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4)
- 2023(14268)
- 2022(11386)
- 2021(10447)
- 2020(8046)
- 2019(18204)
- 2018(18078)
- 2017(33004)
- 2016(18262)
- 2015(20570)
- 2014(21047)
- 2013(20589)
- 2012(19245)
- 2011(17607)
- 2010(18122)
- 2009(16557)
- 2008(16435)
- 2007(15328)
- 2006(14095)
- 2005(13286)
- 学科
- 济(82315)
- 经济(82224)
- 农(50512)
- 业(49990)
- 管理(41889)
- 农业(33769)
- 中国(31237)
- 地方(29117)
- 企(26574)
- 企业(26574)
- 业经(24351)
- 方法(19375)
- 发(18202)
- 制(16573)
- 数学(15818)
- 数学方法(15649)
- 学(15046)
- 财(14711)
- 银(14336)
- 银行(14318)
- 发展(14201)
- 展(14170)
- 融(14021)
- 金融(14018)
- 行(13885)
- 贸(13281)
- 贸易(13263)
- 环境(12962)
- 农业经济(12883)
- 地方经济(12736)
- 机构
- 学院(260738)
- 大学(253218)
- 济(104672)
- 经济(101902)
- 研究(97210)
- 管理(91786)
- 中国(75935)
- 理学(75806)
- 理学院(74799)
- 管理学(73484)
- 管理学院(72968)
- 农(61494)
- 科学(58888)
- 京(56500)
- 所(49629)
- 财(46986)
- 农业(46339)
- 中心(46009)
- 江(45110)
- 研究所(44081)
- 业大(42848)
- 范(39856)
- 师范(39496)
- 州(36083)
- 北京(35958)
- 财经(34878)
- 院(34797)
- 省(34585)
- 经(31416)
- 师范大学(31083)
- 基金
- 项目(163549)
- 科学(127104)
- 研究(127054)
- 基金(112369)
- 家(97461)
- 国家(96423)
- 科学基金(81316)
- 社会(79350)
- 社会科(74526)
- 社会科学(74510)
- 省(67348)
- 基金项目(59509)
- 教育(56270)
- 编号(55556)
- 划(54951)
- 自然(48167)
- 自然科(46863)
- 自然科学(46853)
- 自然科学基金(45949)
- 成果(45416)
- 资助(43113)
- 发(42801)
- 课题(39684)
- 重点(37166)
- 发展(35024)
- 展(34445)
- 部(34288)
- 农(33719)
- 创(33361)
- 年(32435)
共检索到435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达明 秦智红
城市化建设是一项涉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系统工程,要消除长期以来由城乡二元结构所形成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鸿沟,城市郊区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市阂行区七宝镇十多年来农民住宅的发展状况,来反映上海郊区城市化进程的一个侧面,并试图探索城市郊区集中化农民中心村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及其对于促进村镇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
农民中心村 农民住宅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田淑敏 张晓彤 宇振荣
村镇发展规划和建设必须考虑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农民的利益及愿望。本文在对农民和市民参与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搬迁、新住宅和乡村景观建设的现状、问题等,对农民和市民意愿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闫梦露 王柏源 赵小风 钟太洋
随着中国农业商品化转型的不断发展,传统露天种植模式逐渐被取代,城市郊区大棚面积迅速扩张,出现较为普遍的耕地利用"大棚化"转型。与此相随,耕作者也由传统"自给自足"型农民为主逐步转变为面向市场的"新型职业农民"。然而,到目前为止,少有研究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在城市郊区耕地利用"大棚化"转型中扮演的角色。论文以南京市为例,基于2018年郊区291份农户问卷调查的一手数据,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微观尺度下新型职业农民对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新型职业农民是影响郊区耕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根本因素,其中外来职业农民大棚化种植的可能性是其他类型农民的4.7倍左右;②新型职业农民的务农年数和经营规模对大棚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年龄对大棚化转型的作用方向相反;③对研究区所有农民而言,销售占比和单位面积耕地农业年度纯利润对大棚化转型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此外,相较于坡地和梯田,平地更加有利于农民大棚化种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夏公喜 湛中林 李明水 翁传勇
该文对南京市郊区(县)农民创业情况的全面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创业者总体受教育水平不高,以中青年男性为主,以非农产业为主,以个体经营为主,收入水平约为普通农民家庭收入的2至4倍。研究还表明,影响农民创业的因素包括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打工和特色产业集聚对农民创业的诱发、地方政策激励强度等。离市中心和工业集中区越远,农民创业比例越低;农民转移就业率越高的地区,农民创业登记率相应也高;地方政府政策激励越强,农民创业热情也越高。
关键词:
大城市郊区 农民创业 影响因素 推进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云峰 袁利金 孙东涛
杭州的住宅郊区化趋势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郊区住宅发展非常迅速,要正确面对住宅郊区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就需要从源头上分析郊区住宅发展的动力机制。本文从各个角度探讨了郊区住宅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杭州市的社会经济背景、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产业结构升级、城市规划和城市政策、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房价的引导作用和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郊区住宅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田淑敏 宇振荣 郭爱云 何美丽
研究目的:综合考虑经济、自然、社会等因素,研究京郊农民对住宅建设的意愿。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1)农村居民点的土地利用效率低;(2)所有农民都希望增加住房面积;(3)不同收入阶层对现状满意程度不同;(4)不同收入家庭对住宅建设的意愿不同。研究结论:94.78%的农户居住于平房独院,土地利用率低,因此为城市发展提供建设用地成为可能。农民也有意愿改善其生活居住条件,但不同收入的家庭,其建设意愿不同。因此在北京城市化的过程中,要考虑农民的经济条件,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建设环境美好、和谐的宜居城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俊华
郊区城镇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期间面临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困难,从借鉴国外失业保险立法、完善本国制度建设,建立社区就业服务与引导机制前置机构,赋予基层法院确定失地农民案例的确定权,从而在郊区城镇化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就业保障,不啻为不断改善民生,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科学举措。
关键词:
郊区城镇化 失地农民 就业保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江莹
文章认为郊区化是整个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既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延伸,又是城市地域结构的进化。其本质是郊区城市化及农业地带的城市化。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郊区化的概况、特点,并对其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郊区化 特点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宝树
1984年国务院下达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是解放以来引导农村人口迁移最为积极和明确的方针政策。为了反映在该政策影响下上海市郊农村人口城市化发展的新态势和新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于1989年初,在市郊选取7个镇,对近年来进镇落户的农民作了一次问卷抽样调查,共抽取样本1057人,占进入7镇落户农民总数的17.0%。本文即根据调查的部分汇总结果完成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民书 李文溥 林枫
在城市扩张过程中郊区农村属于被动加入城市化行列。由于郊区农业边际收益高,农民非农化水平相对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城郊农民违章搭盖带来的收益,增加部分农民自愿待业的倾向。推进郊区农村城市化,需广辟农民非农化途径,鼓励农民发展第三产业,把处理农民违章建筑与允许农民集资建设"外来人员公寓"和农民的劳动就业联系起来,促进郊区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的就业。
关键词:
郊区农民 城市化 违章建筑 非农化 就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冀名峰 董夫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冀名峰 董夫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邵晖
大城市郊区农村由于特定的区位和功能决定了其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具有特殊性。本文分析了大城市郊区农村的特点,提出了郊区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即大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应以小城镇为关节点,集中资金建设,同时要认识到农村及农业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护农地,保留农村形态,注重农村的规划、生态环境及民俗景观的保护。
关键词:
大城市郊区 新农村 建设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罡
大城市郊区城镇和农村集镇,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由于大城市的辐射和影响,使郊区城镇的发展机制与众不同,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用地结构和布局形态。研究郊区镇用地和布局的特点及问题,对这些镇自身发展十分必要,对大城市区域协调发展和大城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本效 纪晓岚
自上而下的给予式被动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形势的变化;主动城市化是促进农村稳定、快速与和谐发展的可信赖凭仗,是处于城市化浪潮冲击下的农民为促进三农因素向城市因素转变,实现所在村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时顺势、主动选择、主动决策,经营可利用的各种资源,以非农产业为抓手,以城市化为追求,以长远利益为依归的可持续城市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主动城市化 被动 九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