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4)
- 2023(15003)
- 2022(12898)
- 2021(12101)
- 2020(9858)
- 2019(22792)
- 2018(22559)
- 2017(43406)
- 2016(23531)
- 2015(26448)
- 2014(26599)
- 2013(26400)
- 2012(24616)
- 2011(22229)
- 2010(22823)
- 2009(21207)
- 2008(20002)
- 2007(17758)
- 2006(16076)
- 2005(14643)
- 学科
- 济(99037)
- 经济(98923)
- 管理(66379)
- 业(64718)
- 企(52899)
- 企业(52899)
- 方法(38066)
- 中国(36303)
- 数学(32110)
- 数学方法(31713)
- 地方(28365)
- 融(28101)
- 金融(28100)
- 银(27157)
- 银行(27118)
- 农(27088)
- 行(26212)
- 财(24335)
- 业经(23719)
- 制(20884)
- 学(20176)
- 农业(18627)
- 贸(17167)
- 贸易(17149)
- 理论(16939)
- 易(16542)
- 环境(15832)
- 务(15618)
- 财务(15540)
- 财务管理(15508)
- 机构
- 学院(331551)
- 大学(331287)
- 济(132780)
- 管理(129684)
- 经济(129529)
- 研究(115713)
- 理学(110308)
- 理学院(109018)
- 管理学(107228)
- 管理学院(106630)
- 中国(92584)
- 京(72789)
- 科学(70703)
- 财(62241)
- 所(58555)
- 中心(53621)
- 研究所(52697)
- 农(52343)
- 江(50216)
- 财经(48652)
- 北京(47208)
- 业大(47071)
- 范(45992)
- 师范(45607)
- 经(43982)
- 州(42213)
- 院(42050)
- 农业(40360)
- 经济学(39257)
- 师范大学(36846)
- 基金
- 项目(219001)
- 科学(171853)
- 研究(163294)
- 基金(156452)
- 家(134994)
- 国家(133766)
- 科学基金(115018)
- 社会(101760)
- 社会科(96425)
- 社会科学(96398)
- 省(86433)
- 基金项目(83525)
- 教育(74044)
- 自然(73662)
- 划(72381)
- 自然科(71917)
- 自然科学(71905)
- 自然科学基金(70568)
- 编号(67861)
- 资助(64386)
- 成果(55748)
- 发(50623)
- 重点(48795)
- 课题(47387)
- 部(47355)
- 创(45349)
- 创新(42227)
- 项目编号(41423)
- 科研(41042)
- 发展(40845)
- 期刊
- 济(154463)
- 经济(154463)
- 研究(105864)
- 中国(69379)
- 农(48763)
- 管理(48533)
- 学报(48496)
- 科学(46258)
- 财(45972)
- 融(44449)
- 金融(44449)
- 教育(40325)
- 大学(36798)
- 学学(34304)
- 农业(33185)
- 技术(28661)
- 业经(26076)
- 经济研究(23459)
- 财经(23457)
- 问题(21426)
- 经(19974)
- 图书(18805)
- 理论(17617)
- 业(16289)
- 实践(16120)
- 践(16120)
- 现代(15871)
- 技术经济(15803)
- 科技(15691)
- 发(15169)
共检索到515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革伟
城市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典型现象,在此背景下,城市金融与城市集群化存在着历史和现实、空间结构、发展战略等诸多方面的交集和互动,本文对这些内在因素和联系展开分析,并对当前城市金融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城市集群化 城市金融 思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小琼
随着赣鄂湘三省经济总量、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支持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已成为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机遇的内在要求,成为加快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棋眼",成为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挑战性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同样离不开金融支撑,加强"中三角"金融协作是实现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融合与发展的最核心内容,并强调加强金融协作要坚持共赢的基本原则,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市场体系、金融生态环境三个领域的建设。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 金融合作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伟 马彦琳
基于对国外有关城市集群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得出在城市集群发展过程中,经济活动、行政调控、社会进步以及自组织机制分别扮演着原动力、推动力、支撑力和协同力的角色。多种动力因素共同作用产生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影响和改变着城市集群的发展演化。
关键词:
城市集群 发展动力 集聚效应 扩散效应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道法 陈小平 向传忠 江安煜
从经济布局、产业结构、地缘优势、城乡交通等方面分析,四川省德阳市目前已具备了构建组团式城市集群的客观条件。通过借鉴国内外组团(合)式城市集群建设经验,本文对构建德阳“一中心三片区”组团式城市集群的重要性、总体构想和金融支持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孟禹 张凤云
城市集群是随着城市间交通时间不断缩短、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出现的空间现象。本文以2008—2020年243个外围城市为研究对象,使用全球卫星夜间灯光和交通时间的匹配数据集,构建城市集群和城市空间演化的量化指标,实证分析外围城市集群对其空间演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围城市集群显著加速了其内部空间集中化。进一步,本文使用清代城市历史地理数据构建工具变量讨论模型内生性,并开展系列稳健性和异质性分析,证实了结论的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在双“核心–外围”关系并存的空间中,外围城市集群增强了其核心区劳动力和企业的集聚效应,且该效应会随着核心区主导能力的增强而增强。本文将城市空间演化方面的研究视角拓展至双“核心–外围”空间尺度,研究结论可为理解我国城市空间演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城市集群 空间演化 夜间灯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秀清 白永平 白永亮
长江中游城市群行政、产业、基础设施等的协调发展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基础,在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包含了更广泛的含义。首先分析了城市集群经济增长与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的未来发展就是要促进区域内的协调发展,接下来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成就,以及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现状和不足,最后针对性提出了组建区域合作委员会、建立区域产业协作分工体系、加强功能区规划、全区域生态协调发展规划、政府规划与民间参与的协调以及三省人才交流机制等对策,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政策思考。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经济增长 区域协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涛 李芸萌
在我国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双重步入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吉林省的人口流动、城市集群和产业结构变化规律都出现了新转变,分析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的人口流动特征可以发现,人口流动对吉林省城市集群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都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是一项在理念、制度、产业和生活等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变革的大规模创新工程,对于加速推动城市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应改变县域发展“齐步走”的现状,围绕县域人口、产业、区位等特征,以大工程、大项目为抓手,科学规划推动新型城市集群发展。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城市集群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晨晖
全面提升城市群与区域的竞争力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分工深化的视角下,广东欠发达地区应怎样选择专业化和多样化的产业发展路径?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广东省2006~2017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专业化及多样化程度纳入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欠发达地区城市的工业生产效率随制造业专业化和多样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广东发达地区城市的工业生产效率随生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广东欠发达地区城市应注重提升制造业专业化和多样化水平,以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着重发展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服务和信息技术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服务业并提高其专业化水平,以营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并结合城市集群和湾区经济规划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走稳走好创新驱动的现代化之路。
关键词:
湾区经济 分工深化 产业发展路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剑 黄益军 陈娟
以数字化水平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力投入、基础设施、研发投入、交通物流和创新环境5个维度的指标,构建数字化水平评价体系。选取1999年到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解释数字化水平对城市集群产业结构合理化和融合度的影响路径,发现数字化水平对城市集群产业结构向合理化调整和加速产业结构融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水平对不同城市集群产业结构有异质化影响,在东部沿海区域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集群中,数字化水平对其产业结构的影响较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大,产业结构也更加合理。在不同城市集群中,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采取异质化的数字化发展策略,通过加强数字人才建设、加大数字基建投入以及实施差异发展战略等手段,积极发挥数字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集群 产业结构 影响路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东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海湘 刘晓 黎金玲 刘龙辉
文章根据城市流强度模型,对中国30个城市群201个城市2005~2009年的经济集聚和扩散能力进行了定量的测算,并按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外向功能量产业结构的比重对30个城市群进行了分类。最后重点分析了丹东、宁德两个经济集聚和扩散能力进步较大的城市。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流强度 经济集聚和扩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圣云 翟晨阳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集群空间网络结构与空间合作路径进行分析发现:1长江经济带城市按交通物流竞争力可分为一类中心城市、二类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边缘城市四个层级,上中下游分别形成成渝城市群、滇中、黔中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等城市小群体。2长江经济带城市交通物流竞争力和城际联系网络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西弱东强"、"东密西疏"空间特征。3上海市、重庆市与武汉市是长江经济带对外辐射能力最强的三个城市,也是长江下游、上游和中游交通物流竞争力最强的中心城市,起着重要的辐射带动和支撑作用。4长江上游与中下游互动合作中,重庆市和成都市起着关键的桥梁媒介作用。长江中游与下游互动合作以"汉长昌"和下游的"沪宁杭甬"、"苏锡常合"联系为主,以九江市、上饶市和下游的衢州市、合肥市、安庆市、金华市联系为辅。5提高中心城市及中介城市的交通物流竞争力,通过上中下游城市优势互补、合作互动和梯度辐射,加强长江中下游地区与上游地区城际经济联系,优化长江经济带城际经济联系网络空间结构与合作路径,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彭永芳 周荣敏 朱艳新
在经济金融业不断走向信息化、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许多金融机构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组织间协作的方式来安排生产和交易活动,使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逐步在地理空间上形成集聚。金融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注定将成为驱动当前时代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彭永芳 周荣敏 朱艳新
在经济金融业不断走向信息化、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许多金融机构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组织间协作的方式来安排生产和交易活动,使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逐步在地理空间上形成集聚。金融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注定将成为驱动当前时代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杰义
浙中城市群处在工业化的成熟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要整合资源,促进浙中城市群整体协调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经济促动为主的方式而不是行政推动为主的方式来促进浙中城市群的发展,产业集群化是浙中城市群整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关键词:
浙中城市群 整合发展 产业集群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