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85)
- 2023(17870)
- 2022(15026)
- 2021(13829)
- 2020(11611)
- 2019(26853)
- 2018(26240)
- 2017(50267)
- 2016(26963)
- 2015(30275)
- 2014(30417)
- 2013(30185)
- 2012(28118)
- 2011(25546)
- 2010(25663)
- 2009(23833)
- 2008(23336)
- 2007(20700)
- 2006(18311)
- 2005(16795)
- 学科
- 济(131202)
- 经济(131054)
- 管理(74705)
- 业(71061)
- 企(55750)
- 企业(55750)
- 方法(51260)
- 数学(45258)
- 数学方法(44748)
- 中国(36123)
- 农(33256)
- 地方(31661)
- 财(29224)
- 业经(26408)
- 学(24844)
- 贸(24838)
- 贸易(24826)
- 易(24045)
- 制(22716)
- 农业(22540)
- 银(18825)
- 融(18822)
- 金融(18819)
- 银行(18790)
- 环境(18771)
- 行(18069)
- 地方经济(17614)
- 和(17282)
- 理论(16735)
- 技术(16638)
- 机构
- 学院(389970)
- 大学(389434)
- 济(171640)
- 经济(168147)
- 管理(147911)
- 研究(137102)
- 理学(126523)
- 理学院(125021)
- 管理学(122887)
- 管理学院(122154)
- 中国(104065)
- 京(82761)
- 科学(81804)
- 财(77854)
- 所(69001)
- 农(63388)
- 中心(62993)
- 研究所(62202)
- 财经(61311)
- 江(59332)
- 经(55586)
- 业大(55285)
- 经济学(54184)
- 北京(52269)
- 范(51855)
- 师范(51354)
- 院(49567)
- 农业(49282)
- 经济学院(48595)
- 州(47067)
- 基金
- 项目(256772)
- 科学(203244)
- 基金(187676)
- 研究(186839)
- 家(163246)
- 国家(161922)
- 科学基金(139455)
- 社会(121839)
- 社会科(115593)
- 社会科学(115567)
- 省(99763)
- 基金项目(99230)
- 自然(88733)
- 自然科(86722)
- 自然科学(86700)
- 教育(85166)
- 自然科学基金(85139)
- 划(84046)
- 资助(76554)
- 编号(74492)
- 成果(60230)
- 发(59351)
- 重点(58026)
- 部(57123)
- 创(52890)
- 课题(51829)
- 国家社会(51149)
- 创新(49578)
- 教育部(49272)
- 科研(49195)
- 期刊
- 济(195840)
- 经济(195840)
- 研究(119663)
- 中国(78274)
- 财(60460)
- 农(58002)
- 学报(57418)
- 管理(54700)
- 科学(54623)
- 大学(44047)
- 学学(41609)
- 农业(39185)
- 融(37614)
- 金融(37614)
- 教育(37489)
- 技术(34882)
- 经济研究(32273)
- 业经(30950)
- 财经(30793)
- 问题(26896)
- 经(26609)
- 贸(21582)
- 业(20790)
- 技术经济(20675)
- 统计(20164)
- 世界(18589)
- 国际(18271)
- 商业(18213)
- 策(18162)
- 现代(17650)
共检索到594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瑶 郭晓平
本文利用2001-2017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以人口首位和经济首位分别作为城市首位度的衡量指标,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城市首位度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得出:以人口规模作为首位城市的发展目标时,无论有无空间假设,城市首位度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并不显著;而以经济作为首位城市的发展目标时,城市首位度的提升对本地及邻近地区经济增长均有显著正向驱动效应。进一步地,分解效应结果表明在长期经济发展中,城市首位度每提升1%,将直接导致本地经济增长0.2802%,间接导致经济效应增长0.04965%,总的经济效应增长0.3298%。因此,在均衡地区发展的战略举措中,地方政府应积极发挥首位城市的经济驱动力,促进省际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经济共同发展。
关键词:
城市首位度 经济增长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豆建民 王光丽 马融
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为核心,是中国城市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抓手。本文构建中国274个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和合作创新指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合作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城市合作创新,并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促进邻近城市合作创新。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发展可通过本地和邻近地区的城市网络强化效应、创新服务优化效应和专业化分工深化效应三个途径,对城市合作创新产生影响。(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东部地区、大型城市或较高行政等级城市的合作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4)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够影响合作创新数量增长,也能够促进本地和邻近城市的合作创新质量提升。上述结论对中国城市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合作创新,加快国内创新资源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寿琼 韩健
金融开放、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按照金融开放促进金融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从理论上分析了一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在金融开放过程中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影响路径。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开放通过提高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进而带来经济增长效应这一机制进行推演,并从全国和省际两个维度对其进行经验分析。
关键词:
金融开放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志鹏 徐长生
笔者采用空间面板德宾(Durbin)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城市首位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将城市首位度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得到结论:我国城市首位度与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非线性关系;短期看,本省城市首位度对本地和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分别是不显著正向、显著负向关系;长期看,城市首位度对本地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为正,间接效应显著为负,总效应不显著为负。研究表明,龙头带动的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战略,在短期会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但是会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阻碍;长期看,龙头带动的发展战略则会对本地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长期更应采取均衡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文卿
本文以1997和2007年中国8区域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通过一个静态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比分析了这两个不同年份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与反馈效应及其变化特征;之后通过建立比较静态分析模型,进一步考察了1997~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变动中3类效应的贡献,并从来源地区与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区域间溢出效应的变化进行了结构分解。分析发现,10年来中国总产出中来自区域内乘数效应的贡献在下降,来自区域间溢出与反馈效应的贡献在上升;区域溢出效应的变化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以及各自的邻近区域,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进口及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大引起的,对部分地区来说投入产出结构变化...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投入产出模型 结构分解技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春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齐昕 王雅莉
文章基于"城"、"市"和"城市化"三层次视角,以2001-2010年中国35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测度了城市化经济发展中这三个层次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空间是影响样本城市城市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化经济发展中三个层次空间溢出效应的传导形式不同:"城"的空间溢出效应为"直接影响",而"市"与"城市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则为"直接影响"与"溢出效应"的叠加,"城"的经济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略大于"市"与"城市化"。样本城市的城市化空间溢出属"被动传导型"。为激励城市化高效推进经济发展,应积极提升城市化效率、顺畅效应传导渠道,变被动空间溢出为主动空间溢出。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溢出 发展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能 刘凤朝
能源效率的改进能缓解经济增长过程中日益紧张的能源供需矛盾,然而空间异质性使得传统整体分析难以解释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复杂关系。为了考察我国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空间联系,本文以我国1995-2009年省份面板数据,首先通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我国各地区的能源效率及时空特征。接着,综合采用空间面板回归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进行空间异质性检验,研究表明: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合理解释了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空间非均衡分布。同时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存在门槛效应,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弹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随着能源效率的提高而降低。本...
关键词:
能源效率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娟 张菲菲 杨雪怡
利用我国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不同类型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创业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结果发现: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机会型创业质量提高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会促进该区域内部及创业水平相近区域的经济增长,但可能抑制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需求型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可能抑制该区域内部经济增长,但会促进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在控制变量中,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溢出效应最大。
关键词:
区域创业 空间溢出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长生 周志鹏
利用空间面板德宾(Durbin)模型分析了城市首位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选择使用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城市首位度对经济增长不存在非线性关系;本地城市首位度、相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当地经济增长都具有正向影响;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相邻地区城市首位度的提高对本地区经济增长效应不同,可能存在正向或者负向影响,但是随着使用的空间矩阵所体现的区域之间互动依赖关系增强之后,相邻地区城市首位度的提高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并且数值稳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魏守华 方聪波
基于1990-2017年中国25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首位城市集中度和首位/次位城市规模比两个指标测度城市首位度的演变特征,并计量检验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中心分布的影响。统计描述显示,中国省区的城市首位度呈分化特征,内陆省区"一城独大"且首位度偏高、沿海省区"双城记"而首位度相对合理。计量结果发现,城市首位度受经济发展水平倒U型影响,与政治中心分布集中度正相关,还受表征区域特征的城镇总人口、国土面积和对外开放度的影响。计量结果还表明,沿海省区相对合理的城市首位度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率先超越临界值、多政治中心分布等因素影响,而内陆省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达到临界值、单一政治中心分布等因素而城市首位度高。这一结果有助于解释中国省区城市首位度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在沿海与内陆的差异,政策启示是省级政府应科学认识城市首位度,不必千篇一律地追求过高的城市首位度,避免"一城独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悦 董竹
本文将金融结构分为宏观金融结构和金融行业结构两个方面,首先从这两方面分析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进一步构建金融结构二级指标体系,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省际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地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开放结构和证券业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有直接影响,其中金融市场结构和证券业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有正向作用;宏观金融结构存在溢出效应,尤其是金融产业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的溢出效应较大。最后提出我国应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结构、实行开放性政策等提高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匹配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龙 黄镜淳 贾菲 韩爱华
为考察空间因素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章选取2007—2016年我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相关变量数据,构建了四种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城市经济的发展在空间上具有显著自相关性的影响,其统计量也表明溢出效应非常明显,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其相邻城市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四种空间权重矩阵下优选出来的模型均为个体固定空间滞后模型,尤其是市场规模和财政支出这两个因素对于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城市经济 空间溢出 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琳
本文首先利用超效率EBM模型测度了2008-2021年我国287个地级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并依托空间杜宾模型探索了流通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和碳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和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流通产业集聚的绿色经济效率和碳减排效果明显低于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最后,文章指出碳排放强度是流通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中介变量,流通产业集聚可以通过碳减排作用来实现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玉洁 彭迪云 赵送琴
基于2012—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未包括港澳台)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构建省级层面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标和共同富裕指数,通过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直接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积极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背景下,教育发展与研发创新不仅直接促进共同富裕,而且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区域协调发展也能为共同富裕提供突破口。建议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机制,科学配置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积极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增加教育和研发创新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