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2)
- 2023(12378)
- 2022(10988)
- 2021(10330)
- 2020(8632)
- 2019(19934)
- 2018(19870)
- 2017(37734)
- 2016(20828)
- 2015(23504)
- 2014(23537)
- 2013(23107)
- 2012(21131)
- 2011(18869)
- 2010(19037)
- 2009(17150)
- 2008(16722)
- 2007(14468)
- 2006(12623)
- 2005(10767)
- 学科
- 济(80406)
- 经济(80322)
- 管理(59222)
- 业(53551)
- 企(45476)
- 企业(45476)
- 方法(38166)
- 数学(32760)
- 数学方法(32205)
- 中国(22801)
- 农(20211)
- 财(18865)
- 学(18739)
- 地方(18049)
- 业经(17746)
- 理论(15353)
- 和(13766)
- 环境(13567)
- 农业(13523)
- 制(12873)
- 技术(12828)
- 贸(12725)
- 贸易(12718)
- 易(12277)
- 务(12265)
- 财务(12193)
- 财务管理(12163)
- 划(11725)
- 教育(11478)
- 企业财务(11469)
- 机构
- 大学(290208)
- 学院(290039)
- 管理(116971)
- 济(106883)
- 经济(104152)
- 理学(101508)
- 理学院(100329)
- 管理学(98374)
- 管理学院(97874)
- 研究(95774)
- 中国(68605)
- 科学(63145)
- 京(62930)
- 所(48140)
- 财(47710)
- 农(46290)
- 业大(45337)
- 研究所(44278)
- 中心(43145)
- 江(41294)
- 范(40125)
- 北京(39787)
- 师范(39777)
- 财经(38748)
- 农业(36423)
- 院(35812)
- 经(35139)
- 州(34480)
- 技术(32400)
- 师范大学(32153)
- 基金
- 项目(205692)
- 科学(160617)
- 研究(149342)
- 基金(146449)
- 家(128075)
- 国家(127021)
- 科学基金(108970)
- 社会(91157)
- 社会科(86203)
- 社会科学(86177)
- 省(81622)
- 基金项目(78561)
- 自然(72564)
- 自然科(70831)
- 自然科学(70813)
- 自然科学基金(69445)
- 划(69069)
- 教育(69054)
- 编号(62006)
- 资助(60316)
- 成果(49801)
- 重点(45931)
- 部(44095)
- 发(43308)
- 课题(43218)
- 创(42247)
- 创新(39348)
- 科研(39189)
- 项目编号(37927)
- 大学(37748)
- 期刊
- 济(114578)
- 经济(114578)
- 研究(82428)
- 中国(53835)
- 学报(46797)
- 科学(43143)
- 农(41202)
- 管理(40984)
- 教育(36492)
- 财(35105)
- 大学(34793)
- 学学(32630)
- 农业(29342)
- 技术(26645)
- 融(19487)
- 金融(19487)
- 业经(19078)
- 经济研究(17398)
- 财经(17221)
- 图书(16601)
- 问题(15949)
- 业(15154)
- 科技(15122)
- 经(14585)
- 资源(14201)
- 技术经济(14152)
- 理论(14096)
- 统计(13437)
- 版(13253)
- 实践(13226)
共检索到412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伟 王晶晶 杨玲
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随着重要基础设施之间的关联度和依赖性日益加强,重要基础设施灾害往往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提高重要基础设施的应急能力已经成为了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本文以重要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基于重要基础设施的关联特征,从延展性、影响对象和持续周期三个方面分析了重要基础设施灾害情景构建的特点,建立了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灾害的情景构建方法,提出了从准确性、充分性、及时性三个维度评价应急能力的思路,并将提出的通用方法应用于燃气多门站停气事件案例,为实际中重要基础设施的应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
重要基础设施 情景构建 应急能力 关联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峰 李向阳 刘昭阁
针对本体模型在应急领域应用中存在的类型界定不清晰与重用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面向城市灾害情景提出应急案例本体建模与重用方法,依知识类型与应用目的将应急案例本体分类,实现了对应急案例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的独立表达和目标约束下案例的有效检索与重用修正。该方法不仅提升了应对方案制定的合理性,而且简化了繁琐的本体推理过程。最后,以Z市电网应对台风灾害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翼舲 张利华 黄宝荣 李颖明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的自评价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保障。建立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自评价指标体系对增强城市灾害管理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系统的分析,建立了包含一个一级指标、六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的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自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自评价的组织程序,并对该自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的组织程序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城市灾害 应急能力 自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春泽 代文锋
针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评价方法。首先分析了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的评价问题,建立了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黄金分割法将不确定语言形式的评价信息转化为"云滴",并根据属性权重以及专家权重对其自下而上逐层集结,形成各方案的多层次综合云。最后根据多层次综合云的数字特征对各方案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分析与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问题,能够为提升城市灾害应急能力,减少灾害损失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灾害 云模型 应急能力 评价指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铁永波 唐川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的评价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保障,建立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增强城市灾害管理能力和提高政府部门对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进行分级,在结合城市灾害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起参与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为今后城市灾害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万欣 丁欣宇 张天天 李灵芝
利用舆情大数据探究暴雨灾害的多样化社会影响,为城市水灾害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构建暴雨灾害社会影响分析框架,采集“郑州暴雨”事件中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微博数据,分别运用基于词典的情感分析方法和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模型,探究细粒度情感以及人与设施多种响应行为随灾情进展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灾前悲哀和愤怒是主导消极情绪,而灾中恐惧占主导,应及时公开灾情焦点信息,疏导高唤醒消极情绪;公众对设施中断的感知体现了级联失效关系,加强建成区积水点改造和新区交通与排水设施配套设计是关键;灾中公众对各类设施修复感知存在时滞性,应加强重点设施灾前联合防护,避免关键路段积水断行;灾前政府救助准备不足,导致公众负向行为较多,应提升基层重大风险决策与处置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防洪减灾制度及政策优化提供有益参考,有助于提升政府水灾害管理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军 杨海林 刘阳
为帮助城市有关管理部门与组织发现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点并进行改进与提升,提高灾害应急能力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程度,提出一个城市灾害应急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模型构建城市灾害应急能力成熟度要素框架,筛选并确定能力成熟度指标体系,建立评估过程。通过对陕西省延安市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实际应用,证明这个评估模型可以合理评价城市当前的应急能力成熟度水平,可为城市持续增强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方法路径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喜萍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线分析方法 (DEA)构建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对2006~2015年我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率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综合效率偏低,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低,大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处于规模无效状态。京津沪琼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配置相对效率高,中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相对效率明显过低。
关键词:
数据包络线分析 城市基础设施 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喜萍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线分析方法 (DEA)构建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对20062015年我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率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综合效率偏低,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低,大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处于规模无效状态。京津沪琼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配置相对效率高,中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相对效率明显过低。
关键词:
数据包络线分析 城市基础设施 投资效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国富 王守清
BOT项目融资模式自诞生以来,引起了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模式,BOT/PPP模式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解决政府财政压力、引进外资、促进民间资本投入和提高效率等方面有很大优势。目前对于BOT/PPP项目的研究还主要限于财务评价、风险分析方面,有关BOT/PPP项目的社会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原有项目社会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BOT/PPP项目的特点引入了发展相对成熟的层次分析法,建立适应BOT/PPP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的方法,以期清楚地认识BOT/PPP项目的社会效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敏 陈晓平 吴凤平
基于有限时间、空间和各类应急资源的约束,兼顾公平性和效率性,探索合理、有序和高效的应急资源分配网络优化调度和配置策略,是应急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突发事件灾害链新情景,构建了一个多资源种类、多运输方式、拥有双层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的应急资源分配网络优化调配模型。分别以应急时间最短和运输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两个带有序关系的目标函数;其次,提出受灾点应急资源需求急迫度概念,并从应急资源供给和需求等方面建立模型约束条件。最后,提出一种改进多资源分类调度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小君 林晓言
为寻求最佳的交通基础设施应急疏散管理机制,本文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与分类对应急疏散交通流的特性进行总结,并从分析被疏散个体的行为特征入手,在前景理论和时空经济分析框架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描述交通基础设施应急疏散管理过程中群体决策行为(GDB)的概念模型。同时,结合群体在疏散过程中的理性程度与实时信息供给(TIS)的技术手段构建了交通基础设施应急疏散管理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交通管理部门或运输服务供给企业应引导被疏散个体正确认知时间及空间价值分布特征,通过实时信息供给手段来降低群体非理性行为发生概率,以期实现理性的疏散路径选择。以2008年初"南方雪灾"中的京珠高速湖南段交通疏散过程为例,验证了...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徐海铭 刘晓 刘健
针对多系统耦合多层级分布的关键基础设施网络,通过影响矩阵将网络抽象为"节点-关系"图。考虑网络中不同类的任意两节点间的相互影响,以最大化的网络总服务能力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基于预算总资金约束的基础设施保护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有效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不同规模下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最后,以典型应急情景为案例,深入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解的共性与区别,对决策部门制定系统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力 吴晟
分析几次地震灾害爆发后应急物流管理实践,指出地震灾害下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构建基于地震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包括资源保障体系、组织体系、信息支撑平台体系、运作机制体系以及预案体系等。最后提出推进体系构建的建议,即完善震后的逆向物流管理;积极开展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加强物资储备能力;健全法律保障措施;积极改进运载工具及交通网络建设等。
关键词:
地震 应急物流 物流体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于明璐 李向阳 岳国君
自然灾害情境造成部分决策信息模糊和应急决策者的消极情绪。考虑消极情绪在自然灾害应急决策的影响,构建了考虑情绪下的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运用反函数原理,根据应急决策者对模糊信息的心理感知价值,构建了其实际值的估计函数,用于解决决策信息模糊下的终端供电设施应急抢修决策规划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决策模型和求解算法。采用自主开发的在线实验系统,完成了信息模糊下的电网应急抢修决策实验,验证了决策模型和消极情绪下基于决策者心理感知对模糊信息估值方法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