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0)
2023(8044)
2022(6721)
2021(6146)
2020(4959)
2019(11476)
2018(11041)
2017(20712)
2016(11488)
2015(12479)
2014(12005)
2013(11919)
2012(11031)
2011(9777)
2010(9502)
2009(8532)
2008(8063)
2007(6662)
2006(5859)
2005(4817)
作者
(34085)
(28516)
(28341)
(26685)
(18386)
(14252)
(12668)
(11314)
(11168)
(10100)
(9860)
(9716)
(9366)
(8993)
(8834)
(8667)
(8635)
(8466)
(8329)
(8228)
(7266)
(6873)
(6749)
(6737)
(6468)
(6306)
(6284)
(6230)
(5974)
(5702)
学科
(46606)
经济(46555)
管理(28441)
(26453)
(18492)
企业(18492)
方法(17644)
地方(16968)
数学(16192)
数学方法(16093)
(14582)
中国(14390)
农业(10342)
业经(9730)
(9682)
(9520)
环境(8974)
(8626)
贸易(8623)
(8255)
城市(7882)
地方经济(7398)
(6711)
技术(6564)
城市经济(5855)
(5819)
产业(5675)
(5495)
(5350)
财务(5348)
机构
学院(154303)
大学(152911)
(59353)
管理(58040)
经济(58032)
研究(54960)
理学(50999)
理学院(50205)
管理学(49310)
管理学院(49021)
中国(38943)
科学(38361)
(34629)
(33293)
业大(29513)
(28001)
农业(27769)
(27489)
研究所(26211)
中心(25823)
(24118)
(21508)
师范(21149)
(20403)
(20368)
财经(19837)
北京(19365)
农业大学(19169)
(19033)
(18005)
基金
项目(117287)
科学(91510)
基金(84939)
研究(78289)
(76887)
国家(76241)
科学基金(64936)
社会(51080)
社会科(48356)
社会科学(48337)
(48023)
基金项目(47482)
自然(44771)
自然科(43692)
自然科学(43676)
自然科学基金(42856)
(40064)
教育(34171)
资助(32442)
编号(29720)
重点(26734)
(26060)
(24319)
(24100)
计划(23807)
科研(22837)
创新(22822)
科技(21225)
成果(21217)
国家社会(21081)
期刊
(63117)
经济(63117)
研究(40608)
学报(30928)
(29757)
中国(28776)
科学(26987)
大学(21953)
学学(21110)
农业(20168)
管理(17365)
(17338)
(11579)
金融(11579)
业经(11543)
资源(11363)
(11036)
教育(10581)
问题(10545)
技术(10503)
经济研究(9600)
(8899)
(8811)
财经(8706)
城市(8617)
业大(8613)
科技(8443)
(7389)
现代(7383)
农业大学(7371)
共检索到217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晶晶   张朦   黄小龙   曹亮   黎兰毅敏  
长江中下游通江泵站数量众多,是城市雨污水入江的主要通道。以武汉市江南泵站为例,基于MIKE21构建江段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预测了正常、事故排放污水处理厂尾水以及排涝3种工况条件下江段COD、NH3-N、TP的迁移扩散特征。与正常排放污水处理厂尾水相比,江南泵站排涝时所在江段各水质指标影响范围均显著扩大,尤其超Ⅱ类水质标准的TP污染带长度、宽度分别增加了2.66、0.64倍,且下游杨泗港国控断面TP超标0.16倍,与事故排放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影响相当,泵站排涝已成为所在水域汛期水质超标的潜在风险源。泵站排涝的水环境影响主要受排涝水质及流量控制,制定基于防洪安全、水环境保护等多目标的泵站运行调度方案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同时建议将通江泵站纳入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倒逼沿江城市水环境提升,有效降低长江干流水环境风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传胜  孙小伍  李建海  
内河岸线资源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专门的评价研究在国内外尚不多见。国内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区域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研究方法已经从定性发展到定量,并引进了GIS手段。论文首先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将岸线评价分为质量分等评价、适宜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3种类型,概括为评价单元的划分、单项指标的评价和综合质量分等3个步骤。之后,论文以自然资源评价的理论方法为指导,通过武汉市域长江干流岸线的建港自然条件评价的实例,系统探索了运用GIS方法评价岸线资源的一般程序,将其分为:数据准备、建立数据库、评价实施、成果输出4个步骤。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庞亚婷  陈波  
[目的/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载体之一,研究其空间肌理有助于回应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生活美学的更高和更新追求。[研究设计/方法]以武汉市“长江文明之心”为研究案例,使用地理位置数据定量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解构其空间肌理的宏观布局与微观感知。[结论/发现]公共文化空间营造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在主体性、可达性和公共性三方面达到了价值统一,公共文化空间主体对空间的具体功能和感知虽存在差异,但对肌理要素、空间美学和景观等需求是高度一致的;可基于CDTA模型,通过空间营造的手段提升公众的生活品质与内涵。[创新/价值]创新性地使用CDTA模型对公共文化空间进行解读,并从“物质—精神”“需求—供给”“宏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公共文化空间营造对公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回应之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雷  陈文言  
作为一种关键的自然要素,土地资源投入对地区工业化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的实现不仅仅体现在土地资源开发规模的快速扩展,而且也体现在土地利用结构的迅速改变。长江流域大规模工业化实践充分的证实了这一点。跨部门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经济发展过程,决定长江干流土地资源投入状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农村地区工业化,而不是城市化发展本身。换言之,在长江干流地区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变化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远小于广大农村地区工业化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进行地区工业生产、特别是农村地区工业生产的空间重组似应成为长江流域未来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献  李宁辉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的协调发展,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构建一套关于区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以2009-2011年沿长江干流40个城市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层次科学评估了当前长江流域不同区域"三化"发展水平状况,并采用几何平均与算术平均调整的计算方法评估长江流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惠  周亚东  何报寅  杨小琴  黄静娴  
针对长江经济带平原湖区的浅水湖泊,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红外遥感的湖泊水深测量方法.首先根据湖泊水温的垂直分布规律,推导出浅水湖泊中表层水温与水深平方的倒数存在近似的正比关系.然后以武汉东湖为例,利用Landsat-8热红外(TIRS)遥感影像数据反演东湖水表温度.结合实测水深测量样本点对,利用半经验回归方法,确定水深与水温的关系式,根据此关系式由水温反演出整个湖泊的水深,最后再结合影像当日的水位数据得到水下地形.试验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R~2为0.657,在浅水湖泊水深反演中能取得平均相对误差8.93%的相对测深精度.试验表明,利用热红外遥感可为长江经济带平原湖区浅水湖泊的水深测量和水下地形测量提供一个快捷的新方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晓冰  叶飞  姜毅  吴胜军  刘鸿  王川  张炜  王雨  
为研究长江干流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环境影响因素,针对细菌16S rRNA基因,采用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015年和2016年采集的长江干流自四川泸州到上海吴淞口共计40个样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体中浮游细菌16S rRNA基因丰度为2.64×10~6~1.44×10~9 copies/L。上游(泸州至秭归)、中游(宜昌至湖口)和下游水体(湖口至上海入海口)的α多样性在3组间都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性。长江干流浮游细菌在门水平上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7.49%~86.53%)、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0.27%~54.72%)、厚壁菌门(Firmicutes,0.03%~90.95%)、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0.50%~45.36%)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0.00%~23.96%)构成。在属或科水平上主要由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0.03%~65.67%)、CL500-29_marine_group(0.00%~24.23%)、hgcI_clade(0.00%~28.82%)、芽孢杆菌属(Bacillus,0.00%~90.88%)和氢噬胞菌属(Hydrogenophaga,0.03%~38.55%)组成。从上中下游水体的浮游细菌群落组成来看,上游水体相对丰度最高的类群为Bacillus(0.00%~90.88%),中游和下游为Comamonadaceae(分别为0.60%~65.67%和2.87%~50.64%)。造成上中下游水体中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差异的环境因子各不相同:影响上游的主要为pH和悬浮颗粒物(SS),影响中游的主要为溶解氧(DO),影响下游的主要为DO、水温(WT)和总磷(T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可儿  陈敏建  田盼盼  马吉顺  周琼  
为阐明长江干流轮虫群落结构与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水体物理化学参数将长江干流自源头至下游共27个江段的生境空间划分为4个区域:高山区、峡谷区、平原区、河口区,探究各区域轮虫群落结构特征与分布规律,并基于生物学方法评价了长江干流各区域水质现状。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在长江干流共鉴定出轮虫37属85种,其中包括指示种63种,以寡污型种类为主。4个研究区域共有优势种12种,其中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ualg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在多个水域均占优势。长江干流轮虫平均密度为19.66 ind./L,平均生物量为0.11 mg/L。轮虫密度与生物量分布规律均表现为峡谷区>平原区>高山区>河口区。干流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为2.62,Pielou均匀度指数值为0.78。其中,各区域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区域Pielou指数分布相对均匀。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峡谷区与平原区轮虫群落相似性较其他区域高。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温度、藻密度、溶氧、总磷等是影响长江干流轮虫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以上研究表明,长江干流不同区域间轮虫群落结构呈现较高的空间异质性,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共同影响了轮虫的空间分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佘冰  朱欣焰  呙维  徐晓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经过多年运行积累了大量历史事件数据,这类事件数据在空间上呈现明显集聚分布。确定事件发生的空间分布以及衡量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能够为城市管理资源的合理调配、划分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本文应用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对2011年1-8月间武汉市江汉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中的两类主体事件(占道经营和垃圾处理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占道经营事件的"热点"区域1-8月总体呈减少趋势,而垃圾处理事件的"热点"区域整体呈递增趋势;两类事件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其特征空间尺度都为1000 m左右。研究表明,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能够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一种针对城市事件空间集聚模式的直观的可视化分析手段,以及对空间集聚程度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可为进一步统计建模分析奠定基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鄢慧丽  邓宏兵  
介绍了游憩商业区 (RBD)的涵义与研究现状 ,分析了武汉市城市RBD的发展特征与功能定位 ;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作为城市RBD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发展RBD的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冉耀霖  张峥维  杜向  
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为例,从经济循环的多个环节辨析城市消费中心发展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空间供给与产业治理的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巧灵  李志刚  周婕  
本文首先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认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空间建设至关重要;然后分析国内城市生态用地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其与新型城镇化的适应性,提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生态空间发展的两大趋势为生态用地功能化及城乡统筹发展:最后在分析武汉市生态控制区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武汉城市生态空间规划引导的思路:一是统筹规划,建立产业·镇·村体系;二是加强管治,坚守生态底线;三是政策支持,促进生态功能发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巧灵  李志刚  周婕  
本文首先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认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空间建设至关重要;然后分析国内城市生态用地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其与新型城镇化的适应性,提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生态空间发展的两大趋势为生态用地功能化及城乡统筹发展:最后在分析武汉市生态控制区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武汉城市生态空间规划引导的思路:一是统筹规划,建立产业·镇·村体系;二是加强管治,坚守生态底线;三是政策支持,促进生态功能发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大维  郑永君  
近年来缘起于西方企业改革的流程再造理论,不仅被运用于政府再造领域,还被引入到社区体制改革的范畴。社区业务流程再造,是社区业务的运作从零碎式流程向集成式流程转变的过程;改革实践中,它是在合理分类社区业务的基础上构建任务集成、人员整合、流程简化、协作共事的综合管理和服务流程的过程。透过武汉市江汉区社区业务流程再造推动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成功案例,发现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的核心是改革社区管理体制,其途径是改变传统的部门垄断制,代之以新型的社区事务分类管理制,其较为科学的方式是推进社区事务流程再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红云  杨桂山  万荣荣  马荣华  段学军  
以长江干流岸线南京段为例,首先从港口布局对岸线资源条件的要求入手,选取岸线稳定性、岸线前沿水深两个主要因子,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划分科学合理的评价单元,对岸线资源进行评价,将其划分为一、二、三级;其次根据岸线承担功能的重要程度及其对港口布局的生态敏感性的大小,将岸线划分为生态敏感岸段、生态较敏感岸段和生态不敏感岸段;最后综合考虑岸线资源条件和生态敏感性,以生态保护优先为原则,确定不同岸段港口布局的取向,将其划分为港口优先布局岸段、港口有条件布局岸段、港口从缓布局岸段、禁止港口布局岸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