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0)
- 2023(6963)
- 2022(5733)
- 2021(4882)
- 2020(3962)
- 2019(9135)
- 2018(8819)
- 2017(16807)
- 2016(8910)
- 2015(9957)
- 2014(10190)
- 2013(10161)
- 2012(9927)
- 2011(9327)
- 2010(9666)
- 2009(9131)
- 2008(8890)
- 2007(7992)
- 2006(7546)
- 2005(7157)
- 学科
- 济(67016)
- 经济(66965)
- 管理(24238)
- 方法(19319)
- 地方(18785)
- 业(18604)
- 中国(16935)
- 数学(16054)
- 数学方法(15911)
- 企(15581)
- 企业(15581)
- 学(13637)
- 地方经济(12753)
- 业经(11306)
- 理论(9228)
- 农(8754)
- 环境(8696)
- 财(8049)
- 融(7986)
- 金融(7986)
- 发(7954)
- 经济学(7840)
- 和(7687)
- 制(7369)
- 产业(6823)
- 银(6781)
- 银行(6775)
- 城市(6642)
- 行(6625)
- 体(6379)
- 机构
- 大学(146825)
- 学院(143677)
- 济(71537)
- 经济(70011)
- 研究(55944)
- 管理(51422)
- 理学(43840)
- 理学院(43241)
- 管理学(42555)
- 管理学院(42269)
- 中国(40555)
- 科学(31857)
- 京(31775)
- 财(30504)
- 所(27771)
- 研究所(25013)
- 经济学(24371)
- 财经(24264)
- 中心(23319)
- 经(21955)
- 经济学院(21480)
- 江(21419)
- 范(20911)
- 师范(20756)
- 北京(20307)
- 院(20151)
- 财经大学(17866)
- 农(17668)
- 师范大学(17273)
- 州(16876)
- 基金
- 项目(89847)
- 科学(71951)
- 基金(67101)
- 研究(65211)
- 家(57797)
- 国家(57350)
- 科学基金(49691)
- 社会(45600)
- 社会科(43235)
- 社会科学(43222)
- 基金项目(35121)
- 省(33118)
- 自然(30070)
- 自然科(29378)
- 自然科学(29369)
- 教育(28930)
- 自然科学基金(28810)
- 划(28052)
- 资助(26956)
- 编号(24364)
- 发(20993)
- 重点(20489)
- 成果(20203)
- 部(19988)
- 国家社会(19719)
- 教育部(17674)
- 创(17649)
- 发展(17560)
- 课题(17534)
- 展(17365)
共检索到226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高产
集聚经济有很多潜在的源泉,其中一些已被马歇尔所提出,包括知识外溢、劳动力市场蓄水池和投入品共享等。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国内市场效应、消费经济性和寻租相继进入了经济学家的视野。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全面揭示了城市集聚经济产生的原因和趋势,并在最后的结论中进行了评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齐讴歌 赵勇 王满仓
本文在区分集聚机制与集聚效应、劳动分工与知识分工、成本外部性与技术外部性的基础上,使用统一的分析框架解释了城市集聚经济的发生机制,特别是将知识创造、知识溢出和知识积累结合起来,分析了知识分工与技术外部性促进城市集聚经济的发生机制。知识分工通过协作机制、结构匹配机制和循环累积机制促进知识的创造和积累,交流外部性条件下技术外部性的创新集聚效应和动态累积效应实现了知识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低成本使用,二者共同促进了城市收益递增。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汤为本 杨艳红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是近30年来西方经济理论界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回顾了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两大学派围绕微观基础研究而展开的争论,并评述了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超越微观基础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凯恩斯理论的出现使宏观经济学从西方经济学的传统理论中分离出来。现代宏观理论不仅使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大萧条和失业问题得到了说明,而且由于其独树一帜的实证分析范畴和分析手段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领域。然而宏观理论没有涉及到市场、价格和资源分配等问题,因此,传统微观经济学仍固守着自己的阵地。作为两个具有不同分析范畴和分析目标的领域,它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并存着,尽管是那么不协调地并存。这种并存的不协调随着凯恩斯宏观理论的弱点日益暴露而逐渐被西方经济学家所重视。但直到宏观经济理论及其政策无法解释和控制经济活动及其发展时,人们才发现它是多么缺乏一个相应的微观基础。忽视了这个基础的宏观理论和政策经常...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玉香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一方面,城市化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尚存在巨大的空间;另一方面,生产和资源的过度集中也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的失衡,从而制约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关键的问题在于城市的发展是否均衡,城市是否过度扩张。本文从微观城市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这一问题,认为一方面集聚经济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和城市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微观来源;另一方面,通勤费用和土地租金、污染和环境问题则构成了城市的经济成本,二者的均衡决定了城市的合意规模。然而,在动态上该均衡并不是稳定的,因此城市有可能面临过度扩张的风险。
关键词:
城市化 集聚经济 通勤费用 城市规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兆民 韩彪
19世纪以来体现生产要素流动阻抗的"运输成本",一直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空间经济学的兴起,才逐渐将其纳入到研究框架内。本文尝试从经典文献中寻找研究运输成本的经济学基础,从现代文献及进一步拓展中梳理运输成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输成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降低运输成本可以促进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并促进了中间品的投入和刺激资本品的消耗,促进了产业集聚和知识外溢等。因此,研究运输成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应仅局限于将它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变量,而应重新界定其内涵,重视考察它对一个国家资本流动、资本配置、人力配置的影响。
关键词:
运输成本 分工 集聚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阳
对于民间金融,国内学者大多从金融制度或金融中介的角度分析其在资金融通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而较少地关注其背后所隐含的微观激励机制。本文以轮转基金这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的民间金融形式为载体,通过对国际上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从个体特征和行为动机的角度分析了其对参与者的激励效应,从而为更好地理解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的机理以及引导其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民间金融 轮转基金 消费效用 行为动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丽 项本武
城市聚集经济是指产业活动在城市聚集所产生的促进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外部规模经济收益。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大样本数据,构建企业生产率决定模型,对中国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基础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城市本地投入-产出联系、劳动力市场共享、技术外溢为企业提供了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构成了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本地投入-产出联系影响最强,技术外溢次之,劳动力市场共享较弱。基于分行业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不同微观基础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基本结论一致。强化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的关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金滟 宋德勇
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集聚的某个空间范围,而城市集聚理论则是为城市的形成和演化提供基本的解释。从近年来兴起的新经济地理的视角,本文将城市集聚理论划分为区域非均衡、城市系统和单个城市三个层面,并分别就这三个层面对其最新进展进行梳理和简要评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宁昌会 毛传阳
国际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正逐步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国际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建立在Obstfeld和Rogoff(1995)的杰出贡献的基础上的。Obstfeld和Rogoff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长全
城市经济理论在空间外部性假设下,研究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及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与新经济地理理论共同构成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研究的主流理论。本文从研究范式与特点、空间外部性的提出与发展、空间外部性来源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集聚经济的实证检验等几个方面出发,对基于外部性假设的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研究的历史脉络、最新进展及主要结论等做了系统回顾和总结。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集聚经济 空间外部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易仁萍
本文概述了全国审计基础理论与方式方法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审计基础理论的定义、审计基础理论的体系、审计起源、审计理论研究起点、审计方式方法及审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等问题发表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
审计基础理论 方式方法 观点综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四华 郭灵
生态工业是以生态学、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的一种新兴的工业发展模式,也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内外已经对其理论和实践展开了系列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关于生态工业的涵义、基础理论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工业系统、技术支撑体、运行动力和实行机制等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工业 基础理论 问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浩瀚 李华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越来越重视寻找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从而引发了为宏观经济学寻找微观基础的潮流。主流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建立在新古典微观经济基础之上,即宏观经济分析必须与新古典模型的根本特征相一致;非主流经济学对传统意义上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争持有很大的怀疑: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所基于的微观经济分析与新古典分析有着本质的不同;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真正需要的是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基础;演化经济理论主张微观基础争论的焦点是如何解释社会变迁。对当今微观基础问题争论的实质作一梳理,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内在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微观基础 新古典经济 个体主义 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