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1)
2023(13149)
2022(11456)
2021(10574)
2020(8866)
2019(20328)
2018(19996)
2017(38624)
2016(21293)
2015(23570)
2014(23392)
2013(23216)
2012(21033)
2011(19013)
2010(18628)
2009(16788)
2008(16269)
2007(13915)
2006(12033)
2005(10055)
作者
(63648)
(52768)
(52468)
(49824)
(33485)
(25389)
(23722)
(20891)
(20285)
(18557)
(18024)
(17773)
(16669)
(16294)
(16290)
(16245)
(16015)
(15708)
(15115)
(14948)
(13433)
(12761)
(12466)
(11930)
(11833)
(11689)
(11634)
(11457)
(10669)
(10576)
学科
(85745)
经济(85653)
管理(60077)
(54936)
(44881)
企业(44881)
方法(39904)
数学(35071)
数学方法(34734)
中国(22494)
(21347)
(19464)
(19397)
业经(17747)
地方(17245)
(15024)
贸易(15020)
农业(14569)
(14542)
环境(13846)
理论(13285)
技术(13077)
(12604)
(12546)
(12291)
财务(12232)
财务管理(12215)
企业财务(11578)
(11356)
(10570)
机构
大学(301652)
学院(299076)
管理(120149)
(114639)
经济(112090)
理学(105816)
理学院(104602)
管理学(102709)
管理学院(102200)
研究(100518)
中国(70617)
科学(67235)
(64025)
(55933)
业大(51919)
(51074)
(48928)
研究所(47496)
中心(44840)
农业(44595)
(41179)
财经(40870)
北京(39668)
(38882)
师范(38390)
(37397)
(36608)
经济学(33981)
(33697)
师范大学(31381)
基金
项目(218732)
科学(170656)
基金(159000)
研究(151599)
(141686)
国家(140563)
科学基金(119836)
社会(95341)
社会科(90393)
社会科学(90367)
基金项目(86210)
(85605)
自然(81559)
自然科(79685)
自然科学(79662)
自然科学基金(78222)
(73102)
教育(68814)
资助(64574)
编号(60213)
重点(48863)
(46874)
成果(46629)
(45963)
(45446)
科研(42525)
创新(42439)
计划(42198)
课题(41072)
大学(39754)
期刊
(116173)
经济(116173)
研究(82571)
学报(56208)
中国(49553)
(49224)
科学(48902)
大学(41051)
管理(40166)
学学(39108)
(34650)
农业(34225)
教育(28522)
技术(23057)
(20326)
金融(20326)
业经(19518)
经济研究(18956)
财经(18882)
(17296)
问题(16999)
科技(16321)
(16065)
业大(15535)
图书(15017)
(14974)
理论(14446)
技术经济(13871)
资源(13693)
实践(13420)
共检索到409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小亮   陈衎   王兆瑞   肖争艳  
面对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增速的分化走势,“因城施策”逐渐成为主基调,为此需要准确识别不同城市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本文综合使用XGBoost等机器学习方法以及SHAP值解释性方法,基于2009—201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测算并分析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预期因素在多轮房价分化期间都起到重要驱动作用;(2)货币政策本身并不是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但可以通过影响预期导致房价分化;(3)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本身也不是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但也可以通过影响预期导致房价分化。有鉴于此,“因城施策”的关键在于稳定公众对房价的预期:一线城市应在控制土地成本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住房供给,削弱由于供不应求所带来的房价上涨预期;二三线城市需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医疗和环境质量,改善居民购房需求,防范人口外流带来的房价下跌预期。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小亮   程硕   陈衎   肖争艳  
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在全国房地产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维持一线城市房价平稳从而对保障全国房价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XGBoost等机器学习方法和SHAP值可解释性方法,对四大一线城市房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在2012年前后的动态变化进行测算并分析,研究发现:第一,预期因素是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其影响在不断增强。第二,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对一线城市房价上涨也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不过其作用呈现出减弱态势。第三,货币政策等因素对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影响相对偏弱,并且近年来其影响进一步下降。考虑到预期因素是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对一线城市而言,稳房价的关键在于稳预期。进一步地,结合实证结果可知,需要让房价更多地由基本面因素来决定,并且通过稳定房地产调控政策来稳预期。一是从供给端发力,构建一线城市土地供给与房价以及土地供给与常住人口之间的联动机制。二是从需求端发力,缩小一线城市与其周边城市以及其他三四线城市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从而减轻一线城市的外来人口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住房需求增长。三是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通过稳定政策来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预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鹏飞  安晓明  
本文分析了2012年我国不同城市房价变动走势: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升并且涨幅先降后升;二、三线城市持续快速上升和下降现象并存。造成城市房价变动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不同城市的居民收入、城市集聚力、房价基点、调控政策影响等方面存在差异。最后,本文提出政府应当针对不同类型城市实现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措施。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范新英  张所地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减速换挡、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呈现新常态,城市房价分化特征愈加明显,与此同时通过测算发现城市之间创新产出的不均衡程度比创新投入不均衡程度更强。基于此,本文在探讨城市创新效率对房价影响的作用机理基础上,借助FP指数测度中国35个大中城市历年创新效率,将城市创新效率引入房价均衡模型,并使用面板门限回归方法分析了城市创新效率对房价的非线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城市创新效率对房价具有溢出效应,并且是引起中国城市房价分化的重要原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创新环境构建、产业优化布局、房地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所地  程小燕  
楼市"去库存",任重而道远,房地产市场荣衰分化严重,根本之源为何,值得深究。本文从城市创新性特质的内涵出发,分析城市创新性的特征体系,构建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价格和土地价格的非线性实证模型,利用数据驱动的思想,由实例数据出发建立半参数模型及广义矩估计(GMM)的方法建立线性和非线性结构中参数的相合估计,合理诠释城市创新性特质对房地产价的非线性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城市的创新性特征对于房地产市场具有更为突出的正相关作用,溢出效应显著,是引致中国房价分化的内爆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吕龙  刘海云  
利用厚尾VAR模型构建测度指数来量化房价溢出效应大小,在梳理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采用35个城市数据分析房价溢出的网络结构与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市场整体房价溢出水平自2011年以来上升11%,系统性风险加剧。城市房价相互溢出关系形成复杂的"小世界网络",北京等7个城市是"领导者",天津等7个城市是"经纪人",石家庄等11个城市是"双向引导者",青岛等10个城市属于"跟随者"。从全国范围看,人口流动与羊群效应是房价溢出的重要途径,但各板块存在差异。"领导者"主要依靠人口流动、资本流动与羊群效应实现房价外溢;"经纪人"与"双向引导者"依赖羊群效应实现房价外溢;"跟随者"主要依赖人口流动与羊群效应实现内部城市间相互溢出,但对其他板块影响不大。因此,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房价溢出效应可能诱发的系统性风险,完善房地产行业相关的产权、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楼市调控效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斌  王莹  
以西安市商品房价格研究为例,通过建立动态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城市住房价格影响因素,指出住房价格和影响住房供求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分析影响西安住房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提出稳定住房价格的具体建议,同时指出住房实际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变化趋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洋  张虹鸥  叶玉瑶  吴康敏  
以供需理论为切入点,基于个体居住选择和社会制度两方面构建住房价格空间分异的作用机理框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住房供给和住房需求两个角度分析城市内部房价分异的驱动因素和作用机制,以期为促进住房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涂锦  蒋宛晨  冷正兴  
近年来,我国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强调稳定市场预期,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借助倍差法,选择成都市为研究对象,并以重庆为参照,选用不同的样本窗口期和反事实检验分析方法,探究不同城市政策下房价影响因素及其差异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区域位置、房屋属性、购房政策都是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最后,本文围绕“因城施策”提出相关建议:充分考虑不同城市的异质性特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因城施策以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学良  
尽管已经有许多研究试图从需求层面,如货币、利率、人口等角度来解释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波动现象,但目前从供给层面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问题的文献则相对不足。尤其是中国的诸多城市大都享有相似的人口结构轨迹、经济周期、货币和利率等因素,但最终不同城市的房价表现却有着巨大的差异。本文试图利用住房供给弹性来分析这一问题。首先,我们估计了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分别的和加总的住房供给价格弹性,发现中国的总住房供给价格弹性为2.65,明显小于用美国大都会数据估计得到的约7.3,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能力明显小于美国市场;其次,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对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为每单位土地经济密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亮锦  夏恩君  
回顾了国外房价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两个层面对国外学者有关房价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国内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出启示。文献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学者对房价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供求关系、消费者个体因素、住宅特征、政府政策和溢出效应五个研究视角展开,且随着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的出现,越来越关注消费者个体因素对房价的影响;研究方法多以实证为主,涵盖线性和非线性、空间计量方法等,且注重新方法的引入以及已有方法的与时俱进。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允奇  王艺明  
采用二阶段局部动态调整模型分析存在市场摩擦和投机时的房价运行特征,进而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递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房价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和时序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人口增长并非推动房价上涨的因素;(2)收入因素在东部地区对房价影响不显著;(3)房租对房价仅在西部地区有显著影响;(4)土地成本对房价有影响,在东部影响最强而中部最弱;(5)房价惯性影响在各区域都有显著影响;(6)从时序变化来看,各区域实体经济因素对房价的影响强度都存在下降趋势,而房价惯性的影响却不断上升,反映出投机气氛浓厚使得房价对基本面偏离程度不断提高。因此,我国房地产调控需要建立区域差异化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东  何秋谷  赵波  
本文依照"需求一供给"框架,将货币政策、人口、收入、技术进步、国际投资联动、经常账户变动、土地出让和土地用途管制等因素纳入对房价波动的分析。从利率政策、收入的角度来解释房产消费者的付费能力对房价的影响;从人口规模和结构的角度来解释消费者需求量对房价的影响;从国际经济联动的角度探讨房产作为全球范围内分散风险的投资品对于房价的影响;从经常账户来解释国际贸易和房产价格间的联动关系。此外,一些国家还存在着特殊情况,如在中国土地出让推高了房价,在英美土地用途管制提高了房产成本,这类文献也均被综述在内。从本文的综述可知,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动的供给层面因素主要涉及土地价格和政府行为,而需求层面因素纷繁复杂,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成惠茹  
文章选取2000-2014年房地产市场月度数据,对货币供应量进行H-P滤波以区分扩张性与紧缩性政策区间,利用VAR模型探讨货币因素对房价影响的非对称性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土地价格、资金价格、股票市场以及原材料价格对房价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房价的拉动作用远大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房价的抑制作用;货币供应量代表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房价的调控作用强于利率代表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宏观经济、土地价格、原材料价格以及其他投资渠道收益增加都将推动房价上涨,而增加供给将有效抑制房价。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永乐  许阳  吴然  
利用全国338个城市房价和创新水平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行了不同类型城市的比较研究。总体来看,城市高房价显著抑制了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分城市类型看,差异较为明显:一线城市的房价及上涨率对创新均起到抑制作用,房价对二线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在三四线城市为正;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上涨率与城市创新水平呈现倒U型关系,即在低增长率情况下促进创新,高增长率情况下阻碍创新,但在四线城市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高房价城市,房价涨幅过大会加剧对创新水平的抑制效应,涨幅较小则有利于创新水平的提升。因此,“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有利于不同类型城市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一线城市应实行房价和涨幅双控制,二三线城市主要把涨幅控制在合理范围,四线城市可适度促进房地产发展,但应避免“脱实向虚”的现象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