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3)
2023(6469)
2022(5567)
2021(5210)
2020(4120)
2019(9655)
2018(9431)
2017(17532)
2016(9823)
2015(11089)
2014(10989)
2013(10716)
2012(10124)
2011(9166)
2010(9415)
2009(8481)
2008(8378)
2007(7147)
2006(6464)
2005(5604)
作者
(30170)
(25470)
(24949)
(23576)
(15862)
(11981)
(11425)
(9814)
(9648)
(8902)
(8699)
(8556)
(8145)
(8046)
(7757)
(7735)
(7508)
(7347)
(7219)
(7117)
(6369)
(6148)
(5974)
(5862)
(5552)
(5543)
(5542)
(5540)
(5032)
(4987)
学科
(37639)
经济(37591)
管理(23897)
(18717)
中国(13857)
(13749)
企业(13749)
地方(13583)
方法(12469)
(10763)
(10633)
数学(10568)
数学方法(10297)
环境(8126)
业经(8121)
农业(7577)
城市(7224)
理论(6841)
(6803)
(5990)
(5985)
地方经济(5866)
(5533)
金融(5530)
(5510)
银行(5490)
(5440)
(5389)
资源(5332)
(5263)
机构
大学(139033)
学院(137593)
研究(51989)
管理(47539)
(46527)
经济(45016)
理学(40296)
理学院(39538)
管理学(38441)
管理学院(38185)
中国(38006)
科学(36385)
(35179)
(26895)
(25923)
研究所(24867)
业大(23803)
中心(23799)
北京(22893)
(22562)
师范(22286)
(21353)
(20881)
农业(20549)
(19802)
师范大学(18391)
(17753)
财经(16457)
科学院(16095)
(16002)
基金
项目(97755)
科学(76123)
基金(69316)
研究(68063)
(62286)
国家(61781)
科学基金(52236)
社会(40895)
(38552)
社会科(38549)
社会科学(38537)
基金项目(37801)
自然(36201)
自然科(35079)
自然科学(35064)
自然科学基金(34347)
(34226)
教育(30332)
资助(27615)
编号(26765)
重点(22558)
(22012)
成果(21756)
课题(20061)
计划(19843)
(19666)
(19239)
科研(18452)
创新(18078)
大学(17355)
期刊
(54202)
经济(54202)
研究(40530)
中国(29661)
学报(25824)
科学(23916)
(22630)
大学(18985)
学学(17491)
管理(16752)
教育(16263)
(15754)
农业(15538)
技术(12771)
资源(11085)
(9720)
金融(9720)
(9539)
城市(9282)
问题(8740)
图书(8562)
(8399)
(8211)
业经(8202)
科技(7340)
业大(7296)
经济研究(7184)
财经(7053)
现代(6932)
书馆(6239)
共检索到207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家园  刘志成  郑毅彬  
雨水公园作为舒缓城市洪水内涝、蓄存城市水资源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已经具备成熟经验与先进技术,通过对海绵城市的技术运用,北京小月河公园设计方案形成了完整的雨水回收、自然积存和生态涵养的蓄集系统,通过丰富多彩的雨水公园自然蓄集系统及其功能活动规划设计、多形式的滨水岸线利用、趣味化雨洪设备展示和丰富的科普教育体系,构建了城市雨水公园与游人互动的科普新模式,为未来海绵城市特别是城市雨水公园建设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建设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佳宁  李欣  侯典岭  闫永庆  
阿什河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依托区位环境和场地条件,以"天地人和"作为设计主题,从水体、植物、动物三个方面体现人与自然交融的设计思想。旨在建设生态和谐、景观优美、满足市民游憩需求、适于动物栖息的城市湿地公园,为今后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玉升  徐建新  陈卫宾  李彦彬  张群波  
雨水的集蓄利用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发生了变化。将层次分析法应用到雨水集蓄利用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划问题上 ,对设定的各种方案进行优劣性评价 ,为解决雨水集蓄利用区复杂的生态经济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实例证明 ,该优化方法有利于发挥当地自然优势、经济优势 ,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刘方肖  
科普宣教功能是湿地公园所应发挥的主要功能之一,对于湿地公园的保护意义重大。如何针对当前科普宣教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生动有趣、体验性强、兼顾生态保护的方式构建积极有效的科普宣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湿地公园相关研究现状和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许多典型的已建成案例,总结出科普宣教应该达到的怎样的目标,不同受众宣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科普宣教包含哪些内容,怎样针对不同内容选择适当的科普宣教方式等。通过以上的总结和分析,提出湿地科普宣教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找出恰当的应对策略,并在莲湖湾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辉  张艳  
丹凤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以嵩明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深层解读湿地公园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定位及设计要求,突出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绿道功能;通过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在兼顾湿地公园景观生态格局的同时,以嵩明县古老的历史传说为设计蓝本,利用水体和当地丰富的动植物材料,营建良好的湿地生境,塑造多层次的湿地景观和极具趣味性的休闲娱乐空间,探索了基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背景下,融合生态、文化与游憩等多方面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勇  范俊芳  林继华  
针对当前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四点相应的规划设计对策:突出湿地景观的地域性特征、突出湿地景观的自然生态特征、公园休憩娱乐活动的主题化和完善湿地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洪恩  孙旭光  徐翀  
通过对国内外多个战争遗址公园的分析与借鉴,总结战争遗址类公园的典型规划设计手法,以青岛"一战"遗址为例,解读青岛战争遗址公园在设计中对于突出公园主题线路、历史遗址的复原、历史场景的再现、叙事性手法的引导、强调居民互动参与等规划手段的运用和实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华晟  赵雪平  吴骏毅  刘兴  
现有研究没有足够重视大学在新产业空间构建中的参与方式与动力,也缺乏对其网络地位的深入刻画。本研究以北京规划设计业为例对此予以讨论。采取结构式问卷和深度访谈,搜集非格式化的企业数据,并利用UCINET工具分析地方网络结构。研究表明:大学参与产业政策制定及商业模式决策,并进而影响城市产业空间重塑;除自建园区外,大学还以合建、参建等方式与其它机构共建创意园区,并能增强园区内部功能联系。这既反映创意产业对知识、创新和人才等高级要素的内在诉求,又应合商业地产开发模式的转变。丰富的创意资源、广泛的校友网络以及在专业领域内的品牌影响力,是大学与其它机构合作的资源基础。正因此,大学能够跨越其周边集聚区的空间边界,在城市创意产业网络中占据中心度较高的位置,发挥"桥梁"作用。通常,少数大学的功能地位远高于其它同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艺红  王浩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天然蓄水系统的重要载体之一,修复城市已退化的"天然海绵",构建具有自我愈合能力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在防止城市内涝、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危害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城市湿地公园的水系规划不同于一般城市公园的水景设计,其规划应从城市水系统的全局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其在城市排洪调蓄、净化水质等方面的作用。本文以唐山乐亭古滦河湿地公园水体规划为例,探讨已退化的城市湿地如何在合理人工干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规划修复城市水系的自我愈合能力,为构建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提供有益思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申革联  
以化州市科普主题示范公园概念规划设计方案意向为例 ,阐明了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曹庆义  陈东田  张永超  高阳  刘丽昀  
从梳理口袋公园的相关理论研究入手,从居民日常生活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出发,以居民日常生活中口袋公园的使用情况调查为基础,结合潍坊市奎文区口袋公园建设情况,发现口袋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日常生活的视野下提出一些优化提升策略,以期实现口袋公园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佳伦  董宇翔  叶可陌  索筠博  闫娜  韩莉  林辰松  
【目的】以物种多样性保护为目标,鸟类栖息地营建为切入点,提出郊野公园景观提升方法及策略【方法】通过对石家庄龙泉湖公园周边地区进行鸟类研究,选择出现频次和研究资料较多的鸟类为目标种,并对其生态习性进行研究,归纳目标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从空间角度构建水平、垂直两个维度的鸟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标体系,分别对水体类型、水域面积、驳岸类型及水岸形态、滨水缓冲带、植物覆盖度、惊飞距离、水深、植物高度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郊野公园鸟类栖息地景观设计依据及方法。【结果】共确定23个鸟类目标种,建立鸟类栖息地约20.3 hm~2,其中水域栖息地约11.4 hm~2,共有6个分区:各分区水域面积在2.6~5.8 hm~2之间;水生植物覆盖度在30%~65%之间;惊飞距离为50 m;平均水深在0.8~2.5 m之间;水生植物高度平均为0.3~1.8 m。陆域栖息地约8.9 hm~2,共有6个分区:各分区滨水过渡带乔木覆盖度在10%~16%之间,灌木覆盖度在35%~44%之间,草本覆盖度在40%~55%之间;植物平均高度为8.6~22.5 m;地被种类在12~31种之间;惊飞距离为50 m。【结论】(1)从空间尺度指标入手,构建鸟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标体系,提出营建策略,可以为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2)郊野公园应设置大小不同,功能丰富,具备蜿蜒自然缓坡驳岸和一定水深的水体空间;植物景观在满足鸟类对水域、近岸缓冲带、陆域范围植物覆盖度、群落组成形式、高度需求的同时还应提升地被丰富度;园路及场地应采用近自然材质和低鸟类干扰的策略。(3)在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过程中既要重视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和不同鸟类的种间关系,同时还应满足人类休闲游憩的需求,实现人-鸟的和谐共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志新  刘静  
开放大学是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主力,但当前普遍面临着学历教育生源锐减的困境。慕课作为一种新的远程教育课程形式,具有开放性、在线性、大规模性等特征。二者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因此,开放大学应抓住历史机遇,把慕课作为自身课程建设的主要形式。但开放大学建设慕课国内外尚无成熟的案例可考,也不能全盘慕课化。本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应根据课程类型建设慕课和改造慕课的原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和我国地方性开放大学的具体条件,对北京开放大学慕课课程体系的平台建设、课程模块、教学模式、考核评价、课程证书、学分互认等环节进行了整体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英  王玉卓  邹越  
以百万庄旧住宅小区为例,通过现场考察、实测、计算机模拟,研究小区在进行社会物理环境改造的过程中声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通过三种不同的规划改造声环境方案效果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提出了旧住宅小区改造在实现良好社会环境的同时保证声环境质量的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严金明  汤怀志  
后工业化城市区域:土地利用需要更精细土地功能是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核心,土地整治围绕提升土地功能,不断改造利用不当、利用不足的土地,以持续激发区域发展活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那些率先进入后工业化发展时期的典型区域、如北京市海淀区等,其土地利用已经进入为国际大都市服务的新阶段。需要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的效率和品质,土地整治也不能再停留于分散零碎、目标单一的"自发式"整治活动,而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