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62)
2023(4426)
2022(3662)
2021(3017)
2020(2375)
2019(5395)
2018(5209)
2017(10175)
2016(5137)
2015(5875)
2014(6068)
2013(6241)
2012(6111)
2011(5911)
2010(6189)
2009(5877)
2008(5471)
2007(4865)
2006(4754)
2005(4375)
作者
(16868)
(14242)
(14117)
(13547)
(9300)
(6548)
(6458)
(5507)
(5495)
(5106)
(4927)
(4702)
(4546)
(4486)
(4483)
(4383)
(4156)
(4117)
(3983)
(3656)
(3595)
(3438)
(3356)
(3337)
(3256)
(3178)
(2944)
(2852)
(2756)
(2723)
学科
(54241)
经济(54211)
地方(17084)
管理(14270)
方法(13401)
中国(12534)
地方经济(12088)
数学(12088)
数学方法(12043)
(8369)
(8306)
业经(7362)
环境(6954)
经济学(6417)
城市(6195)
(6037)
(5928)
企业(5928)
(5532)
产业(5172)
资源(4800)
(4761)
金融(4761)
(4704)
(4632)
(4531)
(4466)
城市经济(4463)
总论(4343)
信息(4255)
机构
大学(90141)
学院(89824)
(51516)
经济(50487)
研究(36753)
管理(31456)
理学(26427)
中国(26228)
理学院(26036)
管理学(25717)
管理学院(25531)
科学(19888)
(19856)
(19244)
(18158)
经济学(17995)
研究所(16241)
财经(15999)
经济学院(15779)
中心(15071)
(14411)
(13433)
(13170)
北京(12353)
(11800)
师范(11757)
财经大学(11651)
科学院(11607)
社会(11048)
(10557)
基金
项目(54843)
科学(44089)
基金(41267)
研究(39263)
(35346)
国家(35120)
科学基金(30575)
社会(28977)
社会科(27627)
社会科学(27617)
基金项目(21728)
(20071)
自然(17878)
自然科(17467)
自然科学(17465)
自然科学基金(17121)
资助(16656)
(16623)
教育(16397)
(13690)
编号(13689)
(12941)
国家社会(12908)
经济(12816)
重点(12275)
(11939)
发展(11839)
(11720)
成果(10698)
教育部(10599)
期刊
(66015)
经济(66015)
研究(34526)
中国(15040)
(14047)
管理(12812)
经济研究(11813)
科学(11108)
问题(10010)
学报(9893)
财经(9186)
(8451)
(8199)
技术(8079)
大学(7891)
学学(7758)
(7691)
金融(7691)
业经(7265)
技术经济(6721)
城市(6583)
统计(6227)
世界(5677)
(5435)
(5432)
农业(5428)
(5240)
经济问题(5228)
现代(5209)
决策(4902)
共检索到145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欣  吴殿廷  王红强  
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准确判断和度量是制定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本文考察了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途径。经济联系是个不可能精确表述的量,本文通过逻辑思辩和数学推导,梳理了相关概念和模型,给出了描述经济联系相对量的表达式。实践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是可行的,也是比较可靠的,而且我们还发现,经典引力模型中的人口因素并不那么重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莎  童磊  贺玉德  
依据城市群理论,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弱是决定城市能否连接为一体、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以2017年数据为背景,在综合利用城市职能强度模型、修正的空间引力模型和城市流模型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空间联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和天津的"空吸"效应严重,资源要素向两市集聚,占据城市群绝对的核心位置;京津两市空间引力作用最大,远超群内其余城市,说明经济基础和空间距离是制约城市间联系紧密的关键要素;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外向型服务业发展良好,但是主要依赖传统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发展较弱;次级城市相对缺乏,整个京津冀城市群尚未形成良好的阶梯结构。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崔和瑞  
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当今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经济联系方向理论、方法,本文对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城市间三个不同层次的经济联系程度,提出了加强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经济联系程度、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潘中艺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单凭某个城市的经济增长难以支撑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城市群正逐渐取代单个城市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引擎。不同城市间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流是维系城市群活力的基础,其内部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紧密性是城市群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本文通过放宽假设条件构建了城市间经济联系模型,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产业分工是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磊  付建荣  
笔者基于产业分工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并利用城市间的日发车班次数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测算了2008年、2010年、2012年关天经济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结果表明:西安在经济区的中心地位显著,但对商洛、天水的辐射较弱;宝鸡被力图打造为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然而其作用发挥不明显;经济区存在经济发展空间不均衡的问题,商洛、天水呈现出明显的边缘化趋势。区域整体呈现出以西安为中心的单核心层级式结构,未来需要通过推动其他城市间分工的深化,促进多中心空间格局和网络状经济联系局面的形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鞠成科  黄刚  乔贵民  胡国后  
总结了国内外油气管道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基于结构可靠性理论建立了海底管道腐蚀失效概率定量计算方法,分析了方法建立及求解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最后给出了腐蚀管道失效概率定量计算流程,以期为海底管道定量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刚华  王绍华  杨从党  黄庆宇  李德安  宁加朝  凌启鸿  丁艳锋  
【目的】建立水稻单株成穗数通式和有效分蘖叶位理论分蘖数函数,并确定超高产水稻的秧苗分蘖成活率(s)、本田期分蘖发生率(r)、分蘖缺位数(bn)、适宜等穗期及校正系数(a)等相关参数。【方法】选择云南水稻特殊高产生态区,2005年进行杂交籼稻Ⅱ优107密度试验,2005~2006年进行杂交籼稻Ⅱ优107、Ⅱ优318、Ⅱ优7954、Ⅱ优084、Ⅱ优航1号和协优107大区超高产试验。对试验的水稻分蘖消长进行调查分析,并最终测产。【结果】所有参试品种都遵循n-3的叶蘖同伸规律,有效分蘖叶位理论分蘖数(A)可以表示为有效分蘖叶位数(E)的函数,有效分蘖叶位数(E)与主茎总叶龄(N)、伸长节间数(n)、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庆斌  谢永顺  韩增林  刘天宝  刘桂春  杜鹏  
以2005、2010和2015年为时间截面,基于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理论,借助Ucinet6.0软件分析了东北地区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并提出东北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控制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的主要通道集中于少数节点城市并在空间上产生迁移,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发展趋于均衡。(2)网络中存在明显的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经济联系呈组团模式发展,组团格局经历了"弱联系稳定"、"强联系失衡"、"强联系相对稳定"三个阶段。(3)东北地区旅游经济应以"增长极—轴线—组团"模式实现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茹  欧阳旭  李跃林  刘世忠  张德强  周国逸  
以广东省11个县区的灌丛为研究对象,基于18个调查点植被群落调查方法获取的数据,分析了广东省灌丛群落的分布、结构、种群的数量特征并明确了生物量计算方法。研究结果如下:1)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灌丛群落分布广泛,粤北地区灌丛分布面积占广东省灌丛总面积的50%以上。2)广东省灌丛群落主要由灌木层、草本层及层间植物构成,灌木层和层间植物分层不明显。3)从群落组成来看,广东省灌丛群落植物种类组成丰富,但灌丛群落均匀性偏低,具有较高丰富度的种类仅占很少部分,其中,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岗松Baeckea frutescens、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火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子曦  万代君  
"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从经济网络和中心城市两个层面入手,对"成渝经济区"16座城市的空间分布、中心职能强度、经济联系度和外向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的定量分析并得出加强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系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林  韩增林  马慧强  
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和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以中原经济区29个城市为研究区域,对中原经济区的城市内在经济联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原经济区整体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弱,经济发展尚处在初期阶段,郑州、洛阳的核心带动作用不够突出;②经济区城市内部产业部门分配上差距较大,城市内部产业间,城市间经济发展不平衡;③中低级城市数量较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④中原经济区内城市总体经济实力和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之间尚不协调;⑤中原经济区内城市间经济联系不够紧密,以郑州为中心,呈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省际城市之间联系贫乏。据此,提出了优化中原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的对策,服务于中原经济区的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唐娟  马晓冬  朱传耿  钱程  
运用重力模型和综合客运模型,对淮海经济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势能及经济联系流强度进行测度,据此分析该区的城市经济辐射与经济隶属情况。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势能结构表现为以徐州、商丘、临沂、淮安为重要节点呈放射状分布。经济联系流强度的空间分异格局以徐州为中枢,形成徐州、济宁、临沂、阜阳、蚌埠五大网络结点,构成"开"字型架构。经济联系势能和经济联系流强度在徐州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上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最终将淮海经济区划分为核心、汴商、莱泰、临照、盐淮5个城市经济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燕  贺灿飞  
城市经济联系研究的发展转向与城市专业化分工的转变密切相关,本文在城市专业化分工与一体化的视角下回顾了城市经济联系研究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进展,并探讨了中国城市经济联系研究面临的问题和研究趋势。传统城市分工语境下的城市经济联系表现为基于上下游产业的商品流动,进而产生等级结构的城市系统;然而,在以价值链功能分工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分工基础上,城市经济联系扩展到资本流、人口流动和信息流动等多方面,城市经济联系更加复杂,全球城市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转变。在研究方法上,传统城市经济联系的研究依赖引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城市等级体系的测量方法;新型城市经济联系研究纳入网络分析的方法,打破了传统功能主义的城市等级体系研究,强调对全球城市网络结构的探讨。在对上述研究总结评述的基础上,本文指出未来研究需要对城市经济联系的理论进行整合,增强对其发生机制的探讨。特别对于中国的研究需要扩展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加强对制度因素的思考,增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系统的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建文  李科研  
在设计抽样方案时样本量的确定是一个重要内容,确定样本量需要综合考虑精度、置信水平、抽样方式、费用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首先对费用一定误差最小或误差一定费用最少时的最优样本量进行分析,然后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量和设计效应研究复杂抽样的样本量,最后根据社会调查的经验总结出针对不同总体规模和目的的样本容量范围,为抽样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