荣钦 卢月
基于空间数据,对中国PM_(2.5)排放强度和浓度的空间分布及时空变化进行了多尺度分析,定性、定量地讨论了两者关系及省际不公平性。结果表明:我国PM_(2.5)排放强度和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中东部为高值主要分布区;1970~2015年,全国PM_(2.5)排放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间略有波动;1998~2016年,全国PM_(2.5)浓度整体上波动上升,相对于排放强度,其波动幅度较大;在不同时间段,PM_(2.5)排放强度和浓度年均变化具有较大差异;1998~2012年,PM_(2.5)排放强度和浓度在省级空间上具有明显相关性;时间序列上,两者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区域的变化趋势差异性较大。基于PM_(2.5)排放和浓度的区域公平性具有明显空间差异,东部和南部沿海省份占据优势,而西北和北部内陆地区处于劣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彦彦 万思齐 秦波 阮芳芳
基于35个大城市企业空间分布数据,结合Lasso和OLS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多中心度和集聚度对城市PM_(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企业空间分布表征的城市空间结构能够有效反映城市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对PM_(2.5)浓度的影响。在控制城市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后,发现多中心城市的PM_(2.5)浓度更低,而空间结构越紧凑的城市PM_(2.5)浓度则越高,城市空间多中心发展对PM_(2.5)浓度的影响大于城市空间集聚度。总体来说,在中国主要的大城市中,分散化多中心城市拥有更好的空气质量。建议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政策,鼓励适度分散的多中心城市发展,以实现更高的城市空气质量和更少的污染物排放。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文 程东坡 许玲丽
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关系到雾霾长效治理目标的实现,而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出现问题直接表现为政策实施效果。在此背景下,如何量化政策效应以及挖掘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是文章的主要目标。为此,文章选取北京、兰州、天津、太原作为研究样本,以空气首要污染物PM_(2.5)颗粒物浓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Prophet模型预测反事实状态下潜在的PM_(2.5)浓度,对比实际状况下的PM_(2.5)浓度,量化研究中共十九大环境政策对PM_(2.5)防治的效果。研究发现:(1)中共十九大一揽子环境政策对于PM_(2.5)的防治具有正向效应,但同时也显示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2)雾霾治理过程中存在"两会蓝"现象和政策执行乏力的问题。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新常态下雾霾防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韩立建
快速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在改善我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因其剧烈人为活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是近年来以细颗粒物(PM_(2.5))为首要污染物的城市与区域空气污染问题凸显。而传统的研究更注重孤立地开展空气污染或城市化的研究,缺乏对二者相互耦合关系的综合研究。本文以中国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以PM_(2.5)为首要污染物的城市空气污染为切入点,系统地分析总结了在城市化与PM_(2.5)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研究框架、主要方法和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等。指明该领域的研究已从空间格局分析逐步深入到健康影响、社会经济驱动等相关方向,并已延伸至复合主题的研究。未来,开展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拓展城市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体系,了解城市化与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关系,解析不同城市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城市空气质量问题,将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柏玲 姜磊 陈忠升
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灰霾天气持续增多,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基于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长江中游城市群189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PM_(2.5)逐时监测数据,采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从年、季、月尺度上分析了PM_(2.5)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年尺度上,长江中游城市群PM_(2.5)浓度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明显的北部高南部低,局部地区略有突出的特征,该区PM_(2.5)浓度年均值为55.28μg/m~3,其中湖北省PM_(2.5)的年均值为三省市最高,为68.17μg/m~3;其次为湖南省,年均值为53.66μg/m~3;江西省PM_(2.5)的年均值较小,为44.01μg/m~3。(2)在季节尺度上,长江中游城市群PM_(2.5)浓度表现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现势性,这与区域内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3)长江中游城市群PM_(2.5)月浓度变化大致呈U形分布,1月份PM_(2.5)浓度最高,1~6月份,PM_(2.5)浓度呈逐步下降趋势,6~8月份,区域PM_(2.5)浓度处于"U"字的谷底。(4)NO2、CO是影响PM_(2.5)浓度的两项主控大气污染物,而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则是影响PM_(2.5)浓度的两个重要气象因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冰 赵新新
研究不同配置的森林植被对PM_(2.5)的吸附,从而为城市不同环境条件下,降低空气中的PM_(2.5)质量浓度,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寻求适宜的森林植被配植方法。本研究通过监测选定的针叶混、针阔混、针叶纯林、阔叶混、阔叶纯林和乔灌混6种配置模式的森林植被吸附PM_(2.5)量,分析同配置模式下空气PM_(2.5)质量浓度日变化,研究不同配置模式的植物对PM_(2.5)的吸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模式下空气PM_(2.5)质量浓度日均值最大的为针叶混,针叶混和乔灌混次之,最小的为阔叶纯林;不同配置模式森林植被在5~10月中,PM_(2.5)单位叶面积吸附量大小排序为针叶混(0.744μg·cm~(-2))>乔灌混(0.709μg·cm~(-2))>针叶纯林(0.625μg·cm~(-2))>针阔混(0.53μg·cm~(-2))>阔叶混(0.483μg·cm~(-2))>阔叶纯林(0.407μg·cm~(-2)),其中针叶混是阔叶纯林的1.83倍,在不同的配置模式中,针叶混的PM_(2.5)吸附量最大,纯林的PM_(2.5)吸附量较小,阔叶纯林的PM_(2.5)吸附量最小;5~10月不同配置模式空气PM_(2.5)质量浓度变化呈现出如下排序,针叶混>乔灌混>针叶纯林>针阔混>阔叶混>阔叶纯林,其中针叶混配置模式空气PM_(2.5)质量浓度日变化最大、其次是乔灌混、阔叶纯林配置模式的最低。根据不同配置模式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选择相应的树种及相应的植物组合方式,可有效减少空气中PM_(2.5)等颗粒物。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韦惠红 李剑 张文言 雷建军 陈璇
提前24小时准确预测PM_(2.5)浓度可以有效的避免严重污染天气对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了提高深度学习模型PM_(2.5)浓度24小时预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在传统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上添加支持向量回归(SVR)作为下采样层提取非线性特征并降维;然后添加多核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升特征表达能力;最后利用门控循环网络(GRU)可记忆时间序列中长期信息的优势进行时序预测以保证结果的稳定性。对集成SVR-CNN-GRU模型,以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10日武汉及其周边13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和地面气象数据为样本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SVR-CNN-GRU在武汉市PM_(2.5 )24小时预测上的表现明显优于集成之前的RNN、SVR和随机森林回归方法,而且泛化能力更强,拟合优度达到 0.97,能够实现高准确度预测,达到提前24小时预警的目的。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福宏 罗晨 秦雨婕 邓灵福 丁书茂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老年人长期接触PM_(2.5)可能导致记忆障碍.为了探究短期、严重雾霾天气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PM_(2.5)(0、193、1 930、19 300μg·kg~(-1)·day~(-1)),通过鼻腔滴注的实验,染毒1 w,探究急性高浓度PM_(2.5)污染所造成的神经毒性.首先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小鼠认知能力进行检测,暴露结束后对小鼠脑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H&E)、氧化应激水平测定(ROS、MDA、SOD).实验结果表明,急性高浓度PM_(2.5)暴露虽然不影响小鼠大脑的生长发育,但会导致小鼠认知能力下降,高剂量19 300μg·kg~(-1)·day~(-1)PM_(2.5)染毒组小鼠与空白对照组小鼠5 d逃避潜伏期的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为P<0.05);小鼠脑组织海马区出现病理学损伤;小鼠脑组织中的ROS水平、MDA含量上升,SOD活性下降.实验揭示了急性高浓度PM_(2.5)暴露对小鼠脑组织能造成氧化损伤,破坏海马神经中枢细胞结构,影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