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3)
2023(11837)
2022(10532)
2021(9823)
2020(8162)
2019(19187)
2018(19003)
2017(37446)
2016(20238)
2015(22694)
2014(22599)
2013(22397)
2012(20540)
2011(18377)
2010(17976)
2009(16337)
2008(15649)
2007(13307)
2006(11524)
2005(9639)
作者
(56574)
(46871)
(46455)
(44341)
(30267)
(22514)
(21146)
(18410)
(18013)
(16617)
(16310)
(15625)
(14831)
(14563)
(14489)
(14052)
(14045)
(13874)
(13473)
(13242)
(11565)
(11288)
(11198)
(10615)
(10384)
(10328)
(10297)
(10265)
(9382)
(9281)
学科
(83113)
经济(83018)
管理(57847)
(53863)
(44344)
企业(44344)
方法(41423)
数学(36766)
数学方法(36419)
中国(21876)
(20943)
(19980)
地方(19049)
业经(17155)
(16864)
农业(14338)
(13808)
贸易(13802)
理论(13292)
(13285)
环境(13194)
(12987)
财务(12929)
财务管理(12906)
(12631)
(12458)
技术(12357)
企业财务(12221)
(10865)
(10431)
机构
大学(282832)
学院(279931)
管理(116039)
(109439)
经济(106906)
理学(101919)
理学院(100801)
管理学(99174)
管理学院(98672)
研究(89217)
中国(64878)
(60086)
科学(56287)
(48994)
(42867)
业大(42136)
(41380)
中心(40936)
财经(40639)
研究所(39361)
(38987)
北京(37609)
(37577)
师范(37289)
(37044)
(33387)
经济学(32673)
农业(32339)
(32212)
师范大学(30498)
基金
项目(201220)
科学(158947)
基金(147065)
研究(146962)
(127146)
国家(126117)
科学基金(109900)
社会(92666)
社会科(87827)
社会科学(87804)
基金项目(79635)
(77691)
自然(72678)
自然科(70997)
自然科学(70983)
自然科学基金(69710)
教育(67174)
(65529)
资助(60366)
编号(60103)
成果(47344)
(44349)
重点(44093)
(41976)
(41444)
课题(40452)
创新(38587)
教育部(38425)
科研(38422)
人文(37890)
期刊
(112121)
经济(112121)
研究(80692)
中国(46110)
学报(42717)
科学(39824)
管理(39228)
(35860)
(35486)
大学(32541)
学学(30474)
教育(29423)
农业(25125)
技术(23430)
(21037)
金融(21037)
财经(18878)
业经(18473)
经济研究(17534)
问题(16584)
图书(16189)
(15921)
理论(14381)
科技(13473)
实践(13384)
(13384)
资源(13344)
技术经济(13084)
现代(12702)
(12566)
共检索到389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正平  王志强  
在我国一些城市的供热过程中,由于不同供热公司实行分段经营管理,供热公司之间难以协调一致,导致热价不能反映热力成本。本文按照面积计价和耗热量计价两种方式分别提出热源热价、一次网热价、换热站热价、二次网热价的确定方法,并以乌鲁木齐区域燃煤集中供热分段热价计算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国内分类分段供热价格形成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建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集中供热过程中的供需价格矛盾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成为近年来继教育、医疗、房地产等社会关注热点后的又一社会热点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利萍  孜比布拉·司马义  杨小东  
旅游业与城市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趋于明显,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广受学者的关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形势下,乌鲁木齐作为西部的桥头堡城市,确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对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方差分解等模型,对乌鲁木齐市1997-2016年城市化与旅游业指标体系进行加权,实证分析二者发展的响应程度。结果显示:①自1997年以来,乌鲁木齐市城市化发展进度与旅游业经历了非同步发展的演变过程;②旅游业是城市化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城市化却不是旅游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二者只存在单向关系;③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对旅游业的脉冲响应和方差贡献影响显著;反之,旅游业发展水平对城市化的脉冲响应和方差贡献则不明显。综上,利用定量实证分析乌鲁木齐市城市化与旅游业,探究其内部发展原因对其城市定位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海灵  
在对RDC选址时,从三个角度进行考虑,第一层从企业的角度、第二层从客户的角度、第三层从区域规划的角度进行动态规划,使RDC的总成本最小、消费者费用最低且符合区域功能规划要求。把该模型应用于大乌鲁木齐的RDC规划选址,并对规划前后的因子变动进行对比,从而确认其应用性及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玲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得到实现,城市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旅游生态文明的建设成为城市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城市旅游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是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评价和实施的依据。构建了旅游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城市旅游生态文明系统的综合评估,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城市旅游发展实际中,为城市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志有  徐馨怡  李慧  王生霞  
西部干旱绿洲区是典型生态脆弱区,土地生态风险反映区域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之间关系,揭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环境演变关系,有利于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绿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整理分析2006—2015年土地、社会经济数据,从四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市绿洲土地生态风险变化规律,揭示2016—2025年土地生态风险警情;研究结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土地生态风险预警随之提升;最后提出相应土地生态风险管控机制:(1)统筹城乡发展,合理确定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久文  肖春梅  
城市功能定位对于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标和动力源。进入新世纪以来,乌鲁木齐市依据其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地位和优势,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的奋斗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功能定位,即建设"亚心之都、国际都市、商旅名城、宜居城市"。本文应用城市功能定位的相关理论,在对乌鲁木齐的现实城市功能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乌鲁木齐城市发展现状与城市功能定位之间的差距,提出建设宜居城市是实现城市功能定位的重要突破口,并且提出了一些实现城市功能定位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尚晓  何秉宇  
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确定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和生态城市综合指数测算了乌鲁木齐市当前的生态化水平、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和生态城市建设程度,从而对乌鲁木齐市未来跨越式发展下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海热提·涂尔逊  叶文虎  蒙雪琰  倪天麒  艾力西尔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支持系统和主要问题 ,提出了新世纪乌鲁木齐可持续城市发展战略及其目标、方针与重点 ,指出了乌鲁木齐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战略模式。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韩芳  畅通  
乌鲁木齐市的城市用地扩展有着时间上的快慢交替和空间上的“T”型轴向式扩张的特点,可根据影响城市用地扩展的主导因子的不同,将不同历史时期乌鲁木齐市城市用地的扩展类型划分为交通指引型、工业投资拉动型、产业政策导向型、整体实力拉动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阮向前  张丽  
在城市群的发展中,鉴于中心城市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对其外向服务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以新疆乌鲁木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近年来在城市流强度不断增长的背后隐藏着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城市流强度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尤其是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了城市的集聚和扩散能力。据此,提出了优化乌鲁木齐外向服务功能的建议,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熊黑钢  邹桂红  崔建勇  
利用起伏度指数与分布比例指数模型,将地形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探讨了地形对乌鲁木齐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多年相关数据的变化能反映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居住用地的增长区从起伏度指数为7~8的地形空间上逐渐开始向起伏较高地形发展。其分布在起伏度指数上的区间扩大了9个单位。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建设用地始终在不断地扩大,并表现出工业用地向外扩张和商业用地向内收缩两个变化过程。扩张的方向指向低地形地区,收缩则向金融商业中心。农用地面积始终在减少,并趋向消失,且起伏度低的地区减少得快,而高地形区减少得慢。未利用地分布区域向高地形空间退缩,市区内的未利用地通常被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宏  夏富强  杨德刚  黄凤  乔旭宁  
基于乌鲁木齐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数据,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干旱区绿洲城市发展与水资源需求预警系统仿真模型,并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发展的水资源需求进行多情景模拟。模拟结果显示:①现有水资源条件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各情景下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系统均存在较强约束,采用调水与节水方案,乌鲁木齐市中、高速发展情景下到2030年将分别存在5.17亿m3、30.15亿m3的水资源缺口;②节水方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提高的效果远大于调水的效果,社会经济发展越快,节水带来的效果越明显;③适度增强城市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规模效应,降低用水定额,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最有效的途径;④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广斌  琚小倩  
"一带一路"倡议将新疆确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乌鲁木齐城市圈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通过计算乌鲁木齐城市圈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度,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进行定量化分析。分析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有助于政府调整当前的土地利用规划,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同时对其他干旱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士华  艳燕  胡云锋  张弛  
城市化是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原因,也是评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最大不确定因素。论文利用1990与2010年Landsat tM数据,基于V-I-s城市土地覆被模型和决策树分类法,获得乌鲁木齐土地变化时空格局;结合野外实测数据和文献检索得到研究区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土壤与植被碳密度,估算了城市土地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间,乌鲁木齐城市不透水地表(IMperVIous surface areas,Isa)以中部南部内部填充与北部扩张的形式约增加62%,主要占用农田(27%)与荒漠(62%)。2)乌鲁木齐市生态系统碳库主体(95%)分布在土壤中,城市土地覆被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