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9)
2023(12637)
2022(10395)
2021(9723)
2020(8010)
2019(18619)
2018(18511)
2017(36185)
2016(19368)
2015(21703)
2014(21400)
2013(20675)
2012(18489)
2011(16338)
2010(16257)
2009(14422)
2008(13688)
2007(11365)
2006(9730)
2005(8073)
作者
(51082)
(42752)
(42429)
(40543)
(27070)
(20174)
(19398)
(16762)
(16343)
(15046)
(14485)
(14228)
(13449)
(13226)
(13126)
(12821)
(12724)
(12433)
(12238)
(12196)
(10351)
(10210)
(10204)
(9832)
(9612)
(9585)
(9212)
(9159)
(8603)
(8404)
学科
(84186)
经济(84105)
管理(52689)
(49810)
(41215)
企业(41215)
方法(40083)
数学(36080)
数学方法(35421)
中国(22960)
(20333)
地方(19483)
业经(17761)
(17485)
理论(14260)
(13657)
农业(13606)
技术(13124)
产业(12369)
环境(12130)
(11798)
贸易(11788)
(11742)
(11391)
(11284)
(10839)
(10680)
财务(10626)
财务管理(10602)
(10484)
机构
学院(259853)
大学(256920)
(107458)
经济(105182)
管理(105134)
理学(92165)
理学院(91165)
管理学(89293)
管理学院(88801)
研究(81222)
中国(58929)
(53192)
科学(48821)
(45287)
中心(38676)
(37606)
(37569)
业大(37447)
财经(37265)
(36953)
研究所(34320)
(34103)
(33939)
师范(33609)
经济学(33605)
北京(32421)
(30494)
经济学院(30475)
(29757)
农业(28748)
基金
项目(186632)
科学(149424)
研究(136743)
基金(136432)
(118100)
国家(117174)
科学基金(103302)
社会(88590)
社会科(84317)
社会科学(84298)
(74019)
基金项目(72404)
自然(66854)
自然科(65412)
自然科学(65401)
教育(64728)
自然科学基金(64188)
(61948)
资助(55593)
编号(55043)
重点(41987)
成果(41913)
(41128)
(40919)
(40163)
课题(38080)
创新(37470)
国家社会(37225)
教育部(35832)
科研(35283)
期刊
(109382)
经济(109382)
研究(71769)
中国(47801)
管理(39634)
科学(34758)
(34628)
学报(34530)
(32725)
教育(29877)
大学(28008)
技术(27616)
学学(26367)
农业(22669)
业经(18700)
经济研究(18115)
财经(17593)
(17509)
金融(17509)
问题(16182)
(15312)
统计(14510)
(13562)
技术经济(13462)
(12574)
科技(12134)
决策(11994)
现代(11954)
(11922)
商业(11921)
共检索到362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程哲  蔡建明  杨振山  杨韵新  
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随着城市的空间蔓延和功能外溢,城市郊区新城成为人口和产业转移、城市功能延伸、空间体系重构的重要载体,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新城开发模式是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在新城发展演变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近郊产业驱动型市镇的概念内涵,进而构建了产业驱动型市镇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产业发展模式、空间组织模式和市镇运营模式等,最后利用某规划案例进行了验证,表明产业驱动型市镇契合城市近郊地域功能与空间特色,发展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能为类似新城的开发提供发展指导和路径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贤军  赵运林  
伴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群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形态,如何加强城市群周边地区的建设与管理,协调不同的利益诉求,从而带动更大区域的同步发展已成为重要命题。借鉴国内外跨区域协调管理的实践,从管理体制、规划管理模式、政策法制等方面对绿心地区行政组织和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创新性地提出"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管理运作模式的措施和建议,以期对我国其他跨行政边界绿心生态地区空间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永伟  彭宏业  陈怀录  
开发区的建设对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西北部地区具有重要意义,"产城融合"理念是推进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战略。文章对"产城融合"的理念内涵做了深入解析,分析该理念下在西北河谷型城市郊区建设工业园需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进而以典型河谷型城市兰州郊区卧龙川园区规划研究为例,从产业、交通、配套体系、生态以及实施时序五个方面提出了"产城融合"理念下的规划应对策略,并初步总结了该类园区规划的模式,以期为同类园区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霍耀中  谷凯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 ,系统描述和总结了“市镇规划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历史根源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市镇规划分析”作为行之有效的城市形态分析工具 ,可以帮助深化和扩展处于发展中的中国传统城市研究和历史保护规划管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云宇龙  
在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三期叠加"的战略背景下,结合相关地区具体实践探寻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迫在眉睫。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保护案例的深入剖析,总结了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共建共享模式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了这一模式在实践中面临的诸多挑战,比如提高主体协同程度与政策执行力、提升民生效益与民众满意度、提炼典型性共建经验与可复制推广模式等方面。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共建共享模式要焕发出更强的现实生命力,还需要不断打造基于规范化制度的深度协同配合格局、推动基于政策宣传引导的绿色产业发展与完善基于多重谋划的治理政策再设计,以更好地回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助推美丽中国建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先超  袁超  张茜茜  彭竞霄  
以长株潭地区县级行政区域为例,摒弃局限于乡村内部变量的常规研究思路,在构建乡村重构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主要运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GWR)等方法研究乡村重构时空格局及其城镇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16年间,长株潭地区乡村重构度在研究期内县均增长7.55个百分点,呈现"两头窄,中间宽"的梭形分异发展结构;2)乡村重构度和城镇四项驱动因子均具有高水平类聚现象,乡村重构发展与受城镇驱动作用均存在较强的地域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3)研究区北部发达地区乡村重构格局受城镇化、生活水平驱动作用较强,南部远离城市核心地区受投资建设水平和市场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新时期,长株潭地区不同乡村格局的重构要基于城镇驱动力的差异程度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措施,特别是对于落后地区的乡村重构要更加重视乡村资源潜力和城镇发展实力的统筹推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奇  戴清  丁艺  
2007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正式被国务院批准成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湖南经济的发展乃至中部崛起计划的实现。而长株潭的发展进程中,政府始终发挥着关键的推动作用,如何克服地方政府间的本位主义,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对推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本论文的研究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本辉  
长株潭农业生产正面临新的发展时期,同时自身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生产与市场脱节,出现农产品结构性和区域性过剩;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尚未形成;过于依赖传统农业经济模式,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模式还在摸索之中。文章从物质流视角探讨了长株潭两型农业生态经济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长株潭城市群连绵区小城镇的发展战略和对策研究”课题组  
连绵区小城镇的发展问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长株潭城市群连绵区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及发展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敏生  
一、民本理念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实践现状(一)以物质层面为本,非以精神文化层面为本长期以来,城市规划重物质形态构筑而轻市民的本质需求,缺乏人本主义思想和人性化关怀,造成城市发展中重经济发展而轻社会民生、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缺乏、绿地减少、道路拥挤、环境恶化等不和谐的城市问题。在以往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洁  刘运材  
低碳经济是人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世界经济的竞争由单一企业间的竞争演变为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地区产业集群间竞争的背景下,研究低碳经济产业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低碳经济产业链发展的内涵,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对长株潭低碳经济产业链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如何通过相关产业之间科学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来实现产业链的整合,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志明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存在三种典型的集群模式,即产业关联型模式(长沙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专业型平台共享型模式(浏阳生物医药园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卫星围绕型模式(株洲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技术公共平台能力、配套体系和特色产业基地是集群模式形成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爱民  周艳辉  
合理的长株潭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对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长株潭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经过数据分析,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物流园区的合理选址、数量、规模与功能定位,从而减少城市交通与环境压力,节约园区土地使用,增强园区交通便利,提升园区规模与集聚辐射效应,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城市群一体化物流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可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已经有了越来越强的城市形象意识,各种形式的对外传播活动也相继展开。但是,对中国城市而言,城市形象传播毕竟是一个全新的实践领域,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还没有把握好,一些观念与思路也没有调整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效果。为此,我们借助地理传播学以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样本,利用网络数据库建立组合矩阵模型进行量化分析认为,长株潭秉持"两型社会"理念传播城市形象的成功做法和经验颇值得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可石  冯晓  卓想  
特色小镇建设是探索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由于特色小镇规划的多元复合性,需改变传统小城镇规划模式,引入"全域+"理念,从"全层面""全空间""全要素""全方位"4个层面梳理规划策略,并结合广东省河源市古竹镇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实践,从资源分析、空间格局、产业建构、交通连接、生态控制、系统更新6个维度提出具体策略,以期为我国特色小镇规划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