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6)
- 2023(10331)
- 2022(9125)
- 2021(8541)
- 2020(7025)
- 2019(16394)
- 2018(16359)
- 2017(31426)
- 2016(17309)
- 2015(19310)
- 2014(19314)
- 2013(19120)
- 2012(17236)
- 2011(15457)
- 2010(15327)
- 2009(13761)
- 2008(13174)
- 2007(11221)
- 2006(9730)
- 2005(8210)
- 学科
- 济(67256)
- 经济(67183)
- 管理(49976)
- 业(44076)
- 企(36496)
- 企业(36496)
- 方法(31414)
- 数学(27135)
- 数学方法(26841)
- 中国(19248)
- 农(17361)
- 地方(15985)
- 学(15896)
- 环境(14896)
- 业经(14698)
- 财(14679)
- 和(11909)
- 农业(11817)
- 理论(11715)
- 划(10939)
- 贸(10923)
- 贸易(10918)
- 易(10548)
- 技术(10402)
- 制(9729)
- 务(9484)
- 财务(9427)
- 财务管理(9413)
- 教育(9189)
- 企业财务(8914)
- 机构
- 大学(240514)
- 学院(239372)
- 管理(98805)
- 济(89914)
- 经济(87684)
- 理学(86626)
- 理学院(85625)
- 管理学(84174)
- 管理学院(83756)
- 研究(78947)
- 中国(55494)
- 科学(52156)
- 京(51920)
- 所(38944)
- 财(38465)
- 农(37819)
- 业大(37793)
- 研究所(36043)
- 中心(35296)
- 江(32988)
- 范(32797)
- 北京(32613)
- 师范(32532)
- 财经(31910)
- 农业(29652)
- 院(29322)
- 经(29080)
- 州(27679)
- 师范大学(26564)
- 经济学(25900)
- 基金
- 项目(174459)
- 科学(136678)
- 研究(126500)
- 基金(125797)
- 家(109803)
- 国家(108922)
- 科学基金(93788)
- 社会(78581)
- 社会科(74399)
- 社会科学(74377)
- 基金项目(68579)
- 省(68542)
- 自然(62313)
- 自然科(60775)
- 自然科学(60764)
- 自然科学基金(59625)
- 划(57861)
- 教育(56832)
- 编号(51698)
- 资助(50775)
- 成果(40625)
- 重点(38618)
- 部(37419)
- 发(37186)
- 创(36100)
- 课题(35067)
- 创新(33603)
- 科研(33078)
- 大学(31943)
- 教育部(31735)
共检索到330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文珍 谢怀建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城市道路建设在发挥道路交通基础功能的同时,还应从功能复合化方面注重挖掘道路的生态价值,培育和提升城市道路的生态环境品质。以景观生态学和道路生态学为导向,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提出了提升城市道路生态品质路径的三个方面:一是把握城市道路路域的环境特点,合理规划道路,整体提升道路生态品质;二是强化技术研究,通过研发路面降温新型材料,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树种,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三是运用生物技术,提高道路绿化的降碳增氧滞尘效果,改善道路生态环境,从而提升道路的生态品质。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城市道路 生态品质 提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怀建
文化视阈下的城市道路景观有三大意义:美学意义、艺术意义、文化意义。提高城市道路景观品质,必须充分考虑"三特"要素,即:道路景观的动视特征、城市文化的特点和民族审美心理特性。提高城市道路景观品质的路径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一要通过人文路径注重从道路使用者的文化视角做好景观设计;二要从技术路径做好符合动视觉生理与心理的道路空间序列设计;三要从学术路径,建立起道路景观批评学。
关键词:
道路景观 文化视域 品质提升 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靳牡丹 沈青叶 王开运 邹春静
生态城市要求运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道路绿地的布局设计。机动车尾气污染是当前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通过对不同车流量、不同水平距离、不同垂直距离、不同季节的情况下,空气中的铅、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和土壤中的铅四种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规律的研究,为道路绿地设计提供生态学参考,从而减轻尾气污染对城市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陶新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与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并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交通能源强度、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长期均衡弹性分别为0.93、0.73、0.68、0.44;②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在中短期内是交通能源强度,长期内是城市化率;③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短期内会促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而长期又有助于使之降低;④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避免;⑤不同的发展理念和政策与技术的组合,可以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发生重大变化。基于研究,提...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交通 能源消费 城市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冯焕东 杨静 张蕊 刘博
将顾客满意度理论引入到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评价中,对影响设施满意度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细致分析,吸纳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研究成果,基于ESCI满意度模型构建了PSF-CSI模型。并通过模糊综含评价方法计算满意度指数,以此量化市民对设施的王观感受。之后,以北京市调研数据为基础,开展了实证研究,计算市民满意度指数并分析了乘客满意度模型中各影响因素的内外部关系。模型通过信度和拟含度检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凯 刘晓惠
景观设计的本质是"看"和"被看",道路景观设计应汲取城市意象、环境心理和动态视景的相关理论知识,建立"道路一视景"的概念:本文综合考虑整合一体、环境契合、个性鲜明等景观视觉要求,从城市环境意象的构成要素入手,在视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应不同地段环境特征的道路景观设计策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曾鹦 李军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作为准公用物品,其外部效应必然导致交通拥堵的发生,实施拥堵收费的目的则是使交通拥堵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确保城市道路资源得到高效配置,应用经济杠杆来调节交通需求,以缓解交通拥堵。本文应用合作博弈相关理论对城市道路拥堵网络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同一时刻各个路段的通勤者数目这一角度定义拥堵成本,重点证明了拥堵成本为凸函数的城市道路拥堵网络博弈存在非空的核,拥堵成本为凹函数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博弈虽不存在非空的核,但总是存在最优的树网络,最后,结合上述结论对城市道路拥堵收费进行讨论,从理论上对拥堵收费的合理性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大琳 林航飞
城市道路步行适宜性是评价城市道路重要的一项指标,评价步行适宜性最主要的是分析研究行人的步行特性,步行是拉萨最主要的出行方式,而步行转经又占据了步行出行很大比例,以拉萨中心城区中"林廓"这条路线入手,通过对道路上步行转经人群的年龄、步行速度、以及交叉口过街习惯等观察分析,得出一些拉萨转经人群独特的步行特性,对"林廓"的步行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对拉萨市"步行交通"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步行适宜性 转经 步行特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曹芳萍 沈小波
城市交通拥挤及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实际上是城市公路和环境资源无偿利用产生的负外部性。该文介绍了西方国家关于城市道路定价的由理与方法,提出有效解决该问题应按照其社会价值或社会成本对城市公路进行定价。可行的政策手段有拥堵收费、通行税、泊车费等。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城市道路定价手段,来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关键词:
道路定价 社会成本定价 拥挤收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哲 李彦
"宽而疏"现象是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主要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此类城市道路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从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功能和社会公正四方面分析了道路建设的"宽而疏"现象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我国未来城市道路建设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城市道路建设 “宽而疏” 规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世伟 杨雨帆
基于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促进城市道路交通方式良性进化等三个方面的考量,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位原理,提出城市道路交通方式应遵循和谐共生、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的新模式。根据每个城市的资源状态和管理价值取向,综合协调发展各类道路交通方式,最终为科学合理地构建符合自身特色且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交通体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生态交通 生态位 城市道路 交通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昝欣 欧国立
城市道路的逐渐完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在分析城市道路对城市规模影响效应的基础上,探究城市道路对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通过匹配2005年我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272个城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指出,随着城市道路的发展,城市规模呈扩张趋势;城市道路通过影响城市规模,正向推动城市收入差距扩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经济水平较高与规模较大的城市,城市道路对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正向效应较小;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或规模较小的城市,城市道路对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正向效应较大,表明城市道路对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关键词:
城市道路 城市规模 收入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国梅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肖建华 陈萍 刘秉镰
针对日益严峻的城市道路拥堵和日益严重的城市停车难问题,文章利用城市配送车辆配送时间的可微调性等特征,首次将时变停车收费措施引入到城市物流配送车辆问题,并利用随机用户均衡理论,以日间车辆平均拥堵程度最低和配送车辆停车缺口最小为目标,构建了基于城市道路拥堵的物流配送车辆停车收费定价双层规划模型。针对模型的NP难特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F-W迭代法的遗传算法求解该向题,并结合实际进行了相应的数值分析。结果显示,城市道路拥堵下的时变停车收费措施能够较好地缓解道路拥堵与配送停车难问题。最后,文章给出了收费价格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