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6)
2023(4852)
2022(3981)
2021(3722)
2020(2941)
2019(6829)
2018(6945)
2017(12576)
2016(6747)
2015(7133)
2014(6652)
2013(6226)
2012(5515)
2011(5000)
2010(5273)
2009(5101)
2008(5228)
2007(4423)
2006(4332)
2005(3766)
作者
(17041)
(14275)
(14038)
(13439)
(9117)
(6688)
(6325)
(5473)
(5345)
(4895)
(4829)
(4808)
(4654)
(4462)
(4432)
(4324)
(4259)
(4132)
(3935)
(3844)
(3526)
(3338)
(3294)
(3270)
(3164)
(3161)
(3089)
(3050)
(2766)
(2731)
学科
(26940)
经济(26903)
管理(22417)
(18575)
(17055)
企业(17055)
中国(12279)
技术(10509)
(8684)
技术管理(8654)
地方(7666)
方法(6969)
业经(6820)
(6504)
城市(6087)
(5907)
数学(5799)
体制(5735)
数学方法(5732)
(5365)
银行(5360)
(5273)
(5231)
(4957)
金融(4957)
理论(4899)
环境(4767)
(4407)
城市经济(4401)
(3941)
机构
大学(86803)
学院(86429)
(39502)
经济(38554)
研究(33848)
管理(33369)
理学(27887)
理学院(27521)
管理学(27195)
管理学院(26985)
中国(25094)
(19269)
(18744)
科学(18545)
(15899)
中心(14214)
研究所(14102)
(14070)
财经(13762)
(12990)
(12820)
师范(12760)
(12543)
经济学(12499)
北京(12341)
(11133)
经济学院(11002)
师范大学(10566)
财经大学(10121)
业大(9656)
基金
项目(56323)
科学(46255)
研究(43487)
基金(41066)
(35304)
国家(35002)
科学基金(31199)
社会(29885)
社会科(28411)
社会科学(28403)
(22096)
基金项目(21983)
教育(19403)
自然(18383)
(18341)
自然科(18021)
自然科学(18019)
自然科学基金(17658)
编号(16326)
(14845)
资助(14624)
创新(14172)
成果(13215)
(13152)
国家社会(13031)
重点(12746)
课题(12381)
(12091)
(11854)
发展(11233)
期刊
(48059)
经济(48059)
研究(34174)
中国(22218)
管理(15243)
(14098)
教育(13203)
科学(10587)
(9381)
金融(9381)
技术(8591)
学报(8465)
(8211)
经济研究(7676)
问题(7616)
业经(7182)
大学(7179)
财经(7059)
城市(6552)
学学(6443)
(6328)
(5872)
科技(5526)
现代(5191)
技术经济(5162)
农业(4780)
改革(4641)
(4641)
(4290)
论坛(4290)
共检索到143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WILLIAM PASCRELL  朱关鑫  李富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耀通  
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制造过程自动化李耀通(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组长)1961年,美国的乔治·迪沃尔获得一项专利一U.S.2988237,这个当时被发明人称作“可编程关节式操作器”的“家伙”就是工业机器人的最早的祖先。它在34年后的今天,繁殖...
[期刊]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 刘云浩  
深度互联,开启智慧革命,你准备好了吗?[从人类群体智慧的角度解读工业互联网]本书以别开生面的经典案例和浅显易懂的语言为读者一一细解新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变革,精准剖析新工业革命的核心和本质,解开对这场新变革的种种困惑与谜团,帮助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6月28日,为期3天的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降下帷幕。本次论坛以"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为主题,广受关注。跟主题一样引人瞩目的,是世界经济论坛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表示,中国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军者。经历了一场空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世界正酝酿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尽管目前各界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看法不尽相同,但人们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注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封凯栋  
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们要继续完成的紧迫任务。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的经济规模却依然需要通过发展转型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有效赶超,这是二战后新兴工业国家的赶超经验中所未见的。但西方国家在多次工业革命历程中转型升级的经验依然可以给予我们不少启示,即促进社会系统内知识基础与技能基础的融合互动是推动创新系统转型升级的核心,这种转型需要一系列的社会条件;而社会基础的僵化则很可能妨碍转型。文章结合中国当前发展实践,指出应总结、研究并扩散我国在自主创新中在组织创新、生态创新方面的经验,并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以制度环境的创新来撬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景贵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从欠发达到发达,都经历了“两次革命”,即资产阶级革命(生产关系革命或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生产力革命或经济革命),“两次革命”的特征有所不同但有其逻辑关联;从对西方工业革命过程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起飞”存在着制度性障碍;为此,我国为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就必须作出突破制度性瓶颈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伏瞻  
当前,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为核心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处于由导入期向拓展期转变的关键阶段。新工业革命在为全球经济增长构筑新动力、促进包容性发展和提升人类社会福祉的同时,也将重塑国家间竞争格局,为后发国家的竞争与赶超提供窗口期。面对新工业革命的冲击,只有坚持开放和多边主义,以多边规则基于公平对等原则进行约束和引导,各国才能共享工业革命的红利,有效应对工业革命的挑战。这决定了未来全球治理变革的主流方向和主导逻辑必然是多边主义,而不是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诸如WTO等现有多边组织的改革,必须在坚持多边主义原则的前提下推进。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明远  
2012年4月英国在《经济学人》杂志上提出3D打印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网络化、信息化、个性化和国际化,这就要求教育要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人才。高等教育要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必须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首位,加强通识教育,改变教学模式,加强教育国际化,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并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的人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德淼  
产业融合变革是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新工业革命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融合推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产生。产业融合发展正成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有序演进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对产业融合发展机理和融合变革驱动力的分析,探索产业融合变革的新路径,为我国在新工业革命与互联网融合情景下的产业变革提供新的路径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雯轩  
新一轮工业革命爆发在即,以人工智能、5G、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仅改变了既有行业的要素比例,使得各国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还会产生新的比较优势,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入手,通过梳理前三次工业革命给世界贸易体系、世界产业格局带来的变化,研究了新一轮工业革命对新的比较优势和国家间的产业竞争力可能产生的影响,以期对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和比较优势重塑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陆军  
自18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先后出现了以蒸汽机、电动机和计算机为先导技术的三次工业革命,相应的是,企业的组织模式实现了由手工工场到工厂制、工厂制到U型组织,再到M型组织的动态演进。当前的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加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则引领企业的组织模式向网络型组织和平台型组织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梁华  
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进程对标西方自工业革命的崛起路径,本质上是工业革命议题的延续,而工业革命议题的产生和发展是受其特定的历史条件约束的。伴随工业革命议题全球视角的展开,世界经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凸显,世界经济的不同步发展与排他性竞逐,使议题阐释中的"时代错置"问题野蛮生长。中国迫切需要走进历史情景,基于自身发展设置新时代的新议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阳  李爽  张本波  顾严  
第四次工业革命使就业和劳动形态发生重大变迁,就业岗位破旧立新,就业形态丰富多样,自由职业者、微型创业者等个体经济崛起。当前,劳动力市场日益分化,失业压力增大,职业结构变迁,就业结构性矛盾加深,传统就业管理体制短板凸显。建议制定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稳定就业的产业发展战略;加大对新经济、新业态的创新支持力度和风险防控能力;完善灵活就业相关制度;建设与工业革命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队伍;健全就业预测和失业预警机制;实施差别化监管,推动平台的自我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盛勇  李晓华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推动了传统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变革,促使全球产业链出现重构,传统"微笑曲线"发生变形,国际分工出现新格局。中国既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存在难得机遇。顺应变革,中国应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培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全球技术领先、品牌影响力强的领军企业;加快互补性制度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扩大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构建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勇旗  
工业革命前,职业教育为英国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但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职业教育却受到了阻碍;工业革命后期,英国又开始重视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得到一定的发展,并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