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86)
2023(14266)
2022(12430)
2021(11466)
2020(9648)
2019(22072)
2018(21745)
2017(41744)
2016(23112)
2015(25700)
2014(25551)
2013(25187)
2012(22931)
2011(20544)
2010(20275)
2009(18300)
2008(17479)
2007(14934)
2006(12989)
2005(10921)
作者
(67989)
(56256)
(55835)
(52980)
(35740)
(27187)
(25275)
(22188)
(21497)
(19814)
(19264)
(18869)
(17839)
(17436)
(17343)
(17341)
(16996)
(16749)
(16128)
(15920)
(14209)
(13539)
(13362)
(12851)
(12651)
(12523)
(12397)
(12268)
(11446)
(11283)
学科
(87485)
经济(87383)
管理(62015)
(58716)
(47280)
企业(47280)
方法(40840)
数学(35733)
数学方法(35367)
中国(25626)
(24220)
(20586)
地方(20578)
(20331)
业经(19496)
农业(16704)
(16228)
贸易(16220)
(15692)
环境(14776)
理论(14468)
技术(13854)
(13730)
(13497)
(12896)
财务(12837)
财务管理(12820)
(12121)
企业财务(12038)
教育(11381)
机构
大学(321297)
学院(319368)
管理(126247)
(120710)
经济(117908)
理学(110951)
理学院(109612)
管理学(107626)
研究(107422)
管理学院(107050)
中国(76066)
科学(71779)
(68490)
(59311)
业大(54587)
(54542)
(51760)
研究所(50564)
中心(48355)
农业(47137)
(44908)
(43193)
财经(42926)
师范(42673)
北京(42490)
(39183)
(39105)
(36771)
经济学(35541)
师范大学(34792)
基金
项目(232168)
科学(180679)
基金(167397)
研究(163063)
(148657)
国家(147431)
科学基金(125566)
社会(101807)
社会科(96320)
社会科学(96292)
(91265)
基金项目(90822)
自然(84742)
自然科(82764)
自然科学(82739)
自然科学基金(81230)
(77787)
教育(74360)
资助(67654)
编号(65935)
重点(51988)
成果(51422)
(49524)
(49239)
(48222)
课题(45170)
创新(44942)
科研(44752)
计划(44190)
大学(42439)
期刊
(124644)
经济(124644)
研究(89037)
学报(58878)
中国(56960)
(52704)
科学(51608)
大学(43202)
管理(42527)
学学(40858)
(37270)
农业(36575)
教育(34320)
技术(25536)
(22077)
金融(22077)
业经(21329)
经济研究(20079)
财经(19625)
(18842)
问题(18037)
图书(17572)
科技(17213)
(16747)
(16306)
业大(16130)
资源(15836)
理论(14570)
技术经济(14361)
现代(14004)
共检索到445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石灵云  谢孝忍  
基于上海市退休老年人再就业调查数据,对再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年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是否有退休工资、其他老人工作影响等对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同时发现,在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其他老人工作影响方面存在性别差异。本文的政策建议:鉴于上海市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比例较高,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使其"老有所为"。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制定有关就业政策时应当加以考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嘉丽  胡刚钰  黄建中  
我国正步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转型期,老龄化问题日趋明显,特大城市尤为突出,探讨该地区老年人的出行特征与需求对适应老龄化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特大城市农村地区老年人的交通出行需求通常被忽视。现选取上海市6个村庄,通过调查获得606份有效问卷,对农村老年人出行影响机制进行探索。研究发现:上海市农村老年人生活型出行比例低,生存型出行(务农等)比例高,日出行频率低于中心城区老年人,但出行时耗较高,使用电(助)动车比例非常突出。老年人的年龄与出行能力、公服及交通设施配置、空间环境品质是影响其交通出行的重要因素。根据不同年龄老年人的需求和不同地区的状况,应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进行适老性引导与改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  
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老年人再就业研究"课题组在山东省泰安市和江苏省无锡市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对其再就业的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田立法  沈红丽  赵美涵  张婉婉  
第一次人口红利促成的"中国奇迹"进入尾声,人口老龄化时代随之而来。老年人再就业既可以改变劳动力供给结构,又能提升储蓄、拉动消费。对天津市市内六区的450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列联表和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的因素。人口统计特征为:年龄越大,老年人再就业意愿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老年人再就业意愿越高。退休前职业特征为:事业单位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小;退休前职业不稳定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强。当前生活特征为:收入不能满足日常开销或子女支持其再就业时,老年人会选择再就业。此外,退休前从事管理岗与从事非管理岗的老年人在再就业意愿方面差异性不显著;男性老年人与女性老年人在再就业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施鸣骞  周希喆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关怀服务需求引起社会的关注。上海市作为中国目前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城市,对其研究发现,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现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群体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在精神关怀服务的推广方面,通过研究老年人选择精神关怀服务需求时的影响因素,发现该项服务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均存在很大的需求潜力。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为社区和医院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相森  谢强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劳动供给结构恶化以及养老保障基金缺口增大等问题越加严峻。为应对这些问题,学术界与政界建议推出延迟退休政策。延迟退休政策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政策形式。我国老年人的退休行为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此问题的答案是制定有效的延迟退休政策的基础和依据。为此,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建立probi t模型,实证研究了非经济类及经济类因素对我国老年人退休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非经济类因素中教育水平对老年人退休的影响最为明显,经济类影响因素中家庭净收入对老年人退休有显著的激励作用。而且,城市和农村老年人退休行为有显著的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李江英  
本文认为,中国的老年退休人员,具有较为强烈的再就业冲动。其再 就业的目的在于增加收入;其再就业求职的主要路径是依赖强关系网──亲戚、亲 属、朋友关系。国家成立的各级老年组织,基本上对老年退休人员的再就业,未起帮助 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纪竞垚  
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探讨了中国城市老年人退休适应状况,并结合中国退休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验证并拓展了退休适应综合模型,构建了本土化的老年人退休适应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研究显示,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能够较好地适应退休生活,但具有群体差异。城市老年人中受教育程度较高、健康状况较好、有配偶、有经济上的养老规划、退休后选择继续工作或退休前为中高层管理者拥有更好的退休适应状况。同时,文章验证了本土化退休适应综合模型。结果显示,个体和工作环境相关因素皆影响中国城市老年人的退休适应。此外,基层管理者的适应状况较差,需要在政策和实践层面重点关注该类群体的退休适应问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延  杨筱靓  
关键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磊  
本文以上海市为个案,设计与发放2200份调查问卷,基于问卷数据,采用有序回归、主成分因子分析等方法对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形象、老年居民感知的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利用频率对服务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其中,参与性、居委会管辖的老年服务设施利用频率、社区环境形象、员工形象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涛  
近两年来,上海土地市场的溢价率出现大幅反弹,高溢价地块的相继入市开启了新一轮房价上涨的通道。本文采集了上海市2013-2014年公开出让的住、商、办土地成交数据,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实证研究了上海出让土地溢价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单宗土地出让面积、土地用途、区位和摘牌人性质是影响土地溢价率的显著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对通过优化出让手段来控制土地溢价水平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弓秀云  王嘉维  
老年人就业或再就业问题是影响老年人生活以及老龄工作的重要方面。老年人的就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制定有关老年人就业政策时我们应当对这些因素加以考虑。文章运用北京市16个区的抽样调查数据,对中低龄老年人再就业影响因素开展研究,首先通过交叉表描述老年人再就业的基本特征,然后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检验各个因素的显著性。通过Logistic回归检验,发现在影响中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诸因素中,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是否有养老金等自身因素对就业意愿的影响是显著的,子女数量、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再就业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佳   薛凯文   赵建国  
促进低龄老年人再就业,实现“银发红利”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鸿沟”严重影响老年人平等享受数字红利的权利,阻碍了城市低龄老年人在退休后选择再就业。聚焦于“数字鸿沟”,选取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鸿沟”和其他特征变量对城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选择的影响,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未来“数字鸿沟”对其再就业行为的影响程度变化。研究发现:“数字鸿沟”会抑制城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且数字技术使用程度加深会增加其再就业的概率。在未来更多的城市低龄老年人会选择再就业,且“数字鸿沟”对其再就业行为的影响将加深。研究结论为填平老年人“数字鸿沟”,释放老龄人口二次红利,实践积极老龄化战略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恩立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升就业能力可为改善农民工的城市生存发展处境提供基础性条件,进而影响其城市居留意愿。本文基于对上海市1026份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这一群体就业能力因素对于其城市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能力的五个核心指标中教育程度、就业服务享有、社会网络以及职业类型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城市居留意愿,而工会参与因素影响不显著;传统变量中只有婚姻状况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显示,适恰的就业能力支持政策将既有助于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职业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其留城意愿、促进我国持续稳定的城市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彦媛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加,城市退休老年人闲暇教育的价值也得以体现。闲暇教育有助于城市退休老年人个体人格的不断完善,有助于老年人形成正确的闲暇价值观,有助于老年人掌握合理利用闲暇时间的各种能力,有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促进城市退休老年人闲暇教育价值的实现,文章提出以下对策:丰富闲暇活动内容,促进老年人自愿选择;合理利用社区资源,推动老年人闲暇活动;正确应用信息技术,加强老年人自主学习;改进老年大学建设,丰富老年人闲暇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