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2)
- 2023(15338)
- 2022(13505)
- 2021(12584)
- 2020(10539)
- 2019(24768)
- 2018(24790)
- 2017(48105)
- 2016(26457)
- 2015(30049)
- 2014(30549)
- 2013(30385)
- 2012(28074)
- 2011(25297)
- 2010(25243)
- 2009(23252)
- 2008(22920)
- 2007(20000)
- 2006(17337)
- 2005(15075)
- 学科
- 济(107380)
- 经济(107271)
- 管理(74713)
- 业(69270)
- 企(56384)
- 企业(56384)
- 方法(51064)
- 数学(44794)
- 数学方法(44289)
- 农(29067)
- 中国(28150)
- 财(25720)
- 学(24456)
- 地方(24433)
- 业经(22142)
- 农业(19437)
- 贸(19106)
- 贸易(19098)
- 环境(18715)
- 易(18452)
- 制(17644)
- 理论(17582)
- 和(17134)
- 务(16277)
- 财务(16202)
- 财务管理(16166)
- 技术(15626)
- 企业财务(15191)
- 划(15188)
- 银(14501)
- 机构
- 大学(378410)
- 学院(376840)
- 管理(148952)
- 济(145079)
- 经济(141528)
- 理学(129405)
- 理学院(127902)
- 管理学(125611)
- 管理学院(124941)
- 研究(124422)
- 中国(91234)
- 京(81150)
- 科学(80584)
- 农(64494)
- 财(64438)
- 所(63078)
- 业大(60107)
- 研究所(57814)
- 中心(57237)
- 江(54888)
- 财经(52338)
- 北京(51059)
- 范(51015)
- 农业(50980)
- 师范(50529)
- 经(47361)
- 院(45524)
- 州(44932)
- 经济学(42715)
- 师范大学(40868)
- 基金
- 项目(260529)
- 科学(202727)
- 研究(187880)
- 基金(186608)
- 家(162789)
- 国家(161446)
- 科学基金(138010)
- 社会(115475)
- 社会科(109260)
- 社会科学(109226)
- 省(102981)
- 基金项目(100879)
- 自然(91608)
- 自然科(89388)
- 自然科学(89362)
- 自然科学基金(87693)
- 划(86737)
- 教育(86384)
- 编号(77738)
- 资助(76518)
- 成果(62316)
- 重点(58033)
- 部(56547)
- 发(55635)
- 创(53363)
- 课题(53311)
- 科研(50012)
- 创新(49861)
- 大学(48479)
- 教育部(47852)
- 期刊
- 济(155467)
- 经济(155467)
- 研究(106440)
- 中国(69021)
- 学报(61651)
- 农(57551)
- 科学(56221)
- 管理(51169)
- 财(49025)
- 大学(45602)
- 学学(42776)
- 教育(40536)
- 农业(39797)
- 技术(33833)
- 融(27587)
- 金融(27587)
- 业经(26060)
- 财经(24122)
- 经济研究(23803)
- 问题(22381)
- 业(20880)
- 图书(20808)
- 经(20445)
- 资源(18631)
- 科技(18605)
- 技术经济(18472)
- 版(18325)
- 理论(17989)
- 现代(16978)
- 实践(16658)
共检索到537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薛立尧 张沛 王瓅晨 陈恺悦
风环境研究作为城市"气候—空间"耦合规划的基础,在新时代生态语境下愈加具有"尺度弹性"。以我国西安为例,梳理规划建设中"风因素"的影响,总结城乡下垫面类型与基础通风潜力的对应关系。选取气候问题较为凸显及通风需求较大的夏、冬季做为时间范畴,在都市区尺度下对各季中相邻月份地表温度、冷热岛分布进行提取与叠加,并根据叠加结果反映的热辐射变化差异,得到地面空气流动潜力。结合下垫面通风潜力,得到城市综合通风潜力等级分布,并在叠加现状绿地格局及各频率主导风向后总结出"通风特征分区"。最后提出城市通风优化的绿地协同规划策略,并选取一处关键通风分区(风口与风道衔接地带)尝试绿地与景区的概念规划设计,在保证城市通风顺畅的同时,能够达到人们游憩活动与风环境感知的和谐效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云路 李雄
雾霾和热岛效应已经成为当今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困扰我国城市的典型环境问题之一。而构建城市通风廊道则是提升城市空气流通能力和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议题。作为风景园林师,在城市绿地系统空间布局的研究视角下研究城市通风廊道构建,将充分发挥绿地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多重功能,进一步提升绿地作为通风廊道的实际效益。采用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技术与空间模型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手段,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在分析研究城市通风潜力格局的基础上,探索了基于城市绿地系统空间优化的通风廊道布局选线方法和建设内容。研究成果为充分利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整合城市现有通风廊道和建设潜在通风廊道规划提供了科学指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云路 李雄
雾霾和热岛效应已经成为当今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困扰我国城市的典型环境问题之一。而构建城市通风廊道则是提升城市空气流通能力和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议题。作为风景园林师,在城市绿地系统空间布局的研究视角下研究城市通风廊道构建,将充分发挥绿地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多重功能,进一步提升绿地作为通风廊道的实际效益。采用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技术与空间模型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手段,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在分析研究城市通风潜力格局的基础上,探索了基于城市绿地系统空间优化的通风廊道布局选线方法和建设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梓茜 程宸 杨袁慧 房小怡 杜吴鹏
城市通风廊道是提升城市通透性,改善城市微循环,减缓热岛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建设通风廊道让城市"呼吸"起来,可以有效减轻热岛效应,增强空气流动性,提高人体舒适度。基于通州区建设大背景及热点问题,分析了国内外典型案例,利用通州国家级气象站多年观测记录及周边地区气象资料、通州城区1:2000建筑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德国高分辨率卫星影像Rapid(5m分辨率)、通州区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及规划图等,分析了通州及周边地区的风环境,研究了通州城区天空开阔度和地表粗糙程度,得出了通风潜力的空间分布。同时,利用卫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苏钠 周典 孙宏生
随着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城市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和人口集聚,产生了城市热平衡失调、通风不畅、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加剧等问题。城市新区规划中布局城市通风廊道,优化空间布局,既能够有效提高居住环境品质,同时也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实现。结合城市风的空气流动运动规律和城市下垫面特点,从空间形态中观层面,以西成新区为例,针对寒冷地区的气候环境,对城市通风系统进行分析,运用CFD模拟方法,确定城市通风廊道的位置、数量等主要控制要素,提出廊道周边地块建设控制要求和建筑迎风面密度控制要求,为今后规划建设具有良好气候环境的城市新区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新区 通风廊道 规划方法 西咸新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云路 李雄 邵明 汤林子
绿地作为城市空间中调蓄雨洪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当前海绵绿地建设多是宏观概念提出或微观局部技术改造,缺少城市绿地系统角度对于城市绿地雨洪管理功能的体系研究。在基于城市绿地系统优化下开展城市绿地雨洪管理功能的专项探索,以通辽市为例提出绿地雨洪管理规划原则、内容和方法,从城市绿地系统角度探索城市雨洪管理功能指引。既能够科学理性地呼应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潮,也为优化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应对城市新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亮 徐映雪
本研究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支持,对灞柳生态湿地公园进行了规划和评价,总结了其功能分区、景观格局、交通系统等设计构造,介绍了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调配和项目系统照明设施的设计方案,分析评价了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期对将要进行的湿地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湿地公园 灞柳 GIS 土方量 系统照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青 刘晓文 孙艺
为科学指导"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从城市水文循环问题的起因和雨洪管理技术的需要出发并综述相关文献,提出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植物、土壤和透水铺装"三要素。同时从构建体系的微观方面综述了植物降雨截留的生态作用及影响因素、土壤入渗能力及影响因素和透水铺装结构、透水能力等,进而表明这三要素在城市雨水调蓄、滞渗效应中的潜力和作用。最后从提升雨水调蓄能力角度,分别针对三要素提出今后应用和基础研究应注重的方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辉 张艳
丹凤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以嵩明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深层解读湿地公园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定位及设计要求,突出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绿道功能;通过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在兼顾湿地公园景观生态格局的同时,以嵩明县古老的历史传说为设计蓝本,利用水体和当地丰富的动植物材料,营建良好的湿地生境,塑造多层次的湿地景观和极具趣味性的休闲娱乐空间,探索了基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背景下,融合生态、文化与游憩等多方面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钰清 戴菲
我国西北干旱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限制了绿地的成片建设,许多城市目前未形成功能完整的绿地系统。本文提出将绿洲地区用于灌溉的渠网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中,强调林网水网一体化设计,并以新疆建设兵团农三师河东新镇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干旱区 绿地系统规划 林网化水网化 绿道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涛
本研究根据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功能,即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为导向,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特色城市理论、系统学理论、城市开发策略理论等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构造满足生态功能的生态安全格局、营造满足社会功能的宜人特色场所、布置满足经济功能的过渡提升空间,并由此构建出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基础上,自下而上满足耦合功能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模型。并以宜兴环科新城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为实践案例,探讨了新城区园林绿地系统的建设运营,以期进一步完善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为新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健康良好地建设运营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园林绿地 城市空间 耦合 模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侯玉洁 尹海伟 徐建刚 许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已经成为衡量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依据。然而,日益严重的城市雾霾现象,严重威胁到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洛阳市市区为例,在RS和GIS技术支撑下,在地形分析、城市热环境、建筑环境、开敞空间、主导风向等单因子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综合分析视角,尝试构建一套简单易行的城市通风道规划框架体系,为我国城市通风道的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与科学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宏 周雪帆 戴菲 管毓刚
如今,50%以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中,而城市由于其特殊下垫面及人类活动影响存在一些特有的环境与气候问题,其中最为严重和明显的是城市热岛效应及空气污染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城市尺度着手的调节策略:城市通风道。在城市中设计通风道,有助于打破城市热岛环流帮助城郊凉爽气流渗入,提高城市内空气的流动性,增加城市绿化率,分割大面积城市空间,消除热岛的规模效应及叠加作用。本文浅析了城市通风道建立的必要性,对城市环境、气候的调节作用,给出了通风道设计的原则和设计策略,最后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案例开拓研究思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波 赵锋
作为北京林业大学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园林学院规划教研室从1995~1998年进行了风景园林专业规划系列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以"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三门课程为主建立系列课程,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安排衔接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通过四年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已通过校方的验收,在教学中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较为突出的效果。同时,参与项目研究的教师也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