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3)
2023(11542)
2022(9769)
2021(8699)
2020(7171)
2019(17067)
2018(16683)
2017(32160)
2016(17847)
2015(20227)
2014(20711)
2013(20915)
2012(20075)
2011(18489)
2010(18828)
2009(17598)
2008(17634)
2007(16040)
2006(14114)
2005(12912)
作者
(55413)
(46425)
(46295)
(43900)
(29472)
(22461)
(21219)
(18251)
(17613)
(16665)
(15828)
(15539)
(14798)
(14733)
(14623)
(14491)
(14281)
(13797)
(13437)
(13374)
(11650)
(11603)
(11438)
(10686)
(10546)
(10535)
(10487)
(10299)
(9548)
(9388)
学科
(87536)
经济(87459)
管理(47034)
(45167)
方法(34910)
(33959)
企业(33959)
数学(31118)
数学方法(30822)
中国(27263)
地方(25086)
(23593)
业经(17860)
(17188)
(16720)
农业(15921)
(15486)
贸易(15472)
环境(14959)
(14880)
(13782)
(13665)
金融(13663)
(13624)
银行(13593)
(13372)
地方经济(13257)
(13131)
(12548)
技术(11537)
机构
学院(266859)
大学(265676)
(112287)
经济(109658)
管理(98247)
研究(97960)
理学(82852)
理学院(81793)
管理学(80402)
管理学院(79900)
中国(74344)
科学(61165)
(58579)
(51479)
(50176)
(49818)
研究所(46497)
中心(44772)
(42185)
业大(41067)
农业(39189)
财经(39101)
北京(37682)
(37070)
师范(36708)
(35213)
(35055)
经济学(34450)
(34041)
经济学院(31103)
基金
项目(171263)
科学(133107)
研究(123467)
基金(120742)
(105372)
国家(104482)
科学基金(88213)
社会(77542)
社会科(73553)
社会科学(73525)
(69116)
基金项目(64049)
(57854)
自然(56102)
教育(55761)
自然科(54763)
自然科学(54744)
自然科学基金(53675)
编号(50109)
资助(50023)
(42728)
成果(40826)
重点(38998)
(37023)
课题(36183)
(34706)
发展(34209)
(33650)
创新(32644)
科研(32605)
期刊
(130296)
经济(130296)
研究(81983)
中国(56647)
(45704)
学报(41851)
科学(38819)
(37943)
管理(34304)
农业(31041)
大学(30757)
学学(28939)
(28799)
金融(28799)
教育(28314)
技术(24642)
业经(21997)
经济研究(20531)
财经(18990)
问题(18809)
(17020)
(16348)
技术经济(14586)
统计(14035)
(13290)
商业(13271)
资源(13221)
(12812)
理论(12521)
(12338)
共检索到413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邹庆  张成  程大千  翟江苏  
针对我国城市货运配送的发展特征,首次基于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若干关键性指标,并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20个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的示范工程建设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各示范城市发展水平的分层现象较为明显,其中苏州和南京的发展水平较为领先,应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优势,促进创新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而其他大部分城市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应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配送运营模式,做好节能减排和信息化建设。该评价方法可为今后其他绿色货运配送城市的创建和推广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牛秀明  石君  艾振  
从我国绿色货运实践入手,首先就政府层面推进的"中国绿色货运行动"发展历程与初步成果进行了分析,其次从企业层面,对京东的"青流计划"、菜鸟绿色联盟的"绿动计划"、长通物流的"绿巴计划"以及传化易货嘀联手悟空丰运打造的"空陆联运项目"的基本情况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了我国绿色货运当前呈现的基本特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书芳  马宪法  
从浙江城市绿色发展现状出发,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浙江省绿色发展特色和区域特色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建立评价模型,测算出2015年浙江省各地市的绿色发展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市绿色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差异较大,部分城市以绿色为代价来追求发展。最后提出城市绿色转型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晔   陈奕延   李群  
文章利用S-型云模型评价方法和全局SBM超效率模型,从水平与效率双维视角测度中国19个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水平,并揭示其绿色发展模式。结果表明:2003—2018年中国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大多数城市群得分的增幅在后期明显放缓;反之,大部分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值未明显变化,甚至有少数出现了下降态势。综合来看,只有5个城市群实现了“高水平-高效率”发展模式,其余城市群均属于“高水平-低效率”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冰  张磊  
本文基于《2015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以及国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所提供的指标体系,借鉴相关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建立了山东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法对山东全省及各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山东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冰  张磊  
本文基于《2015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以及国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所提供的指标体系,借鉴相关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建立了山东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法对山东全省及各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山东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树才,宋丽敏  
Empirical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have been made in this essay on the development scale of the cities in our country.With the analysis on scale efficienc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and city size distribution,we conclude that the most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is those cities with population from 0.5 million to 2 million.Therefo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bout city development i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of cities under 0.5 million.Our cities still belong to sub rank size disttibu,hence,consequently,we should develop potential big cities beside towns so as to make every size cities distribute reasonably and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of oue country.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祎祎  马聪  王晋  马飞  
为了推动公路货运企业的绿色化发展,尝试构建了公路货运企业绿色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了车辆及能源结构、运输企业信息化、社会经济适应性、运输效率与运输组织、能源消耗与尾气排放和运营管理6个方面的内容,共包括24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公路货运企业的绿色化发展程度。最后以云南省某公路货运企业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简单、实用,基础数据容易获得;权重赋值方法综合反映了各评价指标之间的重要性,评价方法科学合理。研究成果有助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考核公路货运企业的绿色化发展程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钰  王小梅  
基于开发区的绿色发展,根据P-S-R模型构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兰西城市群17个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及限制因素进行测算评价。结果表明:2013—2018年兰西城市群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兰州市、西宁市的开发区绿色发展示范引领效果明显,以兰州市为核心的开发区绿色发展高水平线状空间布局逐渐形成,开发区绿色发展压力对其状态、响应的关联影响明显,呈现出初始绿色发展压力制约效应明显向趋于减小的方向演进。限制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限制兰西城市群开发区绿色发展的主导因子,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是重要的瓶颈因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旭  魏福丽  袁旭梅  
基于DPSIR模型建立高质量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对2013—2017年中国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发展水平与时空演化情况,并从"环境状态"和"环境响应"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各省区数据来看,其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高低、驱动因素与薄弱环节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分为"成熟发展型""趋于成熟型""快速发育型""雏形发育型"四种类型;从空间格局上,各省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形成"扩散效应型"和"低速增长型"两大空间聚集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森炜  郭凤芝  
文章基于绿色生态学体系,从生态建设压力、生态健康状况及生态系统的治理三个角度,构建了我国省域绿色生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除西藏和港澳台)的绿色生态发展程度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表明了我国绿色生态建设的区域现状及不平衡性,东部沿海省份的绿色生态发展建设综合水平优于中部及西部省份。从绿色生态学系统三个角度看,中、西部省份的绿色生态建设压力都大于东部地区省份,从绿色生态建设管理水平角度来看,东部省份的管理投入大于其他省份,中部省份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投入及污染面的治理等方面也应做出相应改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飞  李永贺  于艺婷  沈世芳  
基于绿色发展内涵和生态经济学门槛理论,将传统生态福利绩效模型扩展为基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系统的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模型。通过线性回归、脱钩及LMDI影响因素方法等,分析1998—2018年上海资源消耗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城市绿色发展水平随资源消耗量的持续升高呈倒“U”型变化趋势,并存在门槛效应。资源强度、经济强度、空间结构和人口规模四类影响因素对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环境质量三种脱钩关系的驱动作用不同,其中资源强度因素是资源消耗与三者脱钩的主要驱动力,而经济强度因素则是资源消耗与社会福利和环境质量脱钩的主要阻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仁杰  董会忠  
文章选取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相关数据,从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生态建设、制度供给四个维度构建绿色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考察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空间特征。结果显示:(1)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格局持续存在。(2)绿色发展关联主轴线等级悬殊,除长三角城市群内部达到一、二级轴线外,其他城市均以三级轴线为主,且均呈现以某个城市为核心的“点轴式”垂直关联结构,并未形成完整、高效的主轴线关联体系。(3)绿色发展关联网络密度有所提升,城市节点连接偏好表现为异配性,但网络层级性特征显著,导致网络脆弱性较强,且呈现“核心-边缘”特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冯曦明  张仁杰  杨膨宇  
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厘清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发展影响理论机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其影响效果、作用机制、空间溢出效应及衰减边界。研究表明:产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曲线关系,技术进步、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市场化是重要的作用机制;产业协同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其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技术进步与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市场化溢出效应显著为负但效果更明显;直接效应变动较平缓,溢出效应与总效应的波动更明显且呈现出波动中上升趋势。并且随着地区间地理距离的增大,溢出效应衰减边界明显“,虹吸效应”与“涓滴效应”依次出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菲菲  周霞  周玉玺  
[目的]科学评价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环渤海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异质性,厘清农业绿色发展关键路径,对促进该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环渤海地区4省2市1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测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变异系数法解析该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1)环渤海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递增态势,其中产出效益变化显著;(2)对比2005、2019年,环渤海地区4省2市1区农业绿色发展路径具有典型区域差异性:2005年京鲁晋蒙资源节约表现显著,津冀辽环境友好表现显著;而2019年京冀产出效益表现显著,津鲁辽环境友好表现显著,晋蒙资源节约表现显著。(3)环渤海地区4省2市1区2005—2019年农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但处于低度耦合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变异系数呈现下降趋势,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差异性逐渐降低。[结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层面是推进环渤海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方向,制定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加强区域间联系,发挥京津城市辐射效应,缩小区域之间差异,促进环渤海地区绿色农业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