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7)
- 2023(8463)
- 2022(7069)
- 2021(6687)
- 2020(5219)
- 2019(12133)
- 2018(12072)
- 2017(21492)
- 2016(12923)
- 2015(14482)
- 2014(14951)
- 2013(13775)
- 2012(12768)
- 2011(11744)
- 2010(12406)
- 2009(11160)
- 2008(11119)
- 2007(10279)
- 2006(9466)
- 2005(8707)
- 学科
- 济(39082)
- 经济(39031)
- 管理(33707)
- 业(28856)
- 企(23558)
- 企业(23558)
- 中国(21506)
- 教育(20950)
- 财(12800)
- 农(12314)
- 理论(12183)
- 方法(12114)
- 地方(10477)
- 学(10084)
- 数学(9807)
- 数学方法(9578)
- 策(9332)
- 教学(9079)
- 业经(9027)
- 制(8893)
- 发(8323)
- 农业(7806)
- 务(7692)
- 财务(7671)
- 财务管理(7648)
- 贸(7542)
- 贸易(7536)
- 易(7297)
- 企业财务(7177)
- 环境(6915)
- 机构
- 学院(170266)
- 大学(170198)
- 济(60371)
- 研究(60178)
- 经济(58347)
- 管理(57973)
- 理学(48272)
- 理学院(47543)
- 管理学(46652)
- 管理学院(46258)
- 中国(41043)
- 京(38525)
- 范(34229)
- 师范(34081)
- 科学(33978)
- 财(32065)
- 教育(31593)
- 江(30000)
- 所(29291)
- 师范大学(27553)
- 中心(26846)
- 研究所(25795)
- 北京(25542)
- 州(23902)
- 财经(23856)
- 技术(22443)
- 院(22234)
- 职业(22030)
- 经(21440)
- 农(20080)
- 基金
- 项目(100602)
- 研究(85163)
- 科学(80660)
- 基金(67759)
- 家(56201)
- 国家(55500)
- 社会(50595)
- 科学基金(47879)
- 社会科(47497)
- 社会科学(47489)
- 教育(47048)
- 省(40834)
- 编号(39115)
- 划(35876)
- 成果(35331)
- 基金项目(34284)
- 课题(30784)
- 自然(28276)
- 资助(27565)
- 自然科(27560)
- 自然科学(27555)
- 自然科学基金(27036)
- 年(26503)
- 重点(23579)
- 部(23346)
- 发(23238)
- 规划(23204)
- 性(22903)
- 项目编号(22895)
- 教育部(20930)
共检索到280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彦媛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加,城市退休老年人闲暇教育的价值也得以体现。闲暇教育有助于城市退休老年人个体人格的不断完善,有助于老年人形成正确的闲暇价值观,有助于老年人掌握合理利用闲暇时间的各种能力,有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促进城市退休老年人闲暇教育价值的实现,文章提出以下对策:丰富闲暇活动内容,促进老年人自愿选择;合理利用社区资源,推动老年人闲暇活动;正确应用信息技术,加强老年人自主学习;改进老年大学建设,丰富老年人闲暇教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纪竞垚
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探讨了中国城市老年人退休适应状况,并结合中国退休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验证并拓展了退休适应综合模型,构建了本土化的老年人退休适应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研究显示,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能够较好地适应退休生活,但具有群体差异。城市老年人中受教育程度较高、健康状况较好、有配偶、有经济上的养老规划、退休后选择继续工作或退休前为中高层管理者拥有更好的退休适应状况。同时,文章验证了本土化退休适应综合模型。结果显示,个体和工作环境相关因素皆影响中国城市老年人的退休适应。此外,基层管理者的适应状况较差,需要在政策和实践层面重点关注该类群体的退休适应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
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老年人再就业研究"课题组在山东省泰安市和江苏省无锡市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对其再就业的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宋泽
本文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构建夫妻二人家庭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丈夫和妻子退休对家庭消费福利水平的影响。我们发现,丈夫退休显著降低了家庭人均总收入,造成家庭总消费一定程度的下降,家庭耐用品存量显著下降了43.2个百分点,但夫妻双方退休都没有对各自热量和营养摄入造成显著且程度较大的影响。我们还发现丈夫退休显著增加了自身为家庭购买食品和为家人做饭的时间,夫妻之间存在时间分配上的相互替代,通过寻找价格更低的在家食品,并增加为家庭做饭的频率,保障退休后的消费福利水平。基于以上发现,本文为退休制度和养老保险待遇改革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退休 闲暇 消费福利水平 夫妻二人家庭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石灵云 谢孝忍
基于上海市退休老年人再就业调查数据,对再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年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是否有退休工资、其他老人工作影响等对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同时发现,在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其他老人工作影响方面存在性别差异。本文的政策建议:鉴于上海市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比例较高,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使其"老有所为"。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制定有关就业政策时应当加以考虑。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上海市 再就业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海青 孙祁祥
自20世纪70年代起,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退休决策的影响就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理论角度看,简单的、拥有强假设的生命周期模型并不能证明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行为存在影响,但在放松完善资本市场、养老金精算公平、个体寿命确定等假设,以及加入更多参数以后,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决策的影响可以在理论上被证明,虽然其影响的方向并不确定。从实证角度看,虽然所使用的数据和方法存在很大差别,但大部分研究得到了一致结论,即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后续研究方向,包括在模型中加入更多个体偏好参数和国家制度参数,以及在实证中对研究群体进行拓展,从而对制度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
社会养老保险 老年人 退休 评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成昆 储德平 杨曌 黄亚榕
伴随全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与老龄化程度的加重,老年闲暇教育作为推动积极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为老年人的社会再融入提供了契机。以乡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共访谈24位乡村老年人,获得近11万字的访谈文本素材,继而运用扎根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出乡村老年人参与闲暇教育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乡村老年人闲暇教育参与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乡村老年人参与闲暇教育主要取决于个体因素、教育因素、社会因素三大方面的影响;个体因素中包括自身客观条件、自身主观认知两个关系类别,社会因素中包括人际关系、公共组织两个关系类别,教育因素中包括教育活动、教育资源两个关系类别;三大因素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乡村老年人闲暇教育的参与行为。
关键词:
乡村老年人 闲暇教育 参与行为 扎根理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华磊 沈政 沈盈希
秉着回答延迟退休是否会增进老年人福利这一科学问题,本文结合当前以支定收给付确定的养老制度和延迟退休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代际支持的经济福利视角,构建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根据现实可行参数进行模拟发现:延迟退休提升了老年人福利。通过对核心参数、劳动人口平均年龄以及养老制度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上述结论依然稳健。但是媒体、学者以及行文的实际调查结果均显示,多数民众反对延迟退休。在经济福利上,这源于现实中缺乏模型中延迟退休改善老年人福利的转移支付机制以及现存养老制度的不公平性等。本文的政策意涵在于,其一,向民众传达这一事实,坚定民众对政策的信心;其二,尽快推出与延迟退休政策配套的政策,如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等,根据不同的部门制定出差异化的退休政策,使延迟退休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福利。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全要素生产率 老年人福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华磊 王辉 胡浩钰
文章从代际支持视角出发,建立一个可以模拟不同延迟退休情景下历年老年人福利变化的动态优化模型,根据现实可行参数进行模拟,研究发现:在当前待遇确定型养老保险制度下实施延迟退休方案,短期内不仅难以改善老年人福利,反而可能会损害老年人现有福利。文章认为,若要促使延迟退休方案实现帕累托改进,主要有两个思路:其一,将养老保险制度由待遇确定型调整为缴费确定型,从而促使延迟退休政策在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同时,也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福利;其二,在不改变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下,延迟退休方案的实施应与养老金替代率的提高并举,即引入转移支付机制,把延迟退休改善的社会福利部分补偿给老年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瑞媛 马丽华
作为社会共同体重要组成部分的老年人的主体性缺失是导致他们社会参与不足的关键要素。为了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美国老年教育的功能早就从"福利救济"转向了"赋权增能",将老年教育视为塑造与强化老年人主体性的社会活动。在外部法律政策、教学管理机制以及社会环境的保障下,美国老年教育激发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意识、提升了他们的社会资本与能力,催生了他们持续参与社会的意愿与行动。这也为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美国老年教育 社会参与 赋权增能 主体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雅慧 叶俊廷
高龄社会即将来临,加上提早退休的情况,台湾高龄者退休生涯转换的历程是值得探究的议题。以质性研究的方法,针对30位成功老化者进行半结构式的访谈,其目的是要了解他们退休生涯转换的历程。研究结果:受访者在退休前的期待与担忧,会形成积极规划与缺乏准备两种不同的取向;退休生涯转换时期的途径,包括计划型、延续型与重新调适型;退休生涯的稳定期,涵盖生理健康、心理安适、活跃的社会参与以及灵性层面的成长;在经历退休生涯转换的历程后,受访者以积极进取、维持既有的生活方式,以及把握时下等三种方式继续未来的退休生涯。研究结果可提供高龄者退休生涯调适的谘商与辅导,以及高龄学习活动规划的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媛
闲暇时光是贯穿于人整个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越来越重视利用闲暇发展健康有益的生活,营造生命价值可以说是对老年闲暇教育发展的逻辑基础。老年闲暇教育的发展需要依托学习型社会主体建设,在终身教育思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引领下,从内在教育价值上凸显老年闲暇教育的生命潜能、生活创造、文化价值,为老年人营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此,老年闲暇教育在实践中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在政府、社会、学校、市场中寻求空间和定位,打造生态化、人本化、数字化的闲暇学习生态圈,培育老年学习社群,聚焦发展老年人的生命活力,获得群体创造的社会力量,实现老年教育发展的利益最大化。将老年闲暇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发挥二者的合力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老年闲暇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曌 储德平 王兰兰 邹芷嫣
乡村老年闲暇教育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客观需求,是实现老年人社会价值的内在诉求。然而,我国乡村老年闲暇教育面临着三大突出矛盾:乡村文化环境日益衰弱与老年群体余暇渐趋充裕之间的矛盾、乡村休闲产业供给断层与老年群体的闲暇需求之间的矛盾、乡村成人教育观念淡漠与终身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从闲暇教育观念、闲暇教育内容、闲暇教育人才、休闲产品质量、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中国乡村老年闲暇教育的因应之策。
关键词:
闲暇教育 老年教育 乡村老年群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陶建国 时阳
为了解决领取养老金年龄提高后可能出现的无法领取养老金问题,日本建立了退休者继续雇佣制度,并从最初的建议性立法变革为强制实施,该制度对日本企业经营和人事管理制度均带来较大影响。本文阐述日本老年人退休后继续雇佣制度的发展动向,并提出了对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启示。
关键词:
老年劳动者 继续雇佣 退休 养老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