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0)
2023(11940)
2022(10572)
2021(10014)
2020(8271)
2019(19337)
2018(19282)
2017(37448)
2016(20470)
2015(22650)
2014(22827)
2013(22553)
2012(20637)
2011(18409)
2010(18101)
2009(16283)
2008(15615)
2007(13284)
2006(11383)
2005(9659)
作者
(57910)
(48027)
(47498)
(45463)
(30702)
(23165)
(21676)
(18801)
(18229)
(16985)
(16564)
(16063)
(15199)
(14859)
(14819)
(14559)
(14481)
(14193)
(13643)
(13573)
(11847)
(11496)
(11495)
(10926)
(10664)
(10641)
(10600)
(10525)
(9590)
(9573)
学科
(78216)
经济(78126)
管理(56287)
(52489)
(43328)
企业(43328)
方法(36395)
数学(31616)
数学方法(31246)
中国(22029)
(20425)
地方(18777)
(18650)
(18282)
业经(16940)
农业(13889)
理论(13744)
(12916)
环境(12769)
(12718)
(12673)
贸易(12667)
技术(12422)
(12232)
(12219)
财务(12170)
财务管理(12151)
企业财务(11493)
(10832)
(10690)
机构
大学(281783)
学院(279520)
管理(112675)
(104962)
经济(102369)
理学(98631)
理学院(97440)
管理学(95726)
管理学院(95209)
研究(92611)
中国(66222)
(60489)
科学(60385)
(46809)
(45818)
(44995)
业大(43624)
研究所(42286)
中心(42111)
(39161)
(38713)
财经(38553)
师范(38358)
北京(37776)
农业(35449)
(35132)
(34325)
(32659)
师范大学(31296)
经济学(30789)
基金
项目(201303)
科学(157862)
基金(145738)
研究(145530)
(127270)
国家(126219)
科学基金(108718)
社会(90436)
社会科(85544)
社会科学(85519)
基金项目(79151)
(78551)
自然(72484)
自然科(70798)
自然科学(70782)
自然科学基金(69475)
(66656)
教育(66195)
编号(59481)
资助(59124)
成果(47345)
重点(44500)
(43585)
(42493)
(41641)
课题(40473)
创新(38801)
科研(38527)
大学(37302)
教育部(37177)
期刊
(110556)
经济(110556)
研究(80177)
中国(48852)
学报(45861)
科学(42534)
(40020)
管理(38783)
(34267)
大学(34146)
学学(32003)
教育(31161)
农业(28157)
技术(23411)
(20406)
金融(20406)
业经(18315)
财经(17585)
经济研究(17026)
图书(16271)
问题(16193)
(14887)
(14290)
科技(14212)
理论(13749)
资源(13706)
(13114)
现代(12913)
实践(12871)
(12871)
共检索到391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大琳  林航飞  
城市道路步行适宜性是评价城市道路重要的一项指标,评价步行适宜性最主要的是分析研究行人的步行特性,步行是拉萨最主要的出行方式,而步行转经又占据了步行出行很大比例,以拉萨中心城区中"林廓"这条路线入手,通过对道路上步行转经人群的年龄、步行速度、以及交叉口过街习惯等观察分析,得出一些拉萨转经人群独特的步行特性,对"林廓"的步行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对拉萨市"步行交通"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洪小春  季翔  
近年来,我国各城镇均大力建设盲道,并将盲道建设长度作为衡量城市文明建设的标准之一。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大量的盲道建设并未对视障者群体出行产生有益的影响。以南京市宁海路道路步行空间为例,构建了城市道路步行空间盲道评价体系,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视障者视角对宁海路道路步行空间盲道进行了评价。基于统计分析评价结果得出了各指标满意度现状,分析了影响指标结果的原因,揭示了盲道现存问题的逻辑关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杜超  王姣娥  刘斌全  黄鼎曦  
住房市场化与较高住房需求带来住房价格的迅速提升,进而引发住房可负担性下降等问题,租赁住房逐步成为居民的另一主要择居方式。城市交通作为重要因素之一,对住宅租赁价格的影响仍需深入探讨。论文以北京市为例,运用交通网络中心性指标,研究道路网络及公共交通网络对住宅租赁价格影响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①以出行时间为基础构建交通网络,公交网络总体拟合程度高于道路网络;公交网络中邻近中心性即相对可达性拟合程度最高,而道路网络中介中心性即中转功能拟合程度最高;②城市中心-城市中部-城市外围的环状结构中,中心性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差异,道路邻近中心性及公交各类中心性对城市中心及中部具有重要影响,城市外围主要受道路邻近中心性及介中心性影响;③基于拟合程度最高的公交网络邻近中心性的影响模式分析,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换乘站点、轨道交通站点、重要地面公交站点等在城市中心及中部对租赁价格影响较高,而城市外围仅轨道交通站点及换乘站点影响较高;④道路设施网络与公交组织网络结构特性导向下的驱动力差异、交通网络各功能空间效应的区位指向、城市不同空间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外部效应差异促进了道路与公交网络中心性对租赁价格影响的空间分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日明  龙岳林  熊兴耀  尹佳  
针对目前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城市道路绿地建设中盲目求绿、片面求彩、模纹与造型树用得过多、对外来植物的过分亲睐等情况,以怀化市为例,调查研究了道路绿地所使用的木本园林植物、道路景观与生态效益,并提出了适于在怀化发展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总结了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定位三原则:1)合理使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增加乡土树种的应用,以提高植物多样性水平;2)注重地方特色与民俗风情,以增加景观文化内涵;3)在群落学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合理配置园林植物,以保证群落结构稳定、景观可持续性好、生态效益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利林  
将GIS网络分析与改进引力模型相结合,从生活便利性视角对泉州中心城区不同功能区居住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泉州中心城区不同功能区居住适宜性取决于居民对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认知度和公共服务设施自身的吸引力;居住适宜性与该区域的建设历史和功能定位密切相关;对居住适宜性的改造应根据其适宜水平采取差异性策略,Ⅰ级适宜区应合理地调整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及其服务边界且改造重点放在居民非物质层面上,Ⅱ级适宜区应继续提高现有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且应避免大拆大建,Ⅲ级适宜区应当增配次一级公共服务设施并加大交通网络的建设力度,Ⅳ级适宜区应尽可能提供个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Ⅴ级适宜区应依托项目改造提升区域居住环境质量和通达能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文珍  谢怀建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城市道路建设在发挥道路交通基础功能的同时,还应从功能复合化方面注重挖掘道路的生态价值,培育和提升城市道路的生态环境品质。以景观生态学和道路生态学为导向,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提出了提升城市道路生态品质路径的三个方面:一是把握城市道路路域的环境特点,合理规划道路,整体提升道路生态品质;二是强化技术研究,通过研发路面降温新型材料,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树种,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三是运用生物技术,提高道路绿化的降碳增氧滞尘效果,改善道路生态环境,从而提升道路的生态品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张维  徐丽华  吴亚琪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优化有助于发挥建设用地的最大效益,关系整个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栅格尺度评价杭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同时针对中心城区的特点侧重于经济适宜性,并结合GIS技术,实现基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方案。结果表明:侧重经济适宜性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作为杭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的决策依据是科学合理的,有助于确定未来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并且布局方案相对紧凑,能有效引导城市紧凑化发展,抑制城市沿主干道蔓延式开发。另外,基于适宜性评价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布局方式,较难体现邻域动态影响、局部规则的交互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翀  王耀球  
基于重心法选址模型,通过多目标法决策理论,将道路通畅稳定性系数引入模型中来修正相关道路距离参数,使得整体模型的最终计算结果更具合理性与可行性,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模型算例证明本模型修正算法的正确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詹斌  蔡瑞东  胡远程  曹梦鑫  
通过研究开放小区开放程度、小区位置、小区规模三个方面对城市道路网络脆弱性的影响,为小区开放规划建设提出参考意见。提出将网络节点度方差作为城市道路网络脆弱性评价指标,通过MATLAB软件建立开放小区路网接入城市道路网络连接模型。在不同连接策略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小区路网接入节点越多、接入节点度越小、小区路网结构越复杂,城市道路网络节点度方差越小。从降低城市道路网络脆弱性角度为不同小区制定了开放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陶新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与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并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交通能源强度、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长期均衡弹性分别为0.93、0.73、0.68、0.44;②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在中短期内是交通能源强度,长期内是城市化率;③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短期内会促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而长期又有助于使之降低;④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避免;⑤不同的发展理念和政策与技术的组合,可以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发生重大变化。基于研究,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麦产  
城市规划的价值在于通过理性指导城市建设,便利、服务城市活动。然而,城市活动的具体内容多变动不居,并不是直线型的恒定流量,且往往浑然一体,无法把彼此严格区别开并置入不同的界域。这就要求改变那种静态、为特定阶段而规划的操作模式,坚持能够照顾城市活动延续性、变动性等特征的动态、历时性规划。城市规划不能只是暂时性地解决空间资源的优化组合,还要回应城市活动接替演进在时序上的要求。某些城市空间问题的产生,即与规划中缺乏此种观念自觉有关。把时间流意识引入城市规划,有助于促进城市规划由平面规划向纵深规划转变,增进规划的持续有效性。文章以不同时间节点上的城市道路功能承担等为例进行了剖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冯焕东  杨静  张蕊  刘博  
将顾客满意度理论引入到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评价中,对影响设施满意度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细致分析,吸纳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研究成果,基于ESCI满意度模型构建了PSF-CSI模型。并通过模糊综含评价方法计算满意度指数,以此量化市民对设施的王观感受。之后,以北京市调研数据为基础,开展了实证研究,计算市民满意度指数并分析了乘客满意度模型中各影响因素的内外部关系。模型通过信度和拟含度检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怀建  
文化视阈下的城市道路景观有三大意义:美学意义、艺术意义、文化意义。提高城市道路景观品质,必须充分考虑"三特"要素,即:道路景观的动视特征、城市文化的特点和民族审美心理特性。提高城市道路景观品质的路径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一要通过人文路径注重从道路使用者的文化视角做好景观设计;二要从技术路径做好符合动视觉生理与心理的道路空间序列设计;三要从学术路径,建立起道路景观批评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凯  刘晓惠  
景观设计的本质是"看"和"被看",道路景观设计应汲取城市意象、环境心理和动态视景的相关理论知识,建立"道路一视景"的概念:本文综合考虑整合一体、环境契合、个性鲜明等景观视觉要求,从城市环境意象的构成要素入手,在视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应不同地段环境特征的道路景观设计策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曾鹦  李军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作为准公用物品,其外部效应必然导致交通拥堵的发生,实施拥堵收费的目的则是使交通拥堵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确保城市道路资源得到高效配置,应用经济杠杆来调节交通需求,以缓解交通拥堵。本文应用合作博弈相关理论对城市道路拥堵网络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同一时刻各个路段的通勤者数目这一角度定义拥堵成本,重点证明了拥堵成本为凸函数的城市道路拥堵网络博弈存在非空的核,拥堵成本为凹函数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博弈虽不存在非空的核,但总是存在最优的树网络,最后,结合上述结论对城市道路拥堵收费进行讨论,从理论上对拥堵收费的合理性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