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20)
2023(3824)
2022(3398)
2021(3059)
2020(2524)
2019(5656)
2018(5494)
2017(10653)
2016(5776)
2015(6080)
2014(6063)
2013(6081)
2012(5621)
2011(4858)
2010(5087)
2009(4488)
2008(4450)
2007(3712)
2006(3356)
2005(2891)
作者
(16592)
(14056)
(13483)
(13247)
(8963)
(6627)
(6218)
(5368)
(5275)
(4889)
(4886)
(4806)
(4459)
(4426)
(4241)
(4148)
(4057)
(3997)
(3988)
(3920)
(3434)
(3258)
(3207)
(3177)
(3060)
(3052)
(3014)
(2838)
(2719)
(2691)
学科
(25346)
经济(25324)
管理(18034)
(14025)
(11624)
企业(11624)
中国(9331)
土地(8146)
(7930)
方法(7699)
地方(7137)
数学(7007)
数学方法(6920)
城市(6782)
(6525)
(6468)
(5798)
财务(5794)
财务管理(5784)
企业财务(5542)
(5377)
银行(5373)
(5109)
城市经济(4851)
(4770)
金融(4769)
环境(4400)
(4398)
(4398)
经济学(4032)
机构
大学(78121)
学院(77105)
(29455)
管理(28999)
研究(28623)
经济(28461)
理学(24420)
理学院(23978)
管理学(23521)
管理学院(23385)
中国(23341)
科学(18570)
(18383)
(15222)
(14219)
中心(13761)
(13219)
研究所(12847)
业大(12150)
财经(12123)
(11903)
(11193)
(11135)
北京(11068)
(10831)
师范(10720)
农业(10644)
(9581)
经济学(9230)
财经大学(9213)
基金
项目(55355)
科学(44875)
基金(42730)
(38416)
国家(38196)
研究(36401)
科学基金(33577)
社会(25089)
基金项目(24025)
社会科(23977)
社会科学(23969)
自然(23382)
自然科(22906)
自然科学(22904)
自然科学基金(22444)
(20405)
(18123)
资助(15880)
教育(15520)
编号(13126)
重点(12563)
(12088)
(11495)
国家社会(11024)
(10779)
计划(10684)
科研(10458)
创新(10301)
教育部(10026)
(9997)
期刊
(32564)
经济(32564)
研究(23218)
中国(17342)
科学(12931)
(12677)
学报(12116)
(11229)
管理(9480)
大学(8688)
(8447)
金融(8447)
学学(8432)
城市(7589)
农业(7579)
资源(6514)
问题(6125)
(5811)
财经(5757)
国土(5351)
(4951)
土地(4886)
经济研究(4578)
现代(4535)
地理(4466)
技术(4285)
业经(4256)
(4111)
财会(3829)
会计(3687)
共检索到116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建春  周国锋  徐之寒  周德  郑升  
研究目的:归纳分析国内外城市雾霾治理的经验和进展,剖析土地利用空间冲突与城市风道在该领域的应用,进而寻求优化城市雾霾管控路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城市风道是空气流通的主要廊道,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密切相关;(2)运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城市风道相耦合的方法是治理城市雾霾的有效途径,但在实践中常被忽视;(3)目前杭州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对城市风道的形成有多种不利因素,存在着冲突,需要开展城市风道体系的优化与重构研究。研究结论:通过城市风道的优化与重构来管控杭州城市雾霾,是可行且有效的,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竹安  冯祥瑞  洪志强  李亦佳  
以南昌市1995年、2005年和2015年3期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中的空间外部压力值、空间暴露性指数和空间稳定性指数3个因子构建空间冲突模型,借鉴倒"U"型模型,将空间冲突划分为稳定可控、基本可控、基本失控和严重失控四类。研究表明:①南昌市1995—2005年空间分布格局中耕地占50%左右,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其余均在减少,且城市扩张以消耗耕地面积为主。②1995—2015年的空间冲突呈持续增长态势,均以可控级别为主,但严重失控级别增长迅速,由1995年的2. 05%增长到5. 21%,形势不容乐观。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生态服务价值不同,空间冲突级别也有很大差异,失控级别由大到小依次为建设用地、耕地、水域、林地和其他用地。④1995—2015年生态服务价值逐渐降低,空间冲突加剧,利用Google Earth影像平台查看部分区域,发现城乡过渡地带严重失控区域较多;城市内部基本失控区域较多;稳定可控区域中多为水域、沼泽等土地利用类型;鄱阳湖支流附近的基本可控区域较多;偏远乡村冲突区域远低于城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昉  魏媛  
土地利用生态冲突作为土地利用冲突的重要分类,不仅有着与其他土地利用冲突类型的共同特质,也反映了土地利用过程中造成的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协调。文章通过PSIR模型对2004—2013年贵阳市的土地利用生态冲突的强度进行诊断,并定量分析土地利用生态冲突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2004—2013年,贵阳市土地利用生态压力和冲突影响逐渐增大,但增加的生态地面积和环保响应在起着缓解冲突的作用;(2)全市土地利用生态冲突强度不高,在波动中有缓慢增长的趋势,综合指数从2004年的0.111上升至2013年的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宇  毕如田  王瑾  吕春娟  张迁迁  
研究目的:揭示流域内采矿及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空间冲突问题,对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有重要作用。研究方法:以山西省亳清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GIS技术并构建空间冲突测度模型,对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水平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划分5个等级,并将流域大致分为冲突区和非冲突区;通过参与式农户调查,将冲突区划分矿业环境特殊调控区、矿业生态复垦区、城镇优化建设区、城乡发展协调区和生态农业协调区5亚区,非冲突区划分现代农业发展区、生态农业种植区、林果种植保育区、湿地廊道保育区、生态农业后备区和生态涵养区6亚区;结合各区特点提出了适合流域的人—地—矿协同发展模式。研究结果:冲突高发地集中于采矿活动频繁区域,亳清河...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阮松涛  吴克宁  刘巧芹  
研究土地利用冲突内涵及其成因,把握国内外土地利用价值演变规律,倡导土地价值重构与公共价值导向,为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土地利用冲突寻找一种内在缓解机制。采用理论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对土地利用冲突与土地价值判断的本质关系进行分析论证。研究发现,土地价值中蕴含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贯穿于人类对土地的认识与利用的全过程,二者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任何过分强调一方而割裂或舍弃另一方的价值判断必然导致人地关系的失衡和土地利用的矛盾。研究表明,通过价值重构形成价值判断,调整与强化土地社会公共价值,以公益的规范导向构筑新型土地利用秩序,可缓解土地利用冲突,化解用地矛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永芳  朱连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土地利用冲突发生的频率、涉及的层面、冲突的内容以及冲突所引发的后果都越来越多,诱发土地利用冲突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开展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科学评价区域土地利用冲突的强度,进一步揭示土地利用冲突的外在表现形态及其产生冲突的内在机理,是解决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种种不和谐问题的关键所在。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归纳和梳理,完善了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主要内容,构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的诊断模型和方法,并提出未来土地利用冲突的重点研究领域。其目的是提高土地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缓解土地资源压力,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空间结构向良性方向演进,实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邹利林  刘彦随  王永生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土地利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土地利用结构失衡凸显,各类用地矛盾日趋激烈,由此引发的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却缺少系统的梳理与总结。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厘清国内土地利用冲突研究取得的成效,并通过文献总结和对比分析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而为中国土地利用冲突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首先,在对已有文献中土地利用冲突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指出土地利用冲突是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围绕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所产生的人地之间的空间竞争与权益冲突的现象。其次,从土地利用冲突的理论基础、土地利用冲突的利益相关者、土地利用冲突的识别与强度诊断、土地利用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分类、土地利用冲突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土地利用冲突的和解等6个方面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比较提出了未来中国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主要方向:①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冲突理论体系的补充与完善;②全球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内容拓展与范式革新;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土地利用冲突的空间正义与效率;④参与式GIS技术支持下土地利用冲突的定量与定位治理;⑤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合下土地利用冲突的协调与权衡;⑥多学科融合视角下土地利用冲突的集成分析与成果应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永芳  刘玉振  朱连奇  
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土地利用冲突的权衡理论基础、框架和模型方法。利用数理模型方法,建立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价值评估体系,分析、评估不同尺度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价值水平,构建基于遗传算法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模型,获取区域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的Pareto解集,并根据利益相关者的意愿和偏好做出权衡,确定解决土地利用冲突的有效方案,为缓解冲突并尽可能减少冲突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于伯华  吕昌河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地利用冲突的形势会变得越来越严峻,并成为可持续土地利用的主要障碍。有限的土地资源与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是冲突的自然和社会根源,并表现为土地利用在经济利益、生态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农牧交错带、水陆过渡带和城乡过渡带则是土地利用冲突发生的热点区域。文章还介绍了参与式调查、多目标规划等方法及其在土地利用冲突中的可能应用。未来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追踪土地利用冲突的动态变化上面,并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缓解冲突的发生,实现土地利用的综合协调管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越  李炆颖  曾先  李佩泽  薛冰  
土地利用冲突是揭示新时期区域人地关系演化机理的重要突破口。既有研究侧重于从结构性和功能性视角分析土地利用冲突,而对土地利用冲突的要素性冲突多尺度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薄弱。文章以沈阳经济区为研究区,引入小波相干分析法和交叉小波模型,揭示土地利用冲突与其关键影响要素的空间多尺度交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与8个关键影响要素的交互作用关系显著;(2)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与人文要素的驱动作用关系比自然要素更加明显,而土地利用冲突对自然要素的响应程度比人文要素更加显著;(3)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与其关键影响要素具有明显的空间多尺度关联关系;(4)研究区人口密度、GDP与土地利用冲突交互作用的空间位置主要作用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主城区,NDVI主要作用于林区,能源消耗量主要作用于工业企业较为密集的区域,其他关键影响要素零散分布在研究区采样空间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琼  吴斌  欧名豪  欧维新  郭杰  
研究目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辨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冲突的利益相关者基础上,评价各利益相关者的属性,探寻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治理策略。研究方法:标准化访谈,李克特量表法。研究结果:就一般地级市而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冲突涉及17个利益相关者,按照影响力和利益性属性可以分为4种类型,其中市级政府、省市级层面的国土、建设(规划)等部门、地方行政主管官员等9个主体是关键利益相关者;对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应当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建立上下级政府和部门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加强督查力度、完善官员考核机制以及加强规划信息公开等,可以促进冲突的化解。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德  徐建春  王莉  
研究目的:总结和梳理中国近15年来土地利用冲突研究文献,分析土地利用冲突的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方法:基于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学术文献数据库,采用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当前中国土地利用冲突研究具有很多共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冲突概念演变、类型与区域分布、原因及机制、评价与管理等4个方面。研究结论:在全面评析土地利用冲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未来应当重点关注5个方面的研究:(1)理论基础和整体分析框架研究;(2)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模型研究;(3)多尺度(微观—中观—宏观)综合研究;(4)区域土地利用冲突情景模拟研究;(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晓艳  宋亚男  
以SCIE和SSCI数据库为基础,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文献总量、文献类型、国家及主要关键词等方面分析1982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冲突文献,以期阐释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主要发展规律,发现该主题研究热点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1土地利用冲突研究主要涉及的学科为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且环境科学成果远多于其他学科。2土地利用冲突主题研究文献呈快速上升趋势。3美国是国际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核心国家;华盛顿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及瑞典农业科技大学是主要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是研究该主题较多的中国机构。4国际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关注点较广泛。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等是该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5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反演冲突、土地的景观服务功能描述评估、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可能成为土地利用冲突的研究热点。6我国应当在完善基础理论与整体分析框架、实际意义等方面加强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远琴  任平  洪步庭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基于生态安全视角,以生态敏感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提取生态源地,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生态安全格局基础上对三峡库区重庆段2015年的土地利用冲突进行识别,以期为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耕地冲突分布较为分散,极严重冲突集中分布于奉节县、开县、石柱县与涪陵区,严重与较严重冲突集中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的外围区县,一般与不冲突集中分布于长寿区和巴南区;(2)建设用地冲突分布较为集中,极严重冲突集中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严重和较严重冲突分布较为分散,各区县均有分布,一般和不冲突也集中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且大多位于极严重冲突的外围;(3)综合土地利用冲突的极严重冲突集中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的中心区域与奉节县,严重与较严重冲突各区县均有分布,一般与不冲突集中分布于极严重冲突的外围区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灵辉  陈银蓉  
研究目的:分析规划修编中,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之间在确定规划指标时利益冲突的成因和表现形式。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博弈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土地利用追求目标上的差异是导致规划指标分解过程中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指标分解冲突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整合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实行参与式规划,做好规划修编过程中的上下结合,减少冲突,使得各项指标的确定能够有利于协调区域发展,并得到各地区的认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