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32)
- 2023(6774)
- 2022(6139)
- 2021(5590)
- 2020(4860)
- 2019(11488)
- 2018(11379)
- 2017(22496)
- 2016(12323)
- 2015(14155)
- 2014(14500)
- 2013(14480)
- 2012(13710)
- 2011(12490)
- 2010(12679)
- 2009(11989)
- 2008(12114)
- 2007(11237)
- 2006(9824)
- 2005(8531)
- 学科
- 济(57377)
- 经济(57222)
- 管理(35661)
- 业(31330)
- 方法(27958)
- 企(25581)
- 企业(25581)
- 数学(23269)
- 数学方法(23092)
- 中国(17372)
- 农(15014)
- 财(13443)
- 地方(13262)
- 环境(13038)
- 学(12307)
- 业经(11346)
- 和(11114)
- 理论(9860)
- 农业(9437)
- 贸(9342)
- 贸易(9342)
- 易(9001)
- 划(8990)
- 制(8943)
- 务(8122)
- 财务(8104)
- 财务管理(8082)
- 企业财务(7641)
- 城市(7247)
- 发(6927)
- 机构
- 大学(187898)
- 学院(186101)
- 济(77364)
- 经济(75510)
- 管理(71251)
- 研究(63525)
- 理学(61506)
- 理学院(60742)
- 管理学(59712)
- 管理学院(59362)
- 中国(46221)
- 京(40162)
- 科学(40039)
- 财(34536)
- 所(32629)
- 农(32162)
- 研究所(29657)
- 中心(29441)
- 业大(28237)
- 江(28180)
- 财经(27937)
- 范(25588)
- 农业(25449)
- 师范(25381)
- 经(25160)
- 北京(25118)
- 经济学(24277)
- 院(22516)
- 州(22333)
- 经济学院(22069)
- 基金
- 项目(123240)
- 科学(96712)
- 基金(89541)
- 研究(88528)
- 家(77618)
- 国家(76978)
- 科学基金(65854)
- 社会(58446)
- 社会科(54212)
- 社会科学(54186)
- 基金项目(48501)
- 省(47890)
- 自然(42264)
- 自然科(41240)
- 自然科学(41226)
- 划(40679)
- 自然科学基金(40470)
- 教育(40392)
- 资助(36091)
- 编号(36022)
- 成果(29215)
- 重点(27701)
- 部(27684)
- 发(26762)
- 创(24617)
- 课题(24444)
- 科研(23976)
- 国家社会(23556)
- 教育部(23543)
- 创新(23052)
共检索到269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良川 金勇
在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内涵、功能和社会属性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现状进行反思与检讨。以社会学视角从可达性权利、愉悦性、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分析了道路交通环境问题。
关键词:
道路交通环境 可达性 愉悦性 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宏 王春杨
城市道路的供给不足严重的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实现,道路使用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了这一资源的稀缺性以及道路使用外部性的增加,因此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挤现象。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分别是从福利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将城市交通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从而解决交通拥挤的经济手段。只有综合利用两种经济手段,并辅之以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和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问题。
关键词:
外部性 边际成本 产权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陶新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与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并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交通能源强度、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长期均衡弹性分别为0.93、0.73、0.68、0.44;②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在中短期内是交通能源强度,长期内是城市化率;③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短期内会促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而长期又有助于使之降低;④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避免;⑤不同的发展理念和政策与技术的组合,可以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发生重大变化。基于研究,提...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交通 能源消费 城市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蔡果
具有快捷、舒适、灵活特性的小轿车在缩短空间距离、拓宽人们活动的天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交通会导致增大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降低交通效益、吞噬耕地等许多城市问题。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应优先发展大型公共交通,对小轿车交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限制,以避免发达国家城市曾经走过的发展道路交通的老路。
关键词:
道路交通 可持续发展 公共交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岚
我国许多大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现象,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并严重影响着城市功能的发挥。本文引入价值管理的概念,对城市道路交通方式进行了价值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规划管理措施。
关键词:
价值管理 城市道路交通 规划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曾鹦 李军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作为准公用物品,其外部效应必然导致交通拥堵的发生,实施拥堵收费的目的则是使交通拥堵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确保城市道路资源得到高效配置,应用经济杠杆来调节交通需求,以缓解交通拥堵。本文应用合作博弈相关理论对城市道路拥堵网络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同一时刻各个路段的通勤者数目这一角度定义拥堵成本,重点证明了拥堵成本为凸函数的城市道路拥堵网络博弈存在非空的核,拥堵成本为凹函数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博弈虽不存在非空的核,但总是存在最优的树网络,最后,结合上述结论对城市道路拥堵收费进行讨论,从理论上对拥堵收费的合理性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项英辉 欧阳文静
选取31个省份的人均交通运输业省份生产总值等七项安全指标,对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安全数值进行计算,得到各省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安全水平综合值以及排序。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 安全评价 实证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春
基于"博弈论"观点,对道路交通的拥堵和道路交叉路口或行人过街进行深度剖析,发现侵占公共交通资源主要来源于过多的私有车辆,同时,"中国式过马路"反映中国民众交通守法意识淡薄。最后指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要限制私有车辆增长,并采取限号措施有效限制私有车辆进入城市中心区,要求大家遵循道路交通规则,注意礼让,杜绝乱停乱放,将道路安全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
关键词:
博弈论 道路交通 安全管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珈琪
以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国内8个地区城市在不同年份的城市道路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规模,得出了未来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的发展速度将减缓,而轨道交通的发展速度将逐渐加快的结论。对该结论,结合实际给出了5个主要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个“欲望效应”的观点,并结合博弈论的思想定性分析了私家车的数量增长将会阻碍道路公共交通的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珈琪
以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国内8个地区城市在不同年份的城市道路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规模,得出了未来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的发展速度将减缓,而轨道交通的发展速度将逐渐加快的结论。对该结论,结合实际给出了5个主要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个"欲望效应"的观点,并结合博弈论的思想定性分析了私家车的数量增长将会阻碍道路公共交通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储诚山 陈洪波 陈军
分析城市道路客运交通内涵,能源消耗种类及产生的主要温室气体类别。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道路客运交通碳排放核算方法、能源活动水平数据来源、燃料排放因子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以天津市城市道路客运交通为案例,对2013年天津市公共交通和出租车行业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对核算方法的可应用性进行验证。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碳排放核算 排放因子 自下而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健 胡运权 安实
交通拥挤是许多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路网扩张作为传统战略对减少交通拥挤作用不大,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定价逐渐成为有吸引力的交通管理措施。本文探讨了拥挤收费政策对交通需求的影响,采用多项logit(MNL)模型和广义选择logit(GNL)模型分析拥挤收费导致出行者效用函数变化所引起的交通需求结构的变化,给出了交通需求关于拥挤收费标准的弹性计算公式,为拥挤定价政策下的城市交通规划提供需求分析技术。
关键词:
拥挤定价 交通需求 MNL GNL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骞 张天柱
本文采用物质流[1]和生命周期相结合的分析框架,对北京市道路交通的环境压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3年北京市道路交通活动引起的物质投入达到864万吨/年,物质产出达到854万吨/年,其中私人轿车和出租车占了81%,并且物质流主要发生在车辆运行中的燃料燃烧。根据物质流初步测算,为减少居民道路交通的环境压力,本文建议,应着重提高出租车和私人轿车的燃料效率,降低出租车的空驶率,以塑料替代私人轿车中的钢材,鼓励人们乘坐公交车和骑自行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国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